驱动想象 体验高超

2014-04-11 10:36李晓明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4期
关键词:核舟微雕欣赏者

魏学洢的《核舟记》,是一篇内容简明、充实,艺术性相当高的文章。作者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手法,生动地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微雕技艺和才华,热情地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如果单把这篇文章当作一般说明文来解读是不足取的。这篇文章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仅靠魏学洢清晰、简洁而有条理的说明,更靠作者以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对艺人精巧构思所作出的传神描绘。

奇巧人王叔远以“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桃核,“为人五;为窗八……为字共三十有四”,本已显出高手本色。如果王叔远的微雕技艺只囿于此等境界,那他的确算不得是出色的雕刻家。他的至高境界在于:他能把欣赏者的目光从“径寸之木”上引入到一个无比巨大的时空。凭借细节的暗示,让欣赏者展开无尽的想象,从而获得忘我的艺术享受。为了在“八分有奇”的核舟上开拓出一个广阔的空间,形成“方寸之中别有乾坤”的艺术效果,王叔远在核舟的小窗上两侧刻上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行文字——真是神来之笔! 魏学洢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就对此作了交代,证明他已深刻体会到雕刻家的匠心所在,认为这两句话是欣赏核舟达到至高认识层次的金钥匙。因此,这两句话也应成为我们更有效解读这篇文章的金钥匙。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启发学生借助核舟上刻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来进行想象、体味其中的意趣,把小小核舟放置于曾经“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强虏灰飞烟灭、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长江赤壁。作者在文章开头交代的这两句话为学生的想象设置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立足点和平台。眼前的核舟是实景,想象中的赤壁是虚景,实景和虚景共同构成一个无比巨大的时空,含蕴着核舟的诗情画意和情趣之妙。以小见大,化有限为无限——可见雕刻者匠心独具。

如果说,作者以“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来形容王叔远的微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的话,那么也未必能够说明清楚王叔远微雕艺术的绝妙境界。王叔远不仅通过形态各异的造型赋予人物以不同性格,而且还赋予那些静止的人物以思想情绪,使他们以不同的性格鲜活起来。静止的核舟也灵动起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带着核舟的欣赏者和《核舟记》的阅读者,走进《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描绘的无比空灵的世界,苏轼在两文中流露出来的种种情绪被作者巧妙地移植到核舟人物的身上。让学生对各个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以及环境中的声响等进行想象。如:“苏、黄共阅一手卷”,手卷上的内容可能是什么?鲁直“如有所语”,他在说什么?“椎髻仰面”的舟子“若啸呼状”,他在啸呼什么?他该不是受了苏轼等的情绪的感染,也附庸风雅在那里“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吧?好像也不是,应该是那些粗俗的小调。并让学生用文字把这些写出来。

通过这样的想象,王叔远便让静止的核舟在欣赏者或阅读者想象中随江水荡漾起来,小舟的周围开始出现各种音响,星光、月光在黑黝黝的高山之上交相辉映……

文章中还有很多细节耐人寻味,值得认真探究、合理想象。如:“舟尾横卧一楫”。抓住“横卧”二字,结合虚幻的背景进行想象,可以体会到,当时小舟顺流而下、随波逐流的情状和苏轼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醉意山水,尽享“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的悠闲,苏轼的心情在这里释解,佛印在这里开怀,就连那粗俗的舟子也忘情地“右手攀右趾”“啸呼”。愉快、恬静的情绪在这些静止的人物间传递。

以上这些才是雕刻家王叔远要表现的、作者魏学洢要说明的最高境界。桃核虽不值一文,王叔远却能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核舟是“修狭”的,王叔远却能在有限里容入无限;雕刻的人与物是静止的,王叔远却能在静止中显出灵动、精细处透神韵……这就是王叔远的“灵怪”之处。对于“奇巧人”王叔远的这件“灵怪”作品,魏学洢以极其精练简明却又极富表现力的语言进行了条理分明而准确的说明,其文字不可以说不“灵怪”。王叔远的这件“灵怪”作品核舟是内容,魏学洢的作品是形式,二者结合得十分完美,相得益彰。

在课堂上,我们启发学生从玩味文章的语言入手,充分展开想象,不仅能更好体会到艺人王叔远技艺的精湛“灵怪”,更能体会到《核舟记》这篇作品杰出的艺术魅力。——借助想象的翅膀,我们的课堂也能攀升到一个更高的理想境界。

李晓明,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猜你喜欢
核舟微雕欣赏者
留出想象的空白
核舟究竟有多大
着力表现事物的特征
浅谈玉石微雕阴刻艺术
漫谈现代微雕艺术
微雕
心脏“核舟记”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