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和规律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笔者研究总结了文言文复习的“十四字方针”,即背默、停顿、词释、句译、简答、文学常识。
一.背默,即文言名句的背诵默写
教材里的文言文大多是传统名篇,内涵丰富,语言精练,有必要将考试范围内的名篇名句熟读成诵。尤其是文章的关键句、名句、富含哲理句等,要重视其中重点字或难写字的书写,保证背得流利,写得准确。
二.停顿,即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1、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句首发语词助词后和关联词所属内容间应停顿。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3、在转折连词前应停顿,壮语提前的有关停顿: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4、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可/以一战。
5、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句中“再”、“三”的后面都省略了动词“鼓”。
三.词释,即文言实词的解释
中考文言文试题中,一般都是选用较为常用且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的实词进行解释。
1、通假字
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通假字的考查点就是对它的解释。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即:通什么字,意思是什么。
2、古今异义
有些词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这就是古今异义词。这类词是考查的重点,也是同学们容易失误的地方。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绝境”两个词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妻子”在文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
3、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里面,一词多义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做这一类题时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意思来分析。如:①既克,公问其故;②广故数言欲亡。①句中的“故”是“原因”的意思,②句中的“故”是“故意”的意思,同样是“故”字,但意思却大不一样。像这样的词就是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通常是词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苦”和“劳”,本意都是形容词,这里都用作了动词“使……受苦”“使……劳累”。
四.句译,即文言语句的翻译
文言语句翻译是中考的必考内容,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最常用的翻译方法是“五字法”,即替换法、增删法、调位法、保留法、意译法,简括为“换、增、调、留、意”五字。
1、替换法:对少数文言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在译文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2、增删法:就是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变成双音节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
3、调位法:对一些与现代汉语句式结构不相同的文言句子,在译文时应换成现代汉语的语序加以调整。
4、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国号、帝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不必另作翻译。
5、意译法:对少数文言词不能紧扣原文逐字逐句翻译的,要能在理解句子大概意义的前提下,找出相近的含义加以表示。
五.简答,即针对文言文篇目的理解简答题
这一类题目也是文言文阅读必考题目之一,它针对的要么是一篇文言文的理解,要么是几篇文言文的对比分析。笔者大概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1、概括分析
概括分析是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筛选,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提取的能力。
2、写法探究
写作方法的考查,属于较难的题型,它是揣摩、品析作者行文过程及技巧的题目。
3、比较辨析
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是近年来语文考试中的一个亮点。它重在考查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能力、延伸能力和拓展能力,考查学生能否快速实现新旧知识的高效过渡和链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
4、延伸拓展
此类题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最受关注的试题,也是最有分量和最精彩的试题。因为它重在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联系现实生活的能力,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六.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一般考查的是文章出处及作者简介。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书下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以上只是基于自己经验的一点浅薄认识,纰漏在所难免,欠妥之处还望方家包涵、斧正。
王耀钢,教师,现居宁夏中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