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如何高效利用影视资源

2014-04-11 09:43郑刚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5期
关键词:影视文本资源

影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视明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情节成为我们茶余饭后谈资,影视伴随着人的成长,影视已经成了比书法、绘画、摄影、歌唱、文学等更为大众所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影视已经成为文化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为青少年所喜爱。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影视资源的教育作用呢?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语文课堂上如何有效利用影视资源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用影视资源激趣导入。

影视熔诗情画意于一炉,集时间空间于一身。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利用影视资源激情导入,抓住动情点,渲染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抓住并运用那些最煽情的情节和镜头,渲染教学氛围,去打动学生心灵,也可以找与其课文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源来创景激趣导入,通过可视的电影画面与语文课文内容的结合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如在学习《父母与孩子的爱》之前,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父爱母爱的影视,如歌曲《父亲》和《母亲》的MV、《关爱父母》和《爱的表达方式》公益片等,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唤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加深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如在学习高中语文课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时,我们可以剪切《中国古建筑》《中国建筑哲学》《美丽的中国》等影视资源中有中国古建筑的镜头,经过整合做成多媒体CAI课件《中国古代建筑》,然后组织学生观看《中国古代建筑》,从而引导学生形象感知深入理解课文《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其次,用影视资源深入解读文本。

电影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加工,是与文学作品不同的艺术形式,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比起文学作品,更易于让学生理解、接受和喜欢,能拉近学生与文学作品的距离,让学生产生阅读文学文本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将影视资源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对名著有整体上认识和理解,准确把握课文节选和整个故事的联系,使学生真正思考剧本中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人物的矛盾冲突,进而产生深入的理性的认知,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对文本有所把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转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比如在人教版必修4中的《雷雨》只节选了周朴园在周府与鲁侍萍、鲁大海相见这一幕,学生虽然了解了一些戏剧的知识,但学生如果不看原著,就很难对《雷雨》有整体的理解。在教实践中,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观看根据《雷雨》改编的电影或话剧;然后在课上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角色和语气,先自读、后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步则由学生分剧组表演课本剧并交流体会,最后讨论和探究阅读和表演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如周朴园的感情是否真诚,侍萍对周朴园是否还有幻想,悲剧是谁造成的等)。

影视资源还有助于学生了解文本的背景,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如在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可以先观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让学生对这历史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也可以将《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钢琴师》等电影中有关集中营和大屠杀的镜头裁剪下来,形成CAI课件,能够让学生对人类历史的上这一惨绝人寰的事件有直观深入地认识,渲染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更有利于唤起学生对文本中流露出的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和平的无比珍惜之情。

此外,还可以将影视与文学原著进行比较分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如让学生比较分析《祥林嫂》中“祥林嫂改嫁”、“祥林嫂怒砍门槛”这些情节电影与原著的不同,比较分析、深入探究,加深对鲁迅批判思想的理解。

第三,利用电影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传统教学模式上“一言堂”“满堂灌”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现在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如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肯定不高,合作也只能徒有形式,探究只能浮在表面,不能深入。因而好的语文课的关键在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探究。

人类的情绪记忆远比机械记忆容易而且持久,影视资源丰富而具有多样性,对人脑全方位的感官刺激,能有效攫取学生长效注意力声、光、图的结合让学生再轻松愉悦的心情之下,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语文学习,达到了学习目的,增长了见识,同时开拓了视野,多样性的影视资源能够通过多样性的传递手段让学生引起情感的起伏和共鸣,这种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显然比教师个人单一的讲述或灌输更具实际效果。如在学习《边城》时,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而这篇课文很长,学生很难对人物有整体上的认识,可以在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之前给学生播放改编的电影,这样学生就会对故事的情节脉络有整体上的把握,对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再布置给学生阅读文本,自主探究分析人物形象的任务,学生的探究热情就会增强,探究效果也会很好。这要比老师干巴巴地讲授人物形象特点,效果要好得多。

第四,利用影视资源指导学生写作。

看电影,写影评。现在的学生阅历浅,见识少,写作时往往无话可说,写不出深度,往往无病呻吟。而通过看电影,可以增加学生阅历,可以让学生思考,再进行写作,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有感而发,写出深刻的影评。比如让学生观看看《暖春》、《海洋天堂》、《十二怒汉》《童梦奇缘》等弘扬真善美的电影,让学生写观后感,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影视中的很多技巧也值得学生在作文中借鉴。如拟题。题目如同人的眼睛,好的题目能迅速吸引住读者的目光。但相当多的学生并不注重作文题目的锤炼,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题目数见不鲜,如《难忘的一天》《我的妈妈》等。如果学生写作时能借用一些影视片名,巧加改变,拟出新题,则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像《当幸福来敲门》《转角遇见爱》《我的青春谁做主》等片名文学性很强,都是不错的作文题目。

再如写作顺序。写记叙文由于内容表达的不同需要,安排顺序的方法也可以不同。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等。但学生写记叙文只用顺序,毫无新意。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中的叙事顺序,如有的影片采用“结局式开头”“截取式开头”,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作为影片的开头,然后再按时间的顺序交代事件的经过。写作中的倒叙手法可以直接借鉴这种方式。有时为了情节发展的需要,常常利用影片中人物的“蒙太奇”插入有关情节,写作中的插叙与这种“蒙太奇”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教师可以借电影中的“蒙太奇”对插叙手法作形象的解释。掌握了记叙顺序的多种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加以选择,避免采用单一的叙事顺序,可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其实,电影与文学是相通的,电影的结构、描写、镜头、视点、画面和剧本等等都值得在写作教学中借鉴,值得教师进行深入探讨。

第五,利用影视资源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现在的学生普遍阅读量很少,尤其是对大部头的文学名著,中学生往往有畏难情绪。而很多文学名著都被改编成了电影,如果在阅读这些名著之前给学生播放被改编成的电影,就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并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比较文学名著与电影的不同之处,最后写出感悟。这要比单纯布置阅读任务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现代社会,电影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可以利用寒暑假,给家长布置一些适合亲子观看的电影,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在孩子受到教育的同时,家长也受到了感染,在看完后和孩子一起探讨观后感,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使亲子关系更为融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教材每册都有专门的名著导读部分,旨在引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这些名著中绝大部分都被改编成了电影,如《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哈姆莱特》等等。我在教学实践中,在寒暑假前,先给学生播放名著改编的电影,再布置给学生名著阅读的任务,学生阅读的兴趣明显提高,每个学生都写出了有独到见解的读书笔记。总的来看,阅读完成情况也比其他老师班的学生要好很多。

影视资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无数观众,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把影视资源有效整合进语文教学中来,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是“大语文”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种有效探索。把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影视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对学生解读文本能力、课后阅读和探究能力、写作能力都有很好地促进提升作用。但目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影视资源的利用率不高,问题较多,仍值得广大教师一道探索,努力让语文课堂光影灿烂。

郑刚,教师,现居陕西合阳。

猜你喜欢
影视文本资源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