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利用两个火车头解决列车爬坡难题。语文小组合作也可以利用“两头法”,突破语文学习的爬坡难题。这种立体化的小组构建法取名“龙形分组法”。
一.立体分组,确保整体进步
龙形分组法的最初构想源自于詹天佑的“人”字形火车的创意和“分形理论”的启发。“人”字形火车的创意强调了车头的作用,“分形理论”在管理领域注重研究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强调整体依赖于局部。龙形分组法实质是“抓两头带中间”,将全班小组分为双龙戏珠组、蛟龙过海组、强龙摆尾组。
双龙戏珠组是班级的两个龙头小组,组建模式是4+1,即在班级前15名内挑选出8名学生平均分成两组,再将成绩居于后、纪律差、自控力弱并且几乎是放弃学习的两名后进生分插入两个小组中。优秀生因获得一种地位上的认可而更加珍惜自己的位置,后进生也因能够进入这个龙头组而力求进步。龙形小组正是巧妙地利用这种潜在的向上的心理需求,达到了“双龙戏珠领队飞”的目标。
蛟龙过海组是班级的中坚力量。除去龙头组和龙尾组后,剩余的36人平行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内都确保一名班级前十名的学生。其成员组成要考虑男女差异、性格差异、能力差异、成绩差异等因素,尽可能让每一个小组在同一平面上形成竞争。蛟龙组有着明显的优势:勤奋好学,实力相当,充分体现了“同水平合作”的优势。蛟龙组成员既想追上龙头组,又怕自己在六组中落后,更怕龙尾组追上自己,因而成为班级进步的主力军,也给龙头组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强龙摆尾”组是由班级内学习相对滞后的几名学生组成,组员是在教师充分征求个人意见的前提下自愿组成的。其实质是“差差组合”。 其优势在于:没有优生的压力,后进生能够大胆发表见解,提高学习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实践证明差差组合的“强龙摆尾”组的成员,斗志昂扬,丝毫没有因处于“龙尾”的位置而自卑难过,反而学习劲头十足,学习成绩大幅提升。
二.制定细则,确保实效合作
首先,4+1转化的原则。“双龙戏珠”组除了完成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任务外,还有一个转化学困生的任务。如果达到预期的转化目标,小组成员将集体受到表彰,并且在学期末的评优活动中加分。由于这两组的主力组员都是品学兼优,自控力强的学生,组内后进生的消极作用几乎为零。
其次,动态流动的原则。双龙戏珠组的组长由组内综合评估居前的两名同学担任。他们在学习上有极强的引领作用,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强。小组内四强如果退步了,就会被暂时调出本小组,而把其他组中优秀成员调入。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后进生将转入二层次的蛟龙组,再将一名有转化潜力的学生调入双龙组。这种动态滚动的原则极大激发全体学生的斗志。
再次,“后进”优先的原则。一是学习任务优先选。组长分解合作学习任务后,由本组内后进生优先挑选,保证后进生所选任务能够独立完成或者在组员的帮助下能够顺利完成。二是课堂展示优先权。就是在学习小组在展示的环节中,第一机会必须让给学困生,由后进生代表小组展示。课堂展示一般采用1+1模式:由一名学困生和另一名组员共同走上讲台,当学困生展示不够理想,表达不够准确的时候,再由另一成员补充修正,或请求其他组的同学帮助解决问题。这样的模式,即让学困生得到有效锻炼,也让优秀生在辅导学困生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优秀生的语文素养,进而培养能力。
三.心理调适,确保健康竞争
“龙形分组”法,在一定程度上受学习成绩排名影响,大家都愿意做龙头而不想做龙尾。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必须做好分组前的动员与引导,分组后的心理观察与调适,如此才能确保龙形分组的有效、实效、高效。
第一要调适骄傲自大的心理。对龙头组成员要引导他们不能产生骄傲自大的心理,不可高高在上,要有帮助别人的爱心,要有不怕被追上的勇气,要有引导全班同学一起进步的大气胸怀。
第二要调适知足常乐的心理。对于矫龙组的六组成员,要引导他们通过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树立竞争意识:形成组内竞争,组间竞争;与龙头竞争的良好竞争氛围。要激发斗志,避免他们养成“知足常乐”的中庸心理。
第三要破罐破摔的心理。龙尾组大多是成绩滞后,学习态度不端正,因害怕压力而不愿意与优等生组对的学生,经常表现出破罐破摔的心理。但他们的内心却充满着对优等生的挑战欲望,只是这种欲望由于成绩的暂时居后而难以对抗。因此,挑起他们的斗志是组建好这个小组的关健。
实践证明“龙形分组”法能极大地刺激了全体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让上、中、下各层次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展示机会,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语文的合作学习,并获得了成功喜悦。
李金霞,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