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晓彤
刚从初中升入高中时,很多学生都觉得高中物理特别难学。这是由于高中物理无论在思维方式还是研究方法上相对于初中物理都有较大飞跃。在思维方式上,初中物理更多注重现象的观察和实验的定性研究;而高中物理则更多强调理性思维,注重定量分析、知识获取的过程和方法、分析物理情境和构建模型的能力。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还要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整体和隔离法、等效法、对称法、假设推理等。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探索,我认为要让学生较快适应高中物理学习,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指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每次在教师授课前,学生应先预习教材,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在近几年的高一物理教学中,我尝试课前印发学案提纲,指明该节课的重难点,提示知识要点。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带着问题预习,并在预习过程中做好预习笔记。如在必修一第2章第3节《速度和加速度》的预习中,可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预习:1.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有何区别?3.速度变化量大的物体一定加速度大吗?4.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一定相同吗?5.物体可以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吗?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明确哪些知识可以理解,哪些知识认识模糊。实践表明,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做到听课时带着问题听,听课的主观能动性就更容易调动起来,对概念、规律、公式及规律的意义、适用条件就能把握得更好,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调动各种感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只是看、听、记,很容易造成大脑疲劳,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形象直观、活泼生动,可对学生形成感官刺激,提高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只要有机会我就会使用多媒体教学,比如在讲万有引力定律时穿插一段有关天体奥秘的视频,讲到自由落体时介绍伽利略的故事。这些看似简单的多媒体运用往往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
物理实验具有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特点,能够模拟出生活中的物理情景,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高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所以物理课堂上我尽量创造实验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大胆设计实验、合理操作、猜想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如在“平抛运动”一节中,我做了一个向纸篓中投粉笔头的实验,让学生体会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节中,让学生通过直尺与笔配合做实验体会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这样就能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三、指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整理反思的习惯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在思维方式和教材难度上变化太大,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及时做好收集、整理和反思。课堂上适时做好听课笔记,课后及时消化当天所学内容,做好反思总结,尽量不留疑问。高中物理学习中经常出现上课听懂了,但课后不会做题的现象,这是知识不会迁移、不会运用的情况,是物理学习中常见的问题。首先,在解题时应多思考平时老师建立过哪些物理模型(如:质点),总结过哪些习题类型(如:力的平衡、追及与相遇、传送带、平抛、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受力分析、功能结合),应用过哪些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如微元法、图像法、等效法等)。其次,要进行解题后的反思。解题后的反思是指解题后对审题过程、解题思路和方法及解题所用知识的回顾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最后,要多收集问题、方法、类型,要善于归纳。特别是在练习及考试中做错的题目,除了及时订正外,还應找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对比,分析异、同点,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争取通过一道题弄懂一类题。
四、强化审题意识,培养规范解题的习惯
高中物理习题难度加大,审题尤为关键。如这样一道题:“长为L=5m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竖立在地面上相距为d=4m的两杆的顶端A、B。绳上挂一个光滑的轻质挂钩,其下连着一个重为G=12N的物体。平衡时,问:(1)绳中的张力T为多大?(2)若将A点向上移动少许,重新平衡后,绳与水平面夹角、绳中张力大小如何变化?”
高一学生第一次看到时都一头雾水,无从下手。这时可引导学生分析:OA、OB属于同一根绳子,它们的张力是大小相等的,那么α和β有什么关系?如何求α?
学生认真读题后就会发现:由O点水平方向受力平衡Tcosα=Tcosβ可得α=β,由OAcosα+OBcosα=Lcosα=d可求得α,由O点竖直方向受力平衡2Tsinα=G可求得T。同样分析可知:A点向上移动少许,重新平衡后,绳与水平面夹角、绳中张力大小均保持不变。
花费一定的时间认真审题看似浪费了一些时间,但坚持下去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审题步骤与方法,认识到正确审题的重要性,提高审题能力,改变学生“轻审题,重解答”的坏习惯。
另外,高一学生在物理考试中经常出现得分不全的现象。不少同学往往不是不会解题,而是推理不严谨、书写不规范、试卷解答条理差,就很容易造成评卷老师的错判或漏判,所以规范解题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习惯。1.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亲自示范解题的时候要注意规范性。2.作业严格要求,及时反馈给学生。3.严格按评分标准评卷,让学生能从考试中吸取教训。比如学生在作业或试卷中经常出现一些变形方程而不是基本的物理方程,如力的平衡方程列成:F■=F■-F■,牛顿第二定律列成:F=ma+f或F=ma-f,动能定理列成:FS+■mv■■=■mv■■。这是因为很多学生认为解题的目的就是得到最后的正确结论,列式的形式无所谓。但是学生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解题时若没有严格按照物理定律列式,则往往式中的“+”“-”号很容易弄错,解题的正确率也会大幅度降低。这时就要及时予以纠正,甚至在试卷中适当扣分引起学生警觉,让学生认识到:其实物理学科偏重于“理”而不是数字,基本的物理方程就是“理”的最好表现。
实践表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思想影响学生的学法和自学能力的形成。教师在正确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较快地适应高中物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