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娟
美国著名行为学大师威廉·杜拉姆有这样一句名言:“假如一个人掌握了思维的力量,那么他就会加速成功的频率。”这句话告诉我们:当一个老师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时,他的教育观念、教学能力等就会不断得到提升;而学生如果有积极旺盛的思维,在课堂上就会表现出活跃的参与态势及对知识的主动吸收消化,从而获得学习上的巨大进步。
所以,为了学生将来的成就不滞后于我们对他们的期望,也为了在他们一生最重要的学习时光中,不令他们失望,同时,更为了我的教育梦想……在课堂上让学生听得眼睛发亮,充满期待和向往,现在就让我在“教育理解与教育实践之间来场对话”,让“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在心灵上来次沟通”。
在张家港市第十四届课堂教学改革交流月中,我申请向全市初中美术教师展示初二的美术教学内容——欣赏评述课《中国古代花鸟画》。
备课之初,如何导入新课让人颇费思量:是以大自然中的花卉草木、禽鸟虫鱼等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直接切入呢?还是从以往学生学过的西方绘画题材导入呢?两者各有优缺点:前者的优点是直入本课的教学内容,而后者的缺点正是导入时有曲里拐弯的嫌疑。所以,在课件的第一稿,我选择了直入新课的前者。精心挑选了6幅自然界中的花卉、鸟雀、知了、老牛的图片,(见下列图)紧接着再展示了中国花鸟画家黄筌的《写生珍禽图》、韩滉的《五牛图》和齐白石的《虾》等作品,然后以问题“描绘自然界花卉虫鱼这些对象的绘画在中国画中如何称呼”导入新课。
图1 鸟雀 图2 老牛 图3 知了 图4 花卉
图5 《写生珍禽图》 图6 《五牛图》 图7 《虾》
当我带着这个导入方案的课件上课时,我发现学生除了看到精美图片表现出很惊叹的“真好看”、“太美了”之类的话语外,没有其他思考。甚至更多的时候关注、猜测的是:这是蜡梅花?这是水牛还是黄牛?这是……出现这种情况,是学生的问题吗?一定不是。一定是我课件的问题,是我导入时选择的图片不具有典型性、设计的问题滞后的缘故。我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对于一张张精美的图片,老师没有设置任何问题,那么学生除了欣赏、赞叹、猜测之外,还能说什么呢?前面欣赏图片耗费的时间基本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这一系列的图片就为了最后一道简单的思考题。看来,这不是最佳的导入方案。
于是,我尝试运用第二种导入方案:先呈现学生以往欣赏过的三幅西方美术作品:达·芬奇的肖像画《蒙娜丽莎》、霍贝玛的风景画《林间小道》、凡·高的静物画《向日葵》。首先让学生回忆这些作品的作者、画题,紧接着呈现问题:“请说说它们分别属于何种题材?”由于这些知识学生在初一、初二时学过,尽管有些遗忘,但在大家的群策群力下,还是比较顺利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学生很高兴,兴趣马上来了。接着我告诉学生,中国的绘画也是有题材之分的,随后我呈现了三幅不同题材的中国画,同时呈现问题:请同学们猜一猜它们分别属于中国画中的何种题材?学生有的马上到书本上找答案,有的则开始猜测、讨论,一派热情洋溢的场面。自然,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答案很快揭晓。至此,本课的教学内容在愉快的氛围中拉开序幕。
我不由地想:为什么在备课之初被我看好的方案在现实课堂中碰得“头破血流”,而不被我看好的方案却一片“春暖花开”呢?究其原因,我觉得还是因为在课堂中妙用了设问,尤其是由浅入深的设问激起了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欲望。层层深入的问题设计能够给课堂带来“柳暗花明”的局面,我在后面的新课讲授中有更深入的感受。
在新課讲授中,写意花鸟画的特点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比较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但是由于我一系列巧妙而入情入理的问题设计,这个难点得以突破。
我先以徐渭的《墨葡萄图》为例。
抛出一个通过自学都能回答的问题:“这是哪个朝代的哪位画家的作品,题目是什么?”(明代·徐渭·墨葡萄图)
问题2:快速判断它属于何种描绘手法?(写意花鸟画)
问题3:看了此画,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各式回答都有,有说此画不好看,说是葡萄图,但是上面的葡萄小得很,不诱人,不知道画家到底想表达什么。)
问题4:画上有一首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半辈子不得意,一晃已成了个老头了,独自站在书斋里,听晚风呼啸。我笔下的葡萄很好啊,却无人要买呀。随便抛掷在荒野中了。)
问题5:这首诗传达了画家何种情感?(无人赏识画家的才华,怀才不遇。)
问题6: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画家的生平?(徐渭,出生于一个趋向衰落的大家族。他的父亲晚年纳妾生下徐渭,由于他的生母是个婢女,在家中毫无地位。而两个嫡出的哥哥又比他年长二三十岁,所以徐渭在家中也没有什么地位。但徐渭生性极为聪慧。他六岁读书,九岁便能作文,十多岁时仿扬雄的《解嘲》作《释毁》,轰动了全城。当地的绅士们称他为神童,被列为“越中十子”之一。
图8 《墨葡萄图》
自幼以才名著称乡里的徐渭,对政治颇为关心,对功名事业充满了向往,然而在科举道路上却屡遭挫折。二十岁那年,他结结巴巴地考中了秀才,此后一次又一次参加乡试,直到四十一岁,共考了八次,始终未能中举。直到嘉靖三十六年(1557),徐渭以才名为总督东南军务的胡宗宪所招,入幕府掌文书。这是徐渭一生中最得意的时期,但胡宗宪出于各种原因,与权臣严嵩来往甚密。嘉靖四十一年(1562),严嵩被免职,胡宗宪受到参劾,死于狱中,他原先的幕僚也有好几人受到牵连。徐渭担忧自己受到迫害,于是对人生彻底失望,以至发狂,反复自杀有九次之多。嘉靖四十五年,徐渭又一次狂病发作,因怀疑继妻张氏不贞,将她杀死,因此被关入监牢。后在朋友的解救下,徐渭坐了七年牢,终于借万历皇帝即位大赦之机获释。这是1573年的事,此时徐文长已经五十三岁了。
晚年乡居的日子里,徐渭靠卖字画度日。但手头稍为宽裕,便不肯再作。最后几年,徐渭身患多种疾病,画也不能常作,生活更为贫苦。1593年,一代书画大家徐渭去世,年七十三岁。)
问题7:画家的生平和这幅画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因为画家一生坎坷波折,怀才不遇,所以这样的遭遇势必会在作品中流露出来。首先看这幅画中的葡萄,因为已经过了采摘期而显得干瘪瘦小,寓意画家有才华而不被重用,随着年岁见长,理想抱负都随风而去。再看葡萄叶,淋淋漓漓,晕渍大片,好似画家的斑斑泪痕,令人心酸。画上更题了一首诗,表达画家愤世嫉俗、激荡难平的心境。)
通过设问,让学生在交流讨论、探讨谈话的过程中完成上面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这时学生对于中国古代一些画家用写意花鸟画的方式来“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有了一定的了解。
后来,我找了相关教育书籍,了解到:问题教学法由来已久,作为主要提出者之一的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认为,问题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得到增强。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推崇问题教学法,他认为提问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提问式教育,不仅能增长学生的知识,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管以前我不知道这个教育理论,但是不经意间却运用了它,深切地感受到了它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