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差异化经营策略研究

2014-04-10 17:21孙勇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优势贷款

孙勇

摘要: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中存在着“跟随策略”和“差异化策略”两种策略。虽然这两种策略在学术研究中被广泛的讨论,在金融实践中也都被采用,但是关于这两种策略的争论在理论界和实务界没能达成一致。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对这两种策略在理论上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城市商业银行采用差异化的策略更能发挥它的比较优势。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差异化策略;跟随策略;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信贷市场;信息传递;战略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2-0073-05

从中小企业经营的情况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小,但他们数量众多,经营方式也更加灵活,是经济转型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市场经济活力的主体。而中小企业由于不具备完整的财务信息披露体系,管理机制也并不健全,存在着巨大的信用风险,这是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重要原因。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困扰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根据现有的国际经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从金融体系建设的角度看,建设多层次的银行体系也需要实现多层次的信贷投放。现阶段的信贷投放主要集中于信息透明度高的大型企业和房地产等行业,过于集中的信贷资产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无论是从银行信贷投资需求的角度还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角度来看,实现对中小企业融资已成为实现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

一、相关文献综述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现有的理论文献主要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角度来讨论。Stiglitz和Weiss(1980)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不容易获得银行信贷配给的现象,他们认为银行的信贷配给原因是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当利率水平高于低风险企业收益率水平的时候,对银行来说低风险的企业就会退出信贷市场,只剩下高风险的企业参与信贷,银行如果预期到了该逆向选择问题,那么就会对中小企业惜贷。这就是信贷配给的原因。后续的相关研究都是以这篇文献为基础,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进行讨论。Sharpe(1990)也讨论了类似的问题,指出了信贷总额、银行体系的结构与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程度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随着信贷总量的上升,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会提升,但是信贷总量进一步上升的时候,银行业会表现出惜贷的特征,无论中小企业支付多高的利率水平。

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看,实证的文献研究除了讨论上述惜贷现象之外,还进一步讨论了银行体系与中小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关系,Berger等(2001)发现英格兰银行兼并重组之后中小企业信贷获得性减少,提出的小银行的比较优势假说。这一假说获得了Berger和Udell(1998)、Berger,Klapper和Udell(2001)、Berger和Udell(2002)等文献的支持。文献中在讨论小银行优势的时候,主要从规范分析的方法指出小银行优势来源于小银行组织结构、小银行信息可获得性和关系积累。

现有文献在理论研究上缺乏相应的深度,没有从银行的角度采用理论方法来仔细讨论这个问题。本文的目标就是要提出相应的理论模型,完善上述问题以弥补现阶段研究相应的不足。

二、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比较分析

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路径来看,我国的银行体系是一家独大逐步走向大中小银行并存的银行体系。因此,本文在分析过程中也从现实出发,城市商业银行以后进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信贷市场的竞争,比较城市商业银行“跟随策略”和“差异化策略”的优劣。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

1. 企业类型的设定。假定经济中存在两类企业,第一类企业是大型企业,大型企业的特征是具有完整的财务信息和生产信息,并且信息透明度较高。它的生产函数为:

Y=G with p0 with 1-p(1)

其中,Y表示生产的产出,产出是一个带有风险的随机变量。如果生产获得成功,将获得收入为G,但是成功的概率为p。如果生产失败,那么收入将为0,并且失败的概率为1-p。大企业需要投入资本I才能进行生产。由于企业自身的资本不足,必须向银行贷款进行生产。

除了大企业之外,经济中还存着大量的小企业,这类企业的分为两类,第一类企业记为H,占比为?棕,它的生产函数为:

Y=GH with pH0 with 1-pH(2)

第二类企业记为L,占比为1-?棕,它的生产函数为:

Y=GL with pL0 with 1-pL(3)

在(2)式和(3)式中,GH和GL同样表示生产成功后可以获得的收益,pH和pL同样表示成功的概率。小企业同样需要资本投入才能进行生产。我们假定每一类企业所需要的总资本投入同样为I,并且也需要从银行借贷才能获得。

在小企业之间的关系来看,我们假定如下关系成立:

pH>p>pL,GH

(4)式的含义是说类型为H的企业在成功的条件下,获得的期望收益会低于类型为L的企业,但是类型为H的企业获得成功的概率更大。这也对应着金融学中高风险高收益的基本假设。从pHGH=pLGL来看,类型为H的企业期望收益水平和类型为L的企业期望收益水平相同。但是对于银行来说,H型的企业由于活动成功的概率更高,还款的概率也更大,对银行来说是优质企业。我们将类型为H的企业记为优质中小企业(High Quanlity Firm),他们的比例为?棕;类型为L的企业记为劣质中小企业(Low Quanlity Firm),他们的比例为1-?棕。因为对银行来说,贷款给优质中小企业更加安全。

从中小企业整体与大企业的关系来看,它们的期望产出水平关系如下:

pG=?棕pHGH+(1-?棕)pLGL(5)

从概率关系来看:

?棕pH+(1-?棕)pL=p(6)

(5)式的含义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期望产出与大企业的期望产出是相当的,如果信息完全对称,优质中小企业应该优于大型企业获得贷款。(6)式是为了方便进行比较设定的条件。

2. 银行类型设定。本文假定社会资本总额为I,银行都只能以利率rf的利率吸收存款,然后通过贷款贷给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贷款利率为rL,其中rL>rf。为了计算的方便,我们假定银行不需要资本金,吸收的存款都能够参与放贷。在本节中,同样为了方便,我们假定企业都采用信用进行借款,不采用抵押借款的方式。

如果经济中存在着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大企业具有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无论是大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都能够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在本文中体现为能够知道生产函数。但是对于中小企业,大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只了解中小银行作为一个整体的生产经营状况,了解优质企业和劣质企业的比例以及他们的生产函数,但是并不知道每一家中小企业具体的生产函数。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由于具有信息优势,他们是能够充分识别每一家中小企业,能够知道每一家企业的生产函数。

(二)银行经营策略的比较研究

银行的信贷经营行为集中体现为银行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本文假定银行通过选择贷款利率rL来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1. 大银行独家经营时的经营策略分析。首先本文分析在城市商业银行出现以前的情况,这种情况也适用于某个地区并没有其他相应的城市商业银行的进入,形成的大型银行垄断的情况。本文将这种情况作为分析的起点和比较的基准。

大银行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它首先需要比较贷款给不同类型的企业的收益状况。为了进一步突出本文的重点,我们假定银行只能选择贷款给某一类企业,而不能将资金I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进行分配。

如果大银行将资金全部贷给大企业,那么,对大银行来说期望的利润水平∏1b的表达式为:

银行和企业参与信贷行为的激励相容条件为:

那么,我们假定商业银行具有完全的议价能力,企业被动接受银行的信贷利率rL。在这种条件下,银行确定的利率水平为rL=■,利润水平∏1b(max)为pG-(1-p)I-rfI。

如果大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由于不知道具体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只能通过对中小企业进行随机挑选,那么,大银行获得的期望利润∏1S的表达式为:

在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过程中,我们同样假定银行具有绝对的议价能力。但是,根据Stigilize和Weiss(1980)论文中的定理二:当银行利率高于某个水平的时候,会导致优质的中小企业推出信贷市场,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本文中,如果银行将利率提升至■之上后,优质企业会退出市场,只剩下劣质企业参与信贷活动。因此,此时银行的激励相容条件转变为:

与前面类似,我们假定大银行具有绝对的议价能力,会将贷款利率设定为rL=■,最优利润水平∏1S(max)为?棕[pHGH-(1-pH)I]+(1-?棕)[pLGH-(1-pL)I]-rfI。

银行需要在两种不同利润水平之间进行比较:

∏1S(max)=?棕[pHGH-(1-pH)I]+(1-?棕)[pLGH-(1-pL)I]-rfI

=?棕pHGH-?棕(1-pH)I+(1-?棕)GLpH-(1-?棕)(1-pL)I-rfI

<?棕pHGH-?棕(1-pH)I+(1-?棕)GLpL-(1-?棕)(1-pL)I-rfI

=pG+(1-p)I-I-rfI

=∏1b(max)(11)

(11)式中倒数第二个等号成立的原因是我们利用(5)式和(6)式中小企业产出函数与大企业产出函数的关系。

从(11)式的结果可以发现,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的期望利润低于贷款给大企业的利润。因此,在大型商业银行垄断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最优策略是贷款给大企业,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此时,社会总福利水平W1为:

W1=∏1b(max)+rfI(12)

2. 城市商业银行参与竞争时的经营策略分析。如果经济中加入了城市商业银行,并且城市商业银行更加了解当地的经济情况,更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那么我们假定城市商业银行能够识别具体每一家企业,并且充分了解他们的生产函数。除此之外,由于城市商业银行以同样的利率rf吸收存款,对社会资金I具有分流的作用,假定大银行能够吸收到资金?准I,城市商业银行能够吸收到(1-?准)I。

从上一节分析可以知道,此时大银行的最优贷款策略仍然是给大企业贷款。此时获得的最大利润水平∏2b(max)为:

∏2b(max)=?准[pG-(1-p)I-rfI](13)

(1)城市商业银行采用跟随策略。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存在着贷款给大企业和贷款给小企业两种策略。如果贷款给大企业,由于大银行已经具有先行一步的优势,剩余资金需求量正好是小银行吸收到的存款量,所以小银行的最大利润水平:

∏2b(max)=(1-?准)[pG-(1-p)I-rfI]

(2)城市商业银行采用差异化策略。如果城市商业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具备信息优势,能够进一步识别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如果它会贷款给优质的中小企业。那么它的问题转变为:

银行和企业参与信贷行为的激励相容条件为:

rf≤r≤GH∏2S≥0(15)

最大化的利润水平∏2S(max)此时为:

∏2S(max)=PHGH(1-?准)I-(1-pH)(1-?准)I-rf(1-?准)I(16)

类似的,如果贷款给劣质的中小企业,那么最大收益水平∏2S(max)为:

∏2S(max)=PLGL(1-?准)I-(1-pL)(1-?准)I-rf(1-?准)I(17)

显然,根据(5)式PHGH=pLGL=pG可知:

∏2S(max)>∏2b(max)>∏2S(max)(18)

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来实现差异化的发展,获得更高的利润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福利水平W2为:

W2=∏2S(max,LowRisk)+∏2b(max)+rfI

>∏2S(max,follow)+∏2b(max)+rfI

=∏2b(max)+rfI

=W1(19)

这也意味着城市商业银行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能够有效的增进社会的产出水平和福利水平。这个结论从理论上论证了林毅夫(2001)等文献中提出发展多层次的银行金融体系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观点。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优势来源分析

我们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具有信息优势应该选择优质中小企业作为贷款对象,采取与大型商业银行不同的贷款策略。但是,这种信息优势产生的原因仍然值得进一步的分析。在现有文献中,Berger和Udell(1998)、张捷(2002)等文献都相继猜想: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内部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具有决策处理的优势,并且这一点在相应的实证文献中得到了证明,而对应的理论分析却仍然停留在猜想阶段。

笔者认为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小商业银行的信息优势表现为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从对外的方面来看,由于具有对当地中小企业地理关系近,对优质企业的搜索成本和监督成本都低于大型商业银行;从对内的方面来看,城市商业银行由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甚至采用事业部的组织形式使得信息传递更加通畅,对于信息的处理更加有效率,这一点与Berger和Udell(1998)等文献的观点一致。与传统文献不同,本文采用更加严格的理论分析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优势进行论证。

(一)城市商业银行扁平化的结构是产生信息优势的原因

为了能够更准确地对城市商业银行信息优势的比较,我们假定无论是大型商业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在贷款决策的时候都是有最高决策层来进行决策的,关于中小企业生产函数的信息是通过逐层传递来实现的。为了简便,假定大银行的组织层次为n层(n>1),小银行的组织层次为1层。信息每传递一次,会受到噪声?浊i的干扰,其中?浊i的分布如下:

?浊i=1 with q0 with 1-q(20)

如果是优质企业H,大银行的决策层将他判定为YHobs,或者劣质企业为L,大银行的决策层将他判定为YLobs,那么我们称这种决策为正确判定。反之,如果是优质企业H,大银行的决策层将他判定为YLobs,或者劣质企业为L,大银行的决策层将他判定为YHobs,那么我们称这种决策为错误判定。我们需要分析不同类型的银行决策层贯彻到的YHobs和YLobs的分布情况,以便分析城市商业银行信息优势的来源。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y)证明YHobs和YLobs都依分布收敛的,具体证明过程如下:

也就是说,决策者看到的经过传递的两类企业的极限分布是相同的。那么决策者就不能在这两类企业中进行判别,最终导致大银行决策层没有任何判别能力。这就是大银行在局部地区上不具有信息上的比较优势的原因。

从上述论述可以知道,造成本文第二节中大型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决策方面缺乏信息的主要原因是大型商业银行具有多层的组织结构,这种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存在的噪声对信息的干扰,导致最终决策层决策失真。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较小的层级关系形成了城市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的比较优势。

在现实经济中,城市商业银行采用事业部制度代替了传统的分支行制度,实现了贷款的专业化调研、审批和监督,减少了信息传递的环节,实现了上下层的有效沟通。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在城市商业银行所在的城市和区域内能够保持足够的信息优势,但是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和跨区经营,城市商业银行也应该密切注意信息专递中的效率损失问题。

(二)城市商业银行信息优势是成本优势的基础

城市商业银行除了具有信息传递优势之外,在信贷资产投放过成中,利用这种信息优势就可以降低贷款前的搜索成本和贷后监督成本。因为在实际贷款的过程中,贷款包括贷前调查、贷中检查和贷后审查三个环节,每一个环节中都存在着信息在不同决策层之间的沟通问题。

从上可以看出,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会收到噪声干扰,决策层在极限状态下并不具备判断能力。如果从贷款动态的角度来看,反复地请示和沟通会存在着贻误商业时机、决策不准确、事后监督无力等问题,这也是大型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造成不可操作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在鲁丹和肖华荣(2008)中有明确的比较。他们认为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信息处理的成本函数是不同的,可以用图1表示出来。

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在信用分析技术和数据收集方面更具备优势,当企业的信息透明度更高的时候,大型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发挥信用分析等技术方面的优势,信贷成本比较低。但是,随着信息不透明升高,城市商业银行随着对当地经济的了解程度更深、与当地关系更加紧密,在搜寻成本和监督成本方面更加具有优势。因此,在信息不透明的时候表现出比较优势,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成本函数比大银行的信息成本函数更加平坦,形成了信息不透明的比较优势。这也是城市商业银行立足于本地经济、服务本地经济进行差异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启示与建议

本文从理论的角度比较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跟随策略”和“差异化策略”,结果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比较优势,应当采用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形成与大型商业银行在不同市场分层次发展的战略。

(一)研究启示

第一,本文的核心结论表明:城市商业银行应当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定位于本地区的经营活动。第二,本文认为形成信息比较优势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扁平化的管理体系,使得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更加通畅,受到噪音的干扰更少。第三,从外部关系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在搜寻成本和监督成本方面更加具有优势。

本文的结论,为实证研究提供了可验证的素材。第一,从核心结论来看,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策略选择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Berger和Udell(2001,2002)认为中小银行的发展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但是在现实中也出现了德国和日本的全能银行。从结论来看,我们可以首先对比分析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采用策略的比较,分析这种策略在经营效率、资产收益水平、资本回报水平以及不良资产贷款率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验证本文的结论。第二,本文的议题是银行的组织结构与信息传递的关系。这一点可以参考Berger(2004)针对中小银行在并购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验证:如果本文的结论成立,那么并购之后,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和层级的增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数量逐步减少,比重逐步降低。与此相类似,我们还可以比较银行在拆分、剥离之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重。第三,本文还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在搜寻成本和监督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笔者认为,从搜寻成本方面来看,搜寻时间是成本的重要表现方面,如果时间越长,搜寻成本越高,可以根据银行资产周转率来间接度量这个问题。监督成本越高的银行,通常对抵押品的要求也越高,从抵押的比率可以来衡量监督成本的大小。我们推断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周转的速度更高,抵押的比率更低。

(二)政策和实践建议

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来看,本文建议城市商业银行需要服务本地企业,与大型商业银行寻求差异化发展,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中发挥比较优势,进行差异化。从银行体系的构建上来看,不同层次的银行会定位于不同的市场,竞争的效率使得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从全社会的福利水平来看,当城市商业银行(中小商业银行)进入银行市场之后,资源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对我国发展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的进一步分析了信息优势的来源,我们发现,城市商业银行较少层级的信息传递是形成信息优势的主要原因。在现实中,城市商业银行一般立足于本地经济,服务本地企业,即使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这类逐步开始跨区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都也是伴随它所在当地企业跨区拓展业务展开的。这一点更加类似于我国的大型商业银行海外扩张情况,也是伴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进行大量的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而逐步在海外布局的。

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来看,随着信息技术提高,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噪音就越小。城市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也会不断的减弱,这也是为什么大型商业银行也开始向中小企业市场渗透的原因。当然,从城市商业银行的架构上来看,事业部制度能够更好的保持这种信息优势和专业优势,这也是战略转型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寻求差异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Berger Allen N., Miller N. H.,Petersen M. A.,Rajan R. G., Stein J. C. Does function follow organizational form? Evidence from the lending practices of large and small bank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2):237-269.

[2]Berger,Allen N, Gregory F Udell. 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s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1998,(6)::613-673.

[3]Berger,Allen N.,Leora F. Klapper, Gregory F. Udell. The ability of banks to lend to informationally opaque small businesses[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1,(12):2127-2167.

[4]Berger,Allen N., Gregory F. Udell. 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J]. The Economic Journal,2002,(12):F32-F53.

[5]Durrett,Rick. Probability:theory and example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6]Sharpe,Steven A. Asymmetric information,bank lending,and implicit contracts:A stylized model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0,(4):1069-1087.

[7]Stiglitz,Joseph E.,and Andrew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3):393-410.

[8]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0):1.

[9]王兆宁.商业银行市场利率风险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3).

[10]张文娟.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因素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S2).

[11]鲁丹,肖华荣. 银行市场竞争结构,信息生产和中小企业融资[J].金融研究,2008,(5):107-113.

[12]张捷. 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J].经济研究,2002,(5):277-310.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

(一)研究启示

第一,本文的核心结论表明:城市商业银行应当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定位于本地区的经营活动。第二,本文认为形成信息比较优势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扁平化的管理体系,使得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更加通畅,受到噪音的干扰更少。第三,从外部关系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在搜寻成本和监督成本方面更加具有优势。

本文的结论,为实证研究提供了可验证的素材。第一,从核心结论来看,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策略选择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Berger和Udell(2001,2002)认为中小银行的发展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但是在现实中也出现了德国和日本的全能银行。从结论来看,我们可以首先对比分析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采用策略的比较,分析这种策略在经营效率、资产收益水平、资本回报水平以及不良资产贷款率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验证本文的结论。第二,本文的议题是银行的组织结构与信息传递的关系。这一点可以参考Berger(2004)针对中小银行在并购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验证:如果本文的结论成立,那么并购之后,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和层级的增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数量逐步减少,比重逐步降低。与此相类似,我们还可以比较银行在拆分、剥离之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重。第三,本文还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在搜寻成本和监督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笔者认为,从搜寻成本方面来看,搜寻时间是成本的重要表现方面,如果时间越长,搜寻成本越高,可以根据银行资产周转率来间接度量这个问题。监督成本越高的银行,通常对抵押品的要求也越高,从抵押的比率可以来衡量监督成本的大小。我们推断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周转的速度更高,抵押的比率更低。

(二)政策和实践建议

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来看,本文建议城市商业银行需要服务本地企业,与大型商业银行寻求差异化发展,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中发挥比较优势,进行差异化。从银行体系的构建上来看,不同层次的银行会定位于不同的市场,竞争的效率使得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从全社会的福利水平来看,当城市商业银行(中小商业银行)进入银行市场之后,资源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对我国发展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的进一步分析了信息优势的来源,我们发现,城市商业银行较少层级的信息传递是形成信息优势的主要原因。在现实中,城市商业银行一般立足于本地经济,服务本地企业,即使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这类逐步开始跨区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都也是伴随它所在当地企业跨区拓展业务展开的。这一点更加类似于我国的大型商业银行海外扩张情况,也是伴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进行大量的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而逐步在海外布局的。

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来看,随着信息技术提高,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噪音就越小。城市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也会不断的减弱,这也是为什么大型商业银行也开始向中小企业市场渗透的原因。当然,从城市商业银行的架构上来看,事业部制度能够更好的保持这种信息优势和专业优势,这也是战略转型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寻求差异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Berger Allen N., Miller N. H.,Petersen M. A.,Rajan R. G., Stein J. C. Does function follow organizational form? Evidence from the lending practices of large and small bank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2):237-269.

[2]Berger,Allen N, Gregory F Udell. 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s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1998,(6)::613-673.

[3]Berger,Allen N.,Leora F. Klapper, Gregory F. Udell. The ability of banks to lend to informationally opaque small businesses[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1,(12):2127-2167.

[4]Berger,Allen N., Gregory F. Udell. 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J]. The Economic Journal,2002,(12):F32-F53.

[5]Durrett,Rick. Probability:theory and example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6]Sharpe,Steven A. Asymmetric information,bank lending,and implicit contracts:A stylized model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0,(4):1069-1087.

[7]Stiglitz,Joseph E.,and Andrew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3):393-410.

[8]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0):1.

[9]王兆宁.商业银行市场利率风险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3).

[10]张文娟.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因素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S2).

[11]鲁丹,肖华荣. 银行市场竞争结构,信息生产和中小企业融资[J].金融研究,2008,(5):107-113.

[12]张捷. 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J].经济研究,2002,(5):277-310.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

(一)研究启示

第一,本文的核心结论表明:城市商业银行应当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定位于本地区的经营活动。第二,本文认为形成信息比较优势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扁平化的管理体系,使得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更加通畅,受到噪音的干扰更少。第三,从外部关系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在搜寻成本和监督成本方面更加具有优势。

本文的结论,为实证研究提供了可验证的素材。第一,从核心结论来看,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策略选择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Berger和Udell(2001,2002)认为中小银行的发展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但是在现实中也出现了德国和日本的全能银行。从结论来看,我们可以首先对比分析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采用策略的比较,分析这种策略在经营效率、资产收益水平、资本回报水平以及不良资产贷款率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验证本文的结论。第二,本文的议题是银行的组织结构与信息传递的关系。这一点可以参考Berger(2004)针对中小银行在并购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验证:如果本文的结论成立,那么并购之后,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和层级的增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数量逐步减少,比重逐步降低。与此相类似,我们还可以比较银行在拆分、剥离之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重。第三,本文还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在搜寻成本和监督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笔者认为,从搜寻成本方面来看,搜寻时间是成本的重要表现方面,如果时间越长,搜寻成本越高,可以根据银行资产周转率来间接度量这个问题。监督成本越高的银行,通常对抵押品的要求也越高,从抵押的比率可以来衡量监督成本的大小。我们推断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周转的速度更高,抵押的比率更低。

(二)政策和实践建议

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来看,本文建议城市商业银行需要服务本地企业,与大型商业银行寻求差异化发展,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中发挥比较优势,进行差异化。从银行体系的构建上来看,不同层次的银行会定位于不同的市场,竞争的效率使得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从全社会的福利水平来看,当城市商业银行(中小商业银行)进入银行市场之后,资源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对我国发展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的进一步分析了信息优势的来源,我们发现,城市商业银行较少层级的信息传递是形成信息优势的主要原因。在现实中,城市商业银行一般立足于本地经济,服务本地企业,即使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这类逐步开始跨区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都也是伴随它所在当地企业跨区拓展业务展开的。这一点更加类似于我国的大型商业银行海外扩张情况,也是伴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进行大量的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而逐步在海外布局的。

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来看,随着信息技术提高,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噪音就越小。城市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也会不断的减弱,这也是为什么大型商业银行也开始向中小企业市场渗透的原因。当然,从城市商业银行的架构上来看,事业部制度能够更好的保持这种信息优势和专业优势,这也是战略转型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寻求差异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Berger Allen N., Miller N. H.,Petersen M. A.,Rajan R. G., Stein J. C. Does function follow organizational form? Evidence from the lending practices of large and small bank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2):237-269.

[2]Berger,Allen N, Gregory F Udell. 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s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1998,(6)::613-673.

[3]Berger,Allen N.,Leora F. Klapper, Gregory F. Udell. The ability of banks to lend to informationally opaque small businesses[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1,(12):2127-2167.

[4]Berger,Allen N., Gregory F. Udell. 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J]. The Economic Journal,2002,(12):F32-F53.

[5]Durrett,Rick. Probability:theory and example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6]Sharpe,Steven A. Asymmetric information,bank lending,and implicit contracts:A stylized model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0,(4):1069-1087.

[7]Stiglitz,Joseph E.,and Andrew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3):393-410.

[8]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0):1.

[9]王兆宁.商业银行市场利率风险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3).

[10]张文娟.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因素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S2).

[11]鲁丹,肖华荣. 银行市场竞争结构,信息生产和中小企业融资[J].金融研究,2008,(5):107-113.

[12]张捷. 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J].经济研究,2002,(5):277-310.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优势贷款
矮的优势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画与话
还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