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弶港渔民号子的文化特征

2014-04-10 10:31潘龙瑞
艺术百家 2014年1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文化价值艺术特征

潘龙瑞

摘 要:弶港渔民号子作为盐城市东台市弶港镇的一张文化名片,在2011年入选江苏省“非遗”名录。作为伴随劳动成长起来的一种渔家“小调儿”,这种依据长期海上作业劳动生活而形成的渔家的歌谣类型,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有现着特有的社会文化价值。文章从艺术特征、演唱特点、文化价值等三个方面对弶港渔民号子进行了艺术分析。

关键词:音乐艺术;弶港;渔民号子;艺术特征;演唱特点;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弶港渔民号子根据不同的作业环节以及劳动内容、强度和歌唱类型,主要分为三种不同的号子,“单人”、“双人”和“多人”;单人歌唱的有点水号子、挑担号子;双人歌唱的有淘鱼号子、吊货号子;多人歌唱的有盘锚号子、牵篷号子等。这些渔号子从最初直白的、有节奏的呼号,发展为歌词简洁、有完整曲调的歌曲形式。它们内容丰富,声情并茂,曲调高昂、悠远、悲伧,原汁原味、富有生活气息,真实地体现了苏北沿海渔民劳动的过程,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渔民的心声和精神面貌,为弶港渔民世代口头相互传承,与渔民生活密切相关,扎根于渔民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同时展现了渔民沉淀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文化创造力,具有见证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弶港号子主要有:丝重号子、扯蓬号子、盘车号子(盘锚号子)、测水号子、吊货号子(捞鱼号子)、挑担号子。

一、弶港渔民号子的艺术特征弶港渔号是弶港渔民在长期与大海抗争,耕海牧渔中创作的渔家歌谣。它有别于雄劲开阔的黄河号子,也有别于荡气回肠的川江号子,它以吆喝、呐喊为其主要特征,伴随着劳动节奏而唱,有着强烈而浓郁的生活气息,质朴厚重,明朗流畅,张扬着个性。从出海时绞起锚绳的“起重号”到将铁锚从海中起上船的“盘锚号”以及借助风帆航行的“扯蓬号”等,每一首旋律都很优美与生动,音乐语汇朴实、敦厚,透露出弶港渔民纯朴、硬朗的个性,反映他们劳动时高涨的工作热情和对海洋捕捞生活的热爱。音乐旋律与内容融为一体,音调与语言声调相结合,行腔和节奏、速度都较为自由。

(一)有调少词、有调无词,衬字演唱居多、方言韵味浓郁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收录的弶港渔民号子曲谱和采风录音来看,弶港渔民号子的歌词大多由衬词组成,衬词基本都是感叹词和语气助词。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渔业劳动过程密切相关,渔民在劳动时并没有过多的精力放在演唱上,用如此简单的衬词来哼唱,只是缓解疲劳、释放压力,为劳动鼓劲、加油。

(二)节拍、节奏以规范的2/4为主,散板兼顾从收集到的现有谱例来看,弶港渔民号子节拍形态大多较为规整,一般以2/4拍为主、也有少量的散拍,演唱速度视劳动强度与工作节奏而定,一般以中速、中速稍慢为主。

像《盘车号子》这种类型的号子是较多人集体劳动时所唱,所以它的节奏比较规整,速度紧凑,适合劳动的气息,在劳动时随着强度的加大,渔民们需要使出更大的力量才能顺利完成劳作,从而演唱时,音量不仅会随之加大而且在气息上也会更加厚重,节奏重音突出。而《测水号子》一般是一人劳作时所唱,因此节奏相对比较自由,可以自由抒发感情,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随意性。渔民在实际打号时不需要也没有乐器伴奏,所以在节奏上存在较大的灵活性。(三)旋律明朗流畅、音调质朴厚重弶港渔号具有苏北民歌小调的特点,调性为民族调式,旋律进行以平行和下行居多,音程跳动以级进为主,其行腔自由,悠扬,没有太多的装饰性。以扯蓬号子为例进行分析:这首号子的旋律有五个方面的特点:1.此号为d角调式,将谱中出现的音排成音阶(mi sol la si(变宫) do re)则可看出它是在五声音阶基础上加一个偏音变宫si而构成的“六声音阶”;2.无论从领句还是和句来看都是两小节的长度,旋律线条呈平行和下行趋势。前1-8小节“和”的部分均采用一个相同的音乐语汇(re、do、la);3.在全曲的前后部分,领、和句均有一拍的休止,而中间旋律音区较高的地方则没有休止,体现了渔民的劳动强度是一个弱—强—弱的过程;4.谱中第9-10小节只有两个音,却巧妙的使用了三度关系转调;5.谱中第12-22小节有典型的“鱼咬尾”的特征,乐句之间环环相接,是比较典型的顶真格旋律。 (四)曲式主要以单乐段式加乐句反复为主从独唱形式的《测水号子》、齐唱形式的《盘车号子》以及领和形式的《扯篷号子》《起重号子》来看,它们曲式结构主要特点是篇幅较短小,大多以单乐段式加乐句反复为主。如:《起重号子》演唱时,需要根据运东西路途的长远进行再反复。其他种类号子也是需要根据当时劳动完成的工作量与进程进行乐句的反复。

二、弶港渔民号子的演唱及形式特点一般而言,某种演唱风格的形成,与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语言声调,生活习俗以及感情表达方式不无关系。弶港渔民号子的演唱过程中也形成自身的一些演唱特色。

(一)装饰性润腔手法的运用

润腔,是对曲调的润饰,烘托,渲染,补充,丰富以弥补曲调的呆板,在不同程度地运用着传统声乐的某些技法,这即给他们的演唱增添了浓郁的地方韵味,又使其演唱充满了现实的可感性。弶港渔民号子演唱中采用不少倚音与颤音的润腔技法,使歌声产生更多的曲直变化,从而更富生活情趣。

(二)演唱自然、朴实,江淮方言的特性明显

从采风的现场演唱观察与收集到的演唱录音、录像资料分析,弶港渔民号子的整体演唱自然、朴实,声音流畅、自如,呼吸支持有力,喉头位置比较稳定,咬字准确,吐字清晰、灵活,方言韵味足,高音演唱富有激情。特别是对衬词掌握非常到位,给听众以赏心悦目的感受。衬词主要有:“嗨、呀、哩、嗬、嘿、哟、吭、喂、来、嚎、噢、的个、哩个、一个、哎里唷、嗨(咳)呀哩嗬”等,受当地方言的影响,发音多以声母h、y、l开头,韵母发音多为元音,较多地体现了江淮方言的特性。(三)两种主要歌唱形式弶港渔民号子的歌唱形式主要有一领众和式和个人自由式两种。1.一领众和式。此类号子有《扯篷号子》《起重号子》等。领唱者往往是集体劳动的组织者、指挥者,他的任务是协调众人的节律,鼓起众人的劳动热情,把单调乏味的劳动变为生动有趣的过程,提高劳动效率。领唱部分基本都是劳作呼喊声,如“嗨”、“呀”、“嗬”、“嚎”、“来”等,具有较强的旋律性和高昂的鼓动性,其音乐比较灵活,曲调和唱词常有即兴变化,演唱时声音高亢嘹亮,有呼唤、号召的特点。

这种歌唱形式的音乐与劳动的关系是:领者先打出号子,和者边“和”着号子边劳作,和者的歌词大多是衬词或重复领唱中的片段唱词,音乐较固定,变化少,节奏性强,常使用同一乐汇或同一节奏型的重复进行,如《起重号子》中和者的歌词和旋律,其演唱与 劳动呼号很相近,起腔和落腔都用很强的气息支持,演唱者要按劳动的节奏调整呼吸,此来调动全身的力量。2.个人自由式。此类号子有《测水号子》《挑担号子》《吊货号子》等。这类号子无规整节奏的制约,演唱中旋律、节奏可以自由处理,收放自如,对旋律的处理可依附于劳动节奏的松紧快慢。

以上片段曲调高亢,节奏宽广、自由。持续高音乐区的演唱,尽情地抒发感情,表现了渔民们坚定、粗犷的性格。

三、弶港渔民号子的文化价值弶港渔民号子是劳动者的歌, 它就产生在船工们为谋求生存的每一个劳动环节中, 艺术在这里与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劳作水乳交融。这便是该文化最具生命力的内涵。

(一)弶港渔民号子蕴涵的是一种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主要体现为该文化内的人格精神的群体特征。不难看出一个历尽艰辛的弶港渔民群体, 在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与艰苦的生活,渔民们以坚毅不拔的精神一如既往,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反映的是一种思想的高境界性,体现的是一种积极、上进的精神追求。(二)具有永恒的历史文化价值。劳动是民歌艺术的源头,渔民号子产生于劳动,服务于劳动,是人类最早的歌谣之一,是劳动人民伟大力量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弶港渔民号子早在几百年前人们下海集体劳动时就已经产生,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笨重的体力劳动日渐减少,渔民号子的实用范围也日渐缩小,但作为一个艺术品种,其生命力将经久不衰,并具有永恒的历史文化价值。(三)渔民号子也反映着民俗风貌、风土民情。渔民号子的形式与当地的习俗有密切的关系,它也是劳动者力量的自我体现,是对苏北沿海地区历史文化的积淀。(四)鼓舞劳动士气,调节劳动者体力,解除劳动者疲劳,进而提升劳动效率。(五)歌声具有号召力,体现了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由于音乐节奏与劳动节奏相吻合,歌声一起,参加劳动的人都要随着音乐的节奏一起同时用力。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节劳动情绪和鼓舞劳动士气的劳动号子反映出一个劳动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所必需的团结和协作的精神,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加深了劳动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了一家有困难,百家来帮忙,不计报酬的和谐人际关系。

随着江苏省沿海开发的不断推进,国家对本土音乐文化也越来越重视,这对传承与发展弶港渔民号子大有好处;2010年,陆加友(弶港渔民)担任主唱和指挥的弶港镇“夕阳红渔号合唱团”也闪亮登场“欢乐中国行”舞台;不过,近年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海上捕鱼作业方式的机械化;现代的年轻人几乎不会唱渔民号子, 传统的劳动号子正在逐步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艺术, 所以必须对弶港渔民号子进一步挖掘, 抢救和保护, 使这项具有典型苏北特色的原生态劳动号子重放艺术的光芒。

(责任编辑:帅慧芳)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文化价值艺术特征
探究锡剧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学生的音乐乐感培养策略探研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