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倩
为了对隐性知识显性化做全面的研究,笔者在研究了近十年有关隐性知识显性化的67篇文献后发现:用数学逻辑推论的仅有4篇,用实证研究的有2篇;研究高校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或隐性知识共享的有17篇;研究企业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或隐性知识共享的有12篇。高校领域里主要研究的是高校教师、组织、团体如何把自身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及学生如何获得更多的隐性知识;企业领域里主要研究的是员工、部门、公司如何最大化共享隐性知识,具体研究细节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隐性知识的意义、障碍、路径、识别、测量与评价。
“隐性知识”首次是在哲学家波兰尼的著作《个人知识》一书中提到的。波兰尼把人类知识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其核心观点是:“我们所知的多于能告诉的”。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依赖环境而存在的不可编码的一类知识。比如让成功人士讲述他的成功秘诀时,大多数人会这么说:“有目标、爱动脑、坚持不懈”一系列大家不听即知,可又很模糊的言语。而事实上他想要表达的比这些要深刻的多,只是难以用语言形容。因为这部分知识可能深嵌于他的大脑中,暂时不能被编码;而作为学习者的我们也更想知道,这位成功人士是如何坚持不懈,如何思考问题(具体到某些细节的策略分析)的;但这些知识目前还很难被获得。也就是隐性知识迫切需要显性化。
近10年的文献主要对高校及企业领域里隐性知识显性化和共享的问题做了相关研究,其中关于隐性知识显性化内涵的文章占27%;高校领域的有17篇,企业领域的有12篇。对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内涵,葛明贵等人在《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教育价值》一文中,提到隐性知识显性化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隐性知识显性化对研究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隐性知识传播是课程建设的关键点;隐性知识分享是师生关系的和谐点;隐性知识显性化是个体知识的创新点。陈中文的《关于加强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思考》一文中对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做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认为隐性知识是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加强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进行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可以使隐性知识在企业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可行性分析为:人可以对隐性知识进行控制和利用;隐性知识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企业知识管理体系中丰富的经验能够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加以引导。
隐性知识包括可显性、可编码的隐性知识,和根本就不能显性的部分隐性知识,及一些尚未被发现的隐性知识。可显性和编码的隐性知识就是指以编码的形式把这些知识显性化出来,使更多的人能了解和习得,提高整个社会生产效率。下面提到的隐性知识就是指可显性化的隐性知识。
在查阅的67篇文献中,有10篇涉及到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障碍,经过分析,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障碍包括知识本身、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工具、知识共享环境。
1.知识本身包括排他性和未被验证性。排他性指隐性知识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非常艰苦的努力而获得的知识,它对个人和组织价值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决定了无论个体还是组织,往往对其掌握的知识持保守态度,表现为在知识共享方面的排他性。未被验证性是指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并依赖具体环境的知识,尚未从意识中抽象出来,所以其客观性就得不到保证,另外也没有固定形式,所以难辨其真伪,使共享受阻。
2.知识共享主体包括共享方和接受方,共享方是指权威、地位、优势的威胁;心里层面的担忧;付出和收益的不均衡。接受方是指知识差异导致消化不良;有问题不问、逃避、躲避。
3.知识共享工具包括面对面交流和非面对面交流,面对面交流,对小范围的交流比较实用,但对大范围的交流而言,就有点儿困难,对时空都有要求。(比如一次交流会需要邀请专家、学习者,同时还得统一时间)。非面对面交流虽然有计算机技术和各种通讯工具支持,但由于这些媒介的交流更多停留在显性知识的层面,缺乏深层次的沟通。
4.知识共享环境,学校或公司等都有许多硬性制度和过多的层级管理,这些都造成交流的困难,给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带来了极大的不利。
以上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障碍分析都是对以往文献的总结,在调查文献的过程中,笔者能体会到各位文献的作者都是依据实际及个人经验所得的,分析也较全面。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该是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为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和保证。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路径主要探讨如何共享隐性知识,寻求方法和策略促进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简单的说,就是挖掘隐性知识,使其显性化。文献中的观点有:
1.制度的改革。第一,激励制度(增强大家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动力,具有代表性的是积分制);第二,知识管理部门的建立(加强对隐性知识的重视);第三,管理层次适当的调整,要扁平化发展(利于交流)
2.技术的进步。第一,面对面交流,虽然对时空有限制,但我们可以加大小范围交流的频率;第二,非面对面交流,为了深层次的沟通,需要流媒体、仿真、虚拟现实等技术为支撑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第三,建立交流数据库,当个人或组织需要知识时,可以很容易的查询到哪儿以及谁有这方面的知识。
3.环境氛围的创造。百家争鸣同时又不失和谐的氛围,才是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的最好状态。为组织、团体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也创造了机会,知识共享得以最大化。
在调查的文献中,46%的文章都是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路径进行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措施,体现出这一主题的重要性。然而,众多的研究中,只有极少数隐性知识共享的研究有实证或个案研究,而且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把隐性知识显性化看作一个过程和系统,需要不断实践、观察、亲身体验,从中获得经验和灵感。长此以往,对隐性知识共享的研究一定会有所收获。
为了隐性知识能显性化,我们试图寻求各种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大家的共享动力和热情,然后根据各自的共享程度给予相应的回报或奖励,以致整个系统能良性循环。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能否识别被显性化的隐性知识。对于这个问题,只有极少文献有深入研究,有也只是从隐性知识分类的侧面角度进行说明。隐性知识的分类及依据如下:
基于身体的隐性知识,包括主体对于工具的使用和主体身体机能的运用,分类依据是基于“信息-知识-智能”模型,在主体与客体交互时所产生和运用的隐性知识。
基于言语的隐性知识,包括基于语义的隐性知识、基于语境的隐性知识和基于肢体语言的隐性知识,是基于“信息—知识—智能”模型,在主体与另一主体基于语言进行交互时所产生和运用的隐性知识。
基于个体元认知的隐性知识,包括基于个体思维与情感的隐性知识、基于个体心智模式的隐性知识、基于个体直觉的隐性知识。它是影响“信息-知识-智能”模型的个体内部的情感、信仰、世界观等元认知方面的隐性知识。
影响“信息-知识-智能”模型的历史、种族、意识形态等社会文化背景的隐性知识是基于社会文化的隐性知识。
研究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识别就是研究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结果。为了使制度、政策有效实施,需要明确判断哪些显性化的结果是有效的,以及确定显性化的程度,对其进行量化,这样才不会约束阻碍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反而能促进这一过程的进行。
识别了被显性化的隐性知识后,再对其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当然,还需要有公平的制度、标准,以此为参考,才能做出公正的判断,促进知识共享。在闻署明的《高校科研人员隐性知识的识别与管理评价标准》一文中对这方面的研究做了具体介绍。
2002年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的年会上,一份《高等教育领域多产教授的隐性知识》的报告中针对高校多产和有影响力的教授的隐性知识进行了实证研究调研工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确定样本由多产学者委员会通过对美国一流的教育杂志和出版社发表的有关学校管理方面的文章和著作数进行统计,提出一个多产学者的建议名单;请美国大学继续教育协会(UCEA)前任官员组成的专家组成对该建议名单进行分析筛选;最后由多产学者委员会挑选出一个由50位多产学者组成的最终样本。
问卷调查问卷设125个多选题和13个小问题组成,由42个多产学者和87个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学者作为随机样本,结果是42个多产学者都返回了他们的个人简历,还有60份得随机样本。
数据采集和16个多产学者进行会谈,目的是为了洞察这些学者“与众不同”的深层次得原因,研究表明,虽然多产学者和普通学者的外部环境相似,但是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态度是不同的。前者会集中更多的精力并非常努力地从事研究工作,并经常和校外的同事联系,注重多方合作研究,他们的研究方式具有较“全球性”的定位,多瞄准理论文献;而后者则恰恰相反。报告特别强调了多产学者的“多产”与他们隐性知识结构的发展关系。多产学者通过在研究所跟有经验的研究者一起近距离工作或跟导师做研究助理或研究团队的一部分,有机会学习他们的研究技能,很好地理解老师们发现、提出、分析问题,直至最后解决问题这一复杂的过程。这些经历也使得多产学者获得在推荐的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最先的成功。
以上的研究是外国学者对高校领域里隐性知识的统计、量化和比较分析,然而,在文献调查的过程中,笔者没有发现国内不论在高校还是在企业领域有这方面的研究,这反映了我国对隐性知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也是我们接下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笔者研究的文献更多的是从点的层面上关注隐性知识的测量与评价,并且大多是针对具体的研究活动设计的测试工具和评价方法。笔者认为应该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作为一个小系统,对其内、外部进行多方面的测量和评价,需要制作一个为评价隐性知识共享的通用型框架或标准。这对隐性知识的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反过来也能极大的促进大家共享隐性知识的热情。
[1]黄荣怀.郑兰琴 隐性知识及其相关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6).
[2]肖广陵.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和科学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8).
[3]郑兰琴,黄荣怀.与大学生个人发展相关的隐性知识测量工具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6).
[4]胡泽平,施琴芬.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的结构与转化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3).
[5]张喜征,陈博,傅荣.基于案例的隐性知识挖掘研究[J].情报杂志,2006,(7).
[6]周彩英.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J].计算机时代,2007,(8).
[7]杨振华,施琴芬.高校科研团队沟通网络的媒体适应性与隐性知识传播[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1).
[8]王丽丽,张亚晶.高校科研团队内部隐性知识保护与只是分享[J].煤炭高等教育,2008,(1).
[9]乔文忠,郭岚,廖方伟.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困境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