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建设的三重自觉
——核心价值、思维方式和路径选择

2014-04-10 21:21宋承军胡军锋
关键词:西化价值观价值

宋承军 胡军锋

文化自觉包括文化价值自觉、思维自觉和路径自觉三个层面。“文化自觉就是文化的自知之明。”“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按照费孝通的解释,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觉不仅包含对自身文化的自觉,也包含对文化他者的自觉。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都是建设新文化的资源,它们之间是平等的,都是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创造物,都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只是实践的主体不同、内容不同而已。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同,外来文化往往有更大更积极的作用,正是因为不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更新发展。因此必须走出狭隘的文化本位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借鉴吸收外来文化,这是文化能否获得新的生机和会里的关键所在。

一、立足当代中国确立文化发展的价值根基

价值观是文化的根基和灵魂。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需要超越中西之争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引领文化健康发展。这就要走出狭隘的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狭隘视野和思维局限,从文化多元共存与交流创新中提升文化建设的价值自觉。

1.文化自觉是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文化自觉是费孝通提出并反复倡导的主张。费孝通在80岁生日时曾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来概括提出文化自觉的历程。这个概括形象生动,主张既要看到自己文化的长处与现代价值,又要看到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长处。不同文化只有相互借鉴,才能发展、共同繁荣。我们需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文化。

蔡元培先生一百年前的北大就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早在1911年,王国维先生就指出:“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而未尝知学者也。”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继承自己的文化和学习吸收他者的文化才能获得生机和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

2.价值是文化的灵魂和文化建设的制高点。价值是文化的灵魂。文化是人为的和为人的。文化建设的本质是核心价值建设。文化建设要立足当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以价值建设为根本任务。

文化自觉首先是价值观层面的自觉。建设现代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须首先确立现代价值观,这是文化建设的制高点。核心价值是一个社会的元规则。以当代中国实践为基础,以现代文化价值为基点,以中国人的解放发展为核心,用时代性引领文化建设和发展,融历史与时代、中西方文化于一炉,建设当代中国文化。文化建设首先要确立现代价值观,为中华文化的再造确立根基。正视传统的负面影响、挖掘传统的精华,充分吸收西方文明,构建现代中国核心价值,打牢现代文明的价值观根基,再造中华文明。

3.文化建设必须从价值观这个根基处着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在文化真空中构建的,它必然是以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作为构建的资源。在一定意义上,它将必然是中西文化的创造性的转化:由“传统的”转化到“现代的”,由“西方”到“中国”的 转化与二者之交融。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过程,只有在开放包容中建立起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化自觉,才能建立起符合这个时代、引领这个时代的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既要坚持自己的独立性也要吸收当今世界的基本价值,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需要从根基处着力,也必须从这个根基处着力。

二、弘扬科学理性确立现代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文化的内在支撑也是文化精神气质的反映。我们要继承中国整体辩证思维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思维,确立科学理性思维方式。实现文化深层结构的现代化,支撑文化传承和创新。

1.正视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缺陷。总体而言中华文化属于农耕文化,西方文化属于工商业文化。科学理性是西方文化显著特征,而人文色彩、经验主义则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征。西方文化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到苏格拉底的人自身的转向,从雅典的民主到罗马的法治,从自然哲学理性到近代的实验科学和当今的科学技术,从认识你自身、人是万物的尺度到近代的人本主义和当今的自由民主人权和现代法治无不体现着理性和科学的精髓,正是理性和科学推动西方走出中世纪的迷雾,走出迷信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发生了近代的科学、哲学、技术和政治革命,带领人类走向新的时代。

2.重视思维方式的革新。而中国文化因为缺乏科学合理性,始终无法摆脱经验主义的思维,呈现一种扁平化的重复,始终无法实现,也不可能发生哥白尼式的革命和牛顿式的突破。中国文化没有经过科学合理性的深刻洗礼,中国精神、经济文化始终处于前现代水平,无法从小手工业阶段进入工厂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也不可能发生西方式的工业革命。

三、立足当代实际用时代性引领文化发展、转型

学习西方文化是为了再造我们的文明。现代西方文明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西方文化的优长,对于全球化时代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学习吸收西方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进去的必由之路,也是强国之路。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和我们国家的历史已经说明了,只有充分学习西方才能发展进步,毋宁说学习西方是我们发展进步的跳梁,是我通向未来的必由之路。胡适先生说得好:新思潮运动就是“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1.走出“中化”、“西化”论争的误区实现文化建设的价值自觉。“西化”即“西方化”,其基本意思是,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一个全面向西方学习和接近的过程,不仅在经济上和科学技术上要引入西方国家的制度和方法,而且在文化上和政治上也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关键是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欧化和美国化,就是用西方化中国,西方文化为主体,中国为客体。西化论没有把学习和创造性转化相结合,不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文化建设,而是简单地否定自己、模仿他者的过程。

“中化”即“中国化”,其实质性意义是,中国在经济科技上比西方国家确实落后了,但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却是最先进的,向西方国家学习经济和科技,最终是为了强国之“本”,即巩固原有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中化论的实质用民族性对抗时代性,仍然没有做好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传统的清理和引进现代及二者融合创新的问题。无论是中化论还是西化论都是各执一端,没有看到中化和西化其实是互化,互为主体的双向过程。

2.立足中国实际建设现代文化。正如俞可平先生在《回归与思考:“西化”与“中化”的百年论争》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从五四运动开始的中国文化的转型过程,在经过一个世纪后已经接近完成,一种全新的中国主流文化正在形成中。这种新型的主流文化,既不是传统文化的翻版,也不是西方文化的移植。它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之中,同时充分吸收了其他文明的成果。它体现了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全球性的统一,在最大程度上包容了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相互对立的两种极端观点。中国文化正在走向世界,正像世界文化在走进中国一样。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自由、平等、尊严等人类普遍价值则正在被有机整合进中国文化之中。”

3.超越二分思维,增强文化建设的主体性。中西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应该是互为主体性。只有相互融合各取所长,才能建设新的文化,走出新的道路,实现新的复兴。著名科学家卢于道指出:“所谓文化,原为适应民族生存之资源,为历史之积聚物,无人数不必斤斤与何者为中,何者为西,何者为新,何者为旧之辩。凡裨益于我国家民族之强大繁盛者,皆可采用之。西洋各国并不宜采用中国之指南针为中国化,吾国采用西洋之火车轮船并非西化。吾人更不必因求全盘西洋化而放弃中国原有之指南针等等固有之发明。”

西化迷失自己,中化背离时代,都是文化自觉的缺失。西化论看到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共性,却忽视了自身的个性,在全面学习中把自己淹没在他者之中;中化论者看到了自身的特殊性,却忽视了特殊性是建立在共性基础之上的,用所谓的国情、特殊性反对时代性。前者把自己作为客体,失去了文化建设的主体性,后者把外来文化作为客体,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自己丧失了对话的能力。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创造性转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吸收和创造性转化,是建构当代中国文化必然选择。

[1]俞可平.回归与思考:“西化”与“中化”的百年论争[J].新华文摘,2012,(3).

[2]李德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当代普世价值[J].新华文摘,2012,(6).

猜你喜欢
西化价值观价值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刍议中医何以西化
一粒米的价值
近现代中国法律变革中的中西之辩
“给”的价值
伊朗关停800“西化”服装店
从谭恩美的《喜福会》中聆听当代批判的声音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