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方法初探

2014-04-10 21:21郑晓飞
关键词:用人单位毕业生大学生

郑晓飞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栋梁,新时期国家需要的是既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一直以来备受国家的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到,高校毕业生在未来主要有五项任务,在决定中还提到了未来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发展规划,并作出了重要部署。今年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回忆中特别强调,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特别是当前亟需解决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企业选才,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未来建设。足见党对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本,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关系到个人前途、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和形势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在毕业生人数不断提高的同时,国内的就业形势一直以来不容乐观,虽然各大高校在不断扩招,但是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增长幅度已经超过了国家和企业需要的人才数量,这是教育政策的不适应性。另一方面,我国的供需矛盾十分明显,经济发展东部、中部、西部非常不均衡,因此人才就业的方向也存在着突出矛盾,并且我国经济发展还存在着持续、不协调的问题。与此同时,用人单位的理性选择性也大大增加,随着用人单位的岗位意识的逐渐增强,由以往的重视学历向胜任岗位职责、具备履行岗位能力方面转变。目前,我国以学历“论英雄”的时代还会持续,企业仍然会以学历层次来区分毕业生的质量,但是未来的就业形势应该更加考量学生理论应用以及创新的能力,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要超过知识结构的掌握,因此,塑造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于开拓进取精神,健全自身人格,增强工作的合作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高校对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

对于评判我国大学生当前就业质量有很多方面,主要以下几项,第一是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工资和待遇是人们常常关注的问题,这关系到员工对自身劳动价值的评判,第二是工作环境和地点,这是人们对环境以及工作舒适度的考量,第三是专业以及发展前景,第四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等。就大学生就业质量来说,以上都反映了就业的质,这其实才是对于大学生就业最需要关注的地方,而不能仅仅用一个就业率来评价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其日后发展,关系到今后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高等院校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是一个需要给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基地。

1.学生培养质量的影响。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一直是我国高校学生培养的主要模式,详细的说就是学校具体专业的具体的教学计划、教学手段、课堂设置、教学内容等,如何用合适的方式培养学生,让学生既能扎实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能培养职业个性,这才是学校教学质量应当关注的地方,如果学校不具备这种培养模式,那么也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综合型人才,这些都关系到学校和学生的就业质量。

2.对于人才结构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一个人才供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想平衡的状态,但是纵观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整个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都有明显的滞后,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不能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呈现正相关,而且很多学校存在着专业供应过剩的问题,也就是学校设置的专业与社会所需的人才有脱机的问题,导致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招不到人,而高校很多专业毕业生又供应过剩。比如与我国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电子制造、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等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而历史、哲学、艺术等专业又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矛盾。

3.弘扬优秀的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和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良好的校园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同时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起到关键的作用。目前,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深受象牙塔中理想主义的影响,不了解市场的实际需求情况,处在一种迷茫的生存状态下,这必然导致大学生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缺失。多数大学生在毕业择业时,期望值过高,只片面的追求薪资、待遇的高低,没有从企业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狭义的理解了“高质量就业”这一概念。

三、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一方面,高校要通过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确保将学生培养为专业知识过硬的人才,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的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最优匹配,让大学生学有所用。

1.从“粗”、“广”、“多”的多学科设置到按社会需求的“高、精、尖”专业设置。高等院校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合理地设置理论知识专业课程,将一些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予以去除或者合并,让学生所学的专业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前景,尽可能的将社会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统一,同时要适当增加学生的选修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等院校在规定学生完成必修课程同时,可以允许某些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爱好和未来目标等需要自主选择选修一些课程。

2.推进就业文化载体建设,营造良好就业环境,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就业文化载体建设,在校园文化宣传中突出就业主题,利用学校的平面媒体和广播站开辟就业指导专题或互动栏目,强势灌输务实就业理念,对学生产生导向与规范、凝聚与激励、熏陶和感染的重要作用;注重强调培养科学精神,鼓励大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注重毕业生的择业观、价值观教育,树立双向选择、勤奋创业、终身教育的观念,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到基层建功立业、到西部成就事业的思想。总之,加强大学生的自我评判意识,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自信,从而提升自己的求职本领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还可以丰富就业指导形式,对毕业生开展个性化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形式的丰富性和个体特征的差异性决定了进行就业指导所采取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应该更加灵活多样,应探索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就业咨询、模拟招聘、教学参观、举办经验交流会等多种教育形式,提高就业教育效果。同时由于不同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应在普通直达的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所学专业的差异,实施“一对一”的个别咨询和指导,并运用心理测量,职业能力测验和性格、气质、兴趣测评等一系列现代职业指导理论、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矛盾和冲突,增强自信心,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各种竞争和挑战。

3.广泛调研,重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构造健全完善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首先,要加强硬件建设和人员配备,建立以高校为中心的辐射型信息网络,兼顾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系统,大跨度、全方位、定点、定线地进行多渠道的、针对人才需求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其次,进一步增强“双选会”的交互性和个性化服务,使毕业生和各用人单位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发布个性化的信息,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再次,广泛开展就业市场调研,做好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用工情况信息反馈,尤其是要建立能吸纳较多本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的信息,平时要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并要根据他们所反馈的意见,在教学培养过程中予以整改。

每年全国的毕业生人数还在不断增加,而要想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不仅需要学校自身的努力,还学要社会的支持,要面向市场完善专业设置结构,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对于就业部门来说,要不断完善指导和服务体系,加大创业教育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保证;大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总之,只有这样多方合作,才能确保大学生就业质量真正提升,让高校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真正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1]高凤军.从提高就业率到追求就业质量的转变[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7,(7).

[2]张涵义.探索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4).

[3]徐小波.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6,(4).

[4]孙焱.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5]黄厚南.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6,(16).

[6]马庆发.提升就业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视角[J].教育与职业,2004,(12).

[7]杨春.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标准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2).

[8]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2).

[9]童玲.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2009,(11).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毕业生大学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