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路径探讨*

2014-04-10 18:11陈淑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理论课医学生医学

陈淑娟,李 俊

(山西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山西 太原 030024)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感,养成集体主义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政治属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大特点,也是课程存在的首要价值之所在。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政治素质的优劣、政治社会化程度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走上社会能否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沉浮[1]。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来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真正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把个人前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

道德是人格的核心元素,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的。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一个真正全面发展的人必然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并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苏霍姆林斯基郑重指出:“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这样一种情况,即人的所有各方面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并强调指出:“形象地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而同时它又是人的个性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2]

当代大学生,面对各种价值观的冲击和利益诱惑,很多人在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上产生了很多困惑。道德建设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培育人良好的心性,使人能够做到自觉自律。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爱国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诸多方面的道德教育,以达到培育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的育人目标。

(三)丰富大学生的心灵世界,构建其精神家园

构建精神家园就是构建人的理想、信念和信仰体系。一个内心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信仰的人,生活才会充实,精神才能有所寄托,才能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思想行为,心灵才能获得解放。处在社会转型期,面对诸多社会变革带给人们的巨大心理冲击,精神家园的建构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显得尤为迫切。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塑造人格来构建人的精神家园,通过把先进的思想意识、人生价值传递给受教育者,丰富大学生心灵世界,构建其精神家园。

二、增强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路径探讨

对医学院校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其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当今社会,医德医风广受质疑,医患矛盾愈演愈烈,这些充分说明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爱丁堡宣言》指出:“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这就是说,一个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其关注的不仅是“疾病”,更是“病人”,不仅有治病的技术,还要有与病人接触时观察、倾听和沟通等方面的能力,而这些意识和能力的养成是需要以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等医学人文知识作为基础的。医学生在掌握大量人文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发挥该课的育人功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形成高尚的人格。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需要加强包括学科建设、师资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等许多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教师学科意识,增强教师学术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注重学科建设,大力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长期以来,过多地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其理论研究,致使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功底不够扎实,成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2005年,国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设置为一级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与教学研究构建了一个平台,使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了学科归依,增强了他们的学科意识和学术自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来建设,吸取科学和社会实践的最新成果,不断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和接受,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关键在于内容的科学性。为此,“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到学科的高度加强建设,必须严格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在的逻辑体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以此展现这一学科知识和学术思想的系统性、科学性,从而体现出课程建设的科学性、稳定性。”[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发挥,关键在教师。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较为深厚的专业功底,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既要重视教书,更要重视育人。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广大教师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提升自身理论功底,力争使自己的教学有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增加教学的理论穿透力。要组建各种科研团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并把理论研究与教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学过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同时,各高校需要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研支持力度,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二)设计适合医学生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的教学体系,增加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性特点,决定了其教材体系的高度统一性。然而,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尤其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就是说,要想使受教育者更容易认同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真正把其内化为个体的信仰和价值追求,教学体系的实际就必须和受教育者具体的知识与经验结合起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但必须结合医学社会学、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等医学人文学科知识,还要结合医学学科知识,使医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更有兴趣,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当然,在教学体系设计中,既要反对单纯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特征,又要反对只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性,抹煞其思想政治性的倾向,这种倾向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了一般的知识教育,淡化了该课程的育人功能。

(三)不断丰富创新教学方式,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方式并存的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理性特征决定了课堂教学是其最主要的教学方式。为此,首先要严格划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时数,以保证有足够的课时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其次,要不断丰富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除此以外,要结合医学实践性强的特点,注意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特别要注重发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临床实践等方式的育人功能。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可以与学工部门合作,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共同设计与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例如,开展义诊活动,考察新农合实施情况、参观医药企业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堂上所学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开拓视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校训校歌、文化传统、学术风范、行为准则等校园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因此,通过积极开展具有鲜明医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医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比如,举行医学生宣誓、对捐献遗体者默哀、为实验动物默哀、授医士服、授护士帽等仪式,通过触发医学生的医德情感来培养医学生德高医粹的追求。各医学院校都有附属医院,附属医院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学与实习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引导学生在接触临床、见习时,观察和思考医疗体制改革、医德医风、医患关系等,增强医学生的医学伦理观念和医学法律意识。

[1]于金秀,冯京政,顾晓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6-89.

[2]马风歧.教育政治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1.

[3]张灿耀.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7(4):4-7.

猜你喜欢
理论课医学生医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医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生命科学类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