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影响下的上虞民间谚语初探

2014-04-10 18:07龙升芳
关键词:孝德上虞谚语

龙升芳

(绍兴文理学院 元培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孝文化影响下的上虞民间谚语初探

龙升芳

(绍兴文理学院 元培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上虞民间孝谚作为区域思想文化的载体,在语言结构、语义、文化内涵诸多方面很有特色,文章从百孝之首舜说起,以及对后世的影响,重点探寻上虞孝文化民谚与孝德观念的关系、与孝的历史渊源以及上虞流传的孝德民谚。

上虞;民间谚语;孝文化

上虞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杭州湾南岸、杭州市和宁波市之间,与上海市隔海相望。2010年5月中旬,上虞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孝德文化之乡”。名至实归,上虞崇尚孝德,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形成了绵绵不断的孝德文化。虞舜恪尽孝道,被注重孝廉的尧帝看重,把帝位禅让于他;年仅十四的孝女曹娥“投江寻父”,被历代封为孝烈。据史书记载,二十四孝之首男为虞舜,女是曹娥,他们是上虞人民的骄傲,其影响之深,流传之广,历代少有能与之比者。上虞孝文化遗产不愧是一笔不可多得的人文瑰宝,是越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通常所说的谚语指的是“民间集体创作、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据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谚语集成总序》)。较早系统收集与整理越地谚语与俗语的是清末范寅的《越谚》,一部反映中国清代越地方言、谣谚集的语言文献。今人杨葳、杨乃浚编著的《绍兴方言·谚语篇》和寿永明、王敏红主编的《绍兴语言文化》等,都使越地谚语俗语资料更为丰富。他们的研究使我们看到了绍兴古老文化沉淀的深度和厚度,也为我们研究越文化提供了语言方面的文献材料。但前人的研究成果都是以越地为考察对象,并没有系统研究上虞民间谚语,尤其是孝文化谚语。《中国谚语集成·浙江卷·上虞谚语集》搜集到上虞民间谚语五千余条,其中反映人们孝德的谚语有180余条,上虞民间谚语作为一种语言符号,记载、传承着上虞人民几千年来积淀的善事父母、和睦家庭、价值判断、忠孝关系等道德观方面的内容,每个孝文化谚语都从不同角度传达着上虞人民的文化特征。

一、民间谚语和孝文化的关系

谚语的产生和流传是对生活、事物中最本质、最具有社会价值的认识和反映。比如男女老少、家庭婚姻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和关心重视的一些生活要事,人们对这些生活要事用凝练的口语形式加以概括并流传下来,相互劝诫,裨益后世。浩如烟海的民间谚语除了那些反映自然、生产及其相互关系的民谚外,大量的是反映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方面的民谚。特别是反映人们的思想道德的谚语,对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起着很重要的主导作用。

“孝”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并被人们誉为道德之本,百行之首,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核心部分。《孝经》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又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1]因此,上虞人民非常重视孝德,自“孝”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形成之时起,也同对待其他事物一样,用口语形式加之概括、总结,并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千百年来的加工、锤炼,形成许多反映孝德内容的谚语,流传下来,形成“孝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孝的思想内容和孝文化民谚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他们同属于上层建筑中内容和形式部分。没有谚语这一形式的传播,“孝”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不会源远流长,同样,没有“孝”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的产生,也不会产生反映孝德的民谚。

二、上虞孝民谚与“孝”的历史渊源

舜(前22世纪初─前21世纪初),本姓姚,有虞氏,名重华,字都君,史称虞舜。《史记·正义》引“会稽旧记”云,生于上虞姚丘,南巡时崩于苍梧之野,寿至百岁[2]。舜既是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又是百孝之首,是上虞孝德文化的象征和代表。舜在家时,经常受到顽父、嚣母、傲弟的欺侮乃至谋害,可他为了家族声望,一直忍辱负重,隐忍退让。当他大权在握之时,对从前的谋害不但不抱报复之心,反而“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态度和悦恭敬,显示了“位卑不失志,得势不骄横”的高风亮节。

曹娥江流域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崇尚、实践、力行孝德的人物和事迹。曹娥是历代所推崇的孝女,她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如此一传十,十传百,一直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史籍中有明确记载的上虞孝德人物、孝德事迹多达58例,如“王充因孝上太学”、“徐光宪九十归乡扫墓”、“赵善傅护父受伤”。至今,上虞市留存有大舜庙、曹娥庙、舜井、朱娥庙、孝闻岭、孝子碑等18处孝德文化实物、遗址和遗迹。

三、上虞流传的孝德民谚

“孝”的含义很广,古籍中对“孝”的解释也很多。如《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3];《说文》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4]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后来孝的古文字形和善事父母之意完全吻合,因而孝就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另外《祭义》对“孝”的解释更多:“曾子曰:居处不庄非孝,事君不忠非孝,莅官不敬非孝,朋友不信非孝,战阵无勇非孝,五者不义,灾及乎亲,敢不敬乎。”[5]但概括起来,就是善事父母和尊老敬长。上虞民谚所反映“孝”的内容,也不外乎这几方面,现分四方面概述如下:

(一)养亲和敬亲

善事父母,最基本,最经常的义务是养亲。孝的核心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在上虞民谚中,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本。”“养儿不知娘亲苦,养女难报父母恩。”“乌鸦反哺行孝义,羊子跪乳报养恩。”,充分反映了人们“报恩尽孝”的孝德观念,对那些“娶了媳妇忘了娘”、“毛干翅硬各自飞,丢下一对老乌龟”的忘恩负义的子女具有一定的谴责和教诫意义。人老之后,就渐渐失去劳动能力,如无积蓄,就会衣食无着,即使衣食有所措,也会因为身体衰老,疾病缠身而削弱甚或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因此要求子女必须尽养口、养体、养身之反哺义务。孝正是为了实现“老有所养”是社会目标而设计出的,符合人性的资源占有方法和文化规则。养可能也,敬为难,如何做到敬亲呢?孔子认为,敬亲要保持对父母态度和悦,表现出恭敬之态度来。如上虞民谚“上有天大,下有父尊”、“人人都是父母养,不孝不敬不应当”、“活着不把父母敬,何必死后哭灵魂”、“子不言父过,女不道母奸”、“儿不嫌母丑,狗不怨家贫”等等,都是教育人们要尊敬父母,不要学那些逆子“打爷骂娘,忤逆不孝”。尊老是孝文化的题中之义,在中国社会文化里,长老享有特殊的地位、权利和尊敬,历代朝廷也都重视养老敬老,孝所造成的力量,无论合理与否,减少了代间冲突的发生频率,维系了社会的稳定。敬老养老是封建社会家庭融洽、家族和谐、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从根本上讲是有利于封建王朝的统治。

(二)居常与侍疾

孝敬父母,必然表现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首先要照顾好父母的日常起居,做到冬天温暖,夏天清爽,另外还要在晚上安顿好父母休息,早上要去省亲问安。如:“早晚请安,问暖问寒”、“人人都是父母养,尊老敬老理应当”、“家家都有老双亲,嫌老欺老没良心”、“孤老无人管,端水又端饭”。孝子在父母生病期间还要表现出孝子之忧,要做到“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二十四孝》第二则故事就记载了汉文帝亲尝汤药、孝侍母病的事迹[6]。母病三年,帝为之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于天下。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知道,一来因为而欢喜,一来又因而有所恐惧”。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父母也一样,终将在这个世界上消失,那么作为子女一方面要为父母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父愁子妻,子愁父亡”说的正是这种孝思。家庭养老模式是农业经济社会的产物。农业经济社会生产率不高,资源短缺,天灾人祸使小农经济更为脆弱,其生产状态是靠天和力气吃饭,年老体弱的人是难以胜任农耕劳动的,他必须靠子女获得生存资源。

(三)顺亲和子嗣

《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7]子女要顺从父母祖辈的意志,唯命是从。“娘喊应千里,爷喊应万里”“不听老人言,做事不周全”等民谚都反映了旧时子女在父母面前要百依百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家庭就是人类繁衍的规范形式,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核心,是由家庭中血缘承续相连接的,是人类无法选择也不可能人为解除的。孝除了“尊尊”的宗法特质,又具有“亲亲”的一般内涵,是对亲子血缘天性的伦理升华,它要求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7]旧时无论哪个族姓、支派、房头及任何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螽斯蛰蛰”、“瓜瓞绵绵”,永承宗祀。如民谚:“天上下雨地上阴,人留后代树留根”、“养儿传宗接代,养女财空家败”、“田要冬耕,儿要亲生”、“人生在世第一丑,绝子绝孙绝宗祖”、“生男如添势,产女如败家”、“宁可无田,不可无男”等民谚。说明“子嗣观”在人们的传统道德上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父母是我辈生命的直接源泉,是祖先在现实的象征与代表,因此珍视生命首先要善事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因而崇拜祖先与孝顺父母是吾人对天地生生之德的追思与孝道的表现。孝之本源,当源之人对“生生之德”的崇敬之意。就“生”之德言,不仅要珍视生命之所源,生命之所出,而且要延续祖先之生命,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唯有生命的继续存在,才能继先人之志,一切文化理想的实现才有可能。

(四)丧亲和祭亲

人生最伤感的莫过于生离死别。古往今来,无论家境贫富,父母及其他长辈去世,后辈人都要竭力予以安葬,并服孝三年,表示孝意,告慰死者。许多丧事习俗,至今尚存,且反映在民谚中。如:“亲死冇送终,遗憾在心中”、“人死书盖脸,免得后人惦”、“棺材转弯过缺,孝子跪地迎接”、“人死三天土里埋,晚上要烧望乡台”、“出葬道士开路,七天道士做七”、“头蓄七七(即49天),孝守三年”、“过年吃酒肉,孝家(指三年内死了人的人家)二十六(指过春节吃年饭,孝家要在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吃)”等等,父母之丧,最为至痛。创伤愈大,平复的愈慢。在儒家看来,丧葬祭祀的礼仪是用来教导人民仁爱之心的,没有仁爱之心,都由于未修明丧祭之礼。祭祀是尽馈养的方法,父母过世后尚且知思慕馈养,何况是生前在世的时候。当然其中有些谚语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属于糟粕部分,不能毫无批判的全部继承、传播,但反映了子女及后辈对父母及前辈留恋之常情,从这一侧面表达了人们的传统孝德。

结语

民间谚语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时代内容的谚语。上虞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孝文化传统底蕴厚重。近年来上虞市委市府领导大力弘扬孝德文化,十分重视孝德文化的传播,花巨资修复和建造了一大批蕴含孝德文化的遗迹、遗址,如亚洲第一雕塑“舜耕象群”、“舜会百官”等。修复了陈春澜故居、敕伍堂、谢安墓、谢晋故居等遗址。本文只是就民谚这一形式,介绍上虞民谚与人们的孝德思想观念的相互关系及其主要内容,为开展“孝文化”和“两个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1]孝经[M].顾迁,注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

[2]史记[M].韩兆琦,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3]郭璞.尔雅[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5]贾德永.礼纪·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社,2013.

[6]郭居敬.二十四孝图绘本[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7]孟子[M].朱熹,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013-02-25

龙升芳(1973-),女,浙江嵊州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文化。

I276.7

A

1008-293X(2014)05-0079-03

(责任编辑林东明)

猜你喜欢
孝德上虞谚语
孝德教育与学校德育结合的必要性
试论王阳明的孝德观
说说谚语
小学“外养内构”孝德教育模式的建构及思考
中脉践行孝德
谚语趣画(一)
上虞区沥海镇小学
上虞
24节气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