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瑞祥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曲阜 273165)
塾师,简单地说就是的私塾先生,即传统私塾中的教师。塾师是旧时教育体系中的执掌教鞭者之一,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师资队伍里,可以称得上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当今教育系统在性质上可以把教师分为公办教师和民办/私立教师,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那么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而在我们国家的当前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是公办教师,正是公办教师撑起了国家的教育事业。职责同为教书育人,因此传统塾师和公办教师的任职资格一直以来备受世人重视,而且每个时代都有相关的规定。纵览两千年的历史,可以发现不同时代的塾师和现在的公办教师的任职资格基本集中体现在德、智、心、术四个方面。但是经过时代的变迁,任职资格各部分的实质内容及重要程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文之所以取传统塾师而弃传统官学教员,取公办教师而弃私立学校教师,有如下理由:一、私塾和公办学校在其所处的年代皆为容纳人数最多的教育形式,但是却在性质上与公办学校存在明显差别。文章力求从传统塾师的任职资格上得到对于当今公办教师的启示;二、西周始有“学在官府”之说,而后历朝历代均设有形式各异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但是正是由于其为朝廷、官府所创,所以他们极易受朝代更迭、政局变幻的影响,导致了官学的历史延续性和统一性的脉络不够明显。此外,古代官学的入校资格、容纳人数等方面要求颇为严格,而且虽然数量不少,但是普及程度远远不够,广大贫苦大众的子弟不容易进入官学。三、当今社会民办教育的影响力大远非往昔,对公办学校的借鉴意义甚少。
先秦时期的孔圣人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有名的大塾师,在这两千多年的演变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塾师的要求是不同的,其实即便在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教育目的的差异,对塾师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论及塾师的任职资格,广为认可的是德、智、心和术。德指的是德行操守,智为学识阅历,心指尽职尽责的意识,术讲的是教育教学的方法。
相对于传统塾师,我国有着成熟的教师管理和培养体系,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教师用人机制,国家颁布的《教师法》明文规定“第十一条,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也就是说我们制定了详细、固定、权威的教师资格认定方法。现在一个人如果想做教师,他必须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和教师入职考试。总览教师资格考试和入职考试的参考条件,不难发现如今我们在选拔教师的看重的人就是德行操守、学识学历、责任意识和教学方法。
由此可见,虽然经过千年的风雨洗礼、朝代更迭、文明演进,然而不同时代教师的任职资格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大抵是学识学历、道德品质、责任意识和教学方法这几方面。韩愈曾有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欲求信服于人,必有是渊博的学识、不凡的学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者道德素养万不可少。“教书是良心活”,很多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道尽其中无尽真意,尽心竭力方能桃李满园。善学者未必善教,因为教学方法是导致同等付出、迥异效果的重要原因。
德,即师德,指品行和操守方面。在传私塾的蒙馆中,相较于识字读书、初步了解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蒙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朱熹曾反复申说,小学阶段就是要教之以事。师德因素也是我们公办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这正因为此公办与私立教师才会给人相去甚远的感觉。学生主要学会事亲敬长和日常规范等,对于塾师而言,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娇柔学生的性情。
基于教会做人比教给知识更重要的教学目的,教师们的“德”就被排在最为显要的位置。一个称职的教师,首先必须是学生为人处事的榜样。“师者,所以模范人伦者也。”老师的模范意义,在于他对学生的潜移默化。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优秀的品行和操守,才有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材的可能。
倘若一个人的学识完全足以担任教师,但是对于养心、修身、齐家毫无可赞之处,那么他很可能会误人子弟。“学师宜秉公议聘,以冀得人也。学者先德行而后文艺,训读之人,立品不端,纵才华擅长,其本已失。”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将德行作为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连做人的根本都丧失的塾师,绝对没人会聘用的。虽说甚为强调德行,但是一般都笼统地要求塾师 “品行端方”、“制品端方”、“行谊谨厚”等等。同样,不论是教师资格考试还是入职考试,都有对道德品质的相关规定,但是由于其难以量化,所以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标准。
智,智慧和学问。保证了德行和操守,塾师的学识就是最重要的,即塾师必须“文义通晓”、“学问透彻”,能够“守教法、正学业、分句度、明训解、考功课、以尽教人之事”,也就是要求塾师经明行修、学识渊博。说到底,教师从事的是教授知识的工作,首先他自己必须具有相当的学识。尽管德行是选择塾师的首要条件,但是实际上人们评判一个教师的好坏,主要还是看他的学识。用今天的角度说就是考取一定级别的教师资格证,必须具备相应的学历,这是缺之不可的硬性规定。倘若没有良好的学历学识做基础,那就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即便是大家公认的道德高尚、品性纯良,他教授的课程学生们学习得一塌糊涂,这种情形下应该没人会觉得他是一位称职的教师。
除了高尚的道德、渊博的学识,塾师还要忠诚于自己的工作,慎重地对待学生的前途,要尽心、用心地传授培养,也就是敬业、责任意识强。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呼吁 “教育是一项事业,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种职业”,只有这样才能尽心竭力,才能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伟大的成就。
塾师的学生都是背负了通过“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来光宗耀祖、振兴门庭的使命走进私塾的。他们的背后或许是卖身大户人家为奴为婢、含辛茹苦拉扯孩子的寡母,或许是几代单传、系数族希望于一身,或许是家道颓败的落魄贵族。这种种深切而沉重的冀望,促使塾师尽心尽力、全力以赴。
的确,不论是古代塾师还是如今的公办教师,他们的收入都是处在社会的中层或偏下,他们也有妻儿老少,他们也得生活,而教书却几乎是他们唯一的谋生手段。倘若,只是把教学当做养家糊口的方式,那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他而言简直就是奢求。因此教师不能只着眼于自己得到的实实在在报酬,而应该忠于自己的本分,多为学生的长远着想,做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术,方法和策略。一个人有所建树,首推自己聪慧勤恳,其次是教师教导有方。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某门功课很差,并不是因为他多么厌恶这一学科的内容,而是他很不喜欢那位老师的讲课方式。同样,很多教师他自己的天赋学问很高,但是却不懂得怎样传授给他的学生,所以教师的教授方法和技巧就显得颇为重要。实际上,学生的成绩或者业绩,往往成为世人评价教师最重要的方面。以孔子为代表,历史上受人尊敬、广育良才的塾师,是那些能对学生因材施教、个别指导的塾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广大教师都很重视教学方法的创造和运用,因此总结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在更是有专门研究教学方法的专门学科和专业人员。
传统塾师和现代的公立教师虽然同为教书育人,但是历经百年的变化,其任职资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对比“德”这一方面。虽然两者的大致方面并没有千差万别,可是仔细推敲,还是有很多区别的。
第一,重要程度。道德品行,在古代受到的重视之高显而易见,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儒家学说一直处于显学的位置,而儒学非常重视德行操守。所以在古代道德品行,是选择塾师首要的也是决定性的方面。但是,现在选择公办教师的时候,这一条件的重要性似有所降低。虽然《教师法》也明文规定考取教师资格证必须具备“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样的条款,但是让人感觉太过抽象空洞。
第二,鉴定效果。古代塾师品行的鉴定者是乡亲邻居,天长日久的相处发现一个人大致的品行相对容易。而且,只有德行上得到大家一致认同的人才有资格做塾师先生。现如今,虽然有那条“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要求,也有相关的鉴别规定,可实际操作上并非如此。拥有相应学历文凭,没有违反犯罪是都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认证考试的。史料甚至是影视文学作品中塾师先生迂腐者多、人面兽心者少,而我们现在间或会出现惹人诟病的不良教师。所以,在德行操守这一层面我们的鉴定力度不够。
学识学历这一条件自古以来都是必备的基础条件,这一点倒是不难理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没有渊博的学识为基石,绝不可能是一位合格的教师。古代塾师与公办教师最大的区别在于,现在的要求很加固定、明确和严格。比如,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对学历的要求是“高等师范本科学校或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学历高一些可以,但是低一点都不行,这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具有决定的强制作用。但是,虽然隋唐以后科举逐渐盛行,但是这个整个封建时代对于学识的评判,却不限于考取的功名。因为那时对于塾师没有严格的功名要求,大家更看重口口相传的评价和他腹中诗书。很多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中的考生,或心灰意冷,或为了养家糊口,便走上了塾师之路。
对责任意识的强调,人民教师的任职资格里主要体现在 “热爱教育事业”,但是热爱与否本存在于个人心中,暂时伪装成“热爱”并不难,但是注定了难以长久。于是我们就会听到关于教师的负面信息,那些惹人诟病的教师,全都成功地通过了教师资格认证,考取了教师编制,但是却做出了与人民教师的身份相去甚远的事,从这一点上讲我们的选拔制度难辞其咎,因为我们的层层考试没有真正地考核到他们的责任意识。
但是,传统塾师“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们从东家那里取得经济收入,东家密切关注其子弟学业的进退,这样就从客观上要求塾师尽职尽责。而且,只要孩子的学业没有进步,或者发现塾师先生不够认真负责,那么家长们就能采取切实的制约措施。
但是我国如今的教育体系里,家长和教师没有直接的制约关系,教师虽说是应该对家长和孩子负责,但是只有上级领导对他们的监督才是有效的。然而上级领导甚至社会舆论重视的是老师教授的整个班级的总体成绩,他也绝不会因某一或者某些学生成绩差而丢掉饭碗。况且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即便教师的工作一直不好,只要他没有违法犯罪,除了开会点名批评和扣奖金,基本没有更严厉的处罚方式。加之现在倡导的教育理念中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教师角色的分量也大为消减,从而给一些庸碌无为教师的提供了逃避责任的合理借口。此外,教师的职业化趋势加重,有些教师逐渐将教师仅仅当做一份教书的工作,没有了那份自豪和崇高,想忠贞于这份薪水不高的工作着实不易。
“赏识教育”、“棍棒教育”、“填鸭式教学”等等从思想高度讲是一些教育理念,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又体现为教育的方法。传统塾师们的教学方法比较贫乏,集中体现在“因材施教”这一流传至今的经典教法。我们的历史上能出现了那么的个性鲜明的伟大人物,很大一部分应该归功于“因材施教”。还有古代塾师的一项绝活“吟诵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当前教育者的推崇。
近代以来,随着小班授课制的广泛应用,教师们教授几十个学生,每天都有硬性的授课任务,因此“因材施教”在现在的教师来说授课任务中实施起来难度很大。由于一线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对于教学方法的研究也逐渐成了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研究课题而远离课堂。我们知道,教学方法的生命诞生、绽放、绚烂于课堂,否则对它的研究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但是,时代进步对于教育方法同样带来了极大的变革,“三机一幕”、互联网相继走进课堂,这些教育工具的发展正是对教育方法的革新,它们的广泛应用已彻底改变了“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因此,电脑、网络这些新时代的教育元素是教师必须掌握有用的。
将传统塾师与公办教师进行比较,无非是想从博大的历史当中找到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事业能有所裨益、可以借鉴的经验或者教训。传统塾师和公办教师在他们所处的时间其影响力很具有代表性,简要的对比后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历尽变迁、饱受曲折,但是“教书人”的任职资格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有的只是轻重主次的差异。传统塾师任职资格中德行操守和责任意识这两方面,存在我们忽略、淡漠的地方,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
[1]徐梓.传统学塾中塾师的任职资格[J].教师教育研究,2006(7).
[2]王雷,王晓璇.名师教学技能为什么难以复制:难题及其破解——从古代塾师教学“绝活”难以传承谈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
[3]秦玉清,马月香.近代塾师培训及其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启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2).
[4]刘晓东.晚明塾师的“觅馆”与“聘期”——兼及塾师生活模式及其职业精神的演变[J].求是学刊,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