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成廷,段志光
(山西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地方本科院校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90%以上,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永续资源和强大动力。学科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是大学学术架构的基础,尤其是国家重点学科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1]。除办学经验和办学条件等因素外,学科专家是学科发展创新和学术传承延续的重要影响因素。梳理学术的师承关系正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建制化过程的必然趋势。中国科协宣传部率先召开了中国科学家学术谱系论坛,但至今未见涉及地方医学院校学术谱系的研究报道。本文提出地方医学院校学术谱系研究,明晰学术传承的人物关系,提炼学科传统文化,将有助于梳理学科演变轨迹,进一步揭示人才的成长规律,为地方医学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和教育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谱系”是按照血脉传承的基本脉络,采取表格或其他比较整齐的形式,编辑起来供人参考的书或表册。学术谱系是学术大师的“家谱”,反映该群体主要成员的学缘关系和传承关系[2]。对于储存在人的活载体上的知识、学术思想等,仍然是通过师徒传承方式或同行专家交流来直接体验式获取。学无师,无以得高明;术无承,无以得传薪。学术大师具有很强的学术创新能力,可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能够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学术信誉高,具有“树榜样、带队伍、育人才”等重要作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术谱系在学科史中客观存在[3]。学缘关系是学术谱系的人物关系纽带,学术精神的传承通过学缘关系在学科发展、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国家部委院校相比,地方医学院校在教学科研条件、师资力量、办学经费等多方面处于弱势,具有局限,但在地方卫生事业发展、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中又具有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4]。在“大科学”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着知识经济大崛起、高新技术大发展的挑战,地方医学院校不仅要重视学术发展、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更要注重科学知识的合作研究[5]。地方医学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积累了大量优秀学术传统,尤其是有代表性的重点学科,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学科研人员,他们为地方医学院校学科的开拓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因此,对地方医学院校学术谱系梳理,不仅是对老一辈专家学者学术成就的肯定和尊敬,更有益于通过梳理地方医学院校人才的学术圈,探究科学家成长成才之成功规律,推动地方医学院校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德国哲学家尼采和法国哲学家福柯先后以谱系学方法分析社会现象[6]。社会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研究,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英国科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M·波兰尼对共同体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领头学科的崛起过程中都必然伴随着一个清晰的、人才辈出的学术谱系,学术大师本人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在该领域均获得了较高的荣誉,对国家科技水平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例如19世纪德国的化学和20世纪日本的物理学。其中,日本仁科芳雄实验室的建立对于日本物理学发展具有跨时代的意义[7]。罗伯特.卡尼格尔关注现代科学中的师承关系及其影响,对美国科学家群体进行研究后撰写了《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一书,书中展示了香农→布罗迪→阿克塞尔罗德→斯奈德→珀特的师徒链代代相传,以及在美国生物医学领域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突破性贡献[8]。学者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学术大师的谱系传承对于学科领域的广泛影响。可见,科学家群体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呈现出师承关系,通过科学家群体的研究能够侧面反映学术谱系的特征。
中国学术有几千年的历史,特别是文史哲的学术传统源远流长。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飞速,也涌现出一些杰出人物。但是,由于政治经济等各种原因,总体来说,近代中国学术谱系断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科技信息所总工程师武夷山教授在2010年千人计划研讨会上指出:我国缺乏像日本物理学的科学传统,这也是学科建制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千人计划受资助者有“续谱系”的重要使命。科学家学术谱系是我国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9]。2011年,中国首个学术谱系研究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对科学家谱系研究的背景、目的、功能、主要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强调学术谱系研究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准确把握我国科学家学术谱系的特点[10]。目前,中国科协已启动实施了医学和生物学等12个学科的当代中国科学家学术谱系研究[11]。
科学家学术谱系并非是单一的,封闭的。学术谱系传播过程中不仅传承和创新学科知识,也对学术传统、学术风范、学术道德、学术精神进行弘扬和传延。跨谱系之间的学术传播有利于知识的共享,促进科研合作。目前,有关科学家学术谱系研究的基本架构主要以以下四种方式进行。
一是以某一学科为集合,梳理学科谱系传承中的重要人物,探究科学家成长规律。卜晓勇《中国现代数学精英师承关系及其特征状况研究》一文,分析了中国近代数学精英师承关系,揭示了不同时期中国数学英才成长的一般规律[12]。二是以某一奖项为集合,探究该奖项获得者之间的师承谱系与学科传统。乌云其其格、袁江洋的《谱系与传承:日本诺贝尔奖获奖谱系看一流传统的构建》一文,对长冈半太郎—仁科芳雄—汤川秀树—坂田昌的物理学学术谱系传承和科学传统进行了梳理[7]。三是以某一学术团体或学术机构为集合,挖掘学术团队中重要人物的学术传承,揭示其学术影响。李金湜、张大庆的《中国近代生理学学术谱系研究初探——以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为例》一文,从师承关系入手,梳理了三代生理学家的师承关系和学术谱系特点,并阐述了该谱系与上海复旦大学生理学系的学术谱系之间的关系[13]。四是以某一科学家为中心,梳理其学术谱系,挖掘深层次学术传统。李昕升、夏如兵的《以杨开渠为中心的水稻科学家学术谱系研究》一文,对杨开渠的学术思想与学术成就、学术谱系、学术理论与学术资源、思想观念与学术风格传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14];张祖群的《试论张岂之先生的学术谱系》一文,从涉及领域、学术分期、被引情况方面解构张岂之的学术谱系[15]。
由此可见,国内外关于科学家学术谱系的研究中,不管是以学科为肇始,还是以学术人物作为逻辑起点,都着重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学科群体或学术专家,借鉴科学史及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和学术成果,梳理师承谱系脉络,探讨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
综合考虑高校发展的社会大背景和学科分类标准,结合地方院校区域性与基础性特征、办学历程及办学传统等,我们拟选取地方医学院校作为研究对象,以重点学科专家为中心,梳理地方医学院校学术谱系。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条件居于全国或本省同类学科先进水平,能够充分体现地方医学院校的办学实力和学术影响。
系统收集重点学科专家个人信息、学位授予时间、授予单位、晋升教授时间、科研成果、学术成就、研究生培养和国内外重要学术活动轨迹等资料,梳理出学科专家的师承关系链。师承谱系是一个复杂的人物网络,具有时间跨度宽泛、学术传播地域覆盖广阔等特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科研的基础,因此,学科专家的信息收集和学术谱系的人物遴选成为谱系梳理过程中的关键。
回顾地方医学院校发展历程,学科专家的成长史既是个人成长史,也是学科发展史。学科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形成了学科群体,处于领先地位的重点学科,对相应学科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梳理和提炼学科发展规律,可以使学科立足传统优势,提高建设的科学性,从而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学科文化是学科发展的软实力,是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学科精神的形成或传延,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院校的学科优势,形成地方院校特有的学科传统。探讨重点学科文化如何促进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成果产生,进一步分析学科文化对地方医学院校的学术影响,为地方医学院校内涵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综上所述,地方医学院校学术谱系研究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梳理重点学科专家学术谱系传承脉络,探究学术发展规律,弘扬学科文化,有助于人才成长、学科建设和地方医学院校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格非,谭邦柱,金忠山,等.地方医学院校学风特点及建设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0):83-85.
[2] 王明德.近代中国学术的谱系[J].潍坊学院学报,2011(5):136-138.
[3] 孙川棋.为科学家“修家谱”[J].中国科技奖励,2011(11):36-37.
[4] 高 泉,段志光.论地方院校的区域性与基础性特征关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3):382-385.
[5] 左铁镛.地方大学仍存在较大发展潜力和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8-10-20(6).
[6] 孙孔懿.庞大的“家族” 悠远的“世系”──教育家的谱系学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6.
[7] 乌云其其格,袁江洋.谱系与传统:从日本诺贝尔奖获奖谱系看一流科学传统的构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7):57-63.
[8] Kanigel R.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9] 黄 娟,杨新涯,魏群义,等.基于多维度谱系的文献著者社会网络模型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5):67-70.
[10] 刘 莉,贾 婧.我国启动当代中国科学家学术谱系研究[N].科技日报,2011-09-24(3).
[11] 中国科协.中国科学家学术谱系研究深入开展[J].科技与生活,2012(7):45-46.
[12] 卜晓勇,徐 飞.中国现代数学精英师承关系及其特征状况研究[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4):102-107.
[13] 李金湜,张大庆.中国近代生理学学术谱系研究初探——以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为例[J].医学与哲学(A),2013(5):89-93.
[14] 李昕升,夏如兵.以杨开渠为中心的水稻科学家学术谱系研究[J].农业考古,2013(1):265-270.
[15] 张祖群.试论张岂之先生的学术谱系[J].中国轻工教育,2012(6):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