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静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天津 300350)
高职院校辅导员挂职锻炼实践研究
——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何静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天津 300350)
辅导员挂职锻炼有助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结合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挂职锻炼的工作实践,总结了挂职锻炼的经验做法,提出了完善挂职锻炼制度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高职院校;辅导员;挂职锻炼
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拓宽辅导员的培养路径,完善辅导员选拔使用和培养锻炼机制,天津市教委制定了 《天津市高校辅导员培训规划 (2013 年~2017 年)》,并于 2014 年启动了辅导员到市教育两委机关或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基层院系进行挂职锻炼的工作。笔者作为参加挂职锻炼的辅导员之一,结合自身经历和本校其他辅导员挂职实践,总结了挂职锻炼的主要经验和成效,并从制度层面对挂职锻炼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完善挂职锻炼工作的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推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法和途径的创新,增进辅导员交流与促进,学院从2010 年开始, 选派辅导员到政府机关或其他高校管理机构开展挂职锻炼工作。 截至 2014 年,共选派 4 名辅导员,涉及的挂职单位包括本市、外省市的区县级团委等政府机构和本市“211 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挂职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家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启迪了思维,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实际工作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并且丰富了自身的人生阅历,体会和感受很深。 实践证明,选派辅导员进行挂职锻炼,既为高职院校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素质较高的优秀辅导员,又给辅导员工作开展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挂职锻炼已成为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挂职工作的实践经验
总结起来,主要经验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挂职工作。长期以来,学院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坚持“走出去、沉下去、请进来、挂上来”的方法,加强辅导员工作交流。 其中,对于“挂职锻炼”更是大力支持。 从 2010 年开始,经过摸索与实践,学院挂职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是积极做好挂职工作规划。学院每年都会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年限、工作性质等制定挂职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 其中,对于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相对较少、工作不满 5 年的辅导员,一般设计为在相关本科院校学生工作部门挂职锻炼,加强学生工作方面的学习和交流;对于工作经验相对丰富、工作能力较强的辅导员,一般设计为到政府机关挂职锻炼,比如,负责团学工作的辅导员,一般会安排在区级团委挂职锻炼。
三是精心制定挂职具体计划。学院根据教委统一部署及辅导员队伍发展规划,制定辅导员挂职计
划书,明确挂职时间、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等内容,以利于辅导员用较短的时间形成对所挂职工作的整体认识。
四是重视制度保障,构建激励机制。 学院为保障挂职辅导员的岗位晋升考核和薪酬福利待遇,将挂职锻炼的经历纳入职称评聘、 干部选拔任用、岗位晋级等方面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并优先予以考虑。这充分显示了挂职锻炼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同时,通过构建激励机制,也极大促进了挂职锻炼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此前,学院制定了《关于培养、锻炼后备人才实施办法》的文件,积极搭建了辅导员与党政干部选拔任用之间的 “通道”。2006 年以来,已先后有 3 名挂职辅导员被推荐选拔到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岗位,充分显示了学院激励措施的作用。
(二)挂职锻炼的体会和收获
挂职锻炼,是丰富人生经历,经受人生历练,向实践再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素质、能力的重要机遇。经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挂职辅导员进行调研可见,挂职辅导员都能够积极摸索和主动适应,在充分了解岗位职责的基础上,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总结起来,大家对挂职锻炼的主要体会和收获如下:
第一,坚持严格自律,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 挂职锻炼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更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 挂职不是镀金,不是享受,而是学习,更是锻炼。挂职期间,坚持多听、多看、多学、多记、多想,做到边学习、边交流、边思考。 尊重当地领导,团结周围同志,一切服从组织安排,严格按照既定日程及内容开展工作,主动汇报工作学习情况,从未提出不合理要求。
第二,坚持主动思考,提高独当一面的能力。 挂职锻炼是一种新的工作体验,需要学习、思考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通过学习,掌握了各种相关业务知识,更新和完善了自我知识结构。 同时,坚持取人所长,补己之短,注重反思自我工作方式,主动寻求推动辅导员工作发展的措施方法,提高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 通过挂职锻炼,在思想上得到了解放,开阔了视野,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对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能够进一步深刻认识。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工作效能显著改善。
第三,坚持全心投入,培养真抓实干的作风。 面对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极大变化,挂职辅导员们能努力转换角色,主动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在有限的挂职期内使自己接受全方位的锻炼。除自觉参加有关会议,查阅资料和文件外,还坚持深入部门、深入学生,全心投入,进行广泛接触和交流,更加深入了解、熟悉基本情况和总结成功经验,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更好地培养真抓实干的作风。
(一)学院对辅导员挂职锻炼的角色定位不是很清晰,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辅导员挂职锻炼采用完全“脱产”的方式进行,辅导员挂职期间将不再从事学院的日常工作,而完全按照挂职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具体安排开展工作。 因此,学院应加强宣传力度,并积极组织了解和熟悉挂职单位情况及挂职岗位职责,挂职辅导员正确理解挂职锻炼的意义,调整角色定位,尽快转变原有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熟悉挂职单位工作方式,融入挂职单位工作环境。
(二)学院与挂职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挂职单位大多是政府机关和本科院校,由于单位之间在理念、文化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在辅导员到挂职单位对接的过程中,有效的沟通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 而问题就在于,学院与挂职单位之间缺乏常态的沟通机制。学院仅止于完成推荐辅导员去挂职锻炼,而对于本校辅导员在挂职期间的岗位安排、所从事工作等,基本上没有与挂职单位进行有效沟通,也没有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在对挂职人员考核方面也存在管理空白。
(三)学院挂职锻炼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辅导员挂职锻炼制度是规范该项工作的关键,也是促使该项工作收到实效的必要条件。尽管学院出台了有关辅导员挂职锻炼的要求,但更深一步的制度规范还有所欠缺。由于制度的缺失而导致很多问题的存在,如,挂职人员的管理与考核、如何处理挂职人员在挂职期间与原单位及与挂职单位的关系等。
(四)有些挂职辅导员“镀金”思想严重,自身动力不足
实践证明,挂职锻炼是培养干部的有效途径。有过挂职锻炼经历的辅导员,被提拔重用的几率会
大大增加,以致一些辅导员视挂职锻炼为日后升迁的一道“特殊”工序,造成“镀金”思想盛行,挂职辅导员的主动性不足,达不到提升工作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挂职工作是高职院校培养辅导员的一种形式,也是向其他单位学习、借鉴的重要手段。 目前辅导员挂职在高职教育领域尚属新鲜事物,需要高职院校研究建立长效的机制,鼓励辅导员积极参与挂职锻炼,加强其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养成,以更好地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去。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和大力宣传辅导员挂职锻炼工作
学院应充分认识辅导员挂职锻炼对于提升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对辅导员挂职锻炼工作的政策支持和物质投入,有效调动辅导员特别是年轻辅导员的积极性。此外,学院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配合,共同组织好此项工作的开展并提供指导。
(二)完善辅导员挂职锻炼制度建设
完善的制度是保障辅导员挂职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 2010 年 12 月,学院出台了《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外挂职人员管理办法 (试行)》,对辅导员权责利、本职工作安排、挂职期间管理以及与挂职单位的联络等方面作出了规定,有效保障了近年来挂职工作的顺利开展。 但是,在工作规划、支持政策、激励措施、岗前培训以及与挂职单位的沟通联络机制等方面跟进不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从而从制度层面做到权责清晰、管理规范、行之有效,真正使辅导员挂职工作由一种临时性任务转变成学院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常规举措。
(三)建立辅导员挂职的有效运行机制
一是要建立岗前培训。对外派挂职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可以邀请具有挂职经历的人员,介绍自己的亲身体会和好的做法,明确“为什么挂职、挂职做什么、如何挂好职”。 这样可以预先为辅导员在环境适应、角色转换、责任意识、工作方法等方面做好思想准备,实现与挂职单位岗位任务的有效对接,有利于调动挂职辅导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是要加强与挂职单位的沟通,建立客观的评价机制,实现对挂职人员的互动管理。 比如,可建立挂职期中考察和期末考核制度,挂职人员需向学院汇报期中工作情况。同时,学院应及时到挂职单位实地考察挂职辅导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表现,对工作不称职的人员开展谈话或调整。挂职期满,可由学院和挂职单位共同对挂职人员进行考核并鉴定,客观评价其挂职工作,从而真正达到挂职锻炼的目的。
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挂职锻炼既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手段,又是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院应继续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将挂职经历与职称评聘、人才使用等方面挂钩,充分发挥挂职的激励作用。
挂职工作是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受到广大辅导员普遍欢迎的有效方式之一。 因此,加大支持和投入,组织和管理好挂职工作,充分发挥挂职工作的积极作用,对确保挂职实效,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王祖 瑞.从 辅导 员挂职 锻炼 经历解 析高 校辅导 员多 元化培养路径[J].长沙 民政 职业技 术学 院学报 ,2012(1).
[2]张爱华,李来和,孙志 勇,等.探索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径——以石家庄学院教师挂职锻炼的实践为视角[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5).
[3]杨 亚 庚.高 校 辅 导 员 的 职 业 特 性 研 究 [J].教育 理 论 与 实 践 ,2014(3).
[4]高 雨 .高 校 辅 导 员 职 业 成 长 路 径 探 究 [J].苏 州 教 育 学 院学报,2012(6).
(责任编辑 倪玲玲)
G715
:A
:1671-9123(2014)04-0059-03
2014-09-23
何静(1982-),女,天津人,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