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春梅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信息管理系,合肥 230001)
高职教育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法制新闻专业法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万春梅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信息管理系,合肥 23000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法制新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关注的重点。关键点为法制新闻专业法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要结合法学教学实践的现状,探索提升职业技能和素质,丰富专业实践和服务社会范围,提高实践技能地位,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法制新闻人才。
新闻采编与制作;工学结合;法学实践
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专业是新闻学与法学的交叉专业,该专业实践教学的针对性要求较强,学生入职对实践性的要求较高,把“内外联通,双向互动”的工学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融入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专业法学教学之中,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国家教育导向以及用人单位需求要求改革
教高 〔2006〕16 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 号)要求:“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模式。 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管理,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由此可见,国家教育导向已经对当前高职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践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现状与用人单位的期待存在一定差距。用人单位需要高职院校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经验,以满足本单位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而非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后,还需要用人单位进行再次培养。这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节约培养成本的考虑。
(二)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改革
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专业建立之初就定位于人才的职业性、应用技能型,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从事法制新闻传播和宣传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等职业人才。该职业岗位细化为:记者、编辑、节目制作者、自由撰稿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宣传工作人员、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网络媒体建设者。 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专业的职业岗位要求毕业生既精通新闻传播,又懂得法律知识,同时具备熟练的新闻业务技能。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广大职业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在甄别、借鉴、引进和消化国外职教模式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职教实践总结而得出,是新时期高技能职业人才培养最适宜、
最 科 学 的模式。 ”[1]从 这个角度出发,对新 闻 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专业法学教学强化和丰富实践性内容既是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也是顺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结果。培养专业人才一定是一次性的成熟型专业人才,如果毕业后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说明人才培养的质量没有达到应用型、复合型的要求。
(三)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专业法学课程教学规律要求改革
“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加强内涵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和今后很长 时 期内我省高等 教育改革发展 的核心任务”。[2]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是目前社会科学领域最热门的学科——新闻传播学与法学相结合的一门跨学科的新兴专业。目前开设的课程有新闻学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还开设有新闻传播法、新闻法等法学课程。目前法学专业如何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已有一些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出现,但针对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专业法学实践课程尚无成形模式。
由于目前国内缺乏新闻与法学相融合的针对性教材,一些新闻专业的法学课程直接使用法学专业的教材,没有兼顾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专业的特殊性和法学的普遍性,其课程效果显然不如有针对性的专用教材或自编教材效果好,影响了学生的素质提升和能力拓展。 为此,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引入新闻专业法学课程的实践之中,培养学生从法学角度思考社会热点新闻,同时工学结合中的任务驱动会激发学生对涉法新闻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最终实现 “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为增强学生对法律实践业务和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专业法学课程的亲身体验,课题组带领学生参加“合肥碾压协警罗映辉案”与“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故意杀人案”的旁听与现场采访;组织学生撰写相关新闻通讯稿,在安徽主流新闻媒体上发表;带领学生前往贫困地区金寨县进行法制宣传等一系列具体实践活动。
(一)依托专业探索法制新闻专业法学实践教学工学结合之路
校内课堂上,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引导、法庭旁听、小组讨论等形式,将当前法制新闻中最具有时代性、鲜活性的热点社会新闻和身边的法制新闻,通过微博、微信、视频等现代传媒技术引入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以一个记者的身份介入事件,像职业新闻人那样观察、质疑、辩论,自主确定新闻立场和法学切入点,根据具体的情形和问题做出最佳的方案,提出观点,之后再撰写新闻稿和评论。 以此为任务引导学生对热点的法制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和研判,让学生感受到双向互动和任务驱动的重要性。
校外实践上,社会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最好场所,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媒体组织的法制新闻实践现场进行采写和编辑。为此,学院积极与司法行政机关联系,指导学生密切关注司法行政系统的法制宣传;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司法行政系统的法律服务和公益活动;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服务社会的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技能。另一方面,与主流新闻机构(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律师事务所等)携手共建合作机制,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把学生这样一批准职业人送到相关媒体单位实习,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根据一线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和内容,以期达到工学结合的最佳境界。
(二)“以证带学”不断提升法制新闻专业学生入职能力
增强学生入职能力,实施“双证书”制度,构建学校与社会的立交桥,这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 课堂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相应的职业岗位资格证的考试,实现“双证书”制度,从而进一步拓宽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基础,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到职业证书相对口的单位进行实践和实习,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入职的适应能力,为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专业毕业生今后就业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践行教学模式改革
2013 级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增新闻传播法案例教程课程,并将其纳入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本课程的建设为契机,构建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新型法学教学模式。 本专业核心课程新闻传播法案例教程为院级重点支持课程建设项目,已经根据人才发展和培养的新理念建立新的课程标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课程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另外,还对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进行改革创新:节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三个章节,要求学生自编、自导、自
演、自摄相应的法律情景剧。通过该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既让学生生动地学习了行政行为的程序,也锻炼了学生们的新闻写、编、摄的能力。 同时,加大内外联动力度,在信息管理系法制新闻教研室组织下,新闻专业学生前往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参加庭审,使其增强法律意识,了解庭审程序,锻炼采编能力。
(四)不断增强学生的诚信理念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极少数新闻媒体从业人员, 缺乏诚信理念,给社会公众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结果是客观真实的,从目的来看应该能达到良好社会效果,可是如果过程使用的是非法手段,就有可能让所谓的‘良好效果’大打折扣”。[3]《世界新闻 报》结束 168 年的发行,不是在新闻真实性上出现问题,而是采访手段的不合法。 因此,加强对准新闻从业者的法律意识和诚信理念的培养是必然要求,否则服务社会就无从谈起。 法制新闻业作为特殊职业,从思想意识上强化培养势在必行。
一方面走出去,组织专业教师前往安徽省金寨县希望小学为留守儿童进行普法宣传,将专业知识学习与社会服务相对接。 《警信报》的采编人员前往金寨县希望小学,为那里的留守儿童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宣传,真正地做到“以我所学,服务社会”, 既巩固了课堂教学成果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组织专业教师到合肥市检察院进行挂职锻炼,参与合肥市检察院的期刊《检察之家》的采编工作。另一方面邀请《新安晚报》专家和记者为学生做专业讲座,把记者从事新闻报道的第一感受“请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提前感受到法治新闻从业体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一)强化职业技能和双师素质理念
1.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进一步革除
要继续加强实践教学和服务社会能力建设。高等职业教育侧重实践性和应用性,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均占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目前,大学生入职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的问题突出,加强法制新闻专业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和服务社会能力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新闻专业作为边缘交叉专业, 具有新闻的时效性和法学的严谨性,在课程教学设置、服务社会方式、人才培养模式上有继续深挖的潜力。由于受学时的限制,大部分新闻法学课程的教学没有经过前期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法律术语、法律技巧较为陌生。 同时重学历轻实践的思想依然存在,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侧重社会服务、侧重技术性的因素应该继续放大。学生思想深处还是渴望更高的学历,学历情结根基深厚,在考核上还是以校内考试考核为主,用人单位、实践单位的考核比重偏低。 从长远看,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考核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应用性、技术性、实用性是高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法治新闻法学教育要正视当前学生的关切,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在技能提高和经验积累上下工夫,在考试考核上改变过分依赖卷面成绩的做法,不断探索符合社会需求和教育教学规律的人才考核考评方式。
2.双师素质的理念需进一步强化
职业性、技能型是高职教育的着力点,高职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在于拥有一支业务技能精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当前高职院校法学教师拥有双证的多,但具有一线实践经验的相对缺乏。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不断创造条件,鼓励、支持高职教师参加职业实践培训、交流、挂职、轮岗等,给高职教师增加实践经验和技能创造条件。同时在高职教师职称评审、晋级考核、评先评优等活动中,把实践技能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给高职教师思想上增加压力,促使其不断提高实践经验和技能。 教师的实践技能和经验提升了,自然可以带动学生更好地提升专业素质。积极多方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资深媒体人士、法学专家以及律师到校兼职、讲学、交流、互访,形成多层次的教师团队结构;定期为学生开展讲座,开拓学生视野;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专业在省内各高校专业设置中是独具特色的,可利用专业师资,将相关的既需要掌握基础法律知识又需要掌握新闻业务技能的专业人才培训向企业、社区和公益机构方面拓展。 法制新闻专业特别需要真正做到内外联动,双向互通,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为法制新闻人才的培养提供人才支撑。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创新与拓展
1.继续拓展专业实践和服务社会的内容和范围
根据“工学结合,内外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求,突出职业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满足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 在建设法制新闻方向课程过程中,增加法制实践课程,为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和实践技能提升便利,拓宽学生的就
业面,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项目实训过程中,注重一线体验, 逐步加大到法院采编开庭庭审,到检察院采编检察公诉,到新闻传媒采编实践技能,并聘请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媒体人士进行实训指导。在服务社会上,不断探索服务社会的新领域、新方式、新途径,把媒体诚信和服务社会融入职业技能的理念之中,树立在服务社会中提高职业素质和技能的职业理念。
2.继续创新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专业教学环节的改革
根据学院重点课程建设暂行规定,抓好主干课程建设,构建和完善新闻传播法案例教程精品课程建设。 在教材的建设上根据新闻传播的特点,采用现代教育教学方式,编写制作适应高职学生需求特点的多媒体课件,用微信、微博等方式不断满足新媒体时代学生对新的教学方式的需求。深化考核方式改革,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突出的是学生新闻业务技能的训练。 因此,在教学中重视教学过程中考试环节的改革,不断探索增加实践和技能环节的考查,提高实务考核的比重,降低卷面考核的分值,利用考试与教学的互相促进作用,推动教学改革深入。
3.进一步提高实践技能在教学中的地位
随着中国法治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岗位要求新闻媒体人具有一定的法律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技能,使得他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既能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又要防止与避免新闻泄密、新闻侵权等各类新闻违法乃至犯罪行为的发生;一些新闻岗位与法律密切相关,需要从法学的角度对社会上以及身边发生的热点法制新闻进行分析,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实践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树立法律人和新闻人尊重事实、独立思考、理性 分析 的 思 维 , 防 止 人 云 亦 云 ”[4],把 实 践 作 为 培 养专业技能人才最重要的方面,不断提高实践技能,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应把实践技能要求贯彻于专业培养、教育教学、考评考核、人才评估的所有环节,提 高本专业人才 培养的质量和 水平。[5]
社会对法制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兴趣为抓手,不断创新“工学结合”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通过“内外联动,双向互通” 的方式不断拓宽人才培养的新举措,扎实深入做好法制新闻专业的法学实践教学工作,使法制新闻专业同学入职更畅、择业更宽、就业更顺,培养更多更好的法制新闻专业人才。
[1]李志强 ,匡 维.校企合 作工 学结合 人才 培养模 式的 内涵与特 征[J].职 业教 育 研究 ,2010(3):8~10.
[2]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 养 质 量 的 若 干 意 见 ( 皖 教 高 [2012]7 号 ) [EB/OL].http:// 210.45.32.7/xiweb/build/ShowArticle.asp?ArticleID=505.
[3]王鹏程 ,万 春梅.媒体 在诚 信体系 建设 中的作 用[J].岳 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115.
[4]王鹏程 ,万春梅.媒体关注类案件在法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 用[J].河 北北 方学院 学报 ,2013(12).
[5]方 向 阳.“服 务学习 ”理念对 我 国 高职教 育 工 学结合 的 启 示[J].苏州教 育学 院学报 ,2013(3).
(责任编辑 倪玲玲)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legal journalism law teaching based on school-industry cooperation
WAN Chun-mei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 Officers,Hefei 230001,China)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of school-industry cooperation is the focus of legal news specialties talenttraining. The key point of this model is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So we should combin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explore improving the occupation skill and quality, enrich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social service scope, enhance practical skills training status, cultivate high-quality skilled Legal News talents tomeet with the demand of unit.
News editing and production ; School-industry cooperation; Law practice
G712
:A
:1671-9123(2014)04-0035-04
2014-10-07
安徽省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2jyxm745);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SQRWZD122)
万春梅(1980-),女,安徽合肥人,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信息管理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