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当代武术发展的核心理念

2014-04-10 13:07马文友邱丕相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武术时尚

马文友, 邱丕相

(1.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2.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200438)

和谐:当代武术发展的核心理念

马文友1, 邱丕相2

(1.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2.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200438)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当代武术进行研究,认为和谐即保持时尚传统化与传统时尚化是其核心理念。首先,当代武术发展既不能毫无原则地一味迎合大众的趣味,也不能抱残守缺地固守已有的传统。应尽量将内蕴的民族传统因子通过国际化的制作手法体现出来,让武术作品既充满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又不失现代艺术气息。其次,当代武术(以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为例)要想长久、和谐发展,应不断地在传统因子与时尚元素之间进行调整,使两者始终保持应有的张力,做到既有创新又不媚俗,既能愉悦观众又不降低品位。

武术发展;和谐;时尚;传统

Author's address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Heilongjiang,China;2.School of Wushu,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200438,China

在大武术观的指引下,中国武术要想在世界文化之林立足,增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既要跟上潮流,又要保持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个性品格。“追求时尚”与“保持传统”成为当代武术的2个基本走向,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时尚与传统的合理张力,当代武术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延续。

1 时尚传统化

“时尚一词,在名词意义上是‘一时之风尚'的缩略;时尚的根本特征是变化与更新”[1]。当今社会以“视觉文化”为文化的主流传播方式,炫目的视觉形象充斥着人们的眼球,无处不在的视觉符号俨然变成了新一轮的大众时尚。视觉文化注重包装、外在形象,浅显表意的交流方式使得武术受众群体越来越大;然而,伴随着武术时尚化的同时,一个问题也凸显出来,即对视觉享受和技击效果的一味追求往往掩盖和忽略了对于武术文化内涵的深层理解和诠释。长此以往,这种传播模式会导致受众对武术传统文化内质的片面化认识,停留在表层的视觉享受,将武术定位于一种刺激、好看的技艺而已;因此,要大力倡导武术中特有的“内涵美”,将时尚素材传统化,以保持武术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相对独立空间。

1.1 时尚素材的传统化 时尚素材的传统化并不是要回归传统武术,而是要在时尚素材中添加优良的武术传统,使武术不变质。众所周知,由于缺乏深厚可靠的根基,“时尚”自然无法建构心灵的精神家园。“当时尚元素过多地在武术中出现的时候,就必然会带来平面和浮漂的性质”[2]。基于此,人们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充分的自信,在现代主流文化的冲击下,既要充分展现武术的时尚性,又要保持武术的优良传统。这样,在若干年后,武术才能不失为“武术”得以保存和流传。

可以说,任何“超越和创新,都不能在传统之外完成”[3],武术在当代的时尚演绎中还须自觉地对传统进行选择性继承,使观众在欣赏之余能够心神愉悦和得到人文滋养。鉴于此,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尤其是武术界同仁应集思广益、齐心协力地将武术传统的内涵美加以提炼并在当代的“时尚作品”中呈现出来。具体而言:在绚丽的影视打斗中,可通过细节刻画体现尊师重道的楷模和十年磨一剑的标兵,让观赏者体会中国武者强大的人格力量;在悦耳悦目的功夫舞台剧中,可融入经典的历史传奇故事,使人们感受到武者先贤豪迈的气魄和宽广的胸襟;在竞技武术套路中,可通过音乐的古典化、服装的民族化以及演练者对动作的经典诠释,努力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神韵、意境之美展现出来。

1.2 以传统为尚——形成时尚古典之风 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说:“每一种文化都以原始的力量从它的土生土壤中勃兴起来,它的整个生活期都和那土生土壤联系着。”[4]武术产生于社会实践,它的“原始力量”来源于技击,离开技击武术将成为“浮萍”。传统武术“练为战”的价值取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许多实用技术、技法在今天仍未过时。在当下社会,中华武术赖以生存的传统生态环境虽有所改变,但是武术的技击本质始终未变;所以,人们要结合现实、深入挖掘,使武术的技术技法不断创新,体现后现代的时尚特征。

另外,经历了后现代主义冲击的当代武术,要完整无缺地退回到传统时代也是不可能的。当代武术的发展,既不能毫无原则地一味迎合大众的趣味,也不能抱残守缺地固守已有的传统,它应体现一种新型的“后人文立场”,在保持伦理道德底线基础上努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正如英国文化学家克罗伯所认为的那样,文化的核心信息来自历史传统。传统并不仅仅表示落后和腐朽。武术中传统的师徒传承制,浓重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家国一体、重视血缘关系和宗法理念的伦理向度。师择徒而授、徒选师从习,在师徒互择的过程中对一个人的品行进行遴选,对一个人的德性进行规约,这无形中对武德的建设起到强化作用。师徒传承制虽然相对封闭,但对于当下武术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今,各类武馆、武校应充分考虑学员的资质与品行,不应只看重经济效益,不分良莠,将武术变成一种纯粹的商品;同时,在各级学校的武术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贯彻“德为艺先”的思想,加强礼仪教化,从而化解一些家长对于孩子学习武术会惹事生非的顾虑,还给社会更多的和谐因素。

2 传统时尚化

传统是相对于现代而言的,它是一个流动的时间范畴。“对于传统,我们既不能割断,也不能肢解”[5]。在瞬息万变的多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俱进,与时代共鸣?为千年的传统披上一件时尚的外衣也许是现代人更易于接受的一个办法。

2.1 传统之身的时尚外衣 中国武术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嬗变之后,又面临着21世纪中国文化的历史性选择、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交流与传播都不免受制于一种特定的文化语境。一方面,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性符号,在与当下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应自觉地保持一种独特的古典文化韵味;另一方面,武术能否融入当今以大众传播为中心的主流文化,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底蕴的一部分,也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一般而言,武术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对象是青年人,武术传播和国际化的受众主要是外国人。武术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要考虑这些人的审美要求,持有“顺应潮流,适时而变”的思想,武术才能更好地发展。不能抱着传统观念和陈旧思想,一味提倡武术的民族性与技击性。固步自封只能将武术束之高阁,将一部分人排斥在武术大门之外。周星驰在影片《少林足球》中有这样一段经典台词:“功夫是适合男女老幼的,打打杀杀只是人们对它的一种误解。功夫更是一种艺术,一种不屈的精神,所以一直寻找方法将功夫包装起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她。”这段话告诉人们一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如果要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武术,首先要将它包装起来,加入时尚元素,这样人们才会接触它,进一步感受它。传统武术在当代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可能与此有一定的关系。“不少传统的武术家们,乃至很多现代的青年武术习练者,都非常在意强调武术套路的技击功能”[6]。他们受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对武术的技击性情有独钟,至今仍不愿承认武术具有艺术性,人为地将武术隅于技击之中而排在艺术之外,应该说这样不利于武术的当代发展;因此,武术应尽量将内蕴的民族传统因子通过国际化的制作手法体现出来,力求在保持传统技击性的同时增添一件时尚外衣,让武术作品既充满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又不失现代艺术气息。

2.2 传统内质的艺术表达 周冠生[7]说:“20世纪,在绘画中谁能创造一个既有东方的美、又有西方的美,既有古典的美、又有现代的美,既有抽象的美也有具象的美,谁就会成功。”这里虽是针对绘画而言,然而同为传统文化枝蔓的武术又何尝不是如此。当代武术的发展,首先需要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与此同时,又要揉进时代对武术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把武术推向一个崭新的层面和高度。

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方美学的互融,美学全球化已悄然降临。面对异域观众,推崇中国武术的传统文化内涵、表现武术的意境美以及在现代演绎中融合西方的艺术表现手法,借鉴国外的娱乐包装形式都是十分必要的。如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塔沟武校的学生进行的既有现代美又有古典美,既有形式美又有意蕴美的武术表演,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人们的审美观随时代而变。对于武术而言,要转变观念,学会适应:一方面引导大众欣赏武术的内蕴美;另一方面要将武术传统文化内质通过现代艺术手法表达出来。将武术的根丢掉迎合大众口味或生硬地将大众拉来欣赏传统武术美都是不切实际的。绵绵五千年中华武术发展史一直随着人们审美观的变化调整着自己的前进方向,这是时代所需,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当代社会的主旋律是和谐,所以武术发展一定要考虑古今、中西各方面因素,将其“融合为一”方为上策。在这方面,由北京保利演艺经纪有限公司打造的《功夫诗》,通过古典韵味与现代元素、形式包装与内涵凸显的有机融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范式。它借用灯光、服装、音乐等舞台背景,结合传统文化、国学思想的精髓,表现武术的9层境界---净、经、勤、灵、听、形、倾、定、境;音乐配合着身体动作的展现,身体动作诠释着背景音乐,真正地将时尚的艺术和武术的精粹结合起来,把武术变得不那么“复古”与“枯燥”,可谓是有益的创举。

3 当代武术的和谐发展

正所谓“‘不变'的、‘原汁原味'的、凝固的武术从来就不曾存在”[8]。当代武术(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要想获得长久的和谐发展,应不余遗力地在传统与时尚之间不断进行协调,使两者始终保持应有的张力。

3.1 竞技武术的传统化 “任何一部优秀艺术作品,都应该有它的根,有它的本,而不可能是无本之木。这个根本,就是它的民族性。它的整体应该体现着民族的内在文化精神”[9]。受西方体育文化影响而“裁剪”出的竞技武术也要保留自己的根,固守自己的本,不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个“根本”就是武术的传统,这是当代武术发展的底线。

3.1.1 彰显竞技武术的传统文化内涵 现代承接传统,竞技武术从传统武术中演化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尚的介入,竞技武术已离传统武术越来越远,渐渐地趋向于西方竞技体育的同一模式,摒弃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丧失了自己独立不倚的审美趣味。应该说,这样不利于武术的长远发展与国际传播。

时尚可以作为当代流行艺术的标志,但不是武术发展的长期愿景。一味张扬时代艺术精神,“将民族文化底蕴不断淡化的想法,虽具有短期的经济效应,却以牺牲文化精神本源和内核为代价”[10]。中国武术有着文化外交的重要意义,胡锦涛同志在毛里求斯的讲话中提到“学习武术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已经明确了这一点;所以,中国武术万不可失去自己独立的声音和文化向心力的作用。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它更要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和精神禀赋。当代武术的发展既要创新又不媚俗,既要愉悦观众又不降低自己的品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走上具有独立身份和文化血统的康庄大道。

当下竞技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两方面要旨。一方面,要体现其外在的传统美。具体而言:演练服装可在华丽的基础上尽量体现民族风韵,比如仿效唐装样式进行设计;选取音乐可在悦耳的基础上尽量体现古典风格,比如梁祝、高山流水等;比赛前后的抱拳礼应在规范性的基础上尽量体现礼仪性、神圣性,要表达出“请拳”“自谦”的人文理念等。另一方面,要着力打造和体现内在特有的民族文化底蕴。比如:通过“圆”“空”“无”的技击理念体现武术所追求的“技近乎道”之境界;通过“不争”“含蓄”“内敛”的技法招式(像太极推手)折射出武术崇尚内蕴体悟的审美方式及追求上善若水的人格品质。

3.1.2 竞技武术套路应汲取民间营养 武术套路(套子)自产生之日起,即是为了满足平民阶层的审美文化需求,它的根一直深深扎在民间;所以,为了使竞技武术更好地发展,一方面,要倡导运动员到民间去,从传统土壤中吸取营养对套路动作加以再创造与再升华。同时,还要批评运动员中存在的西方式的唯美主义思想,要正确地吸收外来动作与技法,要有需要、有思想地“化”,要“化”得有思想、有品格。另一方面,武术套路编创人员也应深入基层,与民间武师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加强艺术采风,掌握第一手资料。切忌心气浮躁、功利心强,追求形式浮华、思想空泛的创新(这样的“创新”虽新已旧,当日即朽)。要摆正心态,放下架子,摒弃门户之见,共同打造和提炼有内涵、有境界的武术,在内容与形式、传统与时尚、生活与艺术、真实与虚幻之间找到理想的切入点,这样武术套路才能使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

3.2 传统武术的时尚化 近现代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视觉文化在我国的兴起,传统武术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肥沃土壤,一度被认为是“逝去的武林”,仿佛成为隔世之音。当下,众多的娱乐形式充斥着现代人的耳目,人们已无暇顾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纷纷投入追求感性娱乐的时尚大军之中,传统武术被冷落,以至于沦落到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境地。

众所周知,时尚文化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是无论时尚文化有多少缺陷和不足,有一点必须肯定,即它的出现和繁荣,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它能吸引前所未有的广大民众大规模地卷入和深度参与,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愿为转移的;所以,传统武术应借鉴、利用时尚元素宣传、包装自己。

3.2.1 利用各种媒介对传统武术进行宣传 竞技武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自我宣传和主动上门的“送货”方式,削弱甚至“改变了传统武术‘酒香不怕巷深'的被动传授态度和矜持的授徒作风”[11],致使传统武术在举国竞技武术的热浪中逐渐被淹没。

为了重新引起人们对传统武术的关注及唤回其应有的文化空间,首先,可以专门拍摄一些传统武术的纪录片或宣传片,以公益广告形式,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播放,也可在一些大型广场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出,介绍其历史、源流与现代发展,加深人们对传统武术的理解,修正武侠影视剧及文学作品对传统武术文化内质的负面影响。其次,可利用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介加大对传统武术的宣传力度。一些大型门户网站的体育栏目备受关注,但对武术尤其是传统武术比较“边缘化”。如果能够在这些大型网站的体育栏目中开辟传统武术专栏,建立超链接及数据库,储备大量的武术图片及经典视频,借助网站的传播力量扩大传统武术的影响力,其效果应十分可观。

3.2.2 结合现代元素对传统武术进行包装 首先,可以利用外国人对传统武术(例如陈式太极拳)的向往与追求,把他们引向传统武术之乡,将传统武术与现代旅游业结合起来,打包推销。让外国人通过当地的民俗风情进一步了解传统武术的历史与渊源,这也弥补了“大多数西方人对亚洲武术真正含义的理解是相当肤浅的”(马克·特博姆在《亚洲传统武术与西方文化》一文中语)之不足。当他们亲自到传统武术的发祥地体验时,必定会加深对该拳种的理解与认识。

其次,传统武术要想长足发展,还需适应当代社会的现实需求,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需要。应利用现代艺术手法对传统武术进行形式上的包装。可参照现代杂技和民族舞蹈的成功经验进行样式创新,灵活运用现代社会的商业运作,选择性地以时尚形式展现,打造“现代化”的传统武术。例如,在相关比赛中尝试采用新模式,在传统打练结合的基础上增添“演”的成分。通过舞台的搭建以及音乐、灯光、服饰的配合,再加之各种声效的夸张渲染,使传统的武术更接近于大众的审美习惯和趣味,从而像功夫舞台剧一样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4 结束语

中国是一个崇尚和谐的国家。和谐理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泛和谐的思想深入各个领域。武术在发展与成熟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和为美”“和为贵”的思想。中华武术经过数千载的磨砺而经久不衰:一方面是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洗礼,具有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乃是自身求“和”的至上追求,使其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及不朽之精神。

当今世界文化激荡、风云变幻,武术的发展应融汇古今、贯通中西,协调好传统因子和时尚元素,在借鉴西方美的形式的同时也要保持自己“重内轻外”、讲求“意境”“神韵”的民族风格。只有这样,武术才能不被时代所遗弃。当下,要增强中国武术的国际影响力与文化竞争力,唯有力争在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时尚、民族与世界的多种二维关系中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即通过和谐发展的模式才能实现。

[1] 余虹.审美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8-261

[2] 沈晴.论高校文化建设中传统与时尚关系的紧张与融合[J].社会科学家,2010(4):66-69

[3] 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16

[4]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9

[5] 庞朴.文化的界说[J].新华文摘,2009(9):30-35

[6] 乔凤杰.武术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12

[7] 周冠生.审美心理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97

[8] 邱丕相,马文国.关于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4-6

[9] 朱志荣.中西美学之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219-220

[10] 王岳川.发现东方[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224

[11] 戴国斌.武术现代性的断裂[J].体育文化导刊,2004(2):35-38

Harmony:Core Concept of Contemporary W ushu Development

∥MA Wenyou1,QIU Pixiang2

The study used literature review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Wushu,indicating thatharmony,i.e.,maintaining the tradition of fashion and the fashion of tradition is the core concept of contemporary Wushu development.First of all,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Wushu can neither cater to popular taste without any principles nor stick to the existing tradition w ith an anachronism. Intrinsic traditional factors should be reflected by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methods as far as possible so that Wushu works may not only have strong Chin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but not lose the atmosphere of modern art as well.Secondly,contemporary Wushu should adjust itself between traditional factors and fashion factors and a proper tension be maintained in order for a long harmonious development.Thus an innovative yet no kitsch development is achieved which can entertain audience on one side and do not downgrade its taste on the other side.

Wushu development;harmony;fashion;tradition

G852

A

1000 -5498(2014)02 -0048 -04

2013 -09 -06;

2013 -11 -2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青年项目(12CTY002);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302066B)

马文友(1974 -),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齐齐哈尔大学副教授,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Tel:13915998744,E-mail:mawenyou@126.com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武术时尚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武术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