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对策

2014-04-10 12:41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刘 思

(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70 )

论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对策

刘 思

(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70 )

新媒体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泛的渗透力、强劲的吸引力、一定的消减力、深远的辐射力和强大的号召力,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需采取教育理论、教育方式方法、建设新媒体平台、打造强有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等应对措施,以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特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4年1月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33次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稳居世界第一,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1]新媒体是指基于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以别于传统传播方式,实现双向、非线性或者散布型的传播的新型媒体。[2]大学生是一群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自我价值意识强、敢于进取的青年群体,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思想观念、政治认同、价值澄清、思维方式、日常的学习、娱乐、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在内容、方式和平台上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也面临各种挑战。面对挑战,探索适合当今形势发展需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特征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特征主要体现在渗透力、吸引力、消减力、辐射力和号召力。[3]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渗透力。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33次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上网人群的81.0%,再次超越电脑移居上网终端首榜;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4.2亿,使用率达69.3%,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为2.47亿,比2012年增长83.8%;即时通信规模达到5.32亿,较2012年底增长6440万,使用率高达86.2%,稳居第一;博客/个人空间还保持强劲的发展势态,年增长17%,达到4.32亿。手机即时通信网民数为4.31亿,年增长率为22.3%。[1]从CNNIC数据看出,数以亿计的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为新媒体信息的接受者,他们可以坐在电脑旁敲打键盘,甚至在被窝里触摸着智能手机,便可以畅游国内外各大网站,寻找和自己兴趣与爱好相关的信息,搜索需要的资料,讨论热点时事,欣赏影响精品,学习网络教程,享受“百家讲坛”、“哈佛公开课”等知识盛宴,还可以建立个人网站、网络空间与他人分享个人成果与心得。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劲吸引力。新媒体具有非线性、散布型呈现信息的超媒体特性而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例如手机媒体,从短信/彩信传递发展到手机QQ即时聊天工具、在线看新闻、收听广播,再到互联网接受终端,逐渐成为一本极其方便且丰富的百科全书,各种文字、图像、音频等信息尽在掌中,给大学生带来学习和生活带来积极大的便捷,并以其独特、新颖的优势深深吸引大学生。在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为大学生认识世界、探寻真知找开了一道便利大门。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定消减力。新媒体使得通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产业之间、社群之间、国家之间界限以及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界限在一定程度得得到消解。大学生被吸引到网络虚拟世界里,他们自由地获得知识、各种信息,并可以自由地创造和传播信息,几乎达到零时间的信息传播速度,使得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隔阂得到有效的消减。在这种消减力的作用下,大学生将新媒体作为汲取知识和信息的最佳渠道。

(四)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远辐射力。传统意义的“受众”在新媒体生态下超越单纯的阅听大众,逐渐成为信息产制中的一员。正如美国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所说,新闻媒体应当成为“对话的场域”。在新媒体生态环境下,以数字网、互联网、无线移动网等信息网状流动方式实现了相互连接与贯通,构建经济便捷的信息收集与发布平台,形成一张强大、天然的辐射网。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创造和传播信息,免费享用信息资源,参与视频会议和专题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等,在新媒体平台中得到价值体现,有效地激发他们参与教育活动的意愿。

(五)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号召力。listen.com创始人罗布·里德说过:“在一个无限选择的时代,统治一切的不是内容,而是寻找内容的方式”[4]。新媒体平台以全民、全城、全时、全速、全渠道、全互动、去方程、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向广大的受众发出强功的号召力,使人们能积极参与媒体互动,选择性地进行主题讨论等。在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传播过程即教育过程,对大学生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存在不同程度影响是客观的。

二、新媒体生态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生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虚拟空间的发展和延伸,既包括针对新媒体特点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包括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和信息化。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生态下所面临的机遇

新媒体是现代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诞生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路径,提供了新载体和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理念、目标、内容、方式方法、机制等方面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新媒体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新媒体以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立体化、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浏览人次多等优势,迅速改变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沟通方式、行为习惯,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一个全新的教育平台。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快速、主动、大范围地向大学生宣传正确思想、理论与政策,及时与学生作在网上互动,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舆论监管,克服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

2.新媒体拉近了心灵沟通的距离

新媒体突破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冲破传统信息传播的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沟通方式,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们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在新媒体生态下,大学生可以充分通过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放矢,突出实效。

3.新媒体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

新媒体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以一种全新的交流方面让师生进行平等交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教育者往往凭借着经验与阅历,通过讲道理、摆事实去论证观点,强逼性地进行信息传递,这种“填鸭式”教育模式自始至终都是把受教育者放在客体位置,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信任程度直接制约着教育质量。在新媒体生态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流的隐蔽性使得双方谈化人格、权利和地位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消除交流的隔阂,使受教育者自主选择性去接受教育者传播出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等,从而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性效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生态下所面临的挑战

由于新媒体具有开放性、隐匿性、即时性的特点,网络充斥着色情、反动、诈骗、造谣惑众等不良信息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

1.新媒体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新媒体的自由、开放、互动的传播方式使得所有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可以通过传播平台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各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如潮水般涌现,价值观从一元迅速向多元扩展。青年大学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人生阅历浅、判断能力有限。在其真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外来不良信息的影响。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如何使大学生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品德结构成了最严峻的挑战。

2.信息监管难度加大,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削弱作用

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使得隐蔽性发布信息操作越来越便捷,并且得以高速、无屏障性传播。青年大学生是“数字化生存”最先体验者,是最活跃的新媒体使用者,他们自主性强,往往带有不可控性。一些错误、消极、反动的信息在互联网与手机互动平台隐藏性和不可预见传播,迅速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并且难以追查信息源头,难辨真伪,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造成巨大的影响,严重时还促使大学生产生信任危机的心理障碍,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消极作用。

3. 新媒体生态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媒体具有科技含量高、时空一体化、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可以迅速准确地传递信息,给人们生活便捷的同时也改变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以无可比拟的优势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权威,冲击思政教育方式。无论在思想、技术还是行动上,高校对新媒体冲击应对措施滞后,未能用正确的价值观抢占新媒体阵地,从而使得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难度加大,加之网维空间信息良莠互现,舆论监管和导向困难,使得新媒体生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异常复杂,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方式、体制、机制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 、新媒体生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 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方法

新媒体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吸引力、消减力、辐射力和号召力,新媒体应用成为社会发展必然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尝试去认识、学习、研究新媒体的应用方法,树立新媒体生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敢于主动把破传统的“主客体”关系,与大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教育能力和服务能力。教育者在课程载体方式应该凭借着主导优势,打造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中心,通过借鉴新媒体的影响力,从政治、思想、文化多个层面设计课程载体。例如将课程载体分为主干内容、辅助内容、扩展内容进行设计,通过文本、图像、图形、音频、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主干课程凸现出来,让学生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再通过典型案例、参考资料、教案和相关网站等辅助内容以及道德讲堂、名师讲座等扩展内容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大脑。在教育手段上采用引导、开放和主动型教学方式,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学生开展如演讲朗诵会、辩论赛、分组讨论、撰写论文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与运用所学知识。

(二)建设新媒体平台,延伸载体合力的功能

当前新媒体信息资源丰富,良莠并存,传播迅速,互动关系复杂多变,特别是西方凭借经济、科技优势,以互联网作为重要载体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使得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抢占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且迫切的课题。在新媒体生态下,抢占新阵地最为快捷、方便、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校园网建设,把校园网打造成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们查阅资料、在线学习、经验交流、信息共享、情感诉求的重要服务平台,真正承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体而言,应当做到:一是重点关注学生需求,不仅让校园网成为大学生获取学习、生活必需信息,还可以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二是加强红色网站建设,建立如清华大学“红色网站”,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专栏,将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三是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校园网建设,转受教者成施教者,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四是要以学生为本,注重信息资源的补充与更新,积极建设网络课程,借助新媒体开展学术交流、艺术探讨、娱乐活动等,拉近师生距离,帮助教师高效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的问题;五是密切关注网络动态,及时正面引导网络舆论,努力消除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帮助学生抵御不良思想的腐烛,避免影响他们健康成长;六要加强校园网的管理,充分运用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定期、大范围地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和整治工作,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新媒体网络。

(三)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双师型”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媒体环境是一种新生事物,无论从内容和形式都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不同,施教者的道德与学识力量更能在新媒体生态下影响大学生。因此,高校思政教育教师队伍能否把握新媒体时代的思政教育规律与新变化,利用新媒体技术,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这支队伍要对学生网上心理、网上意识、网上文明、网上伦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特点以及新媒体技术等进行专题研究,寻找新媒体生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突破口,将老一辈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宝贵工作经验与新媒体技术完善结合,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畅、有序、高效开展。具体来说,应当从加强现有师资培训、建立保障机制和招贤纳才几方面着手。首先教育者自觉加强自身学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者必须与时俱进,加强理论水平学习,不仅要学习新媒体使用技术,还要对新媒体文化和传播的性质、特点、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充分认识新媒体传播的实时性、开放性、隐匿性、交互性等特点及其带来的问题,改变传统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让新媒体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工具;其次,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校团魏、校网络中心等部门联合起来做出培训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政治辅导员等人员进行新媒体知识和技术培训,使其尽快熟悉新媒体,成为“双师型”师资队伍,从而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再次要建立相应的机制,既在人员编制、资金和设备保证“双师型”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效实施,又通过建立新媒体生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制,量化考核指标来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占领新媒体主阵地。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

[2]李志锋,胡惠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 16(1):14.

[3]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4]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 乔江涛译.美国:中信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孙建华)

Impac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ew Media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U Si

( Guangzhou Civil Aviation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70, China )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modern life, the new media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extensive penetration, strong attractive force, a certain degree of reduction, far-reaching radiation and powerful appeal. It bring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is thesis call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edia platform by adopting educational theory and educational methods to create a powerful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to help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grow up.

new media;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characteristics

2014-07-03

刘思(1985-)女,汉,河北饶阳人,飞机维修工程学院辅导员,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G641

A

1671-4385(2014)05-0076-04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