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经籍志考证》是否仅完成史部①

2014-04-10 12:35黄寿成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子部经籍章氏

黄寿成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西安 710062)

《隋经籍志考证》是乾嘉时期的学者章宗源所撰写的一部对于《隋书·经籍志》加以考证的著述,此书虽然成书较早,但是此书长期秘不示人,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所存的光绪三年(1877年)由湖北崇文书局刊本仅有史部。至于此书是否全部完成,还是仅完成史部这一部分,众说纷纭,其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复旦大学的李庆《关于〈隋书经籍志考证〉的三个问题》,对于该书的成书、类目次第以及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是否窃取章宗源成果诸问题做了分析,还认为:此书仅完成史部,其他各部章宗源并没有做。②见李庆《关于〈隋书经籍志考证〉的三个问题》,刊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六期,第59-64页。另外,据光绪刊本,章宗源的这部著述名为《隋经籍志考证》,非《隋书经籍志考证》。但是笔者近年承担了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科研项目“清王颂蔚批校本《隋经籍志考证》整理及研究”,仔细认真地反复阅读此书,以为实际情况可能与李庆所得出的结论有异,故再出对于章宗源是否全部撰写完成了《隋经籍志考证》的问题略作考述。

有关《隋经籍志考证》是否全部完成的问题是李庆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且不说现刊《章考》仅有史部,是否曾撰过《隋志考证》的其余三部尚是疑问,即使退而言之,照某些论者所云,现刊《玉函山房辑佚书》原系章宗源所撰,那么章氏所撰的《隋志考证》也仍不完整,因《玉函山房辑佚书》唯经部较全,子部已是零乱之作,更无集部可言。所以,言章氏曾撰成《隋志考证》之说,实不能成立。”③见李庆《关于〈隋书经籍志考证〉的三个问题》。可见李庆认为《隋经籍志考证》并未撰成的主要依据就是《玉函山房辑佚书》,而且是依据 “《玉函山房辑佚书》原系章宗源所撰”之说,但是李庆在文章的第三部分的结论中最后又断言“《玉函山房辑佚书》不可能是马国翰剽窃章宗源之作。”④同上。既然自己都认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不可能是剽窃章宗源之作,那么依据《玉函山房辑佚书》不全来论定章宗源《隋经籍志考证》其他三部分并未完成,这个论据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也是不可靠的。

而从史籍及当时学者的一些记载中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据《清史稿》卷485《文苑·章学诚附章宗源传》所云:章宗源,字逢之。乾隆五十一年大兴籍举人,其祖籍亦浙江也。尝辑录唐、宋以来亡佚古书,欲撰《隋书经籍志考证》,积十余年始成。稿为仇家所焚,仅存史部五卷。

可是现存并于光绪三年崇文书局刊本却是十三卷,而根据《隋经籍志考证》的光绪刊本及其分类来看,确应是十三卷,至于为何出现卷数的差异,当是撰写《清史稿》者之误。不过无论怎么说《隋经籍志考证》确实是曾被毁,但是史部还是保存了下来。另外据孙星衍《五松园文集》所收的《章宗源传》所云:大吏某曾倚上官势,属予去其文,不得。得宗源书,戏云:“君以生平辑录书付我,我即去此文,君必秘爱不忍割,是色空之说不足恃也。”

由此可见,章氏所撰《隋经籍志考证》当是此大吏为泄私愤所毁,至于孙星衍为何没有明言此书被此宦所毁一事,恐为摄于此大吏的淫威。

另外从孙星衍撰写《章宗源传》所云,章氏当时的得意神态来看,他也不可能说 《隋经籍志考证》只是一部并未完成的著述。而且在《清史稿文苑传》中将这部《隋书·经籍志》考证之作与章学诚《隋书经籍志考证》并列,因此可以说章宗源撰成《隋经籍志考证》一书,只是后来被毁,仅存史部而已。这类事情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可是屡见不鲜的。

再从《隋经籍志考证》这部著述本身来加以分析此书是否仅完成史部的问题,据卷三所云:《帝王要略》十二卷环济撰。纪帝王及天官、地理、丧服。

又按:《隋志》经部礼类有环济《丧服要略》一卷,虽此书分篇,必别有单行本,故入经部,非重出也。

此记载已明确说“《隋志》经部礼类有环济《丧服要略》一卷虽此书分篇,必别有单行本,故入经部,非重出也。”卷六又云:《春秋土地名》三卷晋裴秀客京相璠撰。

《隋志》经部春秋类已见,此系重出。可见此书又见于《隋志》经部春秋类。同卷又云:《发蒙记》一卷束晳撰。载物产之异。

《隋志》经部小学类有束皙《发蒙记》一卷。此疑重出,然注特言记物产之异,小学类注无此语。或名同而书殊也。

这里不仅指出《隋志》经部小学类也有束皙《发蒙记》一卷,而且还说经部小学类中没有“记物产之异”的注文。

以上是章书考证中提到见于《隋志》经部的三部史籍,既然章氏的这部书中提到经部,就说明章书不仅仅是在史部用功,还涉及经部。换句话说章氏又应该在经部下了功夫,否则他不会注意到这三部史籍还见于经部,并且具体到哪部史籍见于经部的哪一类。

除了见于经部的这几部史籍外,还有一些史籍在章书的考证中,指出该书还见于其他部类,如卷一所云:《汉书后序》十二卷后汉司隶校尉应奉撰。

《后汉书·应奉传》:奉著《汉书后序》,多所述载。《隋志》子部儒家注云:梁有《后序》十二卷,应奉撰,亡。当即范《史》所称《汉书后序》,寻其名义,似宜列诸史部。

这指出此书还见于《隋志》子部儒家类的注文。卷十三又云:《新旧传》四卷,子部杂家亦载之。

可见此书在子部杂家类中亦有著录。同卷又云:《众僧传》二十卷裴子野撰。

《梁书·裴子野传》:子野撰《众僧传》二十卷。《隋志》子部杂家重出。《唐志》子部道家有子野《名僧录》十五卷。

这里不仅指出此书还见于《隋志》子部杂家类,还注意到《唐志》的子部道家类中还有裴子野《名僧录》十五卷。

从章书对于以上三部又见于子部史籍的考证文字可以看出,章氏确实在子部典籍上也颇用功,不仅注意到这三部史籍又见于子部,并且具体到哪部史籍见于子部的哪一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章氏对于裴子野《众僧传》的考证,对于《隋志》及两《唐志》子部的熟悉程度。这些都说明章书应该在子部也下了相当大的功夫。

既然章书著录考证的史籍中涉及到经、子两部,那么对于集部是否有涉及,据卷八所云:《正流论》一卷仪吉补。集部总集类又有《正流论》一卷,盖一书也。

章书所著录考证的史籍又见于集部虽然只有《正流论》一部,不过《隋志》中史部典籍见于集部的只有这一部,这也说明章氏对于集部典籍也是下了些功夫的,不仅注意到此书又见于集部,并且具体到见于集部的总集类。

由此可见,现在存于世的这部《隋经籍志考证》虽然仅有史部,可是其中的考证文字中出现了见于经部、子部、集部的文字,既然章书注意到这些问题,也就不可能轻易放弃对经、子、集这三部分典籍的考证。而且孙星衍所撰写的《章宗源传》中只说“然编次成帙,悉枕中秘本也。”并且章氏是在成书后若干年才去世,不存在由于突然故去,而未完成此书的问题,这也说明章书并非只完成史部。

在章书的考证文字中除了前面所说《隋志》外,还有《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如卷三所云:《古今注》八卷伏无忌撰。《唐志》三卷,入子部杂家。

卷七又云:《钱谱》一卷顾烜撰。《唐志》入子部农家。洪遵《泉志》多引烜《谱》。

卷十三又云:《高僧传》六卷虞孝敬撰。《唐志》入子部道家。《名僧传》三十卷释宝唱撰。《唐志》入子部道家。

《养性传》二卷。《唐志》入子部道家。

《仙人许远游传》一卷。《唐志》有王羲之《许先生传》一卷。已上自《王乔传》。《新唐志》并引入子部道家。

《灵人辛玄子自序》一卷。《唐志》入子部道家。《洞仙传》十卷。《唐志》题见素子撰,入子部道家。《太平广记》引之。

《苏君记》一卷周季通撰。《唐志》入子部道家。

《嵩高寇天师传》一卷。《唐志》:宋都能《嵩高少室寇天师传》三卷,入子部道家。

《华阳子自序》一卷。《唐志》茅处玄撰,入子部道家。

《道学传》二十卷。 《旧唐志》作《学道传》,《新唐志》作马枢《学传》,脱落“道”字。入子部道家。

《冥祥记》十卷王琰撰。《唐志》入子部小说。

《感应传》八卷王延秀撰。《唐志》入子部小说。

《古异传》三卷宋永嘉太守王寿撰。《唐志》入子部小说。

《甄异传》三卷晋西戎主簿戴祚撰。《唐志》入子部小说。

《述异记》十卷祖冲之撰。《唐志》入子部小说。

《志怪》二卷祖台之撰。《晋书·祖台之传》:台之撰《志怪》,书行于世。《唐志》四卷,入子部小说。

《志怪》四卷孔氏撰。《唐志》亦称“孔氏”,入子部小说。

《神录》五卷刘之遴撰。《唐志》入子部小说。

《幽明录》二十卷刘义庆撰。《唐志》三十卷,入子部小说。

《补续冥祥记》一卷王曼颖撰。《唐志》十一卷,入子部小说。

《祥瑞记》十卷。无撰名,《唐志》子部杂家有顾野王《祥瑞图》十卷。别有《符瑞图》十卷。“祥”作“符”字,讹。

《符瑞记》十卷许善心撰。《唐志》子部杂家有许善心《皇隋瑞文》十四卷。

《旌异记》十五卷侯君素馔。《唐志》入子部小说。

《近异录》二卷刘质撰。《唐志》入子部小说。

《鬼神列传》一卷谢氏撰。《唐志》入子部小说。

《集灵记》二十卷颜之推撰。《唐志》十卷,入子部小说。

《皇隋灵感志》十卷王劭撰。不著录。《唐志》入子部小说。

可见章书所著录考证的史籍中有 《古今注》等二十九部,而且不仅注意到这些史籍又见于子部,并且具体到哪部史籍见于子部的哪一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王劭《皇隋灵感志》,此书《隋志》并未著录。还有《洞仙传》,章氏不仅注意到该书在两《唐志》中入子部道家类,还指出子部的《太平广记》征引此书。

再则,正史的考证文字中提到的史籍也有一些在两《唐志》见于集部的,如卷十三所云:《会稽先贤像赞》五卷。《旧唐志》入集部,作《先贤赞》四卷;《新唐志》杂传记类,作《先贤传像赞》四卷,并题贺氏撰。

《会稽太守像赞》二卷贺氏撰。不著录。见两《唐志》,《旧志》入集部。

《列女传序赞》一卷孙夫人撰。不著录。见《唐志》,《旧唐志》集部重出。

据章书所考,这三部史籍在《旧唐书·经籍志》中皆又见于集部,这又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章氏在集部也是下了些功夫的。

可知在这三十二部史籍中,既有见于子部的,又有见于集部的,特别是见于集部的那些史籍章氏明确指出每一部史籍又见于两《唐志》的子部哪一类。因此说章氏必然对于经、子、集这三部类的典籍是用了些功夫的,他也不可能轻易放弃这三部类典籍的考证著录,也就是说没有理由怀疑章氏没有完成《隋经籍志考证》这部著述。

综上所述,李庆虽然提出章氏《隋经籍志考证》一书仅完成史部,可是他所依据的《玉函山房辑佚书》却在他的大作第三部分结论中被否认与《隋经籍志考证》有关联,认为“不可能是马国翰剽窃章宗源之作”,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他的上述结论,而且《清史稿·章宗源传》以及孙星衍所撰《章宗源传》皆云《隋经籍志考证》曾被毁,只是一曰仇家所为,一曰大吏所为。特别是《清史稿·章宗源传》还明言“仅存史部五卷”。并且在章书的考证文字中又有一些史籍又见于经、子、集各部类,还有见于两《唐志》著录的子部、集部的史籍,其中还说明某部史籍见于哪一部的哪一类。既然章氏注意到这些史籍在《隋志》及两《唐志》中又见于除去史部以外的其他部类,凭着他“采获经史群籍传注,辑录唐宋以来亡佚古书”的这种治学精神,他也不会轻易放弃对于经、子、集这三部类的著录考证。另外根据《清史稿·章宗源传》以及孙星衍所撰《章宗源传》,章氏不是正在撰写中猝死,而是完成此书后又过了若干年才去世的,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此书并非仅完成史部,而是全部完成,只是现在仅存史部而已。

猜你喜欢
子部经籍章氏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天文演算法、術數類提要獻疑
彝文经籍《祭龙经·祭彩虹经》中的敬畏自然观研究
《四库全书总目》对《国史经籍志》的利用与考订
整理本《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标点志误
《文献通考·经籍考》的分类渊源与归类调整
從《四庫全書》對《青溪寇軌》和《泊宅編》的分類看四庫館臣分類的智慧
中国瑶族文化经籍的海外传播及其意义
朱希祖日记中的章太炎
章太炎手迹民国就有身价
吴昌硕:一生书画只为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