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中学生与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对比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

2014-04-10 11:17:13胡淑兰李红瑛魏巍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兰州学习策略显著性

胡淑兰李红瑛魏巍

(1、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兰州第三中学甘肃·兰州730070;3、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甘肃·兰州730070)

西部地区中学生与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对比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

胡淑兰1李红瑛2魏巍3

(1、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兰州第三中学甘肃·兰州730070;3、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甘肃·兰州730070)

学习策略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学习者能否运用好学习策略进行有效的个别化语言学习,往往是学习成功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对于对西部地区中学生和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还相对滞后。本文拟用Oxford学习策略量表(1990),对甘肃省中学生和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和访谈发现中学生与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观念上的不同,英语学习管理策略的不同及英语学习方法的不同。最后,根据调查反映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中学生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

一、引言

学习策略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学习策略指总的学习思路与方法以及具体的活动或技巧;它既是外部行为,也是内部的心理活动,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和必要途径。关于英语学习策略的分类,研究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如Oxford (1990),Rubin&Thompson(1994),Cohen(1998)等相继制定出了相应的分类标准和方法。O’Malley &Chamot(1990)根据信息处理模式,将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认知、元认知和社交、情感策略;美国应用语言学家Oxford(1990)将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包括记忆、认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情感和社交策略。在此基础,Oxford(1990)编制了语言学习策略量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一批著名学者(吴一安、刘润清等、1993;戴炜栋、束定芳、1994;庄智象,束定芳,1994;刘润清、戴曼纯,2003;文秋芳,2004;尚晓华,王海华,2010)对英语学习策略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多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后国内一批学者(章兼中、俞红珍,1997;张上鹏,1998;郭平建、郑建凤,2002;金莉,2003;许洁敏,2003;袁昌寰,2004;芮学国,2004;秦志强,2005;杨乐玲,高凌飚,2009)对我国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作了非常有益的探讨,但对大学生与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尤其是西部落后地区大学生与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还相对滞后。而通过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对比研究,可以让英语教师准确把握中学生和大学生不同的英语学习特点,从而为学生从中学英语学习向大学英语学习过渡奠定良好基础,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参加本项调查的受试者是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兰州三中、兰化四中100名高三学生,及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的100名非英语专业的本科二年级学生,所有学生均通过随机筛选,涉及各个专业、各个等级的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问卷和数据的信度。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Oxford(1990:293)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表。该量表通过6个分量表分别测量学生6种语言学习策略:(1)9种记忆策略,;(2)14种的认知策略;(3)6种的补偿策略,;(4)9种的元认知策略;(5)6种情感策略,;(6)6种社交策略,,共50种策略项目。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所发放的问卷中中学生有效问卷100份,大学生有效问卷80份。统计分析用统计软件包SPSS。先算出所有学生的学习策略的总分及平均分,然后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中学生和大学生在总的学习策略和六种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大学生是否找到了适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学习方法;大学生是否顺利完成了从中学学习英语的方法向大学学习英语方法的转变。

学习策略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目标语学习效率的有利方法和技巧。从统计结果显示,中学生学习策略的平均分是2.7150,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平均分为2.9888,另外,根据独立样本检验得出其相伴概率植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 T值4.461大于即定的T(178)1.976,这说明中学生与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相对于中学生而言,能意识到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并愿意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但是,由于受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和教育体制的影响,加之,这些学生大多来自甘肃地区,信息相对闭塞,思维相对死板,因而,相对于中学生而言,虽然他们了解学习策略,意识到学习计划,自主学习等学习策略的重要性,但深层理解及实际运用还存在很多问题,使得后续的执行,反馈,评估无法跟进。

记忆策略是指利用记忆的一般规律进行有效地识记、保持、提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学生记忆策略使用的平均分是2.5520,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平均分为2.7538,两者之间有一定差别,另外相伴概率植0.009小于显著性水平0.05,T值2.625大于即定的T(178)1.976,这说明在记忆策略的使用方面,大学生明显高于中学生。但是两者的平均分均在2.5-3.4之间,这说明无论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只是有时使用该策略。在所有记忆策略中,中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是一些传统的方法:如:联系新旧知识、根据读音规则记单词、经常复习等,而使用一些新的更加有效的方法,如联想、运用形象和声音及动作等频率较低,这说明学生没有全面了解和使用记忆策略,记忆方法单一。;相对而言,大学生在运用联想、运用形象等方法加强记忆方面明显好于中学生,这说明随着知识储备的增加及社会经验的积累,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明显好与中学生,对英语单词,及相关知识的记忆也就越形象化。

所谓的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用以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与技术,它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信息;二是分门别类地系统地储存信息。统计结果显示,中学生在认知策略方面的平均分为2.7060,大学生为3.1413。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其相伴概率植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T值5.669小于即定的T(178)1.976,这说明中学生与大学生在认知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相对于中学生而言,能够较有效的选择有关信息或注意重要信息,从而帮助大脑有效地进行信息加工;能够运用记忆的一般原理对信息有效的识记、保T持,提取,从而促进大脑对信息的记忆,提高记忆效,果;能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重新加工、分类的策略,从而促进大脑对新知识的深层理解;能够将信息由繁到简、由无序到有序进行有效地处理和加工。

补偿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争取交际机会、维持交际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用的各种策略(如猜测、迂回等),通过猜测、借助手势与表情等手段弥补说写中语言知识不足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补偿策略的使用方面中学生的平均数略大于大学生,分别是3.0860和3.0425,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显示其相伴概率植为.0655大于显著性水平0.05,T值0.448小于即定的T(178)1.976,中学生和大学生在补偿策略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学生在词汇量不大、语言知识不足的情况下,有通过补偿策略达到交际目的的愿望。在调查对象中,近80%的学生会猜测别人欲讲话的内容,或在阅读英语文章时,不会去查每一个生词的意思。在英语会话或写作中,想不起合适的单词时,75%的学生不会用手势加以表示说明,65%的学生不会挑选或自编新的词语来替代。综上所述,在英语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学生较擅长使用补偿策略中的猜测、近义词等手段,有一定的冒险精神,但其使用的策略类型单一,从而不能快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元认知策略是指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包括学习目标的设置、阅读材料的收集与浏览、问题的发现以及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学生与大学生在这一项的平均分分别为2.6200和3.0925。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其是相伴概率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T值5.548大于即定的T(178)1.976,说明大学生与中学生在元认知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相对于中学生而言,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能更好地自我监控、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在语言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注意语言输入和输出,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学习计划及学习结果,大学生相对于中学生而言更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文秋芳(1995)谈到,人的学习活动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一是认知方面,二是情感方面。情感活动管理策略或情感控制策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调动积极情感因素;2、克服消极情感因素。有四个主要策略:1、建立自信;2、不过分保护语言自我;3、克服语言学习中的焦虑;4、培养毅力。从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情感策略是所有英语学习策略中除补偿策略外,学生使用最多的英语学习策略,中学生和大学生情感使用策略的平均分分别为2.7592和2.9075,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其是相伴概率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T值4.768大于即定的T(178)1.976,可见大学生与中学生在情感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大学生相对于中学生而言,更能够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在学习英语有进步时,能够鼓励自己,能够主动记下自己学习英语的心得和感受。同时,在感到害怕紧张时,能够放松自己,克服出现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能够坦然地面对英语学习上的困难及欣然接受别人提出的英语学习的意见。

情感策略是指通过情感控制、心态调整,使学习者保持最佳的内在和外在的学习心境的策略;而社交策略是指学习者通过各种机会接触语言和参与语言的相关活动,从而从他人身上获得更多的帮助的策略,提高他们的英语课堂学习和课外自主学习的效率。从调查数据发现中学生社交策略使用的平均分为2.7160,大学生为2.7638,大学生略高于中学生,但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相伴概率值为0.632,T值4.768,说明两者在社交策略的使用方面没有显著差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较常用的社交策略有:请他人解释、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求他人纠错,而像向英语本族人或英语水平高的人寻求帮助、学习英美国家文化、用英语提问等策略使用的频率较低。究其原因,一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及创造性思维,学生提不出问题,不会提问题;二是中国传统的思想,学生讲究“面子”,怕自己问的问题毫无价值或是担心因为语音,语调等问题而被人嘲笑,“丢面子”,不敢用英语提问。三是中国现行的教育,学生处于竞争激烈的学习环境,过分强调个人的竞争能力,忽略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忽视了对英美文化的了解。

三、结论

通过对甘肃省三所中学100名高三学生和甘肃省三所高校80名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1)大学生相对于中学生而言,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有了大大的改进,尤其是在认知,记忆,元认知及情感策略的使用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大多大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能更好地自我监控、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在语言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注意语言输入和输出,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学习计划及学习结果。大学生较善于采用奖励、控制焦虑等策略来指导自己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但却不能有效地调整自己轻松地投入到英语课堂学习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2)大学生与中学生在社交策略和补偿策略的使用方面没有差异,而补偿策略是所有策略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学习策略,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在语言能力不足、词汇量少的情况下,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学生都会主动使用一些补偿策略。而由于传统的英语教学和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的影响,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理念,对英美文化也缺少了解。3)大学生和中学生的所有英语学习策略的平均分均在2.5-3.4之间,这说明无论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策略均未达到最佳标准。众所周知,学习策略是英语学习的目标和内容,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英语教师应把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训练作为英语学习的一部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鉴于以上情况,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呢?本研究认为:1)中学老师应利用课堂和课外的时间注重对中学生进行策略意识的培养和训练,特别是组织评价策略的训练,使中学生更快走向自主性学习,为学生今后学习有效学习英语奠定基础。2)大学和中学老师都应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社交策略,提倡其合作学习的能力。3)大学和中学老师都应该加强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4)改变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让英美文化走进英语课堂,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5)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让学生通过对学习策略的调整和运用,来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使他们用良好的学习策略来控制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过程,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

[1]Cohen,A.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1998.London:Longman.

[2]Oxford,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1990.Rowley,Mass: Newbury House.

[3]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秦晓晴.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J].外语教学,1996(4):13-18.

[5]秦晓晴.硕士研究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特点[J].外语教学,1998(1):53-57.

[6]文秋芳,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吴一安,刘润清,Jeffery,P.中国英语本科生素质调查报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51-58.

[8]许余龙.学习策略与英汉阅读能力的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200-205.

H319

A

1009-8534(2014)01-0126-04

2013-08-23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规划课题([2012]GSGXG017)。

1.胡淑兰(1977-),女,甘肃兰州人,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篇分析和英语教学法。

2.李红瑛(1977—),女,甘肃兰州人,兰州市第三中学教师,中教一级,主要从事语篇分析及英语教学法研究。

3.魏巍(1978—),女,甘肃兰州人,西北师大附属中学教师,中教一级,主要从事语篇分析及英语教学法。

猜你喜欢
兰州学习策略显著性
我的兰州梦
黄河之声(2021年8期)2021-07-23 03:34:32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我忆兰州好(四)
当代音乐(2020年10期)2020-10-26 18:34:52
兰州琐记
学生天地(2020年19期)2020-06-01 02:11:36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电子制作(2019年24期)2019-02-23 13:22:26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知识产权(2016年8期)2016-12-01 07:01:32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