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波,张建亮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数字媒体系,江苏 苏州 215123)
动漫专业技能人才综合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
张宏波,张建亮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数字媒体系,江苏 苏州 215123)
针对国内动漫类专业技能考核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动漫类专业技能评价体系改革思路,构建一条观念纳入课程绩效评估、项目化与综合评价体系为主的新路,让学生作品与动漫企业的产品质量评价标准相接轨,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技能,建立作品质量和效率并重的观念,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提高教学效率。
动漫专业;评价体系;教学改革;高职院校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动画人才的培养和实践中纷纷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并提出了多种教学模式[1],但大多数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课程的考核方式没有多大变化,还是在沿用传统考核方式。这表明教学改革的最后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并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动漫产业要发展需要大量与之相配套的人才供给,所以全国开设动漫专业的各大院校正积极创新动漫人才培养模式,动漫教育已经初具规模。每年大量的动漫相关专业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理论上应该能够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但是企业反馈结果却是无人可用。动漫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能力集中在工作态度诚恳、有团队合作意识、了解和认同行业规范、熟悉制作规范和制作流程并能充分为流程后续环节考虑、善于沟通等;另外,一些动漫服务外包企业受接单的档期和时间限制,需要学生有效率观念,能顶住压力适应加班等。仅仅拥有单纯的动漫技能并不能满足现代动漫企业的需求。
(一)动漫考评标准滞后,评价主观化
动漫产业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这个行业的产品不仅需要艺术,更需要技术来实现,这些技术是有规范的,是可衡量的,仅仅通过主观评价的方式来对动漫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考核不能忠实体现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利于教学改进。“考试、考核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手段,只有客观、规范才能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2]目前国内的动漫类专业大多是由艺术系或者设计系开设,艺术类训练课程的考核采用学生提交作品由教师根据个人审美感觉得出一个大致的分数作为课程成绩的方式,动漫专业课程
的考核不可避免地打上艺术类专业课程的评价烙印。
(二)教考不分
从事动漫教育的教师既是“教练员”又当“裁判员”,而用人企业很难通过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来辨别和挑选合适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讲授工作和考试命题评卷工作不能分开,谁授课谁出题,缺乏教学与考试之间的相互制约。”[2]考试应该有独立的评价标准,并与教学分开。
(三)考试形式单一,内容定位不明确
高职动漫教育强调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形成和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能力可以在专业训练中获得,而职业素质却没有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中得到体现。目前,动漫类服务外包企业对员工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可以说员工素质决定了企业的接单能力。动漫技能的测试包含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塑造,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教师也不是为了评价学生成绩而批改试卷,对考试的内容必须进行大力改革。
(四)考试反馈功能不全面
高职动漫专业考试过程中反馈机制不健全,如动漫专业的“场景设计” “角色造型”等课程的考试,以学生提交的作品为考核的最终评价依据,缺少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如师与生设计过程的交流),并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考试反馈功能不全面,忽视学生个体差异……虽然教师进行考试分析,但一般也仅仅是列出分数段,统计及格率等,没有针对每一个学生提出分析报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进行诊断,指出知识掌握情况如何,不足是什么,需要着力加强哪个方面的锻炼等。”[3]
随着动漫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动漫专业的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在动漫人才培养方面,试图借鉴和改革国内高职人才模式,引入绩效考核系统工程,构建一条观念纳入课程绩效评估、项目化与综合评价体系为主的新路,其核心是围绕学生评价的目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等进行大力改革,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
(一)引入课程绩效评估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环节中,课程考核和评价通常采用成绩打分的方式,单纯地以分数为依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判。这种评分系统仅以学生的作业或考试的完成效果为标准,往往导致这样的情况:一个学生在作业中得到了60分,或者是80分。这样的分数反映了该生的作业效果在班上达到了及格甚至良好的水准,但这样的作业不一定能够符合动漫企业的生产标准—一个在班上取得了及格分数的学生往往并不具备企业所要求的职业技能水准,最终造成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的脱节。此外,一次给定分数的方式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应付作业的心理。因此,需要改变观念,引入课程绩效考核制度。
1.教学过程中实施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管理评估体系与企业的考核标准相类似,企业对于员工的任务完成情况并不以60分或80分为评判标准,只以合格或者不合格来判断其是否符合生产标准,同时为了争取更大的效益,会对员工提出高产出低消耗的要求。绩效管理评估的分数同样能够反映出这种要求:教师在对作业进行评估时,只将作业分为合格的(符合生产标准的)与不合格的(不符合生产标准的),不合格的作业则要求学生返回重新修改,返回一次扣除一次绩效分,一直重复至作业合格(符合生产标准)为止。这种绩效分数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出学生作业的通过率如何,其投入产出的情况如何。这里的绩效扣分指的是企业的资源投入损耗,分数越低的学生,说明他的通过率越低,资源损耗也越多。如果学生作业的返回次数过多(通过率达不到一定的标准),则说明该生技能水平不能达到企业需求,必须进行重新学习或者课程重修。
2.课程绩效考核操作标准
教师和学生建立契约关系,淡化传统考试概念,学生完成的项目或者考试统称为“工作任务”。考核之前教师要梳理企业制作标准、行业规范等指标。量化指标,客观评价。教师在课程开始阶段就确定考核方式,并在教学实训过程中对学生反复强调;其次,教师要设计难度适合的典型工作任务,并明确任务提交时间点,时间点要尽可能详细到某月、某日、某时、某分。教师一定要把握住既定的时间点,如果学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即为不通过。最后,教师在每次监测点审核后及时反馈结果给学生,对照规范告知学生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留存档案并作总结分析。
(二)教学结束设置学期项目周,加强综合技能运用
1.学期项目制度
学期项目以班级为单位,每个学期进行一次,具体时间安排为每学期最后四周。项目期间不再进行分散授课,教师不再进行课堂讲述式教学,所有的课程停止,学生进入项目实训阶段。项目开始前,负责教师要完成学期项目内容介绍、相关操作安排、项目小组划分、
项目计划进度表公布等工作。教师在学期项目中模拟企业的规范章程来要求学生,按照企业作息时间考勤,以项目主管的身份,对学期项目进行进度监控和管理。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特长和意愿申请加入到相应工作岗位,依照实训项目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展开项目作业。
2.学期项目内容
学期项目的内容可以采用企业项目实例,也可以采用虚拟项目。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决定完成一个整体的项目,还是项目中的一个阶段性环节。学期项目内容要求与平时的阶段性绩效考核有密切联系,成为一个学期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总结。
(三)建立学期末综合评价标准
学期末不再单独进行笔试或者机试,而是采用学生在本学期内完成的项目及其学习和制作的过程,在学期末以PPT的形式进行展示和汇报。学期汇报除了考核学生平时实践和实训的学习情况之外,还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期汇报共有三个部分:专业知识部分、演讲与语言表达部分、PPT制作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由3至4名不同科目的教师或企业专家参加,当场进行讲评和打分。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数字媒体系在2009年就全面建立了绩效考核、学期项目、学期汇报制度,加强过程性评价,丰富了考核形式。这种考核有很多优势,目前已经发挥了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绩效考核带来的变化
实行课程绩效考核使学生端正了学习心态,从成绩上看分值,无论60分还是90分(及格为60分,优秀为90分),他们制作的最终作品均是合格的产品;那些应付作业的学生不能获得分数,这符合当前大学教育“宽进严出”的人才培养趋势,分数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效率问题。通过引进企业评价标准,避免了考试作品的主观评价,使考试具有可测性。在考核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用行业规范、生产标准去检测自己的作品,所以绩效考核的导向性更加有效,对被评价者具有指导意义。定好提交的时间观测点后,学生就会尽快在这个节点上提交作品,获得该观测点的分值,长期训练就能建立起时间观念。考核的每个过程都有及时反馈,学生知道有哪些方面的欠缺,教师能分析调整教学内容。考核不再是单纯的测试,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反复检测和不断修改,学生的制作技巧得到了提升和强化。
(二)学期项目带来的变化
通过设置学期项目,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学生对团队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将产生新的认知。同时,工作任务的不同有利于学生有选择地强化专项技能。
(三)学期汇报带来的变化
学期汇报更注重用课堂知识拓展的作品,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积累而非结果展示,更注重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而不是单纯复述知识。同时学期汇报设置提问时间,考察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学期汇报不仅是对本学期课程知识点的总结,同时还会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和IT素养。每个班级的学期汇报都由系部教研组安排3~4位教师,分别针对某方面进行评分,实现教考分离。推行无纸化考试,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学期汇报推行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和实际运用。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完成体验阶段和表达阶段。通过期末汇报,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激活他们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储备,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学期汇报是对课程的一次总结及交流研讨,汇报过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与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汇报过程全程记录下来,制作成光盘,成为经验分享库。每年的汇报积累下来,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借鉴学习的资料库。
“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为专业设置的前提。”[4]项目教学是高职动漫教育的主线,建立完善的项目评价标准,有助于将动漫公司的生产环节和工序嵌入到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学习和考试的“实战化”。
[1] 陈丽婷,许倩倩.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应用—以动漫专业课程群改革为例[J].职教论坛,2010(23):50-54.
[2] 赵璞,任雅洁.从德国职业教育经验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与考核模式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10(5):90-91.
[3] 刘朝亚,王润孝,支希哲.以优化课程考试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3):31-33.
[4] 王文涛.高职院校动漫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9(2):77-78.
(责任编辑:施建平)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Animation Majors
ZHANG Hong-bo, ZHANG Jian-liang
(Digital Multimedia Departmen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stitute of Services Outsourcing, Suzhou 215123, China)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of evaluation system of animation major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est system and existing problems. The system introduce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with the support of project-oriente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Teachers evaluate students’ work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animation products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animation skills and attach equal importance to quality and effciency. Teachers guide students to become autonomous and cooperative learners, so that teaching effciency will be improved.
animation major;evaluation system;teaching reform;vocational college
G718.5
A
1008-7931(2014)06-0108-03
2014-06-25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科研课题(ky-xjy302);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教改课题(jg-201008)
张宏波(1979—),男,湖北随州人,工艺美术师,硕士,研究方向:三维动画;张建亮(1979—),男,山西原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影视媒介和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