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4-04-10 11:06
关键词:原典创新型神话

鲁 力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1)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不仅关系到一个学科在学术界的地位,也关系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理论高度和文明素养程度。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意识形态斗争异常复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十分艰巨的当代中国,培养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科学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同等重要,不可等闲视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从学科的视角看,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学科在学界的地位;从国家的视角看,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培养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关注这个重大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创新型人才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1]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简单说就是,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可能性

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不仅是主流的学术思想,更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一种坚定的信仰,因而,在我国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前景。人才的培养从来都是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的,人才的成长更是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息息相关。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知道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什么。今天中国最大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最大的潮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潮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正是适应了这一伟大的需要、这一伟大的历史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大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可以如鱼得水、尽显风流,做时代的弄潮儿,做历史的吹鼓手。

其次,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理论只有来源于实践,理论之树才能长青。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都是固定不变的,社会处于一种特殊的稳定状态,理论要发展缺乏相应的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活力显著增强,人们的生活世界更加丰富,更加广阔,同时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生活世界是科学发展最坚实的土壤,它的丰富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改革开放进程中大量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研究,大量的矛盾等待着我们去解决。

再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没有制度保障显然难以成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从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正式成为有建制的正规军,而不是游击队。我们建立了本硕博一条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体系。我们依靠学科平台,招生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的重要使命。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大多数集中于我国,但是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顶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师还是太少,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大国地位不相称,也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相去甚远。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呼唤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就是因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就要培养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古人云,人能弘道。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是真理只有被人们掌握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只有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伟大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其次,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要有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这是一个宏大的队伍,人少了是不成的。”[3](P295)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可以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支持。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而马克思主义要发展就要靠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在实践中探索新的经验,总结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本身就是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力量。

再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普遍成立,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来说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师学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立时间不久,缺乏必要的学术积淀,加上大多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以前主要是教公共课的,学术研究较少,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的学术深度、广度都还不够,与一些历史悠久老牌学科相比还有一段距离。这限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进一步大发展。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学术界影响力不强,学术成果在国内难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层次问题。要发展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必须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5](P276)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

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我们要相信人人可以成才,哲学家和搬运工之间的差别比家犬和猎狗之间的差距还要小。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都表明,杰出的创新性人才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神秘的,而是有规律的。只要我们吸收最先进的教育学、心理学相关成果,构建适应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体系,我们就肯定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大批的马克思主义创新型人才,甚至是马克思主义大师。我们要告别过去那种认为杰出创新性人才是天生的陈腐思想,大胆借鉴现代科学研究成果,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科学体系,让马克思主义创新性人才成批的出现。

(一)来自教育、哲学的启示:破除关于创新能力的神话

根据教育哲学家石中英教授的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要破除五种关于创新能力的神话,唯有破除了这五种神话,我们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才能走出迷雾,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

第一种神话是特质的神话,即认为有某些人格、气质、特质的人特别地适宜于创新能力。比如我们常常说的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等等。第二种神话是精英神话,即认为创新型能力在人群中的分布是不均的,创新是少数具有创新倾向特征人群的专利。第三种是创造力神话,即右脑神话,认为创造力来源于右脑的活动,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靠开发右脑。第四种神话是文化神话,即认为某些文化环境特别适宜于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其他的文化环境天生的具有阻碍创新的特点。第五种神话是价值神话,即认为创新能力是好的值得追求的。

石中英教授指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打破这五种关于创新的神话,特质神话不过是研究人员先有结论再去找材料证明出来的一种偏见,精英神话也同样是如此制造出来的,右脑神话容易导致人的片面发展,文化神话导致一种文化自卑感,价值神话容易导致创造性活动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我们要破除五种创新神话的误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树立文化自信,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学生的成长。[6]

(二)来自心理学的启示:一万小时定律

根据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花费10000小时去练习,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四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十年。这就是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也有人提出一个十年定律,认为没有十年时间不可能成为顶尖级的专家,[8](P82)不管你多么有天赋也不例外。换句话说,只要是正常人,经过一万小时的精心练习都可以成为专家。这为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一万小时定律对于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首先,一万小时定律认为,天赋的作用没有那么重要,后天的学习和训练更为重要。许多人开始不仅没有表现出天赋反而表现出没有天赋,例如华罗庚中学时数学补考,爱因斯坦高考落榜补习了一年,爱迪生小时候成绩差常常被老师骂,这些早年表现平平的人通过自己的后天努力反而成为了杰出的科学家。不论是什么才能都可以通过培养而获得,不管是音乐家、美术家、文学家还是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都可以采取某种方法进行培养。

其次,一万小时定律认为,要成就世界级的人才最少要勤学苦练一万个小时。没有下够一万小时的功夫不可能有世界级的杰出人才,许多出成绩早的人不是因为他们天赋高而是因为他们开始用功的时间早,如年轻的奥运冠军,他们往往四五岁就开始训练了,到十七八岁拿冠军的时候早已经训练十多年了。

最后,一万小时定律认为,人才的培养要苦干加巧干,同样是一万个小时,采用的训练方法不同得到的效果肯定也会有差异,只有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训练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举个简单的例子,跳伞运动员现在通过风洞训练4天时间就达到了过去1个半月的训练量,并且训练效果和安全性都比过去大大提高。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要自觉以最新科学研究成果为指导,构建一套适合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科学体系。这里仅仅是指出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即培养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创新型的知识储备方式,以名家、大师为主体学术传承机制,以及开放的教学管理模式。

(一)培养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构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型思维,也就是批判思维。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中发展他们的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必须要学会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运用批判性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可以吸收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有益成果,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培养批判性思维首先要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批判性思维不是悬在空中的,它首先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思维,实事求是的精神。批判的目的不是为批判而批判,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真理,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真理。只有实事求是的批判才是真批判,才能在本质上揭示被批判对象的内在矛盾,才能寻求更加合理的理论构建。这就要求在学习和阅读过程中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培养批判性思维还要培养否定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否定性思维。否定不是抛弃一切,而是扬弃。时代在不停的发展,过去的理论是过去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总会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予以反思才能实现理论的发展。在反思中实现思维层次的跃迁,解除旧的思想前提的逻辑强制。

(二)构建以原典为主体的创新型知识体系

当前,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瓶颈就是原典的训练不足。虽然也开设了一些原著选读的课程,但是大部分课程都是概论、导论,大部分都是二手材料。以二手的知识代替马克思主义原典的训练,在内容上存在过于浅显的毛病,也容易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概论、导论一类的课程作为公共政治课教学无可厚非,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习入门也是没错的,但是高层次的创新性人才培养如果依赖这类课程那就十分危险。我们今天看任何一本哲学史教材都可以懂得许多哲学常识,但是对于一个将来从事哲学研究的人,这是严重不足的。教材只能给我们最基本的常识,而且教材往往是一些陈旧的知识,距离学术前沿有很大的距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要重视第一手的资料,也就是原典。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再多的概论和教材也不能代替原典。很多近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大师的成长历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冯其庸先生在回忆他的大学生活时说,他们当时“课本用的都是原典,没有用什么选本、概论之类的教材,也没有文史哲等分科。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好多老师讲课,都不带教材,全凭记忆背诵原著。”[6](P7)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领袖也都非常注意读原典的问题,马克思熟读黑格尔、费尔巴哈的著作,恩格斯在给青年的信中也强调学马克思主义要读原典而不要被二手材料误导。

构建以原典为主体的创新性知识体系,首先,要树立原典意识,深刻认识原典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存在的重要意义,以及原典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原典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存在的根据,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才成长必须熟悉的理论来源。其次,要加强原典学习指导,要对学生的原典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不能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的原典,还要广泛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这些精华就在各式各样的经典原著里面。最后,要建立原典课程体系,要研究确立原典训练的范围和课程设置等,建立一套基于原典教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把原典教育制度化、组织化。

(三)建构以名家、大师和学派为主体的学术传承机制

众所周知,大学的最重要特征就是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而大师是大学培养人才的关键。大师既是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又是大学培养人才的最重要的手段。历史表明,大师的学生、助手们最有可能成长为新一代的大师。苏格拉底培养了柏拉图,而柏拉图又培养了亚里士多德。围绕在马克思周围也出现了大量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生活中我们知道,把已经成熟的苹果和没有成熟的青香蕉放在一起,可以大大加快香蕉成熟的速度。在人才培养中,大师就好比是成熟的苹果,而学生就好比青香蕉,要快点成熟只有通过大师的作用。这也是文科人才培养不同于理科人才培养的地方。美国哈佛大学的理工科现在地位大不如以前,加州理工伯克利分校等学校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而哈佛文科则仍然遥遥领先无可匹敌。原因就在于哈佛有人文社会科学的传统,有大批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师。人文社会科学更需要学术积累和传承。当前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缺少大师,与学术传承机制的不健全有很大的关系。

建构学术传承机制,首先要发掘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名家、大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虽然我们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师,但是名家、大家还是有的,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给他们平台,让他们搭建自己的研究队伍。三国时期吴国最弱,可是也能造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就在于吴国善于发掘和大胆启用人才,陆逊、吕蒙等人先后被发现并予以破格重用。把现有的人才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这个力量不可小视。其次,要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派。历史上的有名的学术团体都是以学派的形式出现。比如西方历史上有兰克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等影响深远的流派。学派代表了学术方法、学术范式发展的较高水平。没有学派的学术研究就如同散兵游勇,独木难支,难成大器。团队的力量在21世界的科学研究中作用越来越大,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学派依靠学术共同体的作用,使每个人都发挥更大的潜能。

(四)塑造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和研究环境

要进行理论创造就必须首先解放思想破除教条主义的条条框框,这只有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做到。被禁锢的头脑、被囚禁的心灵不会有什么理论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要有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和研究环境。开放主要有三个维度:面向实践开放,面向国外开放,面向创新开放。面向实践开放就要密切联系实际,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理论学习和创新不能仅仅面向文本,面向理论,更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重大利益问题,关注实践中的难题和热点问题。面向国外开放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而要把视野扩展到全球,汲取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关注全人类在实践中遇到的共同的难题。面向创新开放就是鼓励理论创新,鼓励挑战权威的大胆探索,摒弃无谓的意识形态争论。自由就是让人们有更多自由探索的权利,保证学术探索的独立性,排除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和研究环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沃土。

塑造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和研究环境首先要加大对内对外交流,让大家能够走出去,开阔视野。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每一次进步无不与视野的扩大有关,炒冷饭炒现饭的研究方式要坚决避免。还要请进来,把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学者请来讲学。其次,要加强问题意识,观察和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和人类面临的共同困境,这样理论研究才有现实感。最后,倡导学术自由。坚持党中央宣传有纪律,学术无禁区的精神,在学术范围内大胆探索。

[1]http://baike.baidu.com/view/553529.htm[EB/OL].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6]杰夫·科尔文.哪来的天才——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M].张磊,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7]石中英.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哲学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4):3-9.

[8]刘桂秋.无锡国专编年事辑[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原典创新型神话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东方神话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陈寅恪:读“老书”、读“原典”
从“教材”到“原典”
“神话”再现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