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后中国外交战略和实践分析

2014-04-10 11:06李海龙
关键词:外交世界发展

李海龙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 济南 250103)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中国必须首先认清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从而确定符合本国国家利益和发展需要的清晰外交战略。诚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对中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发生错误判断的人,起码不会有一个正确的国际战略。”[1](P376)党的十八大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角色做出准确研判,为当前中国的外交政策指明方向。而在此后一年多来的实践中,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大势,以长远和开阔的眼光纵观全局,围绕“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及“中国梦”的中心,一方面保持中国外交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另一方面审时度势,创新思维,谋划新的外交政策和策略方针,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的外交实践行动。

可以说,新一届领导人的外交新思路、新作为、新亮点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实践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在理论层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体系的内涵。本文将对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外交理念和实践进行简明阐述,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一、积极倡导一个目标

十八大之后,中国的外交更加突出合作共赢,倡导和推动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目标——“命运共同体”,充分展现了全球情怀。早在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就指明:“不同制度、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十八大明确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3](P46)并在原有的表述上增加了“共赢”二字,提出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旗帜鲜明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3](P47)作为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梦想,“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含义非常丰富。简而言之,“命运共同体”指在维护和追求本国安全和利益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推动各国共同发展,分享、合作、共赢、包容等是其中的关键特征。

十八大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在多个场合下倡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表述中国与世界、中国与东盟、中国与周边国家、中欧、中非、中俄等关系时,在参加G20峰会、上合组织首脑峰会等国际活动时,多次提到“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并呼吁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等。中国反复强调面对国际社会中日益复杂的安全、经济和社会问题,所有国家都不可能置身度外、独善其身。而且种种迹象表明,“命运共同体”已经不仅是中国政府的一个口号或概念,而是十八大之后新一届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重要标签、一个清晰的外交目标,也是新一代中国领导人在新时期进行的伟大外交实践。可以说,“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大力倡导的有关国际问题治理的新理念,成为世人热议的高频词,也是中国外交掷地有声的点睛之笔。

而在实践中,为了实现“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新一届党和领导人大力倡导和平的重要性,秉承中国反对战争和暴力的态度,按照新思路和新理念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推动互惠互信的“命运共同体”;倡导国际经济局势的良性发展,推进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以兼容包容的态度发展人文公共外交,打造兼容并包的“命运共同体”。

二、认真做好两手准备

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国内形势做出的一个科学判断,近十年中国的发展历程印证了这一伟大判断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当前威胁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给中国的安全与稳定造成了巨大压力。在党的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再次抓住问题的关键,准确研判国际国内大局,认为国际方面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国内经济形势相对稳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日益显现。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P4)

在此基础上,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认识到,中国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全球化进程,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生着历史性变化,相互联系将更加紧密。面对变化的世界和自身实力的增强,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可谓前所未有,但从总体来看,依然机遇大于挑战。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等新一代领导人参加会议,会议对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出了明确阐释:一方面强调我国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另一方面也指出:“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利用好这样的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4]对此,十八大后中国外交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认真筹划,积极应对挑战;另一方面稳定心态,抓住机遇。

就挑战而言,中国在国际形势上面临巨大压力。经济方面,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不甚明朗,国际金融市场依然不稳定,而且西方企图转嫁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特征明显,因此中国面临的外部风险上升,经济发展的压力剧增。政治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实力相对下降,而中国等新兴国家地位提高,此消彼长的变化将中国推到了国际舞台的中央,其举动已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而且,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西方国家的防范,随之而来的美国战略重心东移,高调重返亚太,造成中国周边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多,并挑唆周边国家在领土问题上大做文章,给中国维护周边形势的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就机遇而言,最大的机遇源于国际力量对比的历史性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契机,而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准确抓住机遇,在实践中积极应对,为中国自身的发展和世界的繁荣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方面,中国更加强调“走出去”的战略,维护世界的繁荣稳定。金融危机之后的国际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为中国进一步“走出去”、拓展国际影响、提升国际地位、增强话语权提供了空前广阔的空间。同时通过购买国债、输出资金等方式对深陷债务危机的国家和地区施以援手,推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催化下,世界格局加速按原有轨迹发展,这其中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权力的转移:国际经济政治力量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转移的进程明显加快,世界多极化秩序更加明显,进而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新一届领导人上台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更加积极主动,善于倾听,并主动提出本国和世界人民的合理诉求,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国内外的一系列讲话和实践活动中,反复强调中国自身的发展对国际和平稳定的贡献,为维护世界和平增添了重要砝码。

可以说十八大以后,中国政府按照“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积极做好两手准备,抢抓机遇,化解挑战,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新一届政府非常重视机遇的“创造”和“转化”,更加善于从各种危机和挑战中“转化”出对中国有利的战略机遇。

三、努力平衡三对矛盾

十八大之后,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与自身力量的发展,在战略布局方面,努力实现三对矛盾的平衡:一是维护国家利益与做出国际贡献的平衡;二是发展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平衡;三是坚持韬光养晦与积极有所作为的平衡。

一是维护国家利益与做出国际贡献的平衡,实现权责平衡。自古以来,权利与责任一直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体。早在2012年7月,在清华大学举行的“世界和平论坛”中,习近平就曾强调指出:“一个国家要谋求自身发展,必须也让别人发展;要谋求自身安全,必须也让别人安全;要谋求自己过得好,必须也让别人过得好。”[5]而在2012 年12 月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时表示:“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我们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也要处理好中国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既争取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发展自己,也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6]

而在十八大之后,中国政府在外交使命上除了强调传统的服务国内经济建设之外,更加强调国际责任,追求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努力打造“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良好局面。习近平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我们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7]在参加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时,他也呼吁:“我们要放眼长远,努力塑造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坚定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8]

二是维持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平衡。十八大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上更加自信,稳妥推动“硬实力”与“软实力”的齐头并进。一方面,在“软实力”领域,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亲力亲为地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展示中国的亲和力,充分利用出访和出席重要国际活动的机会,与外国各界广泛接触,同外国公众面对面交流,在外事活动中使用的语言贴心贴民,恰如其分地展现富有亲和力的良好国家形象,展示中国式软实力的影响。例如在出访非洲时,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发表的重要演讲用“真、实、亲、诚”四个字概括了新形势下的中非关系,在非洲听众心中造就共鸣,短短30分钟的演讲,赢得了数十次掌声,展示了中国式软实力的魅力所在。而在哈萨克斯坦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则提出了“五通”理念: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清晰地表达出中国愿意同邻国加强沟通的意愿。在十八大之后,中国更加重视通过提供奖学金、赞助等形式,推动中外青年、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的友好交流,推进社会和人文合作,加深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向外界展现中国的“软实力”所在。

另一方面,在“硬实力”领域尤其是军事力量方面,新一届政府努力提升军队维护本国安全、稳定与发展的能力。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3](P47)并指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3](P41)从当下的现实情况来看,面对海洋、太空和网络空间安全等新问题,中国一方面需要外交途径争取安全与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维护安全与发展。因此,新一届政府在阐明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同时,鲜明强调中国军事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加强同各国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以及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等外交职能,为外交工作和军事工作的统筹协调开辟了广阔的空间。2013年4月16日中国首次发表的题为《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的专题型国防白皮书强调:“中国武装力量的根本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随时应对和坚决制止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挑衅行为,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9]在出访时,习近平也明确表示:“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10]但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必须保持合理适度的国防开支,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推动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11]在实践中,针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一届领导人积极回应,清晰地阐明中方立场和主张,合理地展现中国的力量和决心。例如,针对日本政府非法“购买”钓鱼岛事件,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坚定措施,坚决维护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强决心和意志。坚决打击和惩治“台独”、“藏独”、“东突”等分裂势力的破坏活动,多次挫败境外各种敌对势力对中国的侵扰。

三是坚持韬光养晦与积极有所作为的平衡。几十年来,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一直是中国外交所秉承的重要理念。在新的时期,一方面,新一届领导人继续坚持韬光养晦的传统策略,坚决抵制妄自尊大的思想,强调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习近平在博鳌论坛的主旨演讲指出:“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要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还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12]这一客观条件决定了中国外交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仍然需要“坚持韬光养晦”的策略方针。

另一方面,十八大后的中国外交策略表现为更具主动性、进取性。党的十八大首次在党代会中提出“负责任大国”的说法:“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3](P48)在实践中,新一届领导人不断强化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身份,凸显了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例如,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表示:“中国发展壮大,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13]而在二十国集团第八次峰会中,习近平再次强调:“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兼顾别国发展。让每个国家发展都能同其他国家增长形成联动效应。利益融合,是世界经济平衡增长的需要。各国要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培育普惠各方的全球大市场,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8]因此,中国在实现自身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更加积极地承担起世界领导者的应尽责任,以历史眼光传承和平发展理念,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需要,不断寻求扩大与世界各国利益交汇点,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提供更多的全球性公共产品,更多地参与世界事务治理,向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方向迈进。

四、妥善处理四层关系

十八大以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国际关系日趋复杂,新一届领导人继续贯彻“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重点、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舞台”的外交战略,灵活多变地开展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模式。新型大国关系,“真、实、亲、诚”的发展中国家外交,“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积极主动的多边外交,成为新一届中国政府妥善处理对外关系的新思路。

首先,继续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稳定的大国关系是整个国际社会协调发展的先决条件,为其他国际问题的处理提供支撑。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3](P48)新一届领导人高瞻远瞩,协同其他大国以更高、更远的视角把握国家间关系,秉持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度推进合作。习近平用三句话对新型大国关系内涵进行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14]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一方面,新一届中国政府妥善处理分歧,继续改善和发展与大国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更加注重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利益汇合点,拓宽合作领域,共同走出一条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道路,这在中美、中俄等关系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显。例如,习近平上任伊始首次出访即选择俄罗斯,在同普京会谈时,习近平强调:“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两国外交全局和对外关系中都占据优先的战略地位。”[15]中俄发表的《联合声明》呼吁“各大国超越零和博弈、集团政治等思维方式,遵循顺应21世纪时代潮流的国际关系原则,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经济上全面互利、合作共赢,安全上互信包容、共担责任,文化上交流借鉴、相互促进,意识形态上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推动世界各国在和平、发展、合作的形势下,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16]习近平访美期间,习奥双方同意携手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

其次,在处理同周边国家关系时,新一届政府继续贯彻睦邻友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同时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中国的发展辐射周边,惠及邻国。同周边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外交的稳固基石。在2013年6月召开的周边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强调:“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且明确指出:“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17]新一届领导人在外交活动中的实践也佐证了周边关系的重要性。例如,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时,习近平明确表示:“‘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中国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12]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李克强致辞强调:“周边地区始终是中国外交的重点,处于中国外交的首要地位。中国新一届政府将更加坚定不移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更加主动地实现中国发展战略与周边各国发展目标的对接,更加扎实有效地构建共享和平繁荣的命运共同体。”[18]新一届领导人还强调中国和中亚国家共同建设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建设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必将为中亚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可以说,十八大后党和政府在开拓同周边关系时,拓展新思维,在实践层面开创了周边外交的新局面。

第三,在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时,中国加强同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长期以来,中国不忘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给予中国的支持,始终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视为外交工作的重点,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民族独立、推动国家发展。十八大以后,新一届领导人创新思维,协同新兴市场国家,共同提高各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尤其是善于利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以及东盟—中国、中非、中阿论坛等合作机制,明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此外,在处理与欠发达国家的关系时,中国更是从大局出发,通过技术、资金、人才等多种渠道,加大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例如在美洲访问时,习近平推动落实了一大批重大合作项目,并宣布中国将面向加勒比友好国家设立优惠贷款和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贷款,体现出中国援助中美洲有关国家发展的诚意。

第四,主动参与国际组织,开展多边外交,并自觉自律地强化“负责任大国”的身份。放眼四海,国际社会中依然存在很多矛盾和冲突,地区间、国家间发展不平衡,全球性问题凸显,这就需要各国尤其是大国承担责任,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从现实来看,中国已经加入了绝大多数自1945年以后建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形式的国际制度、国际机制,并以制度形式承担国际责任,积极投身多边事务和全球性问题治理,以事实证明自身将成为一个令世人信服的负责任大国。习近平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我们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7]在实践中,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一方面继续参与全球问题的处理,加大在国际组织的投入,更加注重支持国际机制的改革,增强参与制定和影响国际规则的能力,推动诸如联合国和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机制在全球问题处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以创新性思维应对国际摩擦和纠纷,摆脱陈规旧俗的束缚,着眼于共同问题,为各种国际和地区问题的解决贡献自身力量。例如,习近平同志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呼吁各国“积极参与,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国际经济金融机构等框架内协调和配合。”[19]再如在国际维和方面,中国积极参加维和行动,累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各类人员两万多人次,位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位,以实际行动来支持多边国际行动,证明中国将绝不会在国际体系中坐享其成,不会成为“搭便车者”,而是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11]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前进和发展。

五、总结

回顾十八大后中国外交的实际表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具进取心和开放性,根据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和策略,正确处理外交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积极倡导一个“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内认真做好两手准备,平衡处理三对矛盾,妥善处理四层关系。可以说,这一外交开局和布局充满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正如杨洁篪所言:“外交开局气势恢宏,外交布局全面均衡,使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呈现出理念丰富、重点突出、立场坚定、策略灵活、风格鲜明等特点。”[20](P7)这一年多的外交理念的探索和实践,开创了新局面,打开了新思路,使得我国外交出现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新气象,不仅为下一阶段外交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指明了正确方向。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引领下,中国外交工作将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妥善处理各种复杂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N].人民日报,2011-09-07(14)(15).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2-12-17(1).

[5]吴乐珺.习近平出席“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并致辞[N].人民日报,2012-07-07(1).

[6]吴绮敏.习近平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强调:中国是合作共赢倡导者践行者[N].人民日报,2012-12-06(1).

[7]习近平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N].人民日报,2013-06-01(3).

[8]习近平.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N].人民日报,2013-09-06(2).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防白皮书: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EB/OL].[2013-04-16]新 华 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4/16/c_115403491.htm 上网时间:2014-03-02.

[10]杜尚泽,等.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强调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N].人民日报,2013-03-24(1).

[11]习近平.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N].人民日报,2013-01-30(1).

[12]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3-04-08(1).

[13]杜尚泽,等.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强调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N].人民日报,2013-03-24(1).

[14]习近平概括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新华网[EB/OL].[2013-06-10]新 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10/c_116107914.htm 上网时间:2014-03-03.

[15]杜尚泽,等.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会谈:中俄元首同意紧密加强中俄全方位战略合作[N].人民日报,2013-03-23(1).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N].人民日报,2013-03-23(3).

[17]钱彤.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周边环境推动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N].人民日报,2013-10-26(1).

[18]王明浩等.李克强出席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3-09-04(1).

[19]习近平.携手合作 共同发展——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28(2).

[20]杨洁篪.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J].求是,2013,(16):7-10.

猜你喜欢
外交世界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