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的文化移植
——以婚礼主持词写作为例

2014-04-10 10:26李先国
关键词:新郎新娘婚礼

李先国

(越秀外国语学院 网络传播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微时代的文化移植
——以婚礼主持词写作为例

李先国

(越秀外国语学院 网络传播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微时代的文化移植是指在通俗文化中增加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达到增加文化意蕴、提升俗文化层次、传承发展文化的目的。以婚礼主持词写作为例,微时代的文化移植的具体方法可以体现在包装流程上,对婚礼主题、主要环节用传统文化因素,如典故、诗歌、传统意象等来充实引导。微时代的文化移植的具体方法还可以体现在雅化内容上,如化用诗词曲文、比附历史人物和文化地理、点缀传统游戏等。

微时代;文化移植;婚礼主持词;写作

根据美国学者罗杰·皮尔逊的概括,文化传递的方式分为两大类,即纵向的传递(社会遗传)和横向的传递(文化的扩散)。“当文化在同一社会内部从一代传至另一代时,我们称这个过程为‘社会遗传’(传承)。但当文化从一个群体传至另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传入另一个社会时,我们就习惯用这样的术语:‘文化扩散’(传播)。”[1]相对于文化的“传承”,人类文化学往往使用“文化濡染”。文化濡染强调的是代际之间或群体之间在一定的时间、空间环境中的接触和交往。相对于文化的“传播”,人类文化学往往使用文化的“播迁”,这里体现其两个特点:一是文化的“扩散”或“播迁”表现为双向互动的复杂过程;二是文化的“扩散”或“播迁”更能表现两个民族、两个地区或本来属于两种文化形态之间的交融问题。但无论文化的传承或文化的扩散,都是从文化本身或者说是以文化为主体所进行的考察。所以说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传播是从文化的发展来考虑的。如果从文化的发生来说,有些文化是原生的,有些文化是移植的。“移植”概念的本意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又称“移栽”,农业上指自苗床挖起秧苗,移至大田或它处栽种的工作。《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增加了第二层含义,指将有机体的一部分组织或器官补在同一机体或另一机体的缺陷部分上,使它逐渐长好。文化的移植有整体移植,从而使其发展壮大。也有部分移植,将一种文化的部分因子移植到另一种文化中,从而使后者得以产生不同原质的变化。文化移植可以看作是文化传递的一种特殊形式,既不同于文化的传承,又和文化的传播有异,可以说是以人为主体考察人们的文化行为。

有人把当今时代称之为“微时代”。所谓微时代,有人说“是以微信息、微社区、微媒体为代表的信息处理方式。掌上电脑、手机等方便快捷的小型高科技介入社会生活的诸多小细节,使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如果说互联网是对传统媒体的一次革命,那么微时代的各种产品,就是对互联网的一次革命。这次革命中,信息的方便获取和简便传播,成为一个重要特征。”[2]也有人说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的传播时代。”[3]还有人分析微时代的手机作为新媒体的代表越来越成为人们乐于选择的媒体终端的原因:内容生产是“微创作”,内容消费是“微支付”,内容体验是“微阅读”,媒体受众是“微受众”。[4]

可见,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方式不断产生,微小说、微电影等新的文艺形式随之出现,它们又共同推动产生了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乃至新的生活形态。传播发散化、接收碎片化、消费即时化和媒介赛博化是其明显特征。一方面,微时代的文化在消费文化的裹挟下,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崇尚娱乐、制造“粉丝”、追求商业效应。另一方面,体现微时代的文化价值观的具体文本不断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甚至让人们逐渐自惭形秽于自身的眼盲与脑残,但又难舍其愉快与意义,并在生活中心甘情愿地追随与仿效。微时代的文艺实践活动创造了新的文艺价值,人们不自觉地疏离了传统,远离宏大历史叙事,回避人文精神追问,沉入日常生活审美。与此同时人们用重释传统、再造观念、创新形式解构了传统。要使微时代的文化在融入社会的同时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重建文化价值,我们必须化俗从雅,雅从俗行,以期创造雅俗共赏的文化。在通俗文化中,例如婚礼主持词写作中增加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达到增加文化意蕴、提升俗文化层次、传承发展文化的目的,这正是微时代的文化移植的目的,也是此文写作的目的。

现代社会的活动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许多活动与社会上各种五光十色的文化现象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是经济活动,“无论就其本身的内涵,还是就人们对它的认识,都已远远超出了单纯经济领域,而与社会文化交织在一起。”[5]

婚礼策划与主持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参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最初依靠文化产业的发展,经过近20年的成长历程,到目前成为创意产业的核心,“为整个世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以及精神财富。”[7]正因为如此,《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随后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等传媒,涉及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环境艺术、雕塑等艺术领域,涉及工艺与设计、广告装潢设计、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设计行业。在笔者看来,婚礼创意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大有可为的领域。

微时代文化移植的方法首先可以体现在包装流程上。

“文化是品牌的灵魂,被文化包装的商品能在充满‘铜臭味’的商业世界里展现出商品的美感和诱惑力。品牌的文化包装得当可提升品牌的价值,生动地传达企业和产品的理念,准确地进行品牌识别。”[6]包装流程就是对婚礼主要环节用传统文化因素如典故、诗歌、传统意象等来充实引导。

一是题目创意。即根据新人的姓名、经历、职业等设题立意。例如,因为新郎新娘姓名中有“雷”“丽”两字,剧本可以取名为《雷“丽”风行》,因为新人姓“杨”和“柳”,刘禹锡的《竹枝词》、贺知章的《咏柳》等古诗中很多吟咏杨柳的,可以取名为《杨柳新咏》。同理,还有《“展”翅高“飞”》等。再例如,新郎是山东临沂人,在苏州读研究生时认识了新娘,后来两人同到绍兴工作。这与越王勾践立于绍兴、打败吴国、迁都琅琊所经历的地名相反,而且当今浪漫爱情故事和勾践用美人计复仇故事相反,所以可取名《吴越新春秋》。还有根据新人相识相恋的经历,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取名《公务员是怎样炼成的》等。

二是环节包装。常见的婚礼主要环节大同小异,但如果加入不同的文化创意就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例如,笔者第一次主持婚礼,给一位古典文学博士包装的婚礼“进行曲”是:

引子(主持人上场,欢迎来宾)

序曲(新娘新郎入场)

凤求凰(新郎爱情宣言)

和鸣(新人三贴脸秋胡戏妻、新人三鞠躬、交杯)

凤歌(新郎致词)

凰歌(新娘致词)

共效于飞(新人退场)

余歌(宴会开始)

凤凰、共效于飞是传统的爱情意象,《凤求凰》是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爱情歌唱,《秋胡戏妻》是元杂剧中有名的喜剧,这些传统文化因素移植进来后使得整个婚礼显得精致、高雅。再如,笔者为新娘是一位文学青年的包装的婚礼流程:

《越谣歌》(开场)

《候人歌》(介绍新郎)

《我只流向你》(新娘入场)

《两地书》(宣誓)

《十八相送》(交换戒指)

《采红菱》(拥吻)

《弹歌》(切蛋糕)

《九九女儿红》(香槟酒塔)

《越人歌》(交杯美酒)

其中《越谣歌》《候人歌》《弹歌》《越人歌》《采红菱》都是古越歌谣,《两地书》是鲁迅作品,《十八相送》是越剧名段,《九九女儿红》是绍兴(嵊州)籍歌手陈少华唱红的流行歌曲,《我只流向你》是新娘自己的诗歌作品。整个婚礼充满了越文化意蕴。

微时代文化移植的第二个方法是雅化内容。

这是文化移植的重心所在,也是最能体现文化移植成果的方法。雅化内容具体又有化用诗词曲文、比附历史人物和文化地理、点缀传统游戏等方法。

根据化用诗词曲文的目的和方法,又可将之细分为四个方面:以诗歌作为引子;化用古诗文作为赞语;引用或改写描写酒宴的诗歌营造气氛;直接创作。

以诗歌作为引子,强调引用诗歌的相关性,例如引用广为人知的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巧妙嵌入新人姓氏“杨”和“柳”,引用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介绍老家在黄河边上的新人等。

化用古诗文作为赞语使主持表达显得整饬典雅。例如,交换戒指时可以吟诵:“执子之手,套以戒指,互敬互助,永享福祉。”“执子之手,套以金环,相亲相爱,直到永远!”喝交杯酒时,可以吟诵:“执子之手,同饮美酒;软玉温香,夫复何求?”“执子之手,同啜香醪,琴瑟和谐,与子偕老。”其实这是化用《诗经·邶风·击鼓》中广为流传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又如在介绍身份是医生的两位新人时,主持词可引用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的词句:

他们俩,一个是耳鼻喉科医生,一个是肾内科医生。一个主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扬(新郎姓杨)眉剑出鞘,事事出成效。一个主内,“疏瀹五脏,澡雪精神”,温良恭(新娘姓龚)俭让,贤淑而崇文。“莫道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他们内外兼修,仁医圣术,用勤劳和智慧,减轻了人间多少痛苦!他们白衣翩翩,一文一武,给他人带来健康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幸福!

传统诗歌中有很多与酒宴相关的诗歌,适时改写引用可以增加热烈气氛。如李白《客中行》一反羁旅游子抒发乡愁的传统,抒写了身虽为客却不觉身在他乡的乐观情感,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盛唐气象。“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当在兰亭主持的婚礼仪式结束婚宴开始时,主持人劝大家多喝黄酒,并将第一句改为“兰亭美酒郁金香”,赢得满堂喝彩。王翰《凉州词二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结尾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透露出一种豪迈和悲凉,回肠荡气、洗心涤魄。婚礼主持中改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抱琵琶美人归。醉卧情场君莫笑,人生难得有几回?”表达了对新郎的鼓励和赞许之情。陆游《对酒戏咏》“浅倾西国葡萄酒,小嚼南州豆蔻花。”也有绍兴就着黄酒吃茴香豆的风味,“更拂乌丝写新句”之后,将“此翁可惜老天涯”改为“相伴一生到天涯”,切合婚礼表达对新人祝福的氛围。

如果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创作古体诗,更能体现对传统诗歌大国文化精髓的吸收。例如,介绍过新娘是一位曹姓古典文学博士之后,主持人吟咏:“建安有三曹,文学多造诣,绮丽不足珍,真情永铭记。”既应合文学史,又符合新娘身份,也切合新娘心情。

“风雅”原指《诗经·国风》中的《大雅》和《小雅》,后指风流、儒雅。“附庸风雅”是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附庸风雅的行动虽为人诟病,但客观上来说也增进了文化的传承与扩散。

婚礼主持词写作中比拟历史人物,夸赞新郎新娘,也是文化移植的有效方法。这种比附,可以从同姓名人联想,如郑成功,蒋介石,王羲之等。例如,新娘的姓名与王羲之及其儿子的姓名相近,主持人可以说:“羲玄凝幻谢灵运,肃徽操献王逸之。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他的外孙的外孙谢灵运也是著名诗人,新娘的爸爸希望女儿能够超越前人,所以取名王逸之。逸是超过一般的意思。”在新郎郑海松宣誓之后,主持人可以补充一句:“郑重其事郑海松,不争年月争成功。”郑人争年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无根据,又无意义,主持人在这里意在告诫新郎要惜时努力,要学习郑成功。

这种比附,可以从与地域相关的名人联想。如倒香槟时联想越王出征前的投醪劳师,又如根据新人经历撰写《吴越新春秋》:

他们一个山东一个山西,两位新人原本互不相识,机缘在于他们都考上了苏州大学的研究生。在吴越春秋里,勾践是从越国到吴国,灭吴后又迁都琅琊。而我们的王博士是从临沂到苏州,最后把美女博士带到了绍兴。从此古代和现代融为一体,爱情与文学曲径通幽。

参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文化地理学是地理学和文化学的交叉学科,地表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文化的起源和传播等都是其研究的内容。从这个学科可以了解到特定的地理具有不同的文化信息。婚礼主持词写作中也可以附会文化地理,进行合理联想,增加文化内涵。例如,新郎姓郑,是浙江温州人,新娘姓蒋,是云南玉溪人,在倒香槟时主持人如此联想:

我们看到香槟酒汩汩流淌,如天汉分源,流向大地。一支发源于浙西南山脉,流出瓯江,流出楠溪江,流出温州,流到东海。另一支发源于玉龙雪山,流出澜沧江,流出洱海,流出玉溪,流出湄公河,流到南海。

在东海和南海交汇的地方,有一座宝岛台湾岛。1661年,一位姓郑的民族英雄赶走了荷兰殖民者,在台湾安了家。他相信,自己的小家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个愿望在他的儿孙辈就实现了。1949年,一位姓蒋的总统把家安到台湾岛。也许回家的路有点漫长,但他相信中国大陆是他坚定的后方。历史的长河总是泛起爱情的波浪。今天,一位姓郑的小伙子和一位姓蒋的姑娘幸福地结合了。

现场观众刚听到讲台湾岛时都有点莫名其妙,再听到拉扯历史也不明就里,但听到最后郑蒋结合,莫不欢欣,佩服主持人的才气。

再如,对前述新娘是山西人,新郎是山东人的介绍,先用李延年作品《北方有佳人》夸赞新娘,再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出新郎:

邢博士是北方一位佳人,所谓“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可是山西人不管有多美,自从有了王维的提醒之后,总觉得身边少了一个人。你看,每年都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文化地理的比附,既增加了婚宴的文化内涵,又加深了人们对两位新人的印象。

有些传统游戏例如猜谜、对对子,是中国所特有的语言文化现象,里面包含着中国人的聪明和智慧,在婚礼主持词写作中合理移植,也可以起到传承和传播文化的作用。

例如灯谜,是极富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字游戏。灯谜最初是古代的隐语和民间的谜语,到了宋代,有人把它们写在灯彩上,让人们猜玩,故叫“灯谜”。由于猜灯谜有一定的难度,谜底犹如草丛中的卧虎,难以明察,难以射中,故又称“灯虎”“射虎”“文虎”等。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符弥轩逆伦几酿案 车文琴设谜赏春灯》、七十五回《巧遮饰贽见运机心 先预防嫖界开新面》记述的就是猜谜故事。婚礼主持中可以针对新人姓名、身份等编排谜语,活跃气氛。例如新人姓名中有个“雷”字,就让在场的小朋友猜:“轰隆隆,大雨下在田野上。”新人是研究生,就让大家猜“石达开”(研)。

对对子,是汉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贯古通今,应用范围最广泛,生命力最强,最精炼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文学艺术。它也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是语言艺术、书法艺术和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俗称对课,也叫对联等。对联讲究对偶,其结构形式上由上下两句构成,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对联被誉为“诗中之诗”,是汉语言文学中的奇葩,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珍宝。婚礼主持写作中移植这一传统活动,可以活跃气氛,增加文化氛围。例如,新娘姓王,其工作单位又有许多人姓王,主持人就想到一副名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但下联不能用在喜庆的情景中。主持人原以为新郎在银行工作,又加上新娘是无锡人,新婚,怀孕,获得国家课题,还有可能怀的是双胞胎,于是主持人将下联改为:“钻铂银锡,四千金金金入怀”,虽然新郎是律师,不过下联也可以喻指律师收入高。新郎是绍兴嵊州人,是纪念孝女曹娥而命名的曹娥江流经的地方,他们向父母行鞠躬礼后,主持人说:“才饮长江水,儿女情长,相亲相爱不后悔;又到曹娥江,父母恩远,敬老爱幼写新章。”此联虽谈不上工整,但内容体现了人、事、景、情的统一。

综上所述,微时代进行文化移植,在内容方面,是结合新人姓名、籍贯、职业、婚礼时令、流程环节、酒会地点等进行雅化,从而达到营造氛围,提升文化层次的目的。微时代文化移植也要注意避免禁忌。例如,有些不和谐的意象就不要运用。例如,笔者曾经围绕新郎姓名中的“剑”大做文章,越王勾践剑、干将莫邪剑、龙泉宝剑等,但新郎母亲读了初稿后认为不妥,因为剑是凶器,在婚礼上讲得太多不好。再如,笔者曾经试图撰诗隐含新郎姓名,“秋胡欲戏妻,博士自宽衣,恃强莫凌弱,双双效于飞”,但终觉过于低俗而放弃。

当然,对于微时代的广为流传的好的段子、当今时代的好的文学作品,也可以移植到婚礼主持词的写作中,例如前述新娘自己写的诗歌,贯穿流程,多加引用可以展示新人的才华。又如主持海军婚礼时引用、改造“鱼儿与水”的爱情对话的段子:

我们似乎听到鱼儿对海水在说,你不知道我有多么爱你,我的眼里只有你。我们似乎听到海水对鱼儿说,你不知道我有多么爱你,因为你就在我的心里。

我们又似乎听到军舰对海港说,无论我走到哪里,我心里总有你;海港对军舰说,无论你走多远,千万要回到这里!祝愿他们的爱情像缆桩一样牢固,像潮汐一样忠贞,祝愿他们对爱人永远像大海一样包容,像太阳一样热情!

由上可见,微时代的文艺作品也可即时移植到婚礼主持词的写作中。毕竟,文化就是在这种移植、传承、传播中发展的。

[1]冯利等编.当代国外文化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159.

[2]网丐.微博引爆全民“微时代”[J].软件工程师,2011(2).

[3]林群.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J].青年记,2010(1).

[4]周忠成.“微时代”手机视频的融合与创新[J].中国电视,2010(3).

[5]谢钢.试析企业形象“文化包装”的心理效应[J].技术经济,1999(5).

[6]蒋益.品牌打造与文化包装——兼论长沙餐饮品牌文化包装之得失[J].长沙大学学报,2006(3).

[7]石伟华.文化包装下的创意产业[J].中国包装,2013(5).

2014-05-11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越地现代文学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2JDYW02YB;国家留学基金项目“美国华裔文学批评中的‘创伤’心理研究”,项目编号:201408330075。

李先国(1971-),男,湖南常宁人,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G122

A

1008-293X(2014)04-0102-05

猜你喜欢
新郎新娘婚礼
新郎与新狼
农家妹子娶新郎
“眼镜新郎”透过镜片看到你的心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场婚礼
新娘,你很帅
扮新娘
幸福的“围头新娘”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
我是新郎
多趣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