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探析

2014-04-10 09:58:03金圣塔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微信时代政治

徐 俪,金圣塔

( 1.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

微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探析

徐 俪1,金圣塔2

( 1.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

随着科技信息的高速发展,微博、微信等“微媒体”迅速崛起,宣告了微时代的到来。“微媒体”以其强大的功能风靡学校,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广泛使用的媒介。针对微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章通过分析微媒体概念、特点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微媒体开展各项工作,从而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微媒体;优势;途径

伴随着信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介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微博、微信、微公益等新名词让我们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微时代给我们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史无前例的便捷,当然信息传播的肢解化、碎片化也逐步影响了处在人生关键时刻的他们。如何在紧跟时代步伐的同时,探索出新的工作方法,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对高校的稳定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一、微媒体的概念与特点

(一)微媒体的概念

微媒体是一种以微博为主要形式的网络传播方式,涵盖QQ、微博、微信等,是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迅速崛起的信息传播方式。它以电脑、手机网络为载体,随时随地更新、发布各类信息,是一种快速、高效、便捷的共享平台,也兼具编辑视频、图片等功能,从而实现了即时共享。

(二)微媒体的特点

信息传播的增值性。任何信息的增值发布都可以成为信息源。一篇文章的发布是信息源,对原有文章作一定的修改或者对其进行评论等都是信息源。任何信息的新加入,只要是能实现信息的增值,就可能有相对的受众群体,而这个群体并不需要官方的认证、允许,也不用按照一定的正式文体发布。

信息选择性。微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从被关注到被评论、被转发、被转载,这是一个信息优胜劣汰的必然流程。甚至很多信息并不需要进行删除,它们仍会被隐形的进行选择和排序,更好的信息会被转发、被评论、被转载……当然这个过程有很多垃圾信息,但不会被整个网络环境产生致命影响,因为这是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

(三)传播速度的即时共享性

微媒体中最具突出代表性的当属微博、微信。它们不仅兼具博客的优点,又不失自身传播效率高的特性,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就可以将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立刻呈现。他们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推动着网络时代的发展。

(四)传播内容的复杂性

微媒体的出现使信息传播途径变得多样化和灵活化。人们不再单一地通过报纸、书籍、电视媒体来获得信息,而更多的是依托微媒体,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来强化情感,不局限于内容、不拘泥于形式来传递信息,使微媒体的传播内容生动多样。

(五)传播方式的广泛参与性

微媒体的传播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微博、微信、Instagram等只要在线就可以实现无障碍交流。这一特点使得微媒体已然成为当今受众面最广、影响力最深、实用性最强的传播媒体,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任和喜欢。

二、微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微媒体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受限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对象。而微媒体不受以上三者的限制,不但可以进行有效的大众教育,还可以得到受教育者的反馈,极大地激发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教育实现了真正的互动影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适应科技时代的发展形式,利用新媒体平台,调整工作方式,实现教育多样化和灵活化。

(二)微媒体提供了表达自我情感的新途径

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口头说教方式为主,微媒体占据着新优势,利用各种方式发布信息,用生动的视频、图文材料进行引导,有效地缩短了教育和被教育者的距离,成为学生表达自我、抒发情感的重要渠道,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微媒体冲击了学生传统的价值观念

微媒体时代的方便、快捷也给当今的某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他们借此平台宣传各类不良的思想、散布各类谣言。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自制能力相对比较薄弱、是非辨析能力不够强大的学生带来了冲击,也给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挑战。同时,微媒体不受时空限制,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在网络中,严重影响了课堂的秩序、减弱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欲望,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微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探索

置身于微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必然要适应当前微媒体的时代的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掌握教育新手段,开辟教育新阵地,用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一)认知:顺应时代发展,认清微媒体的新优势

随着高校迎来了“90后”、“95后”学生潮,学生管理呈现复杂、偶发、多变的特点,微媒体为主的交流渠道让信息传播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和难以掌控,也给师生间沟通和交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便捷的是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表达自己的心声,也可以与广大师生分享自己成长的点滴。目前,发达地区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组织以官方名义开通了微信、微博客,也得到了在校学生的广泛关注。微媒体的介入,同一个高校不同的分院,同一个地区不同的高校的学生组织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不仅给学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有效扩大了学生组织的知名度。

微媒体有效使用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相比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而言,微媒体视域下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将具有更好的广泛性和实效性。正因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微信、微博这类微媒体的关注,学校可以依靠这个平台发布通知,公布各种正能量信息,如评奖评优、奖惩助贷、招聘信息等等,方便学生能高效地掌握第一手信息。学生工作人员也可以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给予解答,使工作更加公开、科学,更能促进学生工作和谐、有序发展。

(二)参与:学生工作人员要积极投入微媒体平台

学生管理人员要注册相关微媒体账号。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要及时申请相关账户,及时掌握学生信息,以便在第一时间做好相关处理关注,以免不良信息不利于学生的思想稳定,也不利于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

积极收听收看微媒体中的重要发言。微博、微信等微媒体中有些名人具有话语权,偶像的言论往往带来更多的波浪效应,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对这类言论要有一定的掌握,同时要保持清醒,明辨精华和糟粕。

要擅于表达个人看法。在充分掌握他人言论的基础上,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把握好自己的观点,良好表达个人的心声,敢于发言、擅于发言,与学生形成良性的互动,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要努力成为意见领袖,在基于交流和互动的基础上,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可能会受到抨击、受到挑战、受到关注、受到追随。因此,在微媒体这样的虚拟空间里,学生工作人员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拥有分析问题的方式,更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去引导学生、服务学生、管理学生。

(三)监管: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切实采取措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要拥有判断意识。微媒体中,每个言论都是一种观点、一种思维方式,甚至是一种潜在的行动意识。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有效识别学生的发言,以便更好地预测学生的不稳定因素,便于有关问题的顺利解决。

建立联动机制。微媒体信息的多样性和广泛性等特点,会形成网上散布谣言等恶性事件。发现这些问题后,要及时制止、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及时发布合理的言论,更好地维护校园安定团结。

要依托第二课堂。在关注学生发布信息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强化微媒体中体现的问题,去引导新事物的发展。要让第二课堂成为一个更符合他们性格、思维方式的平台,让学生自觉分析,冷静思考,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树立发展理念。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为学生服务、分享成功的同时,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指导实际工作。在给学生创造良好条件的同时,要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要充分利用当前微媒体时代下各种便捷的沟通方式,让学生潜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挥,真正实现良性发展。

信息时代各类通讯传媒的飞速发展,给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开阔视野,更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方法,努力创造工作新平台,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1]郑瑜辉,陈林建.试论微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2).

[2]陈秋兰.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3,(5).

[3]武小清.“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2,(4).

[4]焦红强.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河南教育,2012,(6).

[5]岳颀,卫春晖.浅析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高等函授学报,2012,(5).

[6]郑展鸿,卢瑞扬.微博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

[7]刘静.“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2,(8).

[8]赵倩影,郭跃军.“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媒介教育, 2013,(9).

(责任编辑:付元红)

The New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Micro-Media Horizon

XU Li1,JIN Sheng-ta2

( 1.Qianjiang College,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2.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

With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we-blog, micro letter etc, announce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micro-media. Micro-media is popular because of its powerful function. With regard to media under the horiz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cro media concepts, as well as how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all work with medi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the new way.

micro-media;advantage;way

2014-10-21

徐俪(1985-),女,浙江金华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G416

A

1671-4385(2014)06-0083-03

猜你喜欢
微信时代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HANDS OFF THE WHEEL
微信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