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问题

2014-04-10 06:06付建成王越群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监护人儿童农村

付建成,王越群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迁徙流动的日益增多,在农村普遍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受教育群体。我们通过对西安、延安、商洛、杨陵等市(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抽样调研,以及通过文献资料和网络搜索抽样等多种研究方法,基本理清了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成效

陕西省现有农村留守儿童约130万人,约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11.8%[1]。由于各市、县(区、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不甚平衡。陕西省曾先后出台了若干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方面的意见[2],提出了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五项机制”和“五项措施”[3],再加上教育部等5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的支撑[4],我省各市、县(区、市)都能围绕要求,努力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并取得了诸多成效。

在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五项机制”落实方面,大部分县(市、区)的中小学都能在以下方面给予重视:

一是各县(市、区)大部分中小学校每学期都能对留守儿童进行认真调查和登记,建立包括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家庭详细住址、联系方式、家长从业地址及其法定监护人详细信息等内容的专门档案,并对留守儿童的成长经历及变化情况给予详细记录。通过对高陵、蓝田、杨陵、周至、宝塔5个县(市、区)抽样问卷调查表明,80%的县(市、区)都已经出台了相关文件进行管理。

二是各县(市、区)的大部分中小学校都很重视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机制。调研表明,约有60%的县(市、区)都已建立这一工作机制。高陵县还形成很多典型经验,如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行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针对性的提出教育和管理方面的建议;班主任每学期都要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实际指导监护人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建立在外学生家长联系卡,确保留守儿童出现紧急或特殊情况时,能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要求留守儿童定期和在外务工的家长通电话,增进他们的亲情关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

三是约有60%的中小学校都能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结对帮扶等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感情帮扶对子,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高陵县还由结对教师轮流开展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运动等活动,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情况记录,实行同帮、同学、同玩制度,引导广大留守儿童在集体生活中得到成长,并在每学期都及时奖励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学生,使留守儿童尽量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感情交流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四是各县(市、区)大都很重视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问题。问卷调研表明,约有80%的县(市、区)的中小学基本都能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预防意外伤害、加强识别风险、自我救险能力等方面,对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全体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抽样调研发现,高陵县还特别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特殊应急机制,由学校与教师、班主任、家长(监护人)之间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责任,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安全环境中健康成长。

五是凡有寄宿制学校的县(市、区),都能按照寄宿制学校管理要求进行强化管理。调研显示,约有40%的县(市、区)建立了留守儿童寄宿管理制度,约有20%的县(市、区)刚刚建立,20%的县(市、区)正在建立。有的县(市、区)还建立了更为细致的管理制度,如高陵等县对寄宿制学生配备有专门的宿舍生活管理员或管理教师,并建立了严格的信息登记和在校学习、生活跟踪制度,有效的避免了寄宿制学生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五项措施”落实方面,大部分县(市、区)都能给予重视。具体有以下表现:

一是多数县(市、区)都很重视留守儿童特别关爱工程的实施。调研表明,约有60%的县(市、区)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有40%的县(市、区)启动了“代理家长”制度,40%的县(市、区)开通了“亲情热线”专用电话,另有20%的县(市、区)建立了社区“留守儿童之家”,其中蓝田县共建立了51个“留守儿童之家”;有的县(市、区)的中小学校,还通过加强班主任工作、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等形式,使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情感关爱和人文关怀,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和思想上的困惑,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校园里大家庭的温暖。高陵县有的学校还定期为留守儿童免费体检,以确保孩子们的身体健康,部分学校还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纳入教师工作的考评之列。

二是重视发挥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的家庭教育管理作用。调研表明,约有40%的县(市、区)的中小学校,都能按要求定期召开监护人会议,如蓝田县各校每学期都要召开1—2次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另有60%的县(市、区)的中小学校,也都能按要求开展此项工作。高陵县的做法是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有针对性的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培训;有的学校还能利用节假日家长返乡期间,对留守儿童监护人或父母进行集中培训,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学习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不断提高对孩子的监护能力和教育水平。

三是多数县(市、区)的中小学校都能创造条件搭建有效关爱平台,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抽样问卷调查显示,约有40%的县(市、区)中小学校,都能与村、组干部联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形成齐抓共管之势。同时,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照顾和关心,对学习有困难的留守儿童由老师进行个别教学和课后辅导;在实施“两免一补”、营养餐改善计划、希望工程等惠民政策方面,60%以上的县(市、区)都能重点向贫困农村留守儿童倾斜。

四是有超过80%的县(市、区)中小学校能够利用少先队、共青团、工会、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力量,广泛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另有超过60%的县(市、区)的中小学,能够组织一些退养在家的离退休教师、干部和社会爱心人士,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开展帮扶教育活动,让广大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五是各县(市、区)大部分中小学校都能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礼仪习惯,或通过留守儿童生日班会队会、主题班会队会、师生交流会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引导留守儿童拒绝不良嗜好,远离不法场所,蔑视不轨人群,做到人格自尊、生活自立、独处自律、成长自强。

总之,近几年由于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有关方面的重视,陕西省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问题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二、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关于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动态监测和教育管理机制的通知》落实中的问题

一是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机构的职能发挥还不够充分,对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还不够持久深入,机制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好。虽然《关于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动态监测和教育管理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必须成立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专门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共青团、关工委、学校、村组干部等要共同负起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责任,但是,除了像石泉等少数留守儿童比较多的县(市、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机构的职能发挥还比较充分、对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能够持久深入、机制的作用发挥比较好,并形成典型经验获得公认而被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进行表彰外,大多数县(市、区)的工作都不够深入,如有超过60%的县(市、区)仅仅停留在发文件和对文件阅读上。有40%的县(市、区)甚至没有统一要求,所有工作都交由各学校自行落实,另有超过60%的县(市、区)基层村组干部只是在出了问题时才过问此项工作,平时根本不去参与管理和教育。

二是社会各方面共同合作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有些基层领导还不够重视。如通过对蓝田县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访谈调研发现,虽然该县县委和县政府都很重视留守儿童工作,号召全县各有关方面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兰花草行动”,并从2010年起先后下发多个文件落实此项工作,县委书记和县长还亲自带头联系帮扶留守儿童,把此项工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在基层的各单位领导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差异,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工作落实效果千差万别,没有形成全民齐抓共管、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局面。高陵县也反映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小组成员单位每学期开展一次关爱行动外,社会其他组织对此工作的落实都不够到位。

三是一些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校作为关爱留守儿童的实施主体,应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使命,全方位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一些学校不能够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也不能开展扎实细致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通过对部分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访谈调研表明,除部分学校领导认识不足外,绝大多数学校都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升学应试和应对上级各种检查评估等方面,再加上农村学校师资水平能力整体偏低、职业道德不到位、时间精力不济等因素影响,导致很多农村中小学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方面,普遍存在急功近利、浮躁应付等现象,没有营造一种扎实、细致、有效的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良好氛围。如调研表明,有超过40%的县(市、区)农村中小学的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机制刚刚建立,几乎没有开展正常工作。约有20%甚至比例更高的县(市、区)的中小学,在开展“自强自律”教育、班主任家访、师生结对帮扶、寄宿制管理、心理咨询、留守儿童之家、监护人培训等方面的工作,都很不到位。

2.留守儿童自身在教育和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是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调研发现,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多是与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普遍欠佳,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不仅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这样,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比较差,如抽样延安市宝塔区学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处于优秀的只有约为10%,处于中等的约为27.2%,约有63.6%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都比较差。

二是多数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性格缺陷。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通过抽样延安市宝塔区部分学校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对孩子学习几乎没有严格要求,基本放任不管的高达45.5%,有55.5%的监护人也是偶尔管一管,对孩子上学迟到、旷课、逃学不予教育反而放任自流的监护人高达54.4%;学生问卷也反映出监护人能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仅仅只有10%至25%左右。由此导致在学校经常违纪、抽烟、撒谎等不良行为的留守儿童比例高达54.5%。这说明由于监护人对孩子管不了或不会管,留守儿童在家中几乎生活在无任何约束的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蛮横霸道、心理执拗、我行我素等极端性格。

三是很多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由于远离父母,使留守儿童缺少与父母进行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延安市宝塔区抽样问卷调查显示,有高达81.8%的教师最担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实上,留守儿童在遇到问题时,也不太愿意与老师或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延安市宝塔区的调研显示,留守儿童能经常给监护人说心里话的只有11.1%,几乎没有人愿意与老师交流。相反,愿意与同龄同学或朋友进行交流的有40%多。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工作不到位,也使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延安市宝塔区调研还显示,有63.6%的学校没有合格的心理咨询教师。而教师们则着急认为处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联系家长,而不是学校和教师来解决。总之,由于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必然引发留守儿童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

三、进一步做好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对政策和责任的落实

一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好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动态监测和教育管理机制的通知》精神。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不是留守儿童个人和家庭的事情,而是关系到下一代成长、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国家未来以及实现中国梦的奠基工程,应该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鉴于前述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认为,首先应该继续贯彻落实好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动态监测和教育管理机制的通知》的所有内容,因为这个《通知》的所有内容都是从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出发而提出的措施和要求。因此,建议省教育厅在全省开展《通知》落实情况大检查或督查评比活动,并通过检查评比,推动全省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是设立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专项资金,以确保对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实效性。在资金的使用方面,建议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机构,确保专款专用;同时建立留守儿童寄宿制管理机制,并通过专款改善寄宿制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条件;也可以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其在校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对承担延长任务的教师通过专项经费给予适当补助,使留守儿童能够切身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关爱。

三是加强政策调控与创新力度,通过出台新的政策鼓励和引导留守儿童家长尽量就近务工,最大限度的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同时,出台或完善进城务工农民的孩子能够在父母务工所在地入学入托的办法,特别是要坚决纠正和杜绝拒绝农民工子女上学或变相高收费增加农民工经济和思想负担的错误做法,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农民工子弟享受与当地学生同等的待遇。

2.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社会教育的不足

一是学校要明确自身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问题上的“主角”地位,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即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来。

二是学校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内涵管理、活动开展等方面,要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真正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集体的温暖,不因父母在外打工而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

三是针对学校班级中关注“共性”多,忽视留守儿童特殊群体或个体的情况,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让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真正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以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亲子关系的缺失而给他们带来的伤害。

四是学校逐步建立并切实执行留守儿童监测制度,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分类教育管理,把在留守儿童身上易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是学校应利用现代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开通家长热线,方便家长及时、快捷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六是创新工作方法,利用春节、假期等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形成合力效应。

3.创新家庭关爱方式,努力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和教育沟通方式

一是在舆论宣传上,引导留守儿童父母考虑孩子的心理和感情因素,在没有可靠监护人的情况下,父母最好留一人在家,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与影响。如果确实因特殊情况父母都必须外出时,一定要教育和引导父母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家长要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身体、学习等综合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并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做到增加家庭收入与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是学校对于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适时进行培训或召开专题家长会,重点纠正家长认识上的错误,即不仅关注挣钱给孩子吃好、穿好等物质上的满足,更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爱,巩固亲子关系。

三是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要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4.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的氛围,进一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

一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针对当前家庭、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合作与沟通的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即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解决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是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要依托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委员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等相关机构,协调教育、文体、广播、司法、财政、劳动、卫生、民政、工商、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涉及教育教学、扶贫助困、公共卫生、法制宣传、预防犯罪、权益保护、文体科技、市场净化、环境整治、劳动用工、经费保障等诸多领域,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逐步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体系。对各部门已有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要分析整理,使其更具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由政府协调建立农村社会化的未成年人教育和监护体系。留守儿童并不是所有时间都在学校,特别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下,使留守儿童在校外的时间更多了。所以,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建设就显得非常迫切与必要。同时,当前也具有了建立社会化教育和监护体系的可能性和基础。基层党政机关有大量富余人员,中小学校有大量退休人员,他们完全能胜任中小学生的监护和教育工作。可考虑由基层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相关群众性组织参与,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和监护体系,起到沟通家庭、学校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桥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陕西留守儿童130万,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逾一成[EB/OL].中国新闻网.2011-12-10.

[2]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EB/OL]. www.snedu.gov.cn/news/jiaoyutingwenjian/201105/20/3327.html.

[3]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动态监测和教育管理机制的通知[EB/OL].www.xaedu.sn.cn/121/zhengcelilun/146087.jhtml - 2012-6-2.

[4] 教育部,等.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guoqing.china.com.cn/zwxx/2013-01/10/content_27648319.htm.

猜你喜欢
监护人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School Admission择校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