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进头脑探析

2014-04-10 05:49:17徐铁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价值观思政

徐铁光

(绍兴文理学院 法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湖南师范大学 哲学博士后流动站,湖南 长沙410081)

大学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进头脑探析

徐铁光

(绍兴文理学院 法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湖南师范大学 哲学博士后流动站,湖南 长沙410081)

大学思政课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进头脑,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使教师素质达到应有水平;贯彻“以学生需求和利益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灵活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

大学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头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学校是主阵地,课程教学是主渠道。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思政课。现在,我国本科学校基本上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两个核心”)“进教材、进课程、进课堂”相对容易,“进头脑”最困难,“进头脑”是目标,是关键。“两个核心”内化为学生的理念与自觉行为,才是真的“进头脑”。[1]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懂、信、行是衡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头脑”的标志。懂是指融会贯通,信是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行是指自觉地付诸行动。懂、信、行三个环节中,信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现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有以下问题:内化的基础(认知)、动力(情感认同)、结果(信念)不牢固,意志不坚定,内化缺少外化支持。[2]解决的途径包括:前提是明确意义,根本是真懂真信,关键是积极践行。[3]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否懂、信、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思政课,而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进头脑,就要使教师素质达到应有水平,贯彻“以学生需求和利益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灵活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

一、夯实基础:使教师素质达到应有水平

前教育部长周济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教师要吃准吃透教材,通过讲课艺术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听、信、行。学生对政治课的态度与教师素质直接相关,教师教学艺术与教师自身素质密切相关。因此,提升高校政治教师综合素质特别重要。教师素质中,教师职业技能是核心。教师的普通话、书写能力、多媒体技术、备课能力、表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沟通能力等教师职业技能越高越好。当然,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综合素质远远超出了其职业技能。政治素质高、理论素养好、具有必备的人文知识和良好品质以及人格魅力是对高校政治教师的要求。高校思政教师要顺应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提升自身素质与魅力,成为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引领者。

“两个核心”是真、善、美的统一。教师要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让学生从真、善、美的高度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这就要处理好“一桶水”与“一瓢水”的关系。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理论素养,善于从哲学高度把握问题。要讲好“两个核心”,教师自己先要吃准、吃透,通过高超的讲课艺术使学生领会到“两个核心”的真、善、美:科学之真、伦理之善、艺术之美。

对于“两个核心”,思政课教师要努力做到“五真”:真学、真懂、真信、真教、真行。“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只有教师对“两个核心”做到了“五真”,才可能使大学生对“两个核心”懂、信、行,才会使“两个核心”进大学生头脑。

二、突出主体:贯彻“以学生需要和利益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

重视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要和正当利益。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实质是以学生的需要和利益为本;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正当利益,关键是老师要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包括思考问题。老师除了上好课,还要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并用适当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另外,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学生的需要,不只是精彩的课堂教学,还包括教师对他们关爱、激励、支持和帮助,并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提供对他们有价值的各种信息,指引他们的人生航向,解决他们成长中的困惑,等等。一个能上好课、有高度责任感并能满足学生各种需要和利益的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学生从情感上就会认同和喜欢这位老师,很可能还会“爱屋及乌”,更好地接受这位老师的理念,“两个核心”同样如此。

学生对“两个核心”的内在需要是它们进头脑的前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教师教学要契合学生的爱好,满足学生的需求,维护学生的利益,调动学生对“两个核心”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应根据受教育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态度倾向组织和传递教育信息”[4]找到学生需求、利益与“两个核心”的契合点,让学生体会到“两个核心”符合他们的需要和利益,也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从而接受“两个核心”的教育。大学生的需要既有相同的地方,同时,个体差异性也比较大。由于地域、民族、阶层、家庭背景、生活条件、性别、专业、年级等方面不同,每个大学生在价值认知方式上存在差异。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教师要因材施教,要联系学生思想现状,尊重大学生个性差异和价值选择,加强师生交流、讨论与对话,提升教育效果。

“两个核心”指导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学生实际。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才会信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也不例外。大学生的实际包括知识结构、人生阅历和思想特点等。只有结合大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帮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他们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找到能引起大学生共鸣的切入点,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高校教师一定要对学情作出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有的放矢,才会事半功倍。比如,教师可以列出社会上存在的、学生关注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要求不相符的现象,师生共同探讨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一次价值观的洗礼。通过一破一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更好地扎根在学生心中。

三、转变方式:采用灵活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

教师要采用灵活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变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一般来说,我们有三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可供选择:教师主导讲授、以问题为基础、学生团队协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一种模式为主导,有效整合这三种教学模式,发挥它们各自的长处。

1.注重理论教学。在课堂上,教师根据需要可以灵活采用讲授法、谈论法、启发法、双向交互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团队授课法等各种方法。在涉及“两个核心”的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要把基本内容讲透彻。使学生对它的价值认同建立在理性的认知基础之上。可以让大学生听八荣八耻歌,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会的视频,对偶像的变迁进行反思。讨论中国道德现状,特别是一些热点问题,比如:道德模范与“最美现象”;老人摔倒了,扶还是不扶?还可以请专家和楷模来学校搞讲座。相关教育要紧密结合大学生关注的问题,比如大学生经常浏览的网站上所讨论的热点问题。对于相关的内容分类整理并运用到教学中,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涉及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注意:课前准备充分,谋划好课堂的整体布局,演奏好课堂三部曲:虎头、蛇身、豹尾。虎头指精彩的开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蛇身指课堂教学有适当的信息容量,豹尾指强有力的课堂小结。提问要有艺术,要注重实际效果,注意轻重缓急,利用好教学辅具;要注意非语言表达;教案只是讲课的思路,上课要关注学生反映并及时作出调整。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注意与学生的互动,等等。

我们要通过本校思想政治教育网页、网络课堂、教学博客、知音信箱以及教师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QQ群等,架起与学生在网上沟通的桥梁,以进一步拓展“两个核心”教育教学空间。

2.加强实践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我校思政课都有实践教学环节,而且实践教学在整个思政课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我校“概论”课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及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其中,理论教学64学时,实践教学32学时。学生期末总评成绩构成60%是期考成绩,40%来源于学生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从实践教学来看,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包括调研报告、案例点评、毛泽东选集读书笔记、小组讨论和发言、个人课堂发言、时事评论、暑假社会实践等。从理论教学来看,“概论”课有一个目专门讲建设“两个核心”,另外,“概论”课各章都渗透了“两个核心”的精神。关于“两个核心”的实践教学,以小组讨论和发言为例,其实施可采取如下步骤:预先布置任务、提出问题,小组准备,每个小组选一个同学上课发言,本小组其他人补充,其他组同学可以提问、质疑和辩论,老师评论并总结。这样,三种基本的教学模式——教师主导讲授、以问题为基础、学生团队协作就有机结合起来了。有的学生通过微电影等形式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两个核心”渗透在其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案例点评可以选取一些与“两个核心”相关的一些时事热点(比如郭明义事迹以及习近平给郭明义的回信;信义兄弟孙东林、孙水林相关视频)让学生进行点评。调研报告在选题上也可以与“两个核心”联系起来,比如: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教育、绍兴市区农贸市场个体经营户诚信分析。暑假社会实践的形式多样,比如三下乡、进社区、咨询、文艺演出、外出参观(比如,带学生去南京参观中山陵),其余学生返乡参加社会调查。通过切身的社会体验来全面把握“两个核心”的精神实质及其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出的基本要求。

教学方式要适合老师自己,也要适合学生。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相关科研成果特别是一些主要的观点展示给学生,使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这样,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和地位会提高。一个博学多才、敬业、教学技能突出、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的观点、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尊重学生个性、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和利益出发的老师,必定能赢得学生的好感与敬重,教学效果也会好。

“两个核心”进头脑还需要解决如下问题:思想政治课与校园文化、日常管理有效整合。长效机制包括理论研究、教育模式、教育机制、教师素养等方面。[5]其实,要更好地让“两个核心”进头脑,就要拓展思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齐心协力,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整合专家、模范以及其他关心、支持“两个核心”教育的力量,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才有可能争取更好的效果。总之,大学思政课要其他方面的配合才能更好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进头脑。

[1]张广斌.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德育,2011(10).

[2]周孟杰.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有效途径[D].湘潭:湘潭大学,2010.

[3]刘泽雨.内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

[4]李德芳,杨素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5]龙一平,高军.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

2014-09-15

2014年度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语境下的网络核心价值观研究”(2014RS4020)、2012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科学发展观的伦理价值”(12HQ20)的阶段性成果。

徐铁光(1976-),男,湖南湘潭人,绍兴文理学院法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网络伦理研究。

G412

A

1008-293X(2014)12-0053-03

(责任编辑周一农)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价值观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