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负面清单,守三峡库区

2014-04-10 21:24
南方周末 2014-04-10
关键词:大平根治三峡库区

◤是否要引入环保工作一票否决制,会统筹考虑,一票否决制并非科学。

◤不管下游怎么努力,如果上游污染没有控制好,污染物总会流下来并全部沉积在三峡库区。

◤从2004年至今,重庆208家企业纳入主城环保搬迁计划。目前,还有42家未搬迁。

南方周末记者 吕宗恕 发自重庆

2014年3月27日,南方周末记者见到史大平时,他在重庆市环保局局长的位置上还不到14个月。与“厅长时间”专题访问过的一些“老环保”不同,此前他曾在多个区县担任党政主要领导职务。

重庆2013年修订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指标体系》,环境保护分值由3至4分增至8.5至9分,高于GDP增长考核分值。

而在重庆,除了与其他省份无异的环保任务之外,三峡库区的水环境安危,也是史大平肩上的重压。“到2017年左右,也就是在我的任期内,要让这42家企业从主城区或临江地段全部退出来。”史大平说的这些企业,正是三峡库区重庆段的遗留问题。

环保考核重于GDP增长考核

南方周末:重庆2013年修订的考核体系,具体有什么变动?

史大平:在环保方面,我们把9分转换为百分制,100分细化到考核子项目上,这些子项目都是与空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相关,也有关乎环保民生的内容,还包括舆论监督。只要被媒体曝光,就会被扣分。等考核结果出来后再转成9分制,再上报给市政府。

具体到空气质量的考核,去年按照新标准主城区优良天数是206天,而今年要求达到216天;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10天,每增加一天就加分,减少一天就扣分。

南方周末:考核依据的数据,由区县环保局提供,但环保局又是归书记、区长管,这种下属监督上司的模式,怎么确保数据真实?

史大平:没有办法作假,也很难作假。因为,所有重点监测对象都已经上了在线监测设备,其中国控点有17个。再说,老百姓的眼睛也都看着,如果哪家企业出现生产污染,他们也会及时举报,事实也是这样的。

南方周末:在线监测数据可以造假,不少媒体已做过此类报道。重庆发生过吗?

史大平:目前还没有。但有对环保措施上得不够或执行不力的,比如丰都县等就被区域限批。

南方周末:官员职务变迁比较快,而不少环境污染问题有滞后性,在追责上,重庆有没有办法?

史大平:目前还没有办法,但我们正在酝酿相关政策。

南方周末:目前有哪些区县因为考核成绩不佳被处理?

史大平:被处理的还没有。但有被点名的,比如丰都县有一家化工企业,老百姓反映很大,后来我们去查证后,发现它排放的气、水,还有固体废物都确实有污染;在去年环保考核中丰都县就被点名了,同时对企业所在的镇江精细化工园实行区域限批。

一票否决不够科学

南方周末:区县的党政一把手有什么反应?

史大平:有书记、区长对我说,你们这个考核对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可以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我们的成与败都系于此上。环保分值一不小心掉了下来,考核排名就会排在其他区县后面,不仅书记、区长脸面难看,而且从本质意义上讲,也影响到了书记、区长的升迁。

南方周末:未来可能引入环保考核一票否决吗?

史大平:是否要引入环保工作一票否决制,会统筹考虑,一票否决制并非科学。但可以肯定的是,生态文明环保工作是容易丢分的一个环节。如果在环保考核中排到最后一名,整个领导班子的考核,包括评先、创优也会受到影响,等于是一票否决了。

南方周末:为何你觉得一票否决不够科学?

史大平:中央提出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是一个客观的有机整体,而生态文明建设及环保工作是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还不能简单说是五分之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我觉得做环保工作要讲理性和规律性。所以,我认为所谓的一票否决未必就是一个好的办法。

在执行层面,重庆区县考核体系最终会看综合评定,不能因为一项工作的失败就认定全部工作的失败。

三峡库区污染,需上下游联防

南方周末:三峡库区的环保问题,一直受到关注。

史大平:我们主要抓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碧水行动”,狠抓水污染防治和保障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现在,我们对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都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并已经在长江、乌江、嘉陵江(后两者均为长江重要支流)的重庆段重要断面,以及重点污染企业安装了自动化在线监测系统,一旦水质超标,我们环保监察队伍就会立即着手调查。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一些重点污染源排污口、重要河流断面的监测监控。

南方周末:库区水环境隐患在哪里?

史大平:在我看来,重庆段长江污染更多是输入性的,重庆上游还有一些省份,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水最终流入重庆江段,也是成库江段,所以,这么广泛的面源污染才是我比较担忧的。

现在,乌江进入重庆的断面水质经检测总磷超标,这正是我们很担心的事情。不管你下游怎么努力,如果上游污染没有控制好,总会流下来并全部沉积在库区。

南方周末:既然有担忧,那么有没有上下游的协调机制?

史大平:我呼吁从国家的层面对三峡库区进行流域性治理,不仅是我们库区的周边区县。目前,协调机制是有的,如国家层面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同时,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每季度调度重点流域规划实施进展,协调解决跨省污染问题。市内层面:成立了重庆市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而我们自己,涉及三江流域重庆这一带的,我们划定了红线,凡是可能污染到水体的企业绝对不能安置在临江水域。就已有的项目,要求企业必须做好防护措施,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必须采取措施避免污染流到江里。

任期内,为42家企业送行

南方周末:哪些企业不能安置在临江水域?

史大平:涉及三江流域,我们有一份负面清单,在重点区块我们绝对不会新安置负面清单上的项目,比如重化工。依据清单,我们来判定哪些区域不能上哪些企业,不能做哪些事情,我们有这样的判定标准。

南方周末:据媒体报道,德国化工公司巴斯夫准备在重庆建设年产40万吨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项目,这种项目是在负面清单之外吗?

史大平:不属负面清单范畴。巴斯夫项目属于重庆化工产业结构调整项目,上马的同时关闭了大量的小化工企业。在建设过程中,该项目采用了先进成熟的制造工艺和管理技术,且不在主城区上游,污染和风险可防可控。

南方周末:有办法解决清单确定之前的历史遗留问题吗?

史大平:要解决这些企业的污染问题确实需要一个过程。直辖以来,重庆在环保上的投入力度很大,整改措施也是伤筋动骨的,环保设施建设、环保搬迁等的费用高达1500亿元。未来,还有不少企业在环保倒逼状态下需要关闭、搬迁或进行更新换代。

南方周末:还有多少家企业呢?

史大平:从2004年至今,重庆共六批208家搬迁企业纳入主城环保搬迁计划。目前,已完成166家,还有42家未搬迁。其中重庆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重庆钛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嘉溢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等还未搬迁。其中较多的是重化工。比如川东化工、江南化工,还有重庆发电厂、九龙发电厂。在我的任职期限内,我将极力推动42家企业的搬迁,就是推动他们到一个有环境容量并且适合这些企业生存的地方去。到2017年左右,这42家企业估计会从城区临江地段全部退出来。

南方周末:目前这些企业有没有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史大平:截至目前,未发生一起重特大环境安全事故。但是,这些位于主城区人口稠密或临江地段的电厂、水泥厂等企业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和废气、废水污染。

南方周末:如果给这42家企业排序,最难的是哪家企业?

史大平:总体而言并不太难,因为这些企业现在都在江边,而这些地方是风水宝地,地价倍增,通过土地置换、资本运作,可以找到一个适合企业生存的更好的新地方,这是完全可以的。记得我在江北区当书记时,搬了七八家化工企业,很多企业搬得欢天喜地,也都搬发财了。

最难搬走的可能是一些大型企业,因为投入很大,解决人员就业压力大,新厂选址和新厂房建设也需要较长周期。

确保库区环境安全

南方周末:现在重庆长江上有些船坞式的餐馆,算不算是隐患源?

史大平:按道理,这些水上餐馆应该都有专门收集污水的设施,统一收集,统一处理。但现实的这些餐馆问题算是我们管理上的一个漏洞、短板。大部分水上餐馆及江上跑的船舶等污染控制得不好,下一步,我们将推动交通部门加强船舶污染治理工作。

南方周末:对库区水环境好转,是否有可行的计划和步骤?

史大平:不要造成新的污染,把旧的污染逐步退出,这就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另外,对上游污染源我们也希望能尽早治理。比如乌江贵州段有个磷工业基地,属输入性污染源。

南方周末:哪些是可以根治,哪些不能根治?

史大平:从面上来说,根治突发性环境公共事件所造成的污染并不太难,因为这种污染通常产生的时间不长,污染的程度不深,只要用合理、科学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是可以根治的。

而历史遗留下来的土壤污染就很难根治了,至少短期内不容易根治,原因是这些污染日积月累,且有很长的衰退周期,要根治就需要很长时间和很大的投入。

南方周末:是不是担心环境安全问题?

史大平:确实有这种忧虑。所以,我说工作紧张,压力就在这里。

南方周末:三峡库区一旦出问题,其影响不言而喻。

史大平:可谓全世界关注,所以,我们不能懈怠。要化解担心,只有靠制度、靠机制,这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依我看,关键在平时的工作,要形成全链条的管理。

另外,媒体监督是非常必要的,我来环保局后,我希望有监督报道,通过监督报道,才会把工作的失误和缺陷尽快改正过来。

猜你喜欢
大平根治三峡库区
一人得病染全家,幽门螺杆菌会致癌吗?必须根治吗
大排查
让顾客感受到尊重
吃药可以“根治”乳腺增生吗
离婚战
推着汽车走
三峡库区的动植物资源概况
大平矿难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