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点拨作用

2014-04-10 06:30于俊静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落花生桑娜赛马

于俊静

课改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旋律,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辅以点拨与引导,是很重要一环。阅读教学中合理适时的点拨,将会开启学生学习的门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会动脑思考,把思维引自深入。下面就是笔者在阅读教学中重视点拨,引导自悟的几点做法。

1、点拨要点在要害

一篇文章作者往往把重点部分写得特别具体、精彩、吸引人,教学中适时地在这些地方给予点拨,使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一次抱母亲》中的二、三自然段是文章重点,主要通过作者、护士及母亲的语言来表达母爱的无私。教学中教者先让学生找出描写母亲“力大无穷”的句子,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体验“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常常一手拉着我……可逢有重担,母亲总是让我们放下,让他来挑。”在学生理解到“我”总是误认为“母亲力大无穷”时及时点拨:母亲真的是力大无穷吗?为何那80多斤重的身体能承受那么重的担子?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体验这平淡无奇的语句里蕴含着母亲的深情,感受这位母亲的不平凡之处。

此外,《再见了,亲人》中追述的三个事例、《草船借箭》的借箭经过、《搭石》人景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重点处的适时点拨,都是学生悟出文章灵魂的直通车。

2、点拨要找准难点

叶圣陶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读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这启示我们:要在“深些的地方”给予点拨,使学生领会“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教者问:“从落花生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这是个富有弹性的、没有准确答案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认识和体验,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加以阐述。有的说:“应该像落花生那样做一个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人。”有的说:“当今社会人要善于展示自己,如果都像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长大连工作都找不着。”还有的说:“落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的确可贵,但一味等待别人去发现的思想是不可取的,因为如果没人发现,它不就埋没一生了?”教者及时抓住这一难点,予以点拨:埋头苦干的等候,就要脚踏实地,不炫耀、不张扬像落花生一样。该需要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时候,就象有苹果、桃子、石榴那样的勇气,学生们豁然开朗。

教者采用了这种画龙点睛的办法,帮助学生化难为易,拨疑为悟,这样既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又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3、点拨要点在疑点上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已由教师讲授转向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疑难问题,这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点拨,尤其是那些突出文章中心的问题,教师更应慎重处理:例如教学《穷人》一文时,学生在初读后提出疑问:“本文要表现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而文章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后,忐忑不安矛盾重重的心情,这对表现人物品质,不会有影响吗?”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讨论,认识到:这样写不但不影响桑娜的形象,反而使人物形象更高大,正因为尽管桑娜担惊受怕,困难重重,但宁愿自己受苦,也要抱回西蒙的孩子,这是真实地反映了一个穷人的思想感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再如:《登山》一文的教学当学习“列宁还要走危险小路下山”的教学内容时,学生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有的说:“列宁这次应该走这条危险的路下山,因为他想锻炼自己的意志。”有的说:“他不该走这条危险的路,万一掉进深渊,对国家的损失太大了,因此他不该单独行事。”这时教者适时调空:“同学们,你们能联系上下文找出理由说服对方吗?”最终,学生在深入探究、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一致意见:列宁在走这条路的时候并不是莽撞行事的,因为他是在分析情况的前提下走的,并且小心翼翼,作为一个革命者不应该害怕征服自己,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领悟也得到了融会贯通。

4、点拨可巧设空白

所谓空白处,主要是指叙事作品、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行文简洁、文章节奏变化,以及阅读审美感受的需要,将一些内容省略以后,使文章的展开过程形成的“断裂”。给读者留下了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这些“断裂地带”,正是我们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利空间。比如: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常常出现不完整,甚至略去不写的情况,由此造成人物语言的空白。《田忌赛马》一文,写田忌照孙膑主意和齐威王进行第二次赛马,果然转败为胜。那么,孙膑在观看第一次赛马的情形后是怎样想的呢?又是怎样向田忌传授妙计的呢?在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学第二次赛马的内容,设计如下创新训练:第一次赛马后,孙膑打招呼叫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轻声说:“ ”。

心理空白可以进行想象创新。又如: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教学中,当邱少去的“棉衣已经烧着,一团烈火把他整个人包围住”时,教师可设计:此时此地,邱少云想:

。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进行创新补白。

再如:以唐诗《寻隐者不遇》为例,看其空白,赏其妙问妙答:“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空白处即妙处。“松下问童子”问了什么?没有写,但由“言师采药去”可推知为“你老师在吗?”此一空白;“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显然又是另一问题“老师去哪里采药了”的问答,此空白二,发现这两处空白并填补空白,就活现了寻隐者时一老一少问答的情景,诗人对素材的删截、重组之巧妙令人刮目,而空白的留存也加快了诗的节奏,深化了诗的意蕴。

【作者单位:阜蒙县建设学校 辽宁】

猜你喜欢
落花生桑娜赛马
穷人
赛马比赛
各极其妙的《落花生》
——许地山、老舍同题散文《落花生》比较赏析
向着各自的梦想奔跑——《赛马娘 Pretty Derby》
Música china en clave de Ecuador
穷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