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质疑”了吗?

2014-04-10 06:25郑荣虎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质疑课文文章

郑荣虎

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带着疑问去读书——质疑,这一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在学习语文学科时,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辞源》收录“质疑”的词意:心有所疑,就正于人。质疑无论就此字面意思,还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都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还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促成质疑的实现。本文结合教学的实际经验,对学生质疑的方法和引导学生进入质疑情境中,粗浅的谈几点看法。

一、质疑,从何处入手

1.分析课题质疑。

揭题时,让学生抓住课题关键词质疑,有利于学生运用推测,猜想的方法去理解课文思路,以进一步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如教《黄山奇松》一课,一生质疑题目中的“奇松”,文章题目既然叫奇松,那么奇在什么地方?黄山除了松树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景物?文章重点写什么?这样,学生能对自己的猜想,主动有效地自读课文了。

2.从文章开头质疑。

这一类课文,大都是总分结构的,学生在接触到课文的一开头,顺着作者概括的思路,对文章的主旨常有总领全文的作用。比如《陶校长的演讲》这一课,开头的第一段是“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激发学生质疑:陶校长要谈哪“四个问题”?他为什么要谈这四个问题?随着对课文的逐步深入的阅读,学生会在极为相似的叙述句式中进一步明白文章的主旨,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质四个方面受到教育。

3.抓重点语句质疑。

语句教学在小学语文是十分重要的,要多让学生在品词赏句中提出问题。在教学《师恩难忘》这一课时,在课文的结尾作者写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话来作文章的结尾?通过理解词意:培植树木需要十年,培育人才需要百年。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再阅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教师工作的平凡而伟大,体会作者永远铭记老师、永远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情。

4.从课后精心设计的问题学习质疑。

教材上课后精心设计的问题,启发性、针对性很强,都是质疑的典范,学生可以思考这些问题提出的角度、方法,学会提问。

教学《在大海中永生》时,课后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鲜花伴着骨灰”,有人说应该是“鲜花拌着骨灰”,你怎么看?说说理由。学生在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不能改换。因为“伴”有陪伴的意思,更能表达人们对一代伟人——邓小平的尊敬和怀念之情,而“拌”只是搅拌的意思,不能表达这种感情。通过对此问题的质疑,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二、质疑的实现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如何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呢?

1.课堂的民主氛围,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应允许学生“乱插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2.教学的新颖方式,是学生乐于质疑的催化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就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做新的探索。要增强学生的这种内驱力,就必须克服“师道尊严”的陈旧理念,改变“我讲你听”或“我问你答”的教学方式,不断研究、创建新型教学形式,鼓励学生独立思索,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到质疑和解决疑问的乐趣。

3.思维的良好习惯,是学生能质疑的捷径

“书山有路勤为径”,说明学习还是有“路”可循的。由于学生受自身年龄阅历及兴趣、价值观的影响,有时候提出的问题可能过于幼稚或不切主题,甚至有些同学可能会提出一些不着边际的疑问。教师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整堂课的学习效果。所以在鼓励学生质疑的同时,教师也应当让学生明白在学习中质疑的益处,并对学生加以方法上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发挥好引导作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让学生质疑,尽量使学生做到非“疑”不质,是“难”才问,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

总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质疑并不是学生一方面的事情,培养学习质疑的能力和良好的质疑习惯,还需要教师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大力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需要学生的思维能随着课文的主线,通过步步深入的质疑与解疑,促进语文素养得到迅速的提升。

【作者单位:沭阳县胡集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质疑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