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堂
(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内科,广东 广州 510140)
ACEI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何绍堂
(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内科,广东 广州 510140)
目的观察分析联合应用ACEI与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所有参与实验患者使用利尿剂、洋地黄等进行强心、扩充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及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各项心功能指标明显较好,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临床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加用ACEI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情况,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ACEI;β受体阻滞剂;慢性心力衰竭;联合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心内科较为常见的多发病,也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经常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情发展的启动因素与主要推动因素是“心肌重塑”,有相关研究表明这一过程受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较大影响[1]。以往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多应用利尿剂、洋地黄等药物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缓解,但只能做到短期改善血流动力学,目前临床研究及治疗更倾向于进行长期修复以改善心脏及心肌生物学性质,提高患者预后[2]。本文作者通过对我院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加用ACEI与β受体阻滞剂进行联合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86例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3例,包括26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在43~76岁,平均年龄为(62.86±8.15)岁;对照组患者43例,包括25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在42~77岁,平均年龄为(62.39±8.42)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
所有患者通过临床检查符合诊断标准已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排除既往精神病史及意识、神智不清无法正常与其交流的患者,相关药物致敏患者等。所有患者入选本次实验时均已充分的了解该实验,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利尿剂、洋地黄类等药物口服治疗,急性加重期使用呋塞米、西地兰等静脉注射,症状缓解后可使用螺内酯、地高辛等药物口服治疗,对引发心力衰竭的基础性心脏病进行抗心绞痛、扩张心血管、抗心律失常及控制调节血糖、血压、血脂等对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ACEI卡托普利及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进行联合治疗,开始治疗时口服卡托普利,6.25毫克/次、3次/天,治疗1周后加用美托洛尔口服,6.25毫克/次、2次/天,以后每周将剂量加倍,直至达到50 mg目标剂量为止。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D)。临床疗效评估标准为[3]: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及以上,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无效,心功能改善未达上述标准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数据处理
使用SΡSS软件15.0版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可信区间95%,检验水准为0.05,Ρ<0.05表明样本数据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情况(LVEF、LVEDD、LADD)明显较好,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详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注: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Ρ<0.05表明样本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病例数 LVEF(%) LVEDD(mm)LADD(mm)观察组 43 0.53±0.15# 47.95±6.35#34.12±6.75#对照组 43 0.42±0.12 50.38±7.06 36.21±7.28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慢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也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之一,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尤其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节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的临床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已引起相关医师及学者的共同关注[4]。该病的临床治疗方向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根本性变化,不在追求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等短期的药理反应,进而转向逆转心脏重塑等远期的生物学性质改变,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意义[5]。
卡托普利属于ACEI药物,可以通过RAS系统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进行抑制,使血管内皮所生成的血管紧张素量降低,可以扩张血管;同时能够对缓激肽降解进行抑制,终止并逆转该病所形成的不良血流动力学状况,是血管与心室的重构得以改善。该药物对各种慢性心力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较差的患者均有较为有效的治疗作用,可以长期的应用。
美托洛尔属于β受体阻滞剂,可以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液循环中因代偿性应激而明显增加的儿茶酚胺进行抑制,减轻其对心脏的不利影响,且具有负性传导、负性频率与负性肌力作用,可以对处于过度激活状态的交感神经系统进行有效抑制,抑制传导、缓解心肌能量、降低并消除心律失常、延缓心力衰竭,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治疗、延长寿命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虽然在治疗初期可能抑制心功能状况,但长期使用可以有效的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并且有效的对心源性猝死进行预防。相比ACEI,该药物可以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及左室流出阻力,同时上调β受体的密度以提高心肌敏感性和收缩力。
临床上将这两种药物联用时需要严格控制初始剂量,由极小量逐渐缓慢增加,并密切监控患者的反应情况,防止肾上腺能支持快速撤除而导致病情恶化;且对于β受体阻滞剂的给药时间、起始药量及加量情况需要有准确的判断及把握,这样才能在联合用药过程中使两种药物的药效产生协同作用,以更为理想的发挥其治疗作用[6]。
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各项心功能指标明显较好,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由此可见,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加用ACEI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情况,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1] 刘志,华琦.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10):1119-1120.
[2] 马金萍,黄娇红,王林,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9):732-737.
[3] 宋吉法.ACEI、ARB 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2例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2,25(7):63-64.
[4] 邓应猛,刘祖贤.联用ACEI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4):50-51.
[5] 黄永健,吴伟军.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2):39-40.
[6] 周建军,张升平.生脉饮加ACEI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J].中国医药科学,2012,2(5):67-68.
R541.6
B
1671-8194(2014)10-0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