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党的凝聚力

2014-04-09 20:37:33李富春
史志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执政党群众政治

李富春

浅谈如何提升党的凝聚力

李富春

群众怎样不脱离执政党应该是执政党站在另一个角度需要深思的课题。在我国当今社会,党群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客观上造成了群众脱离党的事实。群众脱离党在一定程度内是必然现象,并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如果任其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危及执政党的合法性。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尤其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具有高度的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觉,把始终贯彻群众路线当做凝心聚力的法宝,必将引领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

群众 执政党 脱离

群众脱离执政党的问题是一个长期执政的党必须面对的课题。当苏联共产党有2万名党员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拥有200万党员时,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建立起一个无比强大足以抗衡帝国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当苏联共产党发展到2千万党员时,涌现出大量阿尔诺夫式的腐败分子。在上世纪90年代初轰然分崩离析,垮了!老大哥的解体,让中国共产党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许多政治家把原因最终都归结为苏联的共产党脱离了群众。这似乎找到了病根。但很少有人反向思考,其实这是群众脱离了执政党的问题。如果不是群众脱离了执政党,在党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那么多的党员,数以亿计的群众怎么不出手相救?

当下,全国全党都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什么要搞这个活动?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的政治自觉、政治清醒所致。如今的党群、干群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要回到战争年代那种鱼水之情,是一种政治理想,很不容易实现。为什么会产生群众与执政党互相脱离的现象?

一、群众脱离执政党的原因分析

第一,失去了党救民于水火的政治环境。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官、封三座大山的重压下,民不聊生,难以生存。恰在此时,共产党的军队走到哪里,就把新生活、新希望的种子播撒到哪里,从而点燃起了中国农民骨子里千百年来积存的那种“均贫富”的强烈政治愿望。因而群众甘愿冒着杀头的风险跟着共产党走。在内心里把共产党当成了大救星!共产党在恶劣的政治环境里,也只有依靠群众才能生存。所以共产党在正确的政治纲领指引下,自觉走群众路线,形成了党离不开群众,群众也离不开党的鱼水深情。而在和平建设年代,政治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改革开放以后,基本群众的人身自由获得极大释放,个体活动甚至脱离了集体、脱离了组织,对集体、对组织的观念逐渐淡化。再加上战争年代塑造起来的政治领袖巨大的个人魅力在和平建设年代几乎没有谁能够复制,以及对共产党感恩戴德的那一代群众也随着时间的流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些原因的叠加在客观上就影响了党的凝聚力。现实社会中出现的个别党员干部信迷信、群众痴迷于宗教、个别极端群众信邪教、一些群众仇富仇官等等社会政治现象,都在说明一些群众与执政党发生脱离的事实。

第二,执政党同群众的关系变成了治理与被治理的关系,治理中的失误,就会产生重重矛盾。我们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在阶级社会,执政者与群众的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和群众的奋斗目标的一致性,党和群众的关系虽然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但是在国家还没有消亡的共产主义的第一个阶段——社会主义阶段,党和群众的关系至少是治理与被治理的关系。许多事务还要靠国家机器强制管理。中国共产党在现实社会阶段,总的执政纲领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但在党的执政目标化为地方各级政府的发展目标时,某些方面会与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这些冲突,有的是个别群众觉悟低、私心重所致,有些则是政府与民争利、发展思路出了问题或者是官员的私心所致。不当的社会治理,造成了群众对执政党有不同看法,甚至产生了对立情绪。目前,我国出现了群体事件高发、多发的现象,报复社会的事件也不断发生,甚至出现了贵州瓮安事件。群体事件的频发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公平正义长期得不到落实和伸张!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研究员通过大量的调研后发现,中国99%的群体事件是由老百姓的利益受侵害引起。不平等现象的普遍存在:收入分配不平等,财产分布不平等,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不平等,就业和工资报酬不平等,公共卫生和健康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平等,税收和财政收支不平等……不平等的两端是强弱的二元对立。一端是底层的弱势群体,另一端是权力与既得利益集团们的合力形成的强势群体。

第三,群众民主意识的觉醒。中国的基本民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直选式民主存在着形式与本质的不同。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时代视野的不断开阔,群众的政治诉求不断增长,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然而,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具体的执行环节,如一些地方在代表选举、代表采集民意等方面还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等现象,致使群众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得不到落实,政治诉求渠道相对狭窄。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民主价值观无意或故意的渗透,更挑起了群众民主参与政治的愿望。群众对待执政党的感情由原来的感恩歌颂,到如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成就是执政党的责任,不是党和政府养活了人民群众,而是人民群众作为劳动者和纳税人养活了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人民群众有权力来批评和监督党和政府”。党务、政务公开的呼声越来越高,愿望越来越强烈!

二、着力加强对策研究,防止群众脱离执政党的趋势蔓延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首先,真正树立群众观念,加强群众基础建设,凝聚人心。群众是载舟之水,这是多数执政者都明白的道理。在私有制社会里,统治者与人民群众利益的矛盾性,决定了统治者不可能真正从群众利益出发制定社会制度。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执政者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是高度的统一,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在实践中变为现实。可是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社会形态,道路如何走,没有经验可循,在探索过程中,总的方向没有错。但其中有曲折,甚至有失误。例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客观上造成了落后区域、弱势群体内群众与党的关系的疏远。如何获得民心,让群众始终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或者至少把群众脱离党的程度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是共产党长期执政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这就需要执政党善于从群众的角度出发维护他们的利益,让发展成果与民共享,主动通过行动温暖群众的心,群众需要什么,执政党尽己所能去满足什么。一直这样做下去,永葆亲民、爱民、敬民本色,何惧民众会脱离自己?现今,我们的人民群众最缺的是什么?有人会说,是丰富的物质生活。其实这是一个大大的偏见。宏观层面上说,人民群众在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之后,最大的需求就是执政党能给创造一个公平、正义、民主的社会环境!从微观层面说,当前,基层群众与党脱离最大的原因就是组织化服务的严重缺失。只有党主动深入群众为他们提供贴心的、无微不至的、丰富的组织化服务,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关怀,感觉跟着党走有奔头,有尊严,有安全感,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安居乐业,而且还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他们还会冒着政治风险去参加其他组织、邪教吗?

第二,执政党要主动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践行正确的权力观。不管你承不承认,一个党长期执政后,群众对党的脱离是一个必然趋势。适度的脱离,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过度脱离,则威胁到党执政的合法性。因而执政党一定要摆正心态,正确看待脱离问题。发现了脱离趋势,就要提高警惕,认真反思。尤其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权为民所授是每个共产党人必须树立的权力观。共产党的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应按马克思主义的要求,认清自己是“公仆”的身份地位。这是一个首要问题。我们现在的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没搞清自己的权力是谁给的。封建皇帝搞了一套“君权神授”,我们现代人都认为那是糊弄老百姓的。但就现实来说,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对权力的来源仍有糊涂认识:有人认为是自己拼搏的结果;有人认为是上级领导的关心;有人认为是自己老子的关系硬;有人认为是金钱开道的结果……所有这些认识之所以存在,说明我们党的用人制度还存在很多漏洞,人民群众在授权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在制度设计中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这是我们党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权为民所用是共产党人对权力观本质的应有把握。谁授权,就要对谁负责,就要为谁服务,这是政治学的一条普遍原理,也是权力运行的一条基本法则。党的执政地位,是通过革命斗争,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得到的。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所以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党在执政的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核心,是受人民的委托,按人民的意愿执好政,掌好权,当好代表。而不是拿到权力后,只对己负责、对上级负责,把人民群众抛到了九霄云外。你抛弃了群众,群众也会抛弃你。最终沦为历史的罪人。权为民所控是践行正确权力观的关键。权力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具有整合性和强制性,另一方面具有利益性和诱惑性。如果这种诱惑性不给其套上笼头,就会产生权力滥用、私用的现象,整个社会就陷入了显失公平正义的泥潭。任何社会制度下,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这是历史规律中的一条铁律。从这个意义说,群众要求监督执政党,是执政党长期执政的一道保障,执政党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是执政党政治自觉、政治清醒、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表现。因而,党在深化政治制度改革当中,必须把监督权掌控在人民的手中,才能保障党长期执政而不变质。

第三,执政方式要进行革命性变革。群众同执政党的关系最终要落实到党的执政行动中。执政方式的变革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和壮士断腕的魄力。因为在旧有的体制下,已经形成了一些既得利益集团、阶层。这些集团、阶层里的社会精英们已经在生产资料领域、政治领域甚至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相当的份额,一旦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失,就会对改革形成巨大的阻力。但是,党是人民的党,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党的性质决定了面对当前社会的利益格局,必须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让利益回归大众而不是少数人。因而当今的改革必须全面深刻,既要注重顶层设计,又要解决当下的问题。可喜的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有先天的政治自觉,尤其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政治清醒,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通体部署,在全国人民面前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样庄严的承诺。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第四,加强对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人类的精神支柱。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组织,只要真心相信理想,信念坚定,他(们)就会为之不懈努力,甚至赴汤蹈火、献出生命都在所不惜。一些邪教组织就是善于对徒众进行思想控制,才制造了一些常人不可思议的事端。其实治理国家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理想,并且民众对之深信不疑,人民就会拥护你这个政权,死心塌地跟着你,这个国家就有凝聚力。在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就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中国梦”的提出,是习总书记充分结合中国实际而提出的既不空洞又能通过切实的努力可望可及的现实中国人的共同理想。这一形象的理想,必将凝聚国人之人心,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但在实现伟大复兴梦的征程中,一定会有极大的阻力和障碍。这就需要党自觉发动各方面的宣传力量。通过宣传教育,让最广大的人民形成共识,支持中央的改革,最终真正实现公平、正义、民主的社会理想。

[1]陈光金.2012—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3]李抒望.把权利关进笼子里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人民网,2013-7-4.

[4]李永忠.反腐必须抓住总病根.改革内参,2013, (37)..

李富春 中共许昌县委党校 讲师

(责编 杨 欣)

猜你喜欢
执政党群众政治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