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湖南长沙 410201)
《弗兰肯斯坦》是玛丽·雪莱的经典之作,也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科幻小说,其古典优雅的笔调和惊险怪诞的情节无不引人入胜。它讲述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主人公弗兰肯斯坦出生在日内瓦一个富有、幸福的家庭,十七岁时去英格斯塔德大学读书。出于对知识的无限渴求和好奇,他在实验室里创造出了一个“人”,但是这个“人”却长得其丑无比,几乎与怪物无异。怪物虽然内心善良,但因其丑貌,从一诞生就遭到其创造者的嫌恶;后来他又试图与他人沟通,但每一次都遭到人类的厌恶和痛打。气急败坏的怪物谋杀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威廉,并巧妙地嫁祸于弗兰肯斯坦父母收养的女孩贾丝廷,使她蒙受屈辱和死亡,使这一家遭受双重不幸。在怪物向弗兰肯斯坦要求为其造一个配偶而遭拒绝之后,他又谋杀了后者最好的朋友亨利和新婚的妻子伊丽莎白。失去一切的弗兰肯斯坦伤心欲绝,跋山涉水追捕怪物,直至死亡。而他的死也让怪物心灰意冷,决然自焚。
善良的怪物为何会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变成残暴的杀人恶魔?本文试图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三分法”理论来阐释其中的原因。“弗洛伊德的心理批评理论是基于其对人的大脑的‘三分法’之上的。它把人类心理的无意识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1]165这三部分的特点分别是:“本我(包含里比多和其他欲望),超我(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的内化)和自我(尽力协调本我贪得无厌的欲求、超我几乎不可企及的苛刻要求和现实世界所能提供的有限满足三者之间的关系)。”[2]250本我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它追求的是各种愿望的满足和自身欲望的尽情释放;超我受“道德原则”的支配,它关注的是社会对人提出的道德要求,即人应该怎么做;而自我则受“现实原则”的支配,既关注本我的欲求,又不忘超我所施加的道德,从而使自然欲求以一种为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式得到发泄和满足。
在最初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怪物是想与其和谐共处的。他有良心,有爱心,向往美好的生活。但是,周围全都是厌恶的眼神和无情的痛打,这使他邪恶的本我渐渐上升,取代高尚的超我,他开始谋杀人类。他的自我站出来,恳请弗兰肯斯坦为他造一个异性伴侣。未遂之后,他万念俱灰,彻底沦为本我的奴隶,走向万劫不复的杀人深渊。其心理发展可大体归结为萌芽的超我、疯狂的本我、可怜的自我和绝望的本我四个阶段。
诞生之初,怪物为了躲避人类的攻击而藏身在一个连着农舍的棚子里。农舍主人菲力克斯一家仁慈而有内涵,他们的言行让他深深感动,他的超我慢慢苏醒了。“超我的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它是道德检查媒介,是良心与自尊心的贮存。”[3]171
怪物不但不再偷这一家人的食物,还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在夜里帮他们打来够烧几天的柴火;看到他们的忧郁,便想让他们重新快乐;尽力学习他们的语言,以便融入他们之中。他一次又一次地幻想着自己出现在他们面前,用语言来和他们交流,并用文雅的举止来赢得他们的心。掌握了知识、特别是听了菲力克斯和萨菲之间的故事之后,他更加热爱这一家人了。老人的温文尔雅、菲力克斯的善良坚韧、阿加莎和萨菲的美丽温柔,无不让他心中美好的感情油然而生。正如他最后所说:“最初的时候,我寻求的是对美德的热爱、幸福和自己内心洋溢着的爱,我渴望自己也能分享这些感觉。”[4]349
与他的良心一同苏醒的,是他的自尊心。当看到自己丑陋的外表时,他心中充满失望和羞愧。在听菲力克斯给萨菲讲解知识的过程中,他对阶级、出身和血统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便认识到自己没有身世、没有钱财、外貌可怕,简直是地球的污点。他越想越痛苦,觉得自己可怜。在他偶然得到一箱书并翻阅它们之后,他的各种思想和情感都被激发出来,更加深刻地感到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可惜的是,怪物的超我刚刚萌芽便遭到扼杀。人世的不公使他开始疯狂报复,肆无忌惮地放纵自己与生俱来的本我。
1.人世的不公——本我的温床
怪物刚被创造出来,他的创造者——弗兰肯斯坦便因无法忍受其丑陋而冲出了房间,并且此后一直躲避他。
有了知觉之后,无助的他哭了起来。他孤苦伶仃地呆在树林里,偶然学会了各项生存技能,勉强活了下来。但是人类每次见到他都吓得魂不守舍。在小茅屋准备早餐的老人看见他便尖叫着飞速逃离了;当他到达一个村庄,整个村庄都被惊动,孩子尖叫、女人晕倒,他更是被打得遍体鳞伤……
躲在菲力克斯一家隔壁的小棚子里时,他每天都在渴望、谋划着和这一家人的友好见面。但到他真正出现在他们面前时,老人惊慌失措,阿加莎晕倒了,萨菲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菲力克斯狂怒地打他。他身痛,心更痛。等他平静下来再返农舍时,老人一家却永远地搬离了。
初春的第一天,温暖的阳光让他快乐,善意从他心底升起。他看到一个姑娘掉在河里,便赶紧把她救出来,拖到岸上,并用尽全力想让她醒过来,可是之后赶来的她的同伴却粗暴地把她夺走、飞奔离去,还对跟上来的他开了一枪。他倒在地上,伤害他的人却赶紧逃走了。
对同伴、对美德的追求只给他带来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使他陷入了一次比一次更加深重的痛苦。周围的环境过于严厉地抑制了其自然冲动——对同伴、爱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从而使它们成为他头脑中挥之不去、却又无法满足的欲念,“他承受着本能欲望异乎寻常的逼迫。”[5]108
2.疯狂地杀人——本我的彰显
本我,带着其“快乐原则”,终于喷涌而出。“快乐原则可视为生命的最基本原则,它旨在消除和缓解紧张或压抑给人带来的不快感觉。”[6]77当世界如此冷酷,人生如此悲凉,他还能追求什么快乐呢?只有复仇是唯一的快乐!他变得愤世嫉俗,全然被自身的愤怒所淹没。对弗兰肯斯坦,他更是恨之入骨,认为他是罪魁祸首。
他来到弗兰肯斯坦的家乡日内瓦,碰到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威廉),他幻想和这个小孩子做朋友,谁知小威廉一见他便捂住眼睛、大声尖叫,并辱骂他。在得知男孩的父亲是弗兰肯斯坦先生之后,他更是杀机勃发,卡住威廉的喉咙,生机勃勃的孩子顿时成了一具尸体。“本我不遵循任何准则,不分善恶,也毫无道德可言。”[7]130虽然威廉只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也难逃他残忍的魔掌。
之后,他发现孩子胸前挂了一个漂亮的妇人肖像,并为之吸引。“但是不久又怒火中烧,我记起我永远无法享受美人带给我的乐趣,这时她的表情在我看来也从可爱变成了厌恶及恐惧。”[4]219他眼中肖像表情的变异既反映出他之前所受的苦痛之深,又反映出他那已被本我扭曲的心。
离开杀人现场,他来到一个空粮仓,看到一个年轻可爱的女子(贾丝廷)躺在稻草上睡觉。他本想轻轻地叫醒她、不顾一切得到她的爱,但以往的经验让他感到这是无法实现的美梦。“这时一个疯狂的想法产生了,我心中的恶魔苏醒了,是她而不是我该受苦,我杀人因为我被永远剥夺了本该有她带给我的快乐。她应该弥补我。我犯罪的根源和她有关,让她接受惩罚吧!”[4]221于是,他把威廉身上的肖像放到她的口袋并逃跑了,巧妙地嫁祸于她,让她后来丢掉名誉和生命。“爱愈深,恨愈切。正如本·杰明·康斯坦丁所言:‘爱情是所有感情中最自私的,因为每当遇到侵犯时,又是最不宽宏大度的。’”[8]56,57怪物太需要母性的爱、太需要一个女人了,而这种异性的缺失带给他的痛苦尤其不堪。他不得不极力压抑自己的本能。而这种压抑却过于严厉,以致影响到他对所有女人的态度,他的这种厌女症在贾丝廷那儿达到了顶峰,把所有的欲望都投射到她的身上,认为是她剥夺了自己的幸福。于是,他没有放过这个无辜的女孩。“本我是我们一切侵犯心理和欲望的根源。它不讲法律,不讲道理,完全是自私的。”[3]170
“本我存在之处,必有自我。”[9]160发泄之后,怪物终于冷静下来,面对现实。“虽然自我不象本我那样具有强大的活力,但它对于调节本我的各种本能驱动力,以使这些能量以非破坏性的行为模式得到释放,却是必不可缺的。”[3]171他已深知人类不可能和他做朋友,便求弗兰肯斯坦为他造一个和他一样的女人。他列举各种道理,并发誓带着异性伴侣远离人类,吃果子,睡枯叶,宁静地生活。在此,怪物冷静地指出他愿意等——等弗兰肯斯坦为他造一个同类。“现实原则并没有放弃最终得到快乐的企图,只是使满足延迟,暂时忍受痛苦以达到的快乐。”[6]78怪物自我的介入使他试图既满足自己内心的渴求、给本我找到一扇窗,又不与社会发生冲突、让欲望变得不那么具有破坏性。
但是,当怪物看到弗兰肯斯坦反悔、把正在制造的他未来的伴侣撕碎,他绝望了。“人生来是要有伴侣的,如果夺走她的伴侣,把他隔离起来,那他的思想就会失去常态,性格就会被扭曲,千百种可笑的激情就会在他心头升起。”①眼看他即将到来的伴侣被夺走,怪物的思想彻底变态了,性格被彻底扭曲了,他心里升起熊熊燃烧的本我之火。他的感情彻底摆脱了理性的控制,如脱缰的野马奔腾而出。他向弗兰肯斯坦叫嚣,会疯狂地报复他,让他永世不得幸福,并扬言会在他的新婚之夜来找他。怪物要报复弗兰肯斯坦,既是出于对弗兰肯斯坦把他投入这个冰冷的世界、又不给他造伴侣的恨,又象征着他对弗兰肯斯坦——他的创造者,即“父亲”所代表的权威和超我的反抗,他要置超我于不顾,放任本我了。
威胁发出后,怪物立即勒死了热爱生活、陪伴弗兰肯斯坦度过重重难关的亨利,并把尸体抛弃在弗兰肯斯坦经过之处,让人误以为他是凶手。
新婚之夜,弗兰肯斯坦在房子周围来回走动,谨防怪物,却听到房子里边传来妻子伊丽莎白的尖叫。“她的脖子上是恶魔的手印,呼吸也停止了。”[4]309美丽善良的伊丽莎白成了新婚之夜被害的新娘。弗兰肯斯坦悲痛欲绝,怪物却在窗外嘲笑他。
无法抑制的本我驱使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残害无辜的人。“本我运作的能量来自‘本能’,它们驱使本我努力去满足各种欲望。死和爱是两种基本的本能。”[10]95当爱的本能变得遥不可及,怪物便转向了死的本能。他不但毁灭别人,也毁灭自己。在最后弗兰肯斯坦因追捕他而不幸死亡之后,他也决然自焚。他说:“我将死去,再也不会感到现在这样折磨我的痛苦,再也不是难以压抑的情感的猎物。”[4]353他被本我控制,痛苦不堪,只有死亡才能让他解脱。
怪物的心路历程可悲可叹,其高尚的超我和理性的自我最终都敌不过疯狂的本我,而其生和死的情形似乎也暗示了他只会是本我的奴隶。
他产生的环境是一个“阴郁的十一月之夜”[4]77,下着雨,灯光昏暗。他身材巨大,面孔丑陋。“他黄色的皮肤几乎盖不全下面的肌肉和血管组织,他的头发乌黑发亮而且飘逸,他的牙齿珍珠般洁白,但是这些配上看起来几乎和眼眶一样苍白发黄的水汪汪的眼睛,皱巴巴的皮肤和僵硬的黑嘴唇,使他显得更加可怕。”[4]77而他随后所居住的地方也只见“荒凉的森林、滴雨的树枝和阴湿的地面。”[4]163阴郁、夜、雨、昏暗、可怕、荒凉、森林、阴湿等字眼都让人联想到本我的特性。本我毫无道德可言,充斥着各种阴暗、沸腾的激情,它强烈而冲动,为满足自身欲求而不惜破坏一切。“弗洛伊德所界说的本我在许多方面同神学家们所界说的魔鬼是一样的。”[3]170
而死,怪物也是选择火葬。“我将快乐地堆起火葬的柴堆,在火焰中欢呼雀跃。”[4]353火,是他最后的毁灭,也是他绝望的狂喜。“‘无意识中的火,’玛丽·波拿巴说,‘是色欲的经典象征。’”[3]208他在火中死去,象征他被欲望吞噬,被激情吞噬,被本我吞噬。
“生活不易。”[10]102受到外部世界、超我、本我的三重夹击,可怜的自我要保持平衡太难了。“本我想把我们变成魔鬼,超我想让我们表现得象天使【或降低一点,成为与社会保持绝对一致的生物】,而只有自我能够调和这两种相互对抗的力量,使我们成为正常的人。”[4]172怪物可怜的自我竭力想调解本我与超我两股对抗力量,保持正常的平衡,但是,随着外部压抑和内部痛苦的加剧,本我获得的能量愈来愈大,而超我的能量也就越来越小,直至他完全沦为欲望的奴隶,变成彻头彻尾的噬血恶魔。可见,通过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弗兰肯斯坦》中怪物的分析,人们可以对这一作品中怪物心理的发展变化有更深的理解,并更好地理解人性的纷繁复杂。
[1]Bressler,C.E.Literary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2nd edition)[M].New Jersey:Prentice Hall.2006.
[2]艾布拉姆斯(Abrams,M.H.)著.文学术语汇编(=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威尔弗雷德·L·古尔灵/厄尔·雷伯尔/李·莫根/约翰·R·威灵厄姆著.姚锦清/黄虹炜/叶宪/邹溱译.文学批评方法手册[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4]雪莱(Shelley,M.)著.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M].张剑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5]周秀萍著.文学批评:理论、方法、实践[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
[6]赵炎秋主编.文学批评实践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7]古尔灵(Guerin,W.L.)等著.文学批评方法手册(第4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8]汪义群主编.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二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Eagleton,T.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3.
[10]朱刚编著.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注释:
①汪义群主编.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二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第57页.转引自:瓦西列夫著.赵永穆等译.情爱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