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明
(安徽人民出版社,合肥 230071)
对出版集团成立和发展的认识及思考
白 明
(安徽人民出版社,合肥 230071)
出版集团的成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必然,是顺势而为,是大生产的要求,是体制的要求,能创造新的生产力、节约交易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等,但其机制、分配等方面面临难题,应协商“双赢”、以发展为导向处理分配问题。
出版集团;企业集团;专业化
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市场化形成,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不同类型的经济组织纷纷出现,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是二战后在日本首先使用的名称,20世纪60年代,这一组织形式在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已发展得很有实力,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在今天的中国,人们对此已有切身感受,就出版业而言,也陆续出现了诸多集团,关于出版集团的成立和发展,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此笔者谈点粗浅看法。
(一)出版集团成立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分工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前提,社会生产力愈发展,分工就愈发达,专业化程度也就愈高;分工愈发达,专业化程度愈高,协作也就愈发展,而协作一旦从组织上巩固起来,就会发展成经济联合。出版业是由编、印、发三大部分组成的,这三部分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只是分工不同。因此,印刷、出版、发行集团的陆续成立,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从大分工的角度说,成立出版集团是顺势而为。
(二)出版集团成立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市场经济的提出和发展,使我国的各行各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给人们最深切的认识是一切生产者都要经受剧烈市场竞争的考验,必须受到价值规律的支配和调节。而竞争的规律是“大鱼吃小鱼”,于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竞争,便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联合模式,以便“做大”、“做强”。企业集团即是由原来的一些单一企业,发展为一种以大企业为核心,众多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企业共生体。这样一来,在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也就由过去单体企业分散进行的竞争,转变为在更大规模、更广阔领域、更高层次上的联合竞争。如果各出版社长期处于分散、孤立、狭小状况,各种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势必会被外部集团各个击破,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
(一)各出版社联合能创造新的生产力
马克思说过,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出版集团的组建使人才聚集,并有集中和较强的投入,从而形成新的、任何单一出版社难以与之相比的创新优势。各出版社联合,使人才、资金、出书品种、市场目标等得以有效整合,同时,一个强大的出版集团也使各出版社树立崭新的形象,应该说,这也正是各出版社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最大资本。
(二)能节约出版社的交易成本
企业进行交易,不能不考虑交易成本。考察两企业间的产品交换过程可以看出,企业之间的交换,可以通过外部市场进行,也可以通过企业组织内部实现。而市场交易的内部化将大大节省市场交易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不仅如此,还能引起外部交易成本节约。比如,参加图书订货会,出版社在联合前,往往要各自设摊,花了摊位费还形不成优势,联合后,减少了摊位费又突出了优势;再比如,联合前,派往某省的业务员,一家最少一个,7个出版社共有7个业务员,联合后,1~2名业务员集中开拓某省业务即可,减少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投入,此外,诸如打印、复印等均可做到资源共享,以减少许多重复性的投入。
(三)集团成立可避免内部分割,杜绝恶性竞争,又可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的存在是导致集团产生的一个技术经济原因,单靠某出版社自身积累,由小变大,绝非易事。而出版集团的形成,则往往不需要花费大的投资就能获得规模效益,这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出版社联合后,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出版社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在不长时间内就可达到适度规模,使各出版社共享规模经济效益;二是出版集团成立后,各出版社都能享受分工的好处,按专业的要求组织生产,按市场的状况集中发展某一产品,大批量生产带来成本的节约,规模经营效益可以充分体现。这也杜绝了各出版社对某类选题一哄而上,发行上大打折扣战,最后导致“渔翁得利”的局面。
(四)出版集团成立后,可进行多元化经营,分散市场风险
传统的出版社除了出版图书外,很少涉及其他,即使效益不错的出版社也少有把多余的资金投向它处,这当然有体制、政策的制约,但随着市场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要求企业具有多种功能,经营多个产品,以分散市场风险。出版集团组建后,既可以在行业内拓展,也可以向行业外延伸。集团可把一部分人力或资金投入到现有业务上,把另一部分人力或资金用于开拓新的领域,这些都是任何单一出版社很难做到的。众所周知,图书和其他任何商品一样,市场容量有一个饱和点,超过了这个点的投入会得不偿失,只有开拓新领域才能使利润最大化并分散市场风险。
(一)问题
1.主管单位出面撮合,各出版社缺乏自觉。当前,在我国出版集团的形成方式中,政府推动型占有相当数量,这也是体制转型期难免甚至必要的。然而,靠行政撮合 ,像是“包办婚姻”,缺乏自觉和自愿,往往出现某主管单位费了很大力气“拉郎配”,而各出版社思想准备不足,管理手法不匹配,实际效益上不去,又体会不到成立集团后的好处。成立这样的出版集团,效果不理想。
2.集团成立了,机制迟迟转不过来。 成立出版集团不是做样子,规模是一个方面,它必须有与规模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要与员工素质相配套。搭个架子、挂个牌子是很容易,结果,架子空了,机制未变甚至又多了几个层次,降低了效率,怨声载道,还不如原来的“小而灵”。出版系统由于长期受政策保护等影响,其现代管理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和手段是较滞后的,这些都成为出版集团机制转变中的隐患。
3.分配问题是集团成立和发展的突出矛盾。20世纪80年代,全国新增了许多出版社。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各出版社的积累、经营模式、市场定位等大不相同。现在联合起来,对原先的积累处理方式各异,利润分配标准也不同。采取资产合并、同工同酬,那些积累多的出版社,尤其是靠管理和挖潜发展较快的出版社有意见,也认为不公平;而按“股”分配,那么,原先就长期受级差地租困扰的出版社又十分不服。分配是一个循环的结束,同时又是下一个循环的开始,出版集团成立和发展中,面临的这些矛盾引人关注。
(二)解决思路
1.充分协商,力求“双赢”。改革推动了中国发生巨变,改革也是对原先责权利的重新调整,出版集团成立和运作中必然涉及管理部门与集团、集团与所属部门、所属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各种事项的重新调整。在这种调整中,必须以实现预期目标为出发点,采取互相协商的办法,以“双赢”为杠杆,充分考虑并兼顾国家、集团和个人利益,这样出版事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2.要注重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所谓机制就是制度加方法或者制度化的方法。在目前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出版业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提高效率而达到理想效果?首先必须分析出版业变化的内在原因及其规律;其次要关注市场、政策、技术等外部因素的作用方式,从而提炼出这些外部因素对出版业变化的影响。出版集团成立后更贴近市场,对市场的敏感度更高,面临的不确定决策大量增加,只有在符合规律的基础上注重编、印、发和人、财、物等机制的建立和创新,出版集团才能良性运转。
3.要以发展为导向处理分配中的问题。分配是两个循环的连接,良好的分配方式是激励人们围绕目标而继续前行的动力。出版业有其特殊性,由于产品的特殊性,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因此对各出版社的目标要求、市场定位和利润分配、奖励要采取差异化管理。要考虑到历史和现实、要考虑到宏观政策要求和微观操作的可行、要考虑到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也要考虑未来发展与现实需要,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分配中的问题,才能建立充满活力而有效的动力源,我们的出版业才能稳步前行,处变不惊。
[1]杨洁,孙玉娟.管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编辑:董 蕾)
2014-05-17
白明(1963-),男,回族,安徽人民出版社副总编,副编审,研究方向:管理。
G239.22
A
2095-7238(2014)07-0059-03
10.3969/J.ISSN.2095-7238.2014.0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