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临港经济发展的深层次探讨

2014-04-09 11:26静,刘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临港临沂市临沂

石 静,刘 隽

(1.中共临沂市委党校经济学部,山东临沂276000; 2.山东行政学院办公室,济南250014)

临沂市临港经济发展的深层次探讨

石 静1,刘 隽2

(1.中共临沂市委党校经济学部,山东临沂276000; 2.山东行政学院办公室,济南250014)

2010年山东省发改委对包括临沂临港产业基地建设方案在内的全省28个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建设方案进行了批复, 标志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开放开发上升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的重点和关键,而采用何种模式发展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论文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示范区建设浪潮为背景,探讨了临沂市发展临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在分析了临沂市临港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对临港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发展临港经济的对策思路。

临港经济;发展模式;临港产业集群

2010年10月山东省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同时要求,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努力将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鲁南经济带开发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这为加快临沂市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省鲁南经济带临港产业区发展规划,依托港口物流和日照精品钢基地建设等优势条件,加快培植和集聚临港产业,打造临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因此,临沂市必须发挥临近港口的优势,大力发展临港经济,促进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一、临沂临港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区位优势明显

临港经济开发区东临黄海,与新兴港城日照接壤,南接江苏省连云港,西依临沂商城,处于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核心位置,是鲁南苏北沿海港口的重要腹地和临沂市发展临港经济的最前沿。产业区距岚山港不足10公里,日照港50公里,连云港80公里,青岛港150公里,是连接岚山、日照、连云港、青岛港四大港口与鲁南苏北经济带的重要接点和枢纽,是对接青岛及半岛制造基地、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南方经济发达产业化北上西移和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按照港口与腹地经济联系的距离衰减规律,属于港口的强辐射区和发展临港经济的最佳区域。在山东省经济发展中,具有南联北接、东进西附的作用,是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国际贸易和临港经济的优势区域。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联动区、鲁南经济带临港产业区规划发展的核心区、日照精品钢基地的配套加工区、临沂市发展临港产业的主体功能区和示范带动区,近海临港,地理位置优越,后发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壮大、加快崛起,对于顺利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鲁南经济带发展规划、加快日照精品钢基地建设步伐、增强区域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二)交通环境优势

临港经济开发区“海铁公高飞”立体交通网四通八达,区内及周边有7大港口(距岚山港20公里、岚桥港20公里、日照港50公里、董家口港90公里、青岛港150公里、柘汪港7公里、连云港80公里);3条铁路(兖石、坪岚、正在建设的横贯开发区北部的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4个机场(距临沂机场50公里、连云港机场70公里、青岛机场200公里以及筹建中的日照机场30公里);6条高速(枣岚、沈海、京沪、长深、日东、济青),以及一级公路岚济路。[1]

(三)资源优势

临港经济开发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农产品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在全省乃至整个华东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水、电、劳动力、可利用建设用地等方面的供应比较充足,为临港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支撑,经济发展腹地区域广阔。全区拥有48座中小型水库,总库容6700万立方,年供水4600万立方。规划新建2座220千伏和4座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新建成1座220千伏变电站和2座110千伏变电站,加上原有的1座110千伏变电站,电力资源可满足未来10年发展需要。矿产资源种类较多,有金、铁、石英石、花岗岩、金红石、云母石等十多个品种,其中金红石储量7000万吨,居山东省第一位;石英砂岩、陶瓷土、明矾石、白云岩、粘土、花岗石矿产储量居全省第3位。农产品量大质优。有花生、桑蚕、板栗、樱桃、茶叶等五大特色产业,绿茶种植面积2.9万亩,大樱桃7000余亩,蓝莓600余亩。劳动力资源充裕。区内劳动力8万余人,劳动技能和素质较高,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发展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利条件。

(四)产业基础优势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临沂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已居全省第七位,这为发展临港产业的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临沂是农业大市,油料产量居全省首位,粮食、水果、肉类产量均居全省前5位,农产品加工出口的空间很大。工业体系比较完备,形成了以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和煤化工、冶金、优质建材、机械制造、商贸物流产业、医药等行业为支柱,门类齐全、配套协作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商贸流通体系发达,临沂被誉为“中国市场名城”,物流配送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300个县级区域,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中国临沂,物流天下"的格局。[2]临沂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出口商品已发展到27大类800多种,有进出口资格的企业1200多家,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年进出口货物20多亿美元,年出口集装箱20多万箱,居全省前列。 拥有位居全国前三位的综合性商品批发市场,建材、板材、五金、化工等市场规模和交易额居全国前列,以立晨、荣庆、鲁信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企业发展迅速,形成了10大配载市场、2000多配载业户,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展到40余家,物流总额达到1500亿元,部分物流企业目前已拥有信息平台、现代运输手段和保税区,临沂完全有条件发展国际物流,成为临近港口的出口货物供应基地和进口货物的销售基地。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可以依托临沂商贸物流优势,形成快捷高效、成本低廉的货运物流体系。

(五)政策环境优越

近年来,临沂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效率得到切实加强。2005年,临沂被浙商评为最具投资潜力城市;2006年荣膺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并被列为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中国城市第21位;在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临沂政府效率荣登榜首。[3]在去年公布的《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我市位居中国城市增长竞争力第7位。 临沂市市委、市政府把临港经济开发区列入全市“两型”社会建设先行先试区,授予了56项市级经济管理审批权限,在项目审批、建设、服务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政策优势。对投资额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特别对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知名上市公司投资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执行更加优惠的政策。对所有进入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投资项目实行“扎口管理”,并将提供全程服务,派专人帮助办理项目立项、土地审批、环评、工商税务等相关手续。[4]其次,当前,发展临港经济面临着新的重要机遇。2007年5月山东省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决策,山东省新一轮发展临港经济的热潮正在兴起。临沂市临海近港,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优越。把加快发展临港经济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 2009年4月《山东省钢铁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支持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围绕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发展钢材深加工产品。2012年山东省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印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建设方案的通知》,对包括临沂临港产业基地建设方案在内的全省28个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建设方案进行了批复。

二、临沂市临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临沂市临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经济发展总量小、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至2012年,临港经济开发区当年的GDP总量30.86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仅有43家,工业增加值11.6亿元,规划确定的两大千亿级主导产业仅有三家企业投产,2012年产值均未超过10亿元,缺乏大项目和骨干企业支撑,没有形成产业主导优势;产业集聚水平偏低。目前,全区没有一家主营任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过5亿元的企业仅有4家,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最大的玉林油脂仅9.5亿元。高效农业发展较缓慢,全区特色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水平不高,除了蓝莓、茶叶和大樱桃,其它特色产业不多,且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对财政贡献少、不能拉动更多的人就业,减缓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程;服务业基础差、底子薄、起点低,不能适应经济结构优化要求和人们需求的多层次性、多样性的要求,对全区经济发展影响较大。

2.城镇化水平低,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临港产业区农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滞后,乡镇工业难以主导农村经济,导致第三产业的发展极为有限,小城镇规模偏小,人口偏少,人气不旺,城镇化水平低,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由于建区时间短,尚未形成核心城区,城区建设、社区建设、旧村改造等工作任务艰巨。同时,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各项功能不完善,人居条件和投资环境较差,吸引力小,导致城镇规模较小、经济实力弱,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城镇体系发育不全,缺乏大城市,中小城镇尚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3.产业层次偏低,高精尖项目较少。“四新一高”项目少,高耗能项目较多,缺少高附加值的新兴企业,工业生产科技含量低,发展后劲不足。一是能源制约。主要表现在工业项目落地难、生产投资成本较高,电力“瓶颈”制约、生产难以保障;二是加快工业发展的思想观念方面的制约。在少数干部群众和企业主中认识不到位,思想解放上有差距,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思想保守、不敢发展、不会发展,怕担风险的思想。有的缺乏领导工业经济的知识和本领,发展工业的思路不宽,找不到发展工业切入点和突破口,拿不出发展工业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有的发展思路不清,没有把工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统筹考虑,发展工业只停留在会议和号召上,对工业安排部署得多,落实少,实际效果不明显。企业自身投入不足、财政扶持和金融支持力度不大。三是机制体制方面的制约。工业企业发展缺乏统一的规范的协调机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多头管理现象,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存在着协调难、办事难、办成事就更难。

4.财政支出压力较大。作为新建区,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作保障。由于县区地方财政资金紧张,加之融资渠道单一,用于扶持临港经济发展建设的资金缺口大,影响了发展后劲。如临港区2012年社区还建、民生工程等项目建设资金缺口40亿元,需偿还各类工程欠款和银行贷款5.7亿元,而当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2.02亿元,税收过千万元的工业企业只有2家,资金不足成为制约临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 推进临沂市临港经济发展的对策选择

(一)加强与港口的联系与协调

发展临港经济,需要加强与港口的合作与协调。港口对腹地经济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同时腹地经济的发展又是港口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港口与腹地是合作共赢的关系。港口与腹地一体化发展已成为临港产业布局的重要趋势。在港口依托上,面向青岛、日照、岚山、连云港,重点依托日照、岚山港。从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总体区位看,离岚山、日照港最近,因而岚山、日照港对开发区辐射带动作用最强、最直接。依托日照、岚山港发展临港经济,关系比较容易协调。[5]因此,就总体来讲,在与港口的合作选择上,应重点考虑日照、岚山港,加强与港口的协调,拓宽沟通渠道,采取与港口定期互访、交流座谈,定期交换信息、听取意见等形式,密切双方的合作关系。要大力支持企业之间的合作,鼓励港口方面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支持重点企业到港口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在临港产业、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方面首先加快与日照、岚山港对接。同时,要根据港口功能和县区、企业的具体区位,注意发展与青岛港、连云港的合作,主动对接,趋势借力,接受其辐射和带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二)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融合

在产业布局上,以临港物流业、加工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为重点,促进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1 .大力发展临港物流业。港口是货物进出的通道,物流则是港口、产业衔接的纽带。物流业是临沂市的产业优势所在,要研究制定相关规划,建立完善港口物流管理系统,实现标准化和信息化,使临沂的这一优势产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作为全国唯一的物流之都,拥有独特的物流网络、物流速度、物流成本等条件,在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临港国际物流园,可以充分利用既有的物流优势把各种进口商品最短时间运输到全国各地,也可以引进更多的加工企业进行就地加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要积极引进先进装备和技术,改造传统批发市场,整合物流资源,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企业,大力发展临港物流和国际贸易,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提升。对莒南临港国际物流区、临沂临港国际中心大厦等已有合作意向的项目,市政府下步将积极实施扶持措施,加大推进力度。

坚持以国际物流为支撑,全力争取国家保税政策扶持。借助临沂市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有关政策和商城国际化加快推进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海关总署的扶持帮助,进一步健全完善临沂保税物流、加工贸易、仓储配送等功能,把近海临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全面加强与青岛保税港区的合作,由青岛保税港区在临港经济开发区投资兴建保税分区,全力打造以保税仓储、电子商务、加工分装、分拨配送为主体的综合性经济园区。加快推进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综合保税区各项筹建工作,加快陆路口岸、出口产品查验中心、拼箱配货中心等服务设施建设,实现报关、报检、船务、货代、拼箱、查验等“一站式”服务。

2.积极发展临港加工业。临港加工业是以大进大出、两头在外或一头在外为基本特征的工业产业。发展临港加工制造业,对于缓解资源紧张矛盾、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充分利用港口及其腹地资源,围绕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提高临港加工业的比重。

对现有传统支柱产业,要坚持内引外联,落实项目,成龙配套,加强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强化自主创新,加快改造提升,力争建成一批全国优质生产基地和名牌产品,进一步提高临沂市主导产业的特色竞争力。特别对适合港口运输、大进大出的产业产品,像水泥、复合肥、矿砂、胶合板等要加快膨胀规模、提高质量档次。

对现有加工贸易,要提高产品深加工程度,延长加工链条,增强加工出口产品与市内其他企业的关联度,有条件的可以规划建设韩国、日本、台湾等出口加工工业园。

同时,对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型加工制造业特别是市场急需和替代进口的新型产品,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广泛吸引外来投资在我市设立研发和分销中心,加快发展步伐,努力促进我市加工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牢牢抓住我省开展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日照精品钢铁基地建设等重大机遇,切实用好省给予我市的倾斜政策,依托现有钢铁骨干企业组建临港集团,加快实施鑫海科技120万吨不锈钢等大项目。充分发挥利用我市矿产资源优势及临港腹地区位优势,积极引进战略性投资商,培植特大型矿产深加工企业,科学高效地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做大做强矿业经济。

在国家支持大型重化工业向沿海地区转移和加快发展临港经济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抓住机遇,坚持发展与环保并重的原则,在莒南和临港经济开发区,采用铁路、公路、管输、仓储等方式,形成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和精细化工等三大绿色化工产业特色。石化、冶金、重型机械制造等重化工业产业产品门类广、市场容量大、技术含量高、关联带动力强,可以作为临港经济的产业支柱。也可以依托港口已经形成规模的大型重化工企业开展配套加工服务,而后增添新的项目,逐步做大做强。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跨越发展的突破点,高起点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按照打造鲁南临港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加强与日照的交流合作,重点引进发展临港机械装备、海水淡化装备、海洋电力装备等海洋先进装备制造及其配套、汽车零部件、现代港口物流等临港产业,带动全市新兴产业发展。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当前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4个领域:一是基础服务,二是生产性服务,三是个人消费服务,四是公共服务。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发展临港经济要注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新城开发为依托,搭建资源要素集聚平台。学习借鉴潍坊滨海新城开发建设经验做法,全方位推进临港新城开发建设,力争通过新城的大开发大建设,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人才向临港聚集,促进临港产业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在新城开发过程中,切实用好各级扶持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与临港工业体系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近期重点发展科技研发、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

坚持以旅游对接为契机,打造全国知名的临港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充分挖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尤其是红色旅游资源优势,按照“商文旅引领”战略要求,突出“红”、“绿”、“古”三大特色,立足市级、统筹县区、整合资源,着力发展临港旅游业,延伸产业链条,带动服务业发展。按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规划》提出的海洋旅游带、沿海旅游带、滨海腹地旅游带产业布局,抓住临港交通不断完善和我省“国民休闲会”等诸多机遇,加强与日照、青岛、威海、烟台等沿海城市旅游业的对接合作,建设一批精品景点景区和旅游线路,完善集“吃住行游娱购”于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促进滨海游、山水游、红色游的一体化发展,塑造“好客山东、亲情沂蒙”旅游形象品牌。紧紧抓住省里加大对红色旅游扶持力度的机遇,继续深化与瑞金、遵义、井冈山、延安等红色旅游城市的合作开发,共同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同时依托我市在红色旅游城市中近海临港的比较优势,着力打造滨海“红色旅游”品牌。利用好政府和民间两个投资渠道,在积极开发游客市场的同时,加强同周边地区和国家的联系合作,使我市早日成为全国著名的临港红色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三)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生态保护为根本,实现“两型”发展。

结合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临沂市总体规划,积极引导新上临港产业重点项目向区位条件较好、环保容量较大、产业基础扎实的临港经济开发区、莒南临港产业配套园区等重点产业区域集聚发展,同时聚集区开发建设强度不得超过适宜生态自我修复的环境容量,对规模小、经济效益低、生态效益差的发展区块进行撤并整合,对区域生态功能区划定为禁止开发与限制开发的区域不得开发布局临港产业。严格把好企业或项目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高能耗、重污染项目进入,加大国内外先进的环保工艺和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严格控制临港工业污染,建造一个环境优美的新型生态工业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围绕石化、钢铁等重点产业,创新资源使用方式和机制,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大力推进和应用清洁生产工艺,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循环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发展废旧物资综合利用产业链、能源梯级利用产业链、水资源重复利用产业链、生态型石化产业链,形成资源的减量投入、集聚利用、循环使用和效益最大的循环化发展之路。

(四)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构筑人才高地,强化智力支撑

人才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保障和主要基石,是发展临港经济的战略资源。国内外主要现代化国际城市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人才在其发展中的效用更加突出,特别是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层次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临港经济的发展。必须从长远的战略高度出发,加速实施港口人才建设工程,应着重建设好五个方面的人才队伍,即临港产业员工、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国际经贸人才、信息技术人才、金融业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在发展临港经济的过程中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形成兼容、开放的人文环境,才能形成人才“规模效应”,实现以“智”制胜。要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依托现有临港产业、项目平台和临沂大学等科教平台,培育一支适应现代港口与临港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二是注重巧借外脑。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加紧柔性人才引进。建立港口发展战略专家库,聘请国内外专家为董家口港口开发建设出谋划策。另外,还可实施项目外包委托,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所的联合攻关,提升我市临港经济研究。三是加强人才环境建设。 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创业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生活环境和舆论环境,为他们提供休闲、安居场所,搭建交友、创业平台,建立重才、爱才机制,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且无后顾之忧。

(五)加快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临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支持和保障。临港经济发展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是否便捷顺畅。虽然临港经济开发区交通状况虽有很大改善,但与发展临港经济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直接与港口连接的道路不够通畅。要更加注重临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快捷通畅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特别要加快几条通往港口的高速公路、国省道的建设,进一步畅通与港口及周边地区的通道。同时,要重视完善水源、能源供应体系,不断提高各开发区配套建设水平,努力为临港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六)完善临港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发展临港经济,企业是主体,各级政府要加强引导和指导,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推进临港经济发展。政府从三个方面着手。

1.成立临港经济发展办公室。建议参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设立蓝办的经验做法,成立临港经济发展办公室,具体指导全市临港经济和海洋产业的发展,统筹协调纳入国家规划的三个海洋产业联动示范基地建设,研究制定人才开发、临港产业提升、与港口城市区域合作、临港经济发展奖惩办法、考核体系等加快临港经济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临港经济不断取得显著成效。完善政策和改进服务。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制定临港产业的准入门槛,在土地、资金等方面建立完善有利于临港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坚持多元化、市场运作的投资导向,充分运用各项配套扶持政策,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推进项目落地,搞好配套服务,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注意引导和培育发展大企业、产业集群,真正使临港地理优势成为经济优势。海关、商检等部门要切实改进服务方式,努力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促进临港经济的发展。

2.政府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要扩大对外宣传,在招商引资等各种场合,既宣传临沂山之美、河之灵,又宣传临沂海之利,使更多的客商和各界人士全面了解临沂,尤其是了解我市的近海临港优势。要深入搞好对内宣传引导,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发展临港经济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努力营造发展临港经济的浓厚氛围,使之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3.科学制定规划。坚持以规划为引领,统筹临港经济科学发展。按照“东接南融”战略部署和国际商贸城建设要求,尽快编制临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制定发展临港经济规划,明确发展的方向、产业重点和具体措施。要认真研究自身及周边区域的产业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积极借鉴发达地区发展临港经济的成功经验,围绕临港特点和“十二五”发展整体规划,注意与周边地区发展相衔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科学定位,避免出现重复布局、重复建设。注重生态保护,敢于改革创新,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建议构建以临港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区,以莒南、临沭、河东、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兰山等县区为主体区,沂水、沂南、郯城等相关区域为联动区的大临港经济区。在主体区域内,建设“一区、一带、数园”,“一区”即临港经济开发区;“一带”即沭河生态保护带;“数园”即临港产业配套园,临港国际物流园、高端装备制造园、复合肥产业园等临港产业集聚园区,逐一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地发展临港经济。[6]

4.加大资金投入。鉴于临沂市作为全省临港经济区共建城市和全省唯一拥有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城市,可以参照山东省设立“蓝黄”两区产业投资基金的模式,尽快设立市级临港产业投资基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撬动民间资金、社会资金投向临港经济。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临港经济的信贷支持,对支持临港经济成绩突出的银行类金融机构给予相应奖励。

[1]临港开发区简介[EB/OL]. 临沂市政府网.

[2]临沂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加快要素集聚和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以工业和物流业为主导的临港经济[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2 (12):41-44.

[3]梁昌勇.临沂市招商引资中政府角色与作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

[4]临沂市临港开发区简介[EB/OL].临沂市招商网.

[5]张少军.在发展临港经济会议上的讲话[EB/OL].中国临沂政府站.

[6]临沂市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R].

(编辑:董 蕾)

2014-07-28

F127

B

2095-7238(2014)10-0047-07

10.3969/J.ISSN.2095-7238.2014.10.009

猜你喜欢
临港临沂市临沂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老年大学校歌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
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
Self-improvement on Classroom Teaching
山东临沂:铁腕治污,久久为功
临沂市彩叶植物的园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