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钰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甘肃 兰州 730070)
党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了要解决“四风问题”,即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说明当下这种风气已经相当严重,对于党的政权建设形成了很大危害。在此笔者重点就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对政权的危害性做一论述。
享乐,是指人在生命过程中得到的物质享受和精神快乐。我们必须承认,去乐避苦、趋利避害,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享受快乐,追求快乐代表了“人”的解放和自由。
主义是指以某种特定的思想、宗旨、学说体系或理论作为行为的指导原则,顾名思义,享乐主义就是指把享受快乐作为人生的指导原则,所以它其实就是一种人生观。享乐主义在古今中西方皆有体现,在西方,享乐主义学说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中的昔兰尼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认为:人生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快乐;快乐和痛苦是人生的两种基本状态,而快乐指的就是“肉体上的快乐”,因为“肉体的快乐远远胜于灵魂的快乐”。[1]在古代中国的《列子·杨朱》篇就这样论述:“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既然如此“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2],从而宣扬人生在世应该及时行乐,尽情享受。近代享乐主义的大发展主要是在西方完成的,西方经历了禁欲的中世纪后步入以张扬人性为核心的文艺复兴时期,享乐主义从理论上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随之而来的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大力发展,享乐主义在现实实践中得到了充足的物质保证,在这种人生观的影响下,享乐主义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成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精神支柱。而近代的中国,由于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迅速落后于世界发展,晚清西方以坚船利炮迫使中国由被动到主动,逐渐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的文化观念,西方的享乐主义理论也随之而来并得到进一步强化。所以我们平时提起并谈讨的享乐主义就是指在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以后,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得到完善的这种享乐主义。但是,这种享乐主义观点的腐朽之处显而易见,而且又和中国传统重义轻利,崇尚道德的人生追求是截然对立的,这就导致了中国人在面对这种享乐主义的人生观时总是充满了纠结,尤其在当下,这种人生观的极端表现——奢靡之风的出现使绝大多数中国人更感受到了一种存在意义的危机,对于中国共产党政权而言,这种危机显得尤为紧迫。
这种享乐主义是单纯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把人生看成是人的生理本能需要,把追求感官快乐,满足个人物质欲望、享受人生当做人生的终极目标。对于这种人生观,马克思是坚决反对的,他认为,当有限的物质面临某些个体、阶层和阶级为追求这种享乐,企图最大限度地用各种方式占有和利用时,分配必然出现不公,社会必然矛盾重重,冲突和对抗必然不断,以致最后人人都无法达到和实现真正的快乐。故他断言“享受哲学一直只是享有特权的社会知名人士的巧妙说法。至于他们享乐的方式和内容始终是由社会的整个制度决定的,而且要受社会一切矛盾的影响,则已经不用说了;一旦享乐哲学开始妄图具有普遍意义并且宣布自己是整个社会的人生观,它就变成了空话”。[3]
奢靡,指生活奢侈,挥霍无度。奢靡之风是指奢侈靡费的社会风气。它是某些社会成员对资源的一种不道德和非法的占有和利用。
享乐主义的人生态度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必然导致奢靡之风的泛滥,因为奢侈靡费本身就是某些人追求物质和肉体快乐,不道德或非法占有、利用物质资源的极端表现。这两者其实是互为表里的两面。资源的有限性和欲望的无限性的冲突必然导致在现实中,某些个体为了达到和实现奢华的享乐方式,非法和非道德地占有和利用社会公共资源,造成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冲突,各阶层关系的日益紧张,以致最后导致社会政权的崩溃。“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4],纵观古今中西,无不如此,在西方古代,辉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灭亡,就是由于享乐主义和纵欲主义在世俗社会中的恣意扩张。法国国王路易十五醉生梦死,骄奢淫逸,仅马就拥有3000匹,马车217辆,一年的花费几乎占了政府财政总收入的1/4,最终群众揭竿而起。他的惊世名言是:“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而在中国古代,夏桀骄奢淫逸,自比太阳,被国人驱逐;商纣迷恋妲己,穷奢极欲,沉醉于酒池肉林,牧野一战,军队临阵倒戈,他空有武力,只能自焚于摘星楼;胡亥广役民力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秦王朝二世而斩;隋炀帝广建离宫,天天盛宴,日日笙歌,致民怨沸腾,自取灭亡;唐高宗为博杨玉环欢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5]安史之乱,唐王朝走上了败亡之路;以及宋徽宗的广兴土木终致靖康之难,慈禧为扩建颐和园挪用海军军费得到了一个耻辱的甲午等等这些统治集团为追求享乐,奢侈靡费,终尝苦果。历史永远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当知兴替。从夏桀的穷奢极欲到古罗马帝国贵族们的奢侈无度,从满清“八旗子弟”的蜕变到前苏联“共产主义贵族们”的特权,历史深刻地昭示我们:艰苦奋斗立业兴国,奢侈浪费败国亡家。
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我们也喜欢也追求人类创造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并不是不会享乐,不懂享乐,而是我们对于享乐有我们自己的理解。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我们认为,所有人都应当有享受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权利,但前提必须是自己创造或通过奋斗获得的,我们尊重并满足人们通过正当手段并建立在辛勤劳动基础上的有节制的享乐。所以我们主张享受与创造的统一,认为创造是享受的前提和基础,享受是创造的结果,而且是为了进行更大、更好的创造,这就是我们的“享乐观”。[6]
历史上的一些统治者和统治阶级之所以因为追求享乐而葬送了自身,败亡了政权,就是因为他们主张和奉行的是一种追求私欲、追求单纯生理、官能享受的享乐主义,这是一种没有创造或者创造很少而占有极多且无节制的寄生虫式的享乐主义。作为个人,如此行事,足可葬身;作为家庭成员,如此行事,足可败家;作为国家统治者或统治阶级,如此行事,足可亡国。我们当前面临的危机就是我们有些地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蔓延,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一是一些地方忽视了对干部的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致使一些干部缺乏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正确认识,淡忘了艰苦奋斗精神;二是一些干部对艰苦奋斗精神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社会发展了,物质丰富了,艰苦奋斗没有必要了,个别人甚至认为艰苦奋斗过时了,奢侈是时尚,是本事,是荣耀;三是有的干部受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在生活上追求舒适享乐,在工作上贪图安逸清闲,早已把艰苦奋斗精神抛到了九霄云外;四是随着实际生活和工作条件的改善,一些人滋长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情绪,出现了讲排场、比阔气,甚至奢侈浪费、挥霍无度的现象。在实际行为中,具体表现为这几种现象:一是崇拜金钱,即金钱至上主义。一些领导干部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不但在工作中以经济工作取代一切,而且在选人用人待人也以拥有金钱和财富的多寡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以及成功大小的唯一标准。和拥有大量金钱和财富的人离的越来越近了,和普通人民群众离的越来越远了,浮躁心理替代了理想信念。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二是互相攀比。有些领导干部不和同事们比工作,比贡献,而是比物质消费、物质享受,比个人穿戴:名表、名包、名鞋、名车,比工作环境:办公大楼越盖越豪华,装修越来越高档。三是以玩乐代替工作,从“三多”市长到“性福日记”的秘书长等等,厚颜无耻,无以复加。四是生活奢侈靡费,不洗挪用公款豪赌挥霍,纸醉金迷,视简朴为寒酸,以奢侈为气派。这类人虽然不多,但影响极坏,成为害群之马。
这些干部错误的享乐观,奢侈靡费的行为在今天网络媒体下的渲染和飞速传播下对党的形象的破坏极其严重,给干群关系、党群关系都造成了及其恶劣的后果。如果不及时制止这种行为,不及时清理这些害群之马,他们不但会毁了自己,而且还会毁了我们党、我们的政权。所以对一个国家来说,奢靡之风如果有所抬头,就如同衰亡的种子开始破土,政权的倾覆与事业的衰败则往往由此而始。因为,奢侈浪费挥霍的是社会财富,透支的是宝贵资源,助长的是不正之风,这种现象必然加剧整个社会的矛盾,动摇政权稳定的基石。尽管我们经济发展了,生活改善了,但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不容许我们大手大脚,党的性质宗旨也不容许我们未富先奢。如果任由铺张浪费等不良之风蔓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而且这种贪图享受、奢侈靡费的享乐主义它本身是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抵触的,与党的执政理念相违背,也与时代发展方向相违背。所以我们要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6]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7]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实践中反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成效显著。
首先,领导干部带头做表率,“上奢靡而望下朴素;力役广而冀农业兴,不可得已。”[8]所以,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对于领导干部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我们看到,习总书记在“庆丰包子铺”简单就餐,李克强总理在灾区一碗稀饭,一个馒头,一包榨菜吃完早餐,很多领导干部以简单的家宴娶媳嫁女,前呼后拥、警车开道、封堵道路式的下乡巡查消失了,群众的赞誉回来了。
其次,治理力度快准狠。近一年以来,对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中一些继续享乐在前、吃苦在后,抽反包装特供香烟,喝矿泉水瓶装茅台,吃饭从豪华酒店躲到私密会所的不思悔改、我行我素的干部,严厉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一人,处理一人,雷厉风行,毫不留情,少数干部哭了,人民群众笑了。
再次,强化法律法规和社会舆论监督,形成“骄奢淫逸人人喊打”的局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豪华”“奢侈”等行为发生,从制度机制上力戒奢靡之风,对党员领导干部管理能形成长效机制。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就如何在党内,在各单位反对享乐主义,禁绝奢靡之风出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同时,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各级政府和纪检部门都设置了专门的举报受理平台,尤其中央纪检委开设了专门的受理网站,进一步疏通了监督渠道,能够及时受理,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国无俭必败,党无俭必亡。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只有坚决杜绝奢靡之风,始终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情,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效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我党历来以艰苦奋斗为荣、以贪图享乐为耻,在实现强党强国目标的迢迢征途上,我们更应该利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坚决纠治铺张浪费、公款大吃大喝等现象,通过学习教育、专项整治和完善机制,真正做到“七要”,即头脑要清醒、政治要坚定、宗旨要牢记、行动要迅速、纪律要严明、作风要改进、效果要明显,切实做政治上的清醒人、明白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把有限的精力用到服务发展上来,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改善民生上,以良好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聚集发展的“正能量”,[9]从而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1]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杨伯峻.列子集释[M].中华书局,1979.
[3]马克思.马恩选集[M].人民出版社,2012.
[4]李商隐.咏史.全唐诗[M]中华书局,2014.
[5]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全唐诗[M]中华书局,2014.
[6]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认清享乐主义危害[EB].数字中国,2013-06-18.
[7]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人民网,2013.
[8]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魏徵传[M].中华书局,2014.
[9]饶文波.成由勤俭败由奢[EB].太原文明网,201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