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哈尼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2014-04-09 06:58王晓虎
红河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哈尼族民族传统

王晓虎,饶 远

(1.红河学院体育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2.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昆明 650500)

红河州哈尼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王晓虎1,饶 远2

(1.红河学院体育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2.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昆明 65050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田野调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红河州哈尼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了文化人类学阐释。在哈尼族先民的迁徙、自然环境、原始宗教、民族庆典、生产生活及社会制度构成的文化生态环境中造就了哈尼族勇武、雄健、彪悍、勤劳、朴实、聪慧的民族性情,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具有鲜明梯田稻作文化与山地水文化特征的哈尼族体育文化,在现代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及意义。

红河州哈尼族;传统体育文化;文化人类学

在倡导“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新形势下,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发展民族文化资源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云南红河州哈尼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作为某种特定社会文化现象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阐释,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了解其民族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尤其对某种文化对文化持有者的意义象征,展示文化现象的全貌。帮助我们在现代语境下更有效的在其生存土壤中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也可以从某些方面再现该民族的生存轨迹,为民族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1]

一 文化生态环境

(一)族源与迁徙

哈尼族列中国第16大少数民族,是云南16个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我国约有143万余人,云南约有125万余人,其中70余万人分布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占全州人口的17%,占全国哈尼族总人口的50%,主要集中分布在红河州南岸的红河、元阳、金平、绿春及澜沧江中部地区的江城、元江、墨江。目前我国学术界普遍认同,哈尼族先民属原来游牧于青、甘、藏高原的氐羌系,原始族群与彝、纳西、拉枯等彝语支各民族有亲缘关系。[2]据有关汉文献记载及考证,哈尼族先民约于春秋战国时期由部分氏羌系迁徙至四川大渡河流域,并继续南迁进入云南红河流域的哀牢山和蒙乐山中间地区的山区和半山区。约在隋唐时期哈尼族先民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逐步形成了被不同史籍中称为“和蛮”、“和泥”、“窝泥”、“哈尼”等称谓的少数民族。就文化论,他们是南方夷越民族的滨海文化与北方游牧部落的高原文化的化合体。[3]其丰富的史诗、故事、歌谣、寓言反映了哈尼族丰富的口传文化。

(二)自然生态环境的因素

正所谓“在什么地方就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4]红河哈尼族赖以生存的气候、水文、地形自然环境等形成了特定的文化生态圈。在晚唐《蛮书•云南管内物产》提到:“蛮治山田,殊为精好”。[5]由于地处广阔的山区半山区,海拔约800—2500米之间,月平均气温31℃—33℃,年降水量在900—1300毫米,哈尼族民间流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谚语,由于丰富的水利资源,哈尼族先民造就了堪为奇观的山地梯田“阿卡”稻作文化,并沿袭至今,从山脚至山顶数之不尽的叠层梯田被世人称为“入云梯田”、“世外梯田”。[6]红河哈尼族世居地属偏僻的山区,古时交通闭塞,山寨周围遍布沟壑,山势陡峭、森林密布,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中造就了哈尼族勇武、雄健、彪悍、勤劳、朴实、聪慧的民族性情。从而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具有鲜明特征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体育项目与哈尼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浓郁的农耕文化特质和水文化特征。据相关学者统计,与哈尼族生产生活相关的体育项目多达88项,其中游戏类的44项、民间类的36项、竞技类的8项。如:与采集相关的跑步爬山、爬竹、爬树、赛蒙抬(高跷);与狩猎(渔猎)相关的射箭、打铜炮枪、投石、游泳、摸鱼;与游牧相关的骑马、扳腰、抵肩;与娱乐相关的磨秋、秋千、竹竿抬人跑、打水漂、“阿牛淘”(斗牛)、打鸡毛球;与原始宗教和部落战争有关的武术、气功等等与山地农耕文化密不可分的民族体育表现形式。许多项目是哈尼族先人们对生产生活的行为进行模仿、移植、改造、凝练而形成的,有的项目则是原汁原味的劳动场景的原生形态。这些项目有的是与汉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互融变迁而来的,有的哈尼族所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如原始哈尼族社会的“角抵戏”以及哈尼族妇女的特有项目“阿绷格”(投石)等等。

(三)宗教祭典与民族节庆的缘由

人类学家恩伯夫妇认为:“所有社会都存在着可以囊括在宗教这个术语下的信仰…不管对超自然事物的信仰存在着多少差别,我们都可以把宗教定义为与超自然现象有关的任何一套态度、信念和习俗”。[7]哈尼族崇拜自然,相信 “自然万物皆有灵”,自称“摩咪然里”即“天然神之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着哈尼族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8]。魂、鬼、神是哈尼族自然崇拜的三种对象。哈尼族自然宗教信仰中的祭司“摩批”负责主持各种祭祀活动,人、粮、畜是所有祭祀活动中的功利所在。因此,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六畜平安成为了哈尼族族群共同的心理诉求。“摩批”受族人尊敬,通晓哈尼族历史及传统知识,作为传承哈尼族文化中坚力量的“摩批”同时也是哈尼族气功的练习者和传承者,他们力求通过原始宗教状态下的哈尼族体育气功活动,达到自我解脱、自我安慰的目的,这也印证了哈尼族的原始宗教活动与体育活动是息息相关的。

原始宗教祭典和民族节庆活动自然成为了哈尼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载体。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现代文化的渗入,哈尼族体育活动逐步实现了由娱神向娱己的转变,现在开展体育活动更多含有全民狂欢、喜庆丰收的文化寓意。哈尼族民族节庆丰富多样,有“昂玛突(一月节)”、“祭龙节(新米节)”、“祭母节”、“苦扎扎节(六月节)”、“甘通通(十月节)”等等,其中以“苦扎扎节”中的民族体育活动开展最为丰富。哈尼族没有使用自己的文字来记载、传播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哈尼族体育活动的开展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优良的平台,同时体育活动本身也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在传承民族文化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里玛主(三月节)”、“甘通通(十月节)节里以搏击动作为基础的哈尼“长刀舞”、“侗尼尼”(芒鼓刀舞)、“阿腊撮”、“莫撮撮”等都包含了众多的体育元素;以及“苦扎扎节”里与娱乐为主的秋千、撵磨秋、摔跤、狩猎、武术、打陀螺、双拐、抢花炮等等。在现代文化的进程中,射弩、哈尼刀、双拐、打陀螺、秋千、摔跤等项目逐步演变成为了云南省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中必不可少的民族竞技项目,为哈尼族体育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四)战争与狩猎的影响

氏羌各族的体育活动总是与争战紧密联系着,使氏羌各系有着近似的英雄崇拜。[9]哈尼族的射弩、射箭、摔跤、武术、打铜炮枪等在哈尼族先民先民南迁时与异族和自然的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流传于哈尼族聚居地的神话古歌《都玛简收》就有记载哈尼先民以箭和弩狩猎的情形。《哈尼阿培聪坡坡》也有记载,哈尼族先民们,在采集、狩猎、觅食以及为寻求生存、发展抵抗毒蛇猛兽和与社会恶势力的斗争中,利用树枝、棍棒、石块、竹箭等作为武器,击退了来自人和自然多方面的侵害,猎取野物作为生活资料,历经漫长的历史,逐渐形成了使用徒手和使用武器的技能……”。[10]这些无一不促使哈尼族形成了尚武的精神,铸就了雄健彪悍的民族性情。以掌法、拳法、刀法、气功著称的哈尼武术成为了现在深受哈尼族族人热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被誉为“摔跤之乡”的红河元阳县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哈尼族体育人才。

(五)社会制度的变迁

“社会制度以及文化的变迁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变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1]系属氏羌的哈尼族先民主要以畜牧为主,逐水草迁徙,属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隋唐时期才进入云南的哀牢山、蒙乐山区, 属于典型北方部落的南迁民族。游牧民族特有的骑马、射箭、摔跤、斗羊、狼抓羊、跳羊、斗狗等体育活动也随之“南迁”。据史料考证,红河流域的哈尼族一直延续着原始社会,至明清时期才逐步建立起了土司制度而进入了封建社会,在社会制度的变迁中经历了大理国时期的奴隶制斗争、抗元斗争、明清时期的反土司斗争,更有著名的“田政起义、多沙阿波起义、高罗依起义等”。[12]在这些社会事项的影响下,哈尼族先民逐渐由一个勇健好战氏羌民族转型为一个坚忍不屈、勤劳朴实、善武崇德的梯田农耕民族。在漫长艰苦的迁徙和社会变迁中,哈尼原始文化与汉文化及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吸纳,孕育出了哈尼族特有的武术、气功、摔跤、长刀舞、芒鼓舞等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的发展在社会制度的变迁从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文化特征的阐释

正如人文地理学家理查德•哈特向所言:“研究一个地区的文化事象必须由

文化特征入手”。[13]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事项,具有浓郁的生活生产气息和生动的肢体语言,充分地反映出少数民族的审美理念、价值取向、人生观和文化观,成为多元民族文化的最精彩部分之一。

(一)观赏性与娱乐性

哈尼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与娱乐性,每逢民族节庆均开展武术、秋千、打陀螺、射箭、射弩、撵磨秋、摔跤、扳腰、抵肩、角抵戏、铓鼓舞、棕扇舞、竹筒舞、乐作舞、长刀舞等民族体育活动,在“哈巴”的歌声中、在“哈、哦、哟呵、嗨…嗬嗬”呐喊声中舞芒挥刀,喝着哈尼族香醇的“焖锅酒”使参与者自然地融入到喜庆欢乐的民族文化意境中,让人们在劳作之余能够娱悦身心、陶冶性情、宣泄情感。

(二)地域性与民族性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哈尼族无论是生产生活、神话传说还是宗教民俗中无一不体现着族人对水的强烈需求与崇敬,水在哈尼族生产生活中有着更为特殊的文化寓意。除了山地民族特有的投石、爬树、爬山、跳竹、打陀螺、秋千等活动外,哈尼族还有打水漂、捕鱼、浅水赛跑、游泳、跳水等具有水文化特质的体育活动。梯田稻作文化与山地水文化的锲合成为了哈尼族体育不同于其他山地农耕民族体育文化的特殊标志,使哈尼族体育活动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民族性。

三 哈尼族体育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可以看出,哈尼族传统体育活动大都来源与生产生活,具有很强的民俗性、趣味性、自然性、和谐性及参与性,是人文与生态的有机结合。他们通过体育活动这一媒介加深了人对自身的认识、对社会的适应,改善着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体现着族群特有的审美理念与价值观念。在西方竞技体育不断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同时,哈尼族体育活动更追求人与自然的共生存、共发展。

(一)文化性与经济性

哈尼族体育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特征鲜明,在推动着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的同时,更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在不脱离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用现代文化与商业化的理念,合理的资源整合、提升、凝练哈尼族体育文化,用科学的手段去更新,使之向科学化、社会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哈尼族体育文化的娱乐、观赏和健身价值,打造区域体育文化旅游品牌,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体验和弘扬民族文化。

(二)社会性与教育性

哈尼族体育文化具有很强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首先哈尼族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每逢 “昂玛突”、“祭龙节”、“苦扎扎节”、“甘通通”等民族节庆活动,各族人民都参与到打陀螺、打秋迁、摔跤、舞蹈等哈尼族体育活动中,增进了民族内部的团结、扩大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次,通过参与民族体育活动更使得人们对民族体育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在全民娱乐、全民健身、弘扬民族精神的和谐氛围中去传承和发展民族体育文化。

四 结语

通过对哈尼族体育活动的阐释,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以此透视出哈尼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文化生态环境、特征、文化价值及意义。

在倡导“和而不同”多元文化共发展的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哈尼族传统体育文化愈加显现其独特的存活魅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将为人类体育文明的多元共存做出自己的贡献。[14]

[1]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李子贤.红河流域哈尼族神话与梯田稻作文化[J].思想战线, 1996,(3):45-50.

[3]哈尼族简史编写组.哈尼族简史(修订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4]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

[5]李子贤.红河流域哈尼族神话与梯田稻作文化[J].思想战线, 1996,(3):45-50.

[6]李德祥.哈尼族体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5.

[7][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466.

[8]常飞.哈尼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文化因素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08.8(6.4):1-5.

[9]张新氏.羌族群运动习俗纵横谈——兼谈民族体育发展的共同规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1,(1)25-27.

[10]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哈尼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423.

[11]陈奇.杨海晨,等.一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广西南丹拉者村“斗牛斗”运动的田野报告[J].体育科学, 2003:31-37.

[12]孙官生.古老•神奇•博大——哈尼族文化探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98.

[13]理查德•哈特向.叶光庭译.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47.

[14]李延超,饶远.水与火洗礼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傣族体育与彝族体育的比较研究[J]. 体育科学,2006,(11):41-48.

[责任编辑龙倮贵]

Cultural and Anthrop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Hani Traditional Sports in Honghe Prefecture

WANG Xiao-hu,RAO Yuan
(1.P.E.School of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99, China; 2.P.E.Schoo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China)

This paper adopts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work method to research on the 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Honghe Hani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al Anthropology interpretation, 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Hani an migration, natural environment, religion, national celebration, production life and social system created valor, vigorous, tough, hardworking, simple, smart national temperament of Hani. Produced diversity and distinctive sports culture that terraced fields culture and mountain water culture. Ha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modern cultural development.

Honghe Hani peopl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cultural anthropology

C95-05

:A

:1008-9128(2014)01-0010-03

2013-04-06

王晓虎(1978—),男(回族),云南蒙自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人类学。

猜你喜欢
哈尼族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维生素D辅助治疗云南哈尼族儿童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