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2014-04-09 06:55于培娟
社科纵横 2014年1期
关键词:建国初期理论政治

于培娟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 辽宁 锦州 121000)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是我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保障和成功经验。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及国际化不断深入的外部大背景条件下,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部分相对疲软以致滑坡的现象。其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现代社会快速发展要求的不适应,是理论与实践、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脱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局势,要实现和完成党中央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出色担负使命与责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立足国情、以国际化视野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所谓国际化视野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核心是将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到国际化的大环境中去研究和探索,深刻把握本国以及世界局势背后的本质,继而在保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精华理念的基础上,将经典理论与新的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融合,最终探索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的教育思路。本文分别从历史经验和国外经验这两个角度去探寻和研究当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之路。

一、立足本国看国际——延安整风运动的回顾与思考

(一)延安整风运动的国内外背景

延安整风运动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实际国情、党情和国际局势的全面、正确的把握。从国内来看,时值1942年初,中国的抗日战争迎来最艰苦的僵持阶段。因抗日统一战线的需要,社会各阶层人员大量涌入党内,他们所带来的各式各样的思想和学说也在一定程度内混杂了我党的思想理论路线;从国际来看,因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经正式建立。在此环境下,苏联加强了对中国抗战的援助和指导,这就促使了以王明为首的共产国际派别始终在党内进行着不符合中国实际的宣传。这一切使得党内各派别矛盾日趋尖锐。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此时此刻虽然“接近着胜利,但又有极端的困难。”[1]因此,为了实现全党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统一,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必须进行一场全党范围内的整风。

(二)延安整风运动的创新实践

延安整风运动的灵魂是立足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中解放思想,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其“整风”的角度大体分为理论、方法和精神三个方面:

1.梳理理论,确立路线。延安整风运动的直接起因是,由于王明等人的错误路线和其他各阶层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给党和革命带来理论层面的冲击,使党的思想路线一度出现动摇。出现此种状况的原因“就是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是不够的,是比较幼稚的。”[2]为此,理论的彻底梳理和路线的重新确立就成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我党以整顿“学风”为目的,组织党员重新系统地学习,努力掌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理论的高度上辨析王明的“左”倾路线以及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提升到理论和路线探究的新境界。

2.以点带面,发动群众。群众路线是贯穿延安整风运动的核心方法,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伟大成果。整风运动的直接对象是党内的高级领导,但其最终目的是面对全党范围的整体性思想教育。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要求我们不能效仿他国共产主义运动那样走孤立的“精英革命”路线,必须严格依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广泛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因此我党先后确立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原则,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党风”的整顿,令整风运动的个体效果和整体效果得以并重。“群众路线”后来也成为了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

3.实事求是,结合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最忌脱离实际的空谈,而以王明为首的所谓共产国际流派却无视中国的客观实际,极力宣扬“左”的革命路线和他国的革命经验,严重干扰了党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和苏联革命的经验都具有其特定的实现环境,绝不能机械地套用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上。“对外国的东西不加分析地一改照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都对我们的事业不利。”[3]因此,延安整风运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强调不能照抄照搬苏联和共产国际的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用化。

(三)延安整风运动的借鉴意义

所谓“立足本国”就是首先要对本国实际情况有着客观、清醒、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的“看国际”就是有选择地甄别他国的经验,依据本国实际国情的需要对他国理论进行扬弃和取舍。延安整风运动对于我们今天的启示是:只有在正确的认清本国的客观状况之后才有能力和可能去放眼世界寻求创新。他国经验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不切合实际的套用难免会造成“水土不服”,迷信他国经验而无视本国实际最终必然会导致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以致在实践中犯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错误。

二、立足国际看本国——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一)建国初期的国内外背景

从国际大环境来看,美、苏两大阵营剑拔弩张,使得在这一阶段的意识形态建设格外重要;从我国的实际国情来看,建国初期百废待兴,虽然有社会主义苏联的大量援助,但在这类援助的背后也隐藏着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探索实践的消极影响。因此,怎样在这样一种错综复杂的、充满“看不见的硝烟”的国际环境下寻求属于自己的建设道路,便成为了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重要问题。

(二)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实践

基于当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强调在不同领域内多管齐下、全面突破,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并重,将单一的学科教育与泛社会的全面教育统一起来,互为引导和促进。简而言之,就是把握了以下“三大结合”:

1.制度改造与思想改造相结合。思想是制度的渊源,制度是思想的保障。社会主义制度仅仅是社会主义的外在的表现,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4]而基于当时的国际局势,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强调也是当时两大阵营对抗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党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宣传活动,推进经济、政治与文化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工作,建立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权,在思想和制度上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解决了建国初期思想路线的纷争。

2.意识形态的改造与经济基础的改造相结合。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本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对经济基础的认识的实践。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又在指导经济建设的实践,“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5]建国初期基于当时严峻的战争威胁,我国的经济发展采用了“快速工业化”的原则,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加强国防建设。但先“重”后“轻”的路线容易引起民众情绪的不满。这就需要适时推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因暂缓轻工业的发展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疏导,从而促进经济基础的顺利变革。

3.政治改造与学术改造相结合。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因此学术变革与政治变革的呼应是一国意识形态建立的必然要求。建国初期,国内尚无完整、统一的社会主义学术理论,而面对冷战态势的影响和苏联学说不断涌入,想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平均文化水平较低、意识形态理念缺失的国家成功推行社会主义政治改造,就必须首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学术体系和话语模式。自1949年10月起,《辩证唯物主义》等课程开始成为各大专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思想政治教育从此开始拥有了正式的学科支撑和发展平台,其主干课程延续至今,并逐步推行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类别,加强学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学术领域的改造有助于建立起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从而有力地对抗了西方以及苏联的意识形态入侵或渗透,巩固政治改造的效果。

(三)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借鉴意义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注重“三大结合”的相互作用,充分利用不同纬度、不同层面的手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全球冷战阶段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有其强调“斗争”的必然性,这种理念在当时是成功而且正确的,是国际大环境的必然产物。而时过境迁,在如今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时代的主题早已不再是“战争”与“革命”,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的斗争性不符合当前的国际环境,最终仍然会造成理论脱离实际。因此,要“立足国际”,就是认清和把握国际时局,明确国际大环境的趋势与走向,在此基础上的“看本国”就是寻求在此国际潮流下中国具体实践的原则和方向。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所给予我们今天的启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在认清时局、时刻把握当代世界的基本潮流的基础上积极结合本国的现实状况,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探索出符合当代国际潮流和时代发展趋势的发展之道。

三、立足国际看国际——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借鉴与思考

(一)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表现

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可以称之为“道德政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即将思想品德的培育与政治理念相联系,强调国民德育培养的政治性,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识形态功能,并以政治理论和道德原则的“灌输”为主要教育手段。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此类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特征。另一类可以称之为“政治道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目前在西方国家普遍流行的模式,美国、日本和大部分欧洲国家都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特征是将政治理念的教育隐藏在道德培养的形式之中,注重“渗透”式的教授方式。这类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并不开设专门的课程,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哲学、文学、美学、史学等诸多科目内,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交融性,以隐性的方式体现其价值理念,从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应该说,后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是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也是与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区别。但这种区别的本质并不仅仅存在于方法层面上,更重要的是,为了配合这种渗透式的教育模式,西方国家积极寻求一种可以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世界观,利用这种富有亲和力的理念来潜移默化地实现意识形态的教育。例如以瑞典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就极力宣扬一种“适用一切人、适应一切时代”的“普世价值”理念,在此理论的指引下,瑞典等国的国家精神可以在国际化潮流之中屹立不倒,从容地应对他国文化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而也正是因为配合了这种富有亲和力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用更加“道德化”的形式渗透至学生的心中,外在形式上则表现为“去意识形态化”的某种趋势。

(二)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应该指出,无论是美日欧的“渗透”式教育也好,还是瑞典的“普世价值”理念也好,都是有着其特定的形成环境。特别是瑞典的“普世价值”,其本质绝不是适用一切人和一切时代的永恒真理——应该注意到推行“普世价值”理念的国家几乎皆为经济水平非常发达的北欧国家,其理论本质是对于资本主义发展中固有缺陷的某种调剂,是“资本主义病床边的医生”[6],这种理念无法脱离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环境,是不符合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的。但值得我们借鉴的是,瑞典等国通过将资本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转化为极富有亲和力的“普世”理念,将国际间文化和思想的冲突转化为存异求善的价值观,这是符合国际化潮流的正确做法,同时也是“瑞典模式”能够得以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注重对传统的、经典的理论的传承,其理论和方式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滞后性: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理念缺乏符合现代潮流的视角,经院式的教授模式又缺乏生机和亲和力。不得不承认,当代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不可谓不强势,而这种强势是有着其合理性和必然存在性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没有正视这种强势,缺乏国际化的视野和包容的胸怀,不去寻求经典理论与当代国际潮流相通之处,最终导致教育效果在国际化大环境里被逐渐弱化。于是,通过“立足国际看国际”的方式对国外思政教育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的环节应借鉴瑞典,力求将当代的国际潮流与传统理论相结合,求同存异,最终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普世价值”;而在方式方法的创新环节应学习和借鉴欧美,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渗透到各学科乃至整个社会领域中,注重学科间的协调和交融,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条件,在此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然要与同时期的客观社会条件所联系。国际化视野是当前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符合现实地正确认识视角,只有正确地认识才能带来正确地实践。所以国际化视野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要力求在保证民族文化、传统理念和主流意识形态不受动摇的基础上顺应国际浪潮,在保留经典理论的同时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做到“经典理论现代化”、“外国理论中国化”,从而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合当代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思想变化之方法,切实有效地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和责任。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80.

[2]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20.

[3]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87.

[4]毛泽东文选(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5]毛泽东文选(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49.

[6]维·勃兰特,布·克赖斯基等.社会民主与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15.

猜你喜欢
建国初期理论政治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建国初期农村宣传网制度述评
论建国初期大行政区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