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课程论探析
——以山东乡村建设实验区为例

2014-04-09 05:52吴洪成贺飞燕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梁漱溟学校课程

吴洪成,贺飞燕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课程论探析
——以山东乡村建设实验区为例

吴洪成,贺飞燕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梁漱溟毕生都在从事教育事业,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他在山东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主要是通过乡村教育来实现的,其主要形式是乡农学校以及由乡农学校改组的乡学、村学。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全部生活”,以“解决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为目标,推动乡村建设的开展。在“同有课程”基础之上,以“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设置相异课程”为特色,使课程思想落到实处,体现理论和实际的统一。

梁漱溟;乡村教育;课程论

一、乡村教育课程论的思想背景

梁漱溟认为,“原来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1]而以乡村为本的中国,近百年来,却遭受到以城市为本,以工业为主的西方国家的冲击。自洋务派推行西化改革运动以来,盲目地引进西方国家那些不符合中国实际的制度和思想,并没有缓解中国存在的问题,而是加剧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破裂。基于对国情的认识,梁漱溟认为,“民族自觉的头一步,便是觉悟到乡村;从这一步就可以觉悟到一切,觉悟到我们来社会构造的特殊,觉悟到我们不能不自有我们的前途。”[2]中国是农业大国,从农村入手是民族自救运动的关键所在,也是纲举目张的策略举措,所以改造建设乡村社会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因此教育的发展方向应是一种广义的社会教育。课程设置是整个教育的基础环节,课程思想是全部教育的灵魂,课程实施是整体生活的中心。广义的社会教育必然有广义的课程设置,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囊括教育诸方面。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课程设置深受其在曹州中学、乡治讲习所、广东省立一中和河南村治学院课程改革的影响。

1924年,梁漱溟离开北京大学后来到山东,投身于曹州中学的改革,设立女子部,重视女子教育。他指出,要办教育,便需与师生成为极亲近的朋友而后才能对他们有一种了解,势必能对他们有一些指导。办学的真动机就是在自己求友,又与青年为友。所谓与青年为友,是帮着他们走路,不单是知识技能往前走,也包括一个人的全生活。教育应当是着眼一个人的全生活而领着他们去走人生大路,这于身体、心理的活泼两点至关重要,至于知识的讲习反而居于其次。很明显,梁漱溟认为办学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还注重每个学生的生活,引导他们走正确的路。基于此,所有课程改革都依据的是梁漱溟的教育主张,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机械记诵,强迫灌输。同时,梁漱溟在曹州恢复重建重华书院,旨趣在“集合同志,各自认定较为专门之一项学问,或一现实问题,分途研究,冀于固有文化有所发挥,立国前途有所规划;同时并指导学生研究,期以造就专门人才”。该书院设置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三个专业领域。其中哲学偏重研究中国哲学暨印度哲学;文学艺术偏重中国文学及音乐书画雕刻等;社会科学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社会问题、教育、历史、地理等,突出中国现实问题,如中国政治制度问题和教育制度问题的研究等。[3]重华书院的课程设置注重音乐、社会问题等,为乡村教育的课程设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积累。

1927年梁漱溟只身来到广东,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他的“乡治”计划。梁漱溟说:所谓“乡治”包括后来的“村治”和“乡建”,都是他办教育思想的发展,即讲学、搞学问与做社会活动合二为一。“简言之,即从乡村自治入手,改造旧中国,建立一个新的中国”。[4]

1928年梁漱溟受聘担任广东省立一中校长一职,他提出一系列教育主张并进行教育改革。他认为,教育的本意,是要把人们养成有本领有能力;如果要是一个人有本领有能力,就非发展他的耳、目、心思、手、足不可。[5]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有国语、数学、社会问题、世界进化史、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着重强调学校要注重卫生生理和体育锻炼课。课程编制中的资源因素充分体现了广泛与简约、继承与发展、知识与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合适张力。

1929年,梁漱溟担任河南村治学院教务长,执笔起草了《河南村治学院旨趣书》及《河南村治学院组织大纲》、《河南村治学院学则及课程》等文件,《河南村治学院旨趣书》第一次对乡村建设的旨趣、措施和方法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这表明经过居粤近两年间,而后陆续北上对各地乡村工作的考察,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趋于成熟。《河南村治学院学则及课程》对之后的山东乡村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其中第六章对教材、课程时限、开设科目等课程安排做了具体的规定:“本院教育以养成实际作事能力为主,所有各部课程一概不超出下列三个方面:各种实际问题之讨论、研究及其实习试做;未解决或应付实际问题所必要之知识技能之指授训练;实际作事之精神陶炼”。该学院设有农村组织训练部、农村师范部、村长训练部、农林警察训练部和农业实习部。除了农业实习部,其余四部的课程都分为五部分,前三部分的基础课程是各部同有课程,包括如下范围及科目:“党义之研究,包括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建国方略等;乡村服务人才之精神陶炼;村民自卫之常识及技能之训练,如自卫问题研究、军事训练、拳术,及其它项目。”①剩余的两部分课程根据各部的具体情况分别开设。从上述同有课程计划中,不难看出河南村治教育学院注重培养乡村自治及服务人才所需要的乡村社会实际能力与道德精神素养,尤其是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的教学与研究占居突出的地位。

在正式开展乡村教育之前,梁漱溟除了自己进行教育改革实践外,也曾到各地考察乡村建设运动,包括南京晓庄的乡村师范学校、江苏徐公桥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乡村改进试验基地、河北翟城村的自治事业、定县的中华平民教育会的试验区、山西的村政。通过实践和借鉴他人的有益成果,他开始在山东推行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对乡村教育的课程思想有了进一步思考及总结。

二、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课程设置

梁漱溟应韩复榘的邀请来到山东,于1931年6月15日正式开始主持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工作,同时也标志着以邹平为中心的乡村建设运动正式拉开帷幕。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主要由乡村建设研究部和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组成,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乡村自治及乡村建设问题,培养乡村建设运动的领袖、骨干分子以及服务人员,然后由他们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及其子弟。

(一)乡村建设研究部的课程设置

乡村建设研究部的设立是为了提倡具体研究,为学术界开风气,形成研究之风,为本省各地乡村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方案。它所招收的学员大都是来自山东本省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和专科毕业生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学生,学费全免,修业两年。主要课程包括以下两类:一是基本研究,即乡村建设根本理论的研究,包括党义、社会进化史、乡村建设理论、军事训练等。二是专科研究,包括农村经济、农业改良、产业合作、乡村自治、乡村教育、乡村自卫等科目,但是,科目的认定必须得到研究部主任的审核许可,作业的进行需听从部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指导。梁漱溟认为,“随着各人已往学说根底不同,和现在兴趣注意不同,而自行认定一科或效科研究之。例如原来学农业的,就可以从事于农业改良研究;而现在有志于乡村教育的,就可以从事于乡村教育研究。”[6]研究部的课程学习及问题研究都是由研究部主任和导师指导,同时还聘请大学教授进行函授教育,一般不采取讲授的方法,而采取个别谈话或集中讨论的形式,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下乡去实习。学生实习归来后,根据乡村建设工作中的问题,聚合在一起进行讨论并尽可能找到解决办法。学生只有在论文经过院长批准合格后方可提前毕业,毕业可留院或实验区工作。研究部课程的设置以及实施办法是根据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构想设置的,充分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再单纯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侧重实践的锻炼,课程的功利主义色彩很突出,这也正是梁漱溟所倡导的“学校社会化”、“社会本位系教育”的具体体现。研究部还根据学生兴趣或者原有基础由学生自行选择课程,体现了学生对于课程的自主权,也反映出研究部所恪守“因材施教”的课程教学思想。

(二)乡村建设训练部的课程设置

乡村建设人员训练部的设立是专门为了培养预备到乡村建设中服务的人才,是乡村建设人才的后备力量。招收的学员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择优录取,大都是年龄在20岁-35岁、受过初中教育的青年。在梁漱溟看来,训练部主要任务是对学员进行“实际服务之精神陶炼”、“为认识了解各种实际问题之知识上的开益”、“为应付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之技能上的指授”。[7]为了达到这一训练目的,梁漱溟在训练部的课程设置如下:党义之研究,包括三民主义、建国大纲略及其它科目;乡村服务人才之精神陶炼;村民自卫之常识及技能之训练,包括自卫问题研究、军事训练、拳术及其它科目;乡村经济方面之问题研究,包括经济学大意、农村经济、信用生产消费各项合作、簿记、社会调查及统计、农业常识及技术、农产制造、水利、造林及其科目;乡村政治方面之问题研究,包括政治学大意、现行法令、公文程式、乡村自治组织、乡村教育、户籍土地各登记、公安、卫生、筑路、风俗改良及其它科目。

显而易见,山东乡村建设训练部的课程是完全仿照河南村治学院农村组织训练部的课程而设置的,注重加强乡村自卫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军事能力。训练部学员必须经过这些课程的修习才能成为合格的乡村服务人才。毕业后,学员大都被安排在试验县区担任教育指导员或创办乡农学校等工作。为了更好落实和解决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梁漱溟于1932年10月组建了乡村服务人员指导处,安排研究院的教师到乡农学校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给予更适合乡农学校的建议。指导处还为各县乡农学校编辑教材,有《农民识字读本》、《乡农的书》供普通村民使用,《国学教材》、《史地常识》、《自然常识》等活页教材供高级学部使用。此外还有《识字明理》、《救国御悔》、《文武合一》、《中华民族的故事》等农民系列丛书。这些书都充当乡农学校的教材,对乡农学校课程的设置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训练部课程的设置与研究部的课程设置有相似的地方,都注重党义的研究和精神陶炼,充分体现了梁漱溟注重德育培养的指导思想。但不同的是研究部更注重理论的研究,为乡村建设提供方案,而训练部更注重实际能力培养,对学员进行全方位的训练。

三、山东乡农学校的课程设置

1931年11月,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师生300多人,在梁漱溟的指导下,分别赶赴邹平县创办乡农学校,到1933年,共办乡农学校91处,入学人数达3 996人,[8]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乡农学校基本上是按照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创办的,是“乡村组织”的一种形式。乡农学校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也是一个行政机构。它以教为主,以教统政,政教合一,由全体农民参加,启发农民的自觉性,自觉地、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自救,学习农业改进措施,开展农业合作运动,重建乡村社会,目的就是要化社会为学校,即“社会学校化”。梁漱溟认为,乡农学校的宗旨是“某个人的和社会的向上进步”。[9]

在梁漱溟看来,乡农学校的第一个用意便是增加乡村领袖和农民大众聚合在一起的机会,如果没有相聚在一起的机会,有什么困难,有什么疑难杂症,就只能憋在心里,无法释放,不能得到解决,整天郁郁寡欢。有了聚合在一起的机会,就可以将彼此心里的困难说出来,一起想办法解决。如匪患、兵祸、天旱、时疫、粮贱、烟赌盛行等问题,人们见面的时候就可以相互探讨,就会自然设法解决这些问题。然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乡农学校基本的识字、唱歌、讲话等功课入手。根据当时乡村社会和乡农学校的实际情况,梁漱溟把乡农学校的课程分为两大类。

(一)相同的课程

相同的课程就是各乡农学校都通用的普遍设置的课程,其目的在于普及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识字、音乐、精神讲话等。

1.识字课程。梁漱溟曾在《乡农学校的办法及其意义》中提到:“识字,这是普遍都有的功课,因各地农民多是不识字的,所以成为了普遍的必要。”[10]就识字教育而言,通过教学活动,可以帮助一大批青年农民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使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能进行简单的阅读写作等,这也是进行最基本的扫盲教育。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识字教育的内容如果没有考虑地区、文化和个体的差异,势必会影响教育的质量。所以,梁漱溟的观点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在具体的识字教育中,要充分考虑到成年文盲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如寿光县乡农学校的文化课主要是学习《乡农学校的课本》。这本教材是研究院专门为文化水平较低的乡农学员编写的,其难易程度仅相当于小学一、二年级。教师不能以权威者姿态进行教学,而是要以平等的角色施教,努力和农民学生成为朋友,取得密切的联系,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只有教师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以培养其全部生活为目的,才有可能达到教育最优化的效果。

2.音乐课程。音乐课程一律由各乡农学校开设,旨在鼓舞人心、激发求学热情,并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梁漱溟强调寓教于乐,在快乐中学习,边唱歌边识字,希望以此种简便而直接的方法来培养学员团结奋斗、拯救民族危机、爱国爱乡的精神。从实践情况看,效果较好,许多学员都会唱《农夫歌》、《军歌》以及普通歌曲30余首,增长了不少知识,提高了社会觉悟,加快了乡村建设的步伐。蔺景南和桑鸿滨在回忆寿光县的乡农学校时,提到“在当时来说,贫困落后的农村很少听到歌声,所以学院唱歌很感兴趣,群众也感到新鲜,都愿来听。在操场上列队齐唱,激昂慷慨,声彻原野。不仅提高学员们的情怀,同时也受到教育,有些歌我们唱的很熟,直到如今还记得住,如《乡校学生歌》、《战斗歌》、岳飞的《满江红》、《锄草歌》等。”[11]

在1924年恢复重建的山东曹州重华书院,梁漱溟把音乐教育着重安排在文学艺术领域内,是为了陶冶学员的情操,培养学员激情昂扬的志向。而在乡农学校设置的音乐课程是面向大众的,不局限于学院的学员。音乐课程,不仅仅是单纯的娱乐活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员的道德理想以及对他们进行情意教育的必修课,为乡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精神讲话课程。精神讲话即“精神陶冶”,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教育。梁漱溟对“教育将趋重知识技能,抑或着眼人生行谊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考量,并作出明确的回答。所谓人生行谊教育,就是关于人生态度、品德、道义等的教育。梁漱溟从其生命哲学观出发,认为知识技能是生活的工具,是死的;只有生命本身才是活的,必须以活泼的生命去进求、去运用,而后才能获得知识技能。他断言:中国教育除非从此没有办法则已,如有其办法,必自人生行谊教育之重提,而后其他一切知识技能教育乃得著其功;抑必将始终以人生行谊教育为其基点而发达其他知识技能教育焉。他以丹麦为例来说明,丹麦教育的根本精神是“民众高等学校目的,是以历史和诗歌为媒介,而唤起民族精神的觉醒,刺激能力的发展。精神的觉醒,能促社会和经济的进步”。[12]其实,追本溯源,这种思想主张并非完全在此时产生,早在河南村治学院,梁漱溟把“乡村服务人才之精神陶炼”课程定为农村组织训练部、农村师范部、村长训练部和农林警察训练部的通识课程,在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也为教师和学员开设了“精神陶炼”课程。他认为:“这门功课很有它的意义,在我们看来中国的乡村社会,不只是经济破产,精神方面亦同样破产。这是指社会上许多旧信仰观念风尚习惯的动摇摧毁,而新的没有产生。”[13]显而易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传统意识、陈旧思想已经严重削弱并发生变化,但是新的思想理念和社会制度尚未建立,所以需要一门精神陶冶的课程,转移开导他们的思想,用中国儒家传统的旧道理巩固他们的自信,稳定他们的意志,重新树立人们的信念理想。

乡农学校普遍开设的“精神讲话”课程注重思想教育,目的在于教师和青年农民能够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救济濒临没落的乡村精神,让农民也能激起参加乡村建设的热情,以改变“窘闷无主、意志消沉”的精神状态。“精神讲话”课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合理人生态度的指点,中国历史文化的分析,人生实际问题的讨论。其主要途径是通过每星期一早上的周会和平时上课实现的。周会上全体师生汇集在教室里,校长带领大家唱国歌(当时的国歌是国民党党歌),向党旗、国旗及孙中山总理遗像行三鞠躬礼,默诵《总理遗嘱》,然后由校长或教育主任讲话。讲话的内容大致包括“团结互助”、“遵守纪律”、“勤劳生产”、“讲究礼貌”、“革除恶习”、“治安防卫”、“讲究卫生”等。主要教材有《明耻教战教材》、《时事讲话》等。前者主要宣传人人皆兵、村村为营、救亡图存、反对侵略、保家卫国,以培养学员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后者主要宣传时事政治,如东北三省已经沦陷,华北正面临危机,日本搞“华北自治”,阴谋侵吞华北,甚至吞并全中国,我们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我们要团结奋斗,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独立富强的新中华等。

梁漱溟认为,通过这样的“精神讲话”课程,可以将一些儒家旧道理、中国文化传统,传授给青少年人,让他们在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不至于迷茫,而是以一种相对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应对。由此可见,他已深刻认识到人生行谊教育对教育对象积极向上精神的激发和振奋有着重要的作用。梁漱溟作为新儒家的代表,深深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也是无阶级论者,这就使得“精神讲话”有些思想偏于传统而显得不合时宜,不过,从总体上看,还是富有主动进取性,帮助大批青少年重新树立对人生的理想追求。因此,“精神讲话”课程设置在教育价值论方面的意义是明显的。

(二)相异的课程

梁漱溟认为,各地的乡农学校须有针对性地就自身环境来解决问题,才能产生设计者所希望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开设因时因地制宜的课程。例如有匪患的地方,讨论匪患问题,教师就帮助他们一起找出解决的办法,在获得大家认同以后,就可以指导学生实地去做。菏泽实验县的自卫组织分设军训课和文化教育课。军训课主要学习步兵操练和刺枪等常识,文化课使用县上统一印制的文化课本。邹平西南部多山,虽然村民知道种树有好处,但种树容易、保护难,总不能长成材,造成大片的森林,这就是一门活生生的课程。帮助村民联合起来共同造林、共同保护,解决这样的难题,这就是此地乡校的功课。邹平第二、三区所成立的林业公会不下数十处,皆由乡农学校所倡导。又如产棉地区,农技人员随时帮助村民选用好的种子,指导种植方法,然后再成立运销合作社。“这一切都是我们乡校的功课。因此,乡农学校可以随时成立种种短期的职业补习班或讲习班,在实地操作时就与他们讲解种种技能,如造棉、造林、织布、养蚕、烘茧等等。同时,可以随时成立种种组织,如林业公会、机织合作、棉花运销合作、储蓄会、禁赌等等数不尽”。[14]

显而易见,根据梁漱溟的设计,各乡农学校除了相同的课程外,按照传统农业改革与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来设计和实施具有特色的乡土课程和以问题、事件或任务项目取向为核心的广域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乡农学校教育在乡村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相异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解决乡村地区的青少年农民在实际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依据出现的问题开发相应的课程,共同解决。这一点和河南村治学院的课程设置极为相似,甚至可以说是继承与发展了河南村治学院的办学经验。河南村治学院设有农村师范部、村长训练部、农林警察训练部,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设有不同的课程。例如,除了河南村治学院共有的三部分课程外,农村师范部还设有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农村小学各科教材及教法、学校行政及组织、学校教育推广、乡村教育行政等课程;村长训练部设有户籍、土地、各项登记、卫生等课程;农林警察训练部设有农场林野巡查、管理、警戒、劝导等课程。

可以看出,相异课程内容设置的最大特色是强调实用,根据区域特色和个体差异开设不同的课程,着重解决现实生活中不同地区的难题,有助于促进乡村建设获得更大的成效。

四、山东乡学、村学的课程设置

乡农学校是山东建设研究院的师生进行乡村教育的最初实践组织形式,但是到1933年7月后,邹平县改为县政建设实验区,取得实验权,又将从前的区公所、乡镇公所等行政机关取消,乡农学校于是也就改组为乡学、村学,成为“行政机关学校化”、“学校社会化”的组织。乡农学校变为乡学、村学只是名称的变化,并没有真正改变梁漱溟最初的设想,课程设置大体没有变化,只是实现的具体形式和部分内容有所改变,其中所依据的仍然是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实验设计方案。例如,根据当时研究院学生的记载,从中国礼俗之大源说起,以精神陶炼为主,识字次之,精神陶炼以《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三字经》等为初步教材,再以《礼记》、《小学》做精神陶炼课本。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构想中,精神陶炼(精神讲话)是所有乡农学校以及后来改组的乡学、村学必须设置的课程,主要讲解民族历史概要,使学员知道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民族领袖,讲解儒家传统思想,使学员重新建立理想信念,变消极心态为积极向上。

乡学、村学实质上是乡村组织,不仅是学校,而且还是社会组织,容纳全乡、全村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乡学(或村学)要把一乡(或一村)的全社会民众,通统当做学生,把全乡(或全村)里头的男妇老幼一包在内,都算是乡学(或村学)的教育对象”。也可以说是一乡一“乡学”,一村一“村学”。梁漱溟认为,村学乡学,就是一村一乡里的父老兄弟子侄合起来,为“齐心学好,向上求进步”而有的一个组织。这个组织的用意在于——“齐心学好,向上求进步”。[15]

尽管如此,从乡农学校到乡学、村学的课程编排及实施现实来看,乡农学校更偏于乡村社会化的大教育形式及内容,其职业教育的专门化分工取向比较鲜明;而乡学、村学则明显采纳了民国时期学制体系中小学课程标准或纲要中的科目内容及计划序列,只不过根据社会化与乡村教育的需要加以部分的变通、增删及调整而已,因此,正规或制度化学校课程的功能价值被梁漱溟更多地认同和接受。

(一)乡学课程设置

邹平县每乡设立一所乡学。乡学酌设升学预备部、职业训练部等——办理本乡所需要而所属各村学所不办之教育。[16]

1.升学预备部。相当于高级小学,又称高小部,学制两年,即国民小学的五六年级。课程除了一般国民小学所设立的国语、算术、自然、历史、地理、生理卫生、体育、美术和公民教育外,部分学校还增设了党义、乡村建设理论、时事政治、精神讲话、合作簿记等。如邹平实验县第二乡学高小部,其课程设置就是按规定实施的。每天六节课,按时作息,并建有严格的点名、考勤、备课、请假、会议等制度。学校纪律较好,教育质量较高,备受群众赞扬。邹平实验县第十二乡学的高级小学部除了上述基础课程的设置外,还开设乡村建设理论、精神讲话等课程。升学预备部课程的设置继承和发展了广东省立一中的课程思想,梁漱溟在对广东省立一中进行改革时,突出强调生理卫生课和体育锻炼课,由此可以看出,梁漱溟十分注重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身体健康,这成为他谋划教育宗旨“面向学生的全部生活”的具体体现。

2.职业训练部。主要是针对各村年满18周岁,且在40周岁以下的农民进行的职业轮流培训,课程除音乐、精神讲话、军事训练外,还因地制宜的根据环境的不同设立不同的课程,如在蚕桑生产区,乡学中设养蚕训练班;在产棉区,则开办棉业合作社讲习会,研究植棉方法、合作运销等。部分乡学还成立高级职业训练部,招收的是受过四至五年以上教育的年轻农民,目的是把他们培养成致力于乡村建设的领导人才。高级部课程除了一般训练部的课程外,还要学习历史、地理和农村问题的课程,以帮助他们明白国内外历史变迁和乡村社会现实存在的问题。

(二)村学课程设置

村学是乡学的基层组织,对象主要是儿童、妇女和成年农民。村学分别设立儿童部、妇女部、成人高级部,各村原有的一切教育机构,如小学,民众学校都融入以上3个部中。

1.儿童部。面向学龄儿童,相当于国民小学的初小阶段,课程设置也与国民小学差不多,有国语、算术、史地、自然、体育、音乐、公民教育等。所不同的是儿童部教材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编写,如新闻消息、乡建活动、精神陶冶、人生向上等。在课外活动期间,经常由教员带领学生,通过演讲、办板报、喊口号、演话剧等形式,宣传男子剪发、女子放足、禁止早婚、破除迷信、新法接生等思想观念及知识技能。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但巩固了课本上的知识,还对乡民进行了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2.妇女部。面向妇女,课程大都是冬天农闲时晚上进行,主要有基本的时事政治、精神陶炼、识字和基础知识。此外,还根据妇女特点,增设了育婴和家政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是用来给妇女传授一些家庭管理的技术,同时培养新时代的女性。

3.成人高级部。面向成年农民,主要是男性成年人,使他们在夜间和冬季开设的课程中接受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公民学(讲故事、时事、精神陶炼)、识字、基础知识(有关合作社、农艺和公共卫生)、音乐、军事技术。师生教学所用的课本以《乡农的书》、《农民识字课本》为主,每晚一课,一冬学完。[17]

梁漱溟在办村学时还规定,除了必设的课程外,各村学还可仿效乡农学校的做法,根据各地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开设特色课程,以达到他所设计的教育目标,即“施以其生活必须之教育,期于本村之各分子皆有参加社会,并从而改进现社会之生活能力”。[18]

很明显,梁漱溟山东乡村建设实施的成功与否和山东乡村教育开展的顺利与否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乡村教育是否顺利开展,关键是要看教育的内容是否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能否适应人们生产和生活之需,能否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历史已充分证明,梁漱溟主持的山东邹平乡村教育与建设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作为民国史上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及标本影响全国,他本人也因此成为乡村建设的典范和领袖,乡村建设工作一直持续到1938年11月日本侵华战争占领山东才终止。

梁漱溟的山东乡村教育实验的课程设置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开放性和保守性的统一,其中继承和发展了广东省立一中和河南村治学院的课程设置思想,并且也借鉴了陶行知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等其他乡村教育实验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实效,对中国以后的乡村教育以及课程设置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注释: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河南文史资料》第二十辑,豫刊证字第16号,1986:14-18.

[1][2]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50,486.

[3][5]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四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790,862.

[4]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50.

[6][7][9][10][13][15][17][19]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五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233,234,347,349, 349,350,384,383.

[8]善 峰.梁漱溟社会改造构想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516.

[11][14]郭蒸晨,成学炎等.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282,292.

[12]李渊庭,阎秉华.梁漱溟先生年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1.

[16]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667.

[18][丹麦]Stig Thoegersen著.文化县[M].泥安儒,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127.

The Study of LiangShu-ming’s Ru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ory——Taking the Shandong Rural Construction Experimental Area as an Examlple

Wu Hong-cheng,He Fei-yan

LiangShu-ming was engaged in education with all his life and carried out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He developed the Shandong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and it was mainly done by rural education whose main form is Farmers Schools and Township School,Village School reorganized by Farmers Schools.The curriculum idea was given priority to develop student whole life,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ocial problems and life,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nstruction;Curriculum setting was on the basis of the same course,an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to make curriculum ideas into practice,and achieve the unity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Liang Shu-ming;village education;curriculum theory

G521

A

1008-6471(2014)01-0106-07

2014-01-01

吴洪成(1963-),男,浙江金华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史。

梁漱溟(1893-1988),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自1924年辞去北京大学的教职后,先后在山东曹州中学(今菏泽市第一中学)、广东省立第一中学(今广州市广雅中学)、河南村治学院从事教育改革与实验,并在1931年-1937年主持了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各项工作,1940年在重庆创办了勉仁中学和勉仁文学院等。其中,梁漱溟在山东乡村建设运动中开展了别具特色的乡村教育,其课程设置体现了乡村教育目标、内容及组织方式的设计图景,对当代教育的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梁漱溟学校课程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梁漱溟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学校推介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
梁漱溟的直觉思想探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