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伟, 张红岩, 韩 拴, 赵 翔, 曹更生, 郑合勋
(1.河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a.动物转基因与细胞工程实验室; b.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c.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河南 开封 475004; 2.商丘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河南 商丘 47600)
高校实验室是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而实验室教学在对未来的科学家训练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1]。在一个高水平的实验室里要有学术带头人、研究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其中,实验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质量,与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科研成果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有着密切关系[2],实验技术人员不仅是教学实验课工作的服务者,也是教育者。他们承担着实验教学准备、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实验室日常管理等工作。所以,在现代化的高校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还要具备科学理论素质和过硬的实验业务能力以及相应管理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实验教学,培养出高质量人才。因此,加强高校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素质教育建设非常有现实意义。
实验室是发挥科技创新和科技人员潜力的一个重要支撑,同时更是高校持续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3],是为提高大学师生的科研综合素质服务的第二课堂,对大学开展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起着支柱性作用,实验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再建设,对于实验室总体功能的发挥和扩大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辐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全方位为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服务。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是一种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是满腔热情地为实验的师生服务,无私奉献是检验实验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试金石。做到这些,需要实验技术人员对工作全身心投入、要热心于实验科学技术,把主要精力放在实验室工作上,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学生的实验教学以及教师的科研创造条件,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整洁的实验环境和一个宽松的、自由的思想环境[1],充分保证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顺利完成。实验准备工作繁琐复杂、工作量大,如生物化学实验对药品的浓度要求很精确,计算和称量中稍有不慎,则可能“全盘皆输”,因此耐心、严谨和无私奉献显得尤为重要。
(2) 按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实验室设备仪器整齐摆放、井然有序工作,更能促使学生在安静、清洁、条理、安全、有人文气息的实验环境中,热爱实验、渴求知识、充分发挥其实验创新能力。另外,实验技术人员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要具备勤奋不息的实干作风和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不为名利,甘当配角,默默奉献。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
实验技术人员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才能为培养创新人才做好服务。创新的前提条件是既要有深厚而扎实的通识基础知识,了解相关交叉学科知识,又要精通自己的学科专业,并能掌握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4]。所以,实验技术人员既要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又要不断拓展知识视野,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从根本上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保证实验室工作顺利进行。
实验技术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是教学、科研工作的组成部分,必须不断学习,改进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教学和科研实验均是以验证科学理论、研究探索客观规律为主的实践活动。实验技术人员作为实验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必须具备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缜密的思维、以及对科学现象敏锐的洞察力。在准备实验或安建设备装置时,必须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安装调试仪器设备;在配备药品时,要做到准确无误;在实验后处理数据时,则要尽量使其真实精确;在分析实验结果和总结规律时,要以科学的态度和辩证的思想作出判断[2]。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最大程度地开启学生的天性,使学生展现出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科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今,社会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很强的职业转换能力和自身的适应能力,要有广搏的学科知识,成为一个有学识和能跟上时代发展要求的实验技术人员,而不仅仅是一个仅能做实验准备和管理设备仪器及实验室的实验员,因此,实验技术人员才能够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人格魅力,并为师生服务。
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是对每一位实验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对工作兢兢业业、扎扎实实、认真负责;对业务技术精益求精、锐意进取,有一种永不满足和任劳任怨的精神,特别是学生在实验中出现问题时要及时主动帮助分析、解决,巧妙地指点操作技巧,让学生顺利完成操作过程,而不是被动敷衍了事,同时将专业前沿的知识内容介绍给学生,做到师生有求必应,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学生的实验教学以及教师的科研创造条件,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实验室在实验中的价值。如:植物学实验需要认真观察、仔细对比,并手工绘制细胞组织的结构,实验教师在实验讲解中要详细讲述观察重点、绘制技巧等。这样,实验室中进行的每一个实验过程,就不再是僵化的、无生命的,而是充满了乐趣的探索活动[1]。此外,每一位实验技术人员都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精湛的实验技术,要和任课教师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并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更好地实现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目的。
由于实验技术人员一直被认为是“教辅”人员,高校对实验教学人员的培养和管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给予充分重视[5-7],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于教学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通过对全校实验室考核发现,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普遍存在着数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如2005年实验技术系列人员数为198人、2007年为177人、2009年为193人、2010年为170人;2005年至2010年以来,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由2.89万人逐年增至4.1万人、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总值由1.8995亿元逐年增至3.612亿万元,由此可见,随着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的逐年上升,实验技术人员数呈现了减少的趋势,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实验室整体建设水平和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8]。高校的发展建设,需要高水平、高素质且人员结构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队伍,实验技术人员作为为学术支撑与技术服务的队伍,是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现代化的高校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设备仪器操作者和维护者,而是科学研究、教学实验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的专业水平、知识结构、工作热情,直接影响着教学、科研的效果和进程[9-11]。因此,高校必须培养、建设一支具有良好专业技能、知识结构全面、具有创新务实能力且人员结构相对稳定的高素质实验技术队伍[12]。最突出的几点是:
实验技术人员应该是知识结构合理的多维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理论知识是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实验室对新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的需求不断提高,实验技术人员不仅应具有所属学科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工作本身的实验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广泛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对一些新兴的学科、高新技术知识及计算机知识有所了解[2],这样才能动态地适应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最初学历教育所获取的知识,已不能终生享用[13],因此要通过继续教育,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拓宽技术,掌握新本领。学校根据实验室综合效益考核与评估结果情况,尝试新的实验队伍管理机制[8],在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利用高校资源积极主动自我学习、利用图书馆丰富馆藏查阅文献资料、努力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还根据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需要,每年定期让他们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如在职学历培训、英语强化培训、计算机普及培训、实验设备及管理知识培训等,选派他们到先进、一流的实验室学习,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交流研讨,支持实验技术人员报考在职研究生。邀请专家、著名学者、院士,到实验室讲学、开展交流合作。2012年根据学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需要,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专职实验技术系列教师10名。
目前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实验技术人员,达到同专业的本专科水平,许多硕士、博士毕业生充实到实验队伍中来[14],这是非常可喜的,但实验技术专业方面的知识尚缺少。要求相关部门对其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专业培训和辅导,使实验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更趋于科学。
科学研究对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大有裨益,要为实验技术人员营造一定的科研氛围,引导他们投入科研活动中[14]。支持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参与现有设备的改造和新设备的研制等工作,鼓励他们根据工作实际撰写科研报告和教学管理论文,支持他们参加学术交流。鼓励实验技术人员结合自身的工作、自主增强自身的实验技能的同时,组织他们加入专家教授的带领下的某些科研课题和实验研究的任务,以培养提高其科学技术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对新引进的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实验技术人员,根据工作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岗前职业技能培训,以使其尽快掌握最新的教学科研动态和实验技能。每年学校组织实验技术人员参与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以及各种实验技术竞赛活动,从而增强适应工作的能力和竞争力,进而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随着高校发展,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数量增多,实验室配置了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对使用管理这些设备的实验技术人员知识水平要求更高、更专业。学校针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指定实验技术人员专人负责并经过培训持证使用、管理维护。
此外学校应科学地制定实验技术人员的职称晋升政策,建立与实验室相关的奖项,以竞争促发展[15-16],激励实验技术人员自我学习,自我钻研探索的热情。充分调动广大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顺利开展实验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
高校实验室处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对于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以及增加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增加实验室的开放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17]。因此,对实验技术人员科学管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定期组织实验技术人员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方法,培养他们学会使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如计算机管理等,充分利用计算机收集、存储实验教学、实验设备、实验室管理中的大量信息数据,编制相应的程序,实现实验室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实验室管理工作现代化、规范化、制度化。
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查阅有关实验室管理知识、利用网络寻求国内外先进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并积极为实验室建设献计献策。让实验技术人员参与管理,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管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师生,保证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流的实验室,必须有一流的实验技术人才,人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的教育培养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任务,不仅是管理者思考的事情,也是每一位实验技术人员应该思考的事情。怎样才能以实验室为舞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问题的关键。愿每一位实验技术人员更加努力、主动地学习、完善自己的业务技术知识结构和做人的人格素质。
[1] 王 伟.实验室在科学创造力培养中的地位[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25(6):33-36.
WANG Wei. The Place of Laboratory in Cultivating Scientific Creativity [J]. Journal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1,25(6):33-36.
[2] 张家玫.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素质培养和队伍建设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3):29-33.
ZHANG Jia-mei. Preliminary study of experimental technicians’ quality cultivation and team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00,17(3):29-33.
[3] 周乃新,杨亚非.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创建世界一流实验室[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4):153-155.
ZHOU Nai-xin,YANG Ya-fei. Using foreign advanced educational theory , constructing the world first2class laboratory [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0,27(4):153-155.
[4] 易 红.高校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2):1-4.
YI Ho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University and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 [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08,27(2):1-4.
[5] 韩春田.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189-191.
HAN Cun-tian. Discussion on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1,28(8):189-191.
[6] 李 勇,李 蕾.实验技术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2):1602-1604.
LI Yong,LI Lei.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Laboratory Staff s and its Strategy [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06,25(12):1602-1604.
[7] 贾贤龙,许正荣,王碧清,等.谈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5):171-174.
JIA Xian-long,XU Zheng-rong,WANG Bi-qing,etal.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periment technical personnel team [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08,25(5):171-174.
[8] 侯亚彬,张 慧,丁 颖.高校教学实验室综合效益考核的评估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197-199.
HOU Ya-bin, ZHANG Hui, DING Ying.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evaiuating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on teaching labortories in universities [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2,29(6):197-199.
[9] 王春玲,牛汝良,葛宝臻,等.在改革中强化学科教学平台实验室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40-41.
WANG Chun-ling,NIU Ru-liang,GE Bao-zhen,etal. Strengthen subject teaching platform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J]. China Higher Education, 2006(12):40-41.
[10] 李淑春.加强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几点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4):173-175.
LI Shu-chun. Some suggestions for strengthening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tea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1,28(4):173-175.
[11] 汪春红,田 杰,张 健.高等院校实验技术人员素质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3):122-124.
WANG Cun-hong,TIAN Jie,ZHANG Jian. On experiment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s quality in medical colleges [J]. China Modern Educational Equipment, 2010(23):122-124.
[12] 邹爱英,刘 华,杨青霞.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9):34-35.
ZHOU Ai-ying,LIU Hua,YANG Qing-xia.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J]. Education and Vocation,2006(9):34-35.
[13] 李艳华.浅谈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6):127-129.
LI Yan-hua. Discuss ion on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s Laboratory Technical Personnel [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07,26(6):127-129.
[14] 徐 勇,王正聪.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研究的内容分析及其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213-215.
XU Yong,WANG Zheng-cong. The Contents Analysis is and Practice of Research about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Technical Team[J].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2009,28(11):213-215.
[15] 倪 杰,龚建周,林淑玲,等.转变发展观念 提高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素质[J].科技创新导报,2010(13):254.
NI Jie,GONG Jian-zhou,LIN Shu-ling,etal. Change development mi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xperimental technicians in colleges [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2010(13):254.
[16] 张双才,王友明,罗联社,等.优化结构完善机制建设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2):72-75.
[17] 卢常伟,李 岩,刘陵顺.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4):16-18.
LU Cang-wei,LI Yan,LIU Ling-shun. Research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cultivating of laboratory technical personnel [J].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08,25(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