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成强, 周玉珠
(温州大学 法政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渊源探究
丁成强, 周玉珠
(温州大学 法政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渊源是马克思构建内容科学的社会保障思想的根基。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吸收了资本主义社会保障思想的有益成分,尤其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发展生产力以储备社会保障资金的部分。同时空想社会主义学者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端基础上提出社会保障的内容,也为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借鉴。而马克思自身辩证唯物世界观的确立保证了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构建的个体思想前提。探究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构建的理论渊源有助于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并正确地引用其思想服务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建设。
马克思; 社会保障; 思想条件
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成功探索,关键在于他坚持了正确的看待人类社会的角度和方法,即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和应用,唯物史观要求在看待历史问题时要坚持唯物论的立场,坚持社会意识的产生是社会存在的结果的论断。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产生是当时社会条件所需,亦是马克思吸收前人优秀文化成果的结晶。因此探究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的渊源既要了解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又要研究其产生的思想渊源。
经济基础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思想产生的根基,探究马克思生活时代的经济状况,能更好地了解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理解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的积极意义。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部分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开始趋于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进而是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拥有巨额资本的资产阶级和赤贫的无产阶级,社会财富的划分进一步两极化,两个阶级的矛盾也越发尖锐,这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为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根基。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7世纪开始,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日益强大,为了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益,在英国、荷兰等西欧国家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延续上百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以及法国拿破仑的改革,从技术和制度上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尖锐。资本家积累了巨额财富,而工人和失业者生活难以保障,进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工人运动。同时,矛盾的尖锐也表现在实体经济方面,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危机直接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人们的生活陷入困境,解决人们的基本生活问题成为社会和国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领导者开始积极探索造成人们生存困难的原因,并积极地提出相应的保障策略,这其中马克思正确认识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端之中不断提出关于社会保障的思想。
著名的科学家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任何伟人的成就除了其自身积极的勤奋的钻研,继承和发扬前人的优秀成果是成功的关键。马克思创造性地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是积极吸收前人优秀成果的结果。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1]441-442。
(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确立
马克思出生在德国特里尔城,一座受法国大革命影响并充满自由和立宪气氛的古老城市,在整体社会风气的影响下,马克思一直崇尚自由和平等,马克思在其《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中讲到,虽然人选择职业不能完全地随心所欲,但正是选择的自由使他区别于动物。自由和平等思想成为马克思思想不断进步的重要保证,也为马克思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思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11。
马克思出生的德国是古典哲学的发源地,由于传统的历史渊源和德意志民众谨慎的特质,德国的哲学不断发展,马克思时代的德国也充满着古典哲学的思想氛围。当时较为流行的哲学理论流派主要有黑格尔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思想。1836年马克思离开波恩大学赴柏林大学前,马克思一直怀有基于自由和公平产生的浪漫的理性主义思想,在赴柏林大学求学后这一思想发生了变化。柏林大学是研究黑格尔学说的中心,这种学说对一切学术部门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把世界的发展建立在观念的发展的基础之上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使人们能够参加世界的创造并规定它的发展方向。刚刚进入柏林大学马克思并不喜欢黑格尔哲学,在学习了萨维尼和甘斯的课程后,马克思逐渐转向了黑格尔哲学,他在黑格尔哲学里找到了这种比较具体的世界观,对世界的发展具有辩证看法的黑格尔哲学是资产阶级思想的顶峰实现。马克思逐渐离开他认为和生活不太相干的康德与费希特的理想主义,开始研究黑格尔哲学。甚至参加了“博士俱乐部”并成为其中的领导者,至此马克思彻底转向了黑格尔主义,实现了世界观由主观唯心主义到辩证法的转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黑格尔学派内部因为对待社会问题的不同理解,分裂为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并且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展开了广泛的争论。马克思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参与其中,但是在青年黑格尔派从黑格尔回到费希特时,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产生了分歧。马克思却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最本质的东西——精神和具体世界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的有机发展的概念。并在吸收特伦德伦“观念不能只通过内部的辩证法而发展;发展是由于精神不断从具体现实获得新的因素而实现”的辩证思想,得出了自己的世界为精神和具体现实的有机统一体的辩证观点。
费尔巴哈对青年黑格尔运动的发展应当说起过决定作用,但是和青年黑格尔派不同的是,费尔巴哈通过批判唯物主义对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理解,开始由唯心主义世界观转向唯物主义世界观。在费尔巴哈否定了宗教和哲学之间的任何调和之后,他在1893年8月和9月发表于《哈雷年鉴》的一篇奠基性论文《黑格尔哲学批判》中,对黑格尔哲学的“实证哲学”的最鲜明表现进行了批判[3]163。这种批判,摧毁了黑格尔哲学的基础,开始从存在出发,为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这促使青年黑格尔派摆脱了黑格尔体系的哲学。
马克思作为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思想受到费尔巴哈的极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有关无神论方面,而且表现在摒弃思辨哲学并代之以即或不是唯物主义的、至少也是具体的世界观方面。马克思在吸收费尔巴哈的思想基础上,实现从辩证的唯心主义到辩证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批判,特别是他在《关于哲学改革的临时纲要》中对思维和存在问题的唯物主义论述,对于马克思转向唯物主义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他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借鉴[4]1。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也标志着马克思正式转向了唯物主义。
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确立除了为他探究人类的社会发展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的罪恶奠定了条件,也为其社会保障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石。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探究人类社会的社会保障问题,保证了正确的方向,避免了陷入唯心主义而造成不能在现实中实施的空想。同时辩证的思想使得社会保障的构建基于矛盾的视角,使人们认识到没有一次性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在现有的社会制度基础上不断地予以完善和变革,才会构建起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社会主义学说在欧洲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16、17世纪的闵采尔和康帕内拉,他们厌恶私有制带来的社会道德败坏,赞扬公有制的好处,认为大自然的一切创造物都是为了人类幸福,一切生活必需品和福利都应该由国家供给。到18世纪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以梅叶和巴贝夫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该时期的社会主义学者同样坚持批判私有制,积极倡导推行公有制。梅叶指出在公有制条件下,人们因为共同拥有社会财富,不会出现一部分人富有而一部分人忍受贫穷。他们认为社会公有制是人们生存生活的基本的物质保障,老、弱、残者可以在公共资金建立的保障房屋内享受舒适的住处、饮食和给养。
19世纪当时最大的欧洲大陆国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且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形势,尤其是新的资产阶级思想迅速波及欧洲其他国家。在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和先进生产工具的普及应用条件下,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同时因为经济的单方面快速发展,其他社会领域发展滞后,产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在这种社会问题频发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以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为代表的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学者。他们不断地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并在抨击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足的基础上,不断设想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形态,并积极地将自己的设想进行实践的检验以探求和完善理想化的社会制度或社会模式。
圣西门讲到未来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组织的唯一功能和目的是全面地运用科学、艺术和手工业来满足人的需求[5]279。圣西门的社会主义理论不在单纯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而是不断提出未来社会的状态,尤其是在维持人们生存和生活方面,提到了实现的途径即发展生产力,圣西门认为实业制度是使人们享有最大程度自由,保证社会得到最大安宁的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圣西门明确提出实业制度的目的是提高无产阶级的福利,认为生产是增加财富的惟一手段。他认为,资产阶级社会的主要缺陷,就在于不能合理地组织生产,因此也不能消灭贫困。为了改善社会结构,应当由国家组织生产,国家的领导者应当由那些在经济和科学活动方面最有能力的人来担任,领导者应当多关心人们中的贫苦阶级。他的学说以人的彻底改造为前提,他想恢复肉体即感性生活的权利,以便世人能同时作为精神的生物和肉体的生物得到完美的发展。圣西门的以人为出发点的思想和国家组织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对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构建和完善具有极大的影响。
作为空想社会思想的另一重要人物——傅里叶,否认资本主义经济是具有良好组织的社会的必然基础。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将带来不断增加的贫困。他不认为国家的帮助可以消除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中的消极方面,而是主张构建一种法朗吉斯特形式的全新的社会结构。在该种社会结构中每个人都将找到最符合自己能力和爱好的工作,因为每个人天生就爱好或者喜欢某种劳动,所以这些爱好的全部就能形成一种能满足社会全部需要的力量。傅里叶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构建基于批判当时资本主义的不足,该种分析方式为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路径。其以人为本的思想也为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所吸收。
作为英国社会主义的创始者——罗伯特·欧文,其学说不但给予马克思等无产阶级领导者以极大的促进作用,也直接影响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欧文利用自己的财产实践了自己的学说,并在初期取得了小规模的成功。欧文主张通过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社会,通过组建有营业性质合作厂区,通过各司其职实现其理想的社会主义生活。虽然欧文的社会主义实践最终失败,其理论也被证明是不可行的,但是其构建合作工厂来实践社会主义,为社会保障提供基本的物质资料为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吸收。“我们说的合作运动,特别是由少数勇敢的手独立创办起来的合作工厂。对这些伟大的社会试验的意义无论给予多么高的估价都是不算过分的。在英国,合作制的种子是有罗伯特·欧文播下的。”[6]132-133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被认为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的直接的理论来源,在社会保障方面这种借鉴也极为有益。马克思的社会保障理论强调发展生产力以满足社会保障的实际运行,构建社会共有制度以避免私有制的诸多弊端等,都是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与空想社会主义未来社会构建理论的相通之处。
(三)资产阶级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
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产生于17世纪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派(马克思首创古典政治经济学概念,并对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代表人物主要有威廉·配第、亚当·斯密、李嘉图,该理论产生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初期,当时虽然资产阶级取得了军事上和政治上的胜利,但是在经济发展的思想上仍然受到封建思想统治的束缚,据此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代表大力倡导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充分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积极作用,实现资本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社会保障方面,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也积极主张政府减少对社会保障的干预,反对政府实施的旨在改善贫困人口(失业或是无业者)的措施,认为政府的救济措施只会助长人的懒惰,不利于社会发展。
威廉·配第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诸多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等量的劳动来计算。他还认为一切物品都是人类劳动和自然界共同的创造,“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各阶级经济的对立,他的最低限度工资理论成为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分配理论的基础之一。马克思评价威廉·配第时说:“威廉·配第在政治经济学的几乎一切领域中所做的勇敢尝试,都为他的英国的后继者所接受,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7]227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中物质来源要靠劳动,以及社会保障的最低限度都受到威廉·配第理论的极大影响。
亚当·斯密认为正是一个不受阻碍的市场体系或是自由放任政策,在自利行为的推动下,会自动产生做好的事态,它能够供给出一系列反应人们主观选择的物品和服务。个人是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会确保有效率的产出[8]11。社会利益是建立在个人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每个人都能顺着他的利己性活动,社会全体也会受益。人追求个人利益的经济活动是和整个社会的集体利益相协调的。在社会保障方面亚当·斯密和威廉·配第一样主张制定最低工资,必须足以使一个工人及家庭生存下去,以保证劳动的供给不致断绝。
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强调政府少干预市场的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地强调发展社会保障构建的基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李嘉图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做是最有利于生产、最有利于创造财富的生产方式,对于他那个时代来说,李嘉图是完全正确的。他希望为生产而生产,这是正确的。为生产而生产无非就是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如果像西斯蒙第那样,把个人的福利同这个目的对立起来,那就是主张,为了保证个人的福利,全人类的发展应该受到阻碍[9]534-535。从此可以看出,马克思的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身上看到了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认可如李嘉图一样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部分观点。
资本家狂热地追求价值的增值,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势创造现实基础[9]649。马克思辩证地看待了资本家对利润的疯狂追求,看到了利润的生产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是社会中每个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构建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积累。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的直接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保障的欺骗性,认为资本家的社会保障政策只是为了保障劳动力的不断供给,以满足剩余价值的不断创造和资本的持续积累。同时马克思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发展生产力的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社会保障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的思想。
2.德国历史学派的社会保障思想
德国历史学派产生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经济学德国历史学派以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威廉·罗雪尔、穆勒等为代表。德国历史学派基本理论宗旨是用适合民族发展的原则阐释社会政治经济的应然性,强调政治、道德、经济的协调发展[10]32。
李斯特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创始者,是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代言人。和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相反,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在于财富的积累和交换价值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生产力的提高和精神资本的积累。李斯特认为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只是局限于经济研究的范围,只是把交换价值作为研究的主题,而不考虑“政治和政治力量”,不探讨国家的作用,不是政治经济学。他认为国家应该干预经济,实行保护关税,社会的精神文化也是决定财富增长的重要环境和力量[11]。因此,他提出国家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在此国家干预经济和精神可以创造生产力的理论下,李斯特极力维护由封建残余和新兴资本主义妥协构建的政权,主张国家积极的干预经济和民众的社会生活,构建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公众则要坚持精神的生产力原则,忍受现有制度的不足,坚持创造积累社会财富。
对于李斯特的经济学思想,马克思认为,有必要考察现代生产力与资本主义工业制度之间的联系,揭露李斯特生产力理论的虚伪性。马克思说:“在现代制度下,生产力不仅在于它也许使人的劳动更有效或者使自然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更富于成效,而且它同样还在于使劳动更加便宜或者使劳动对工人来说生产效率更低了。因此,生产力从一开始就是由交换价值决定的[12]263。李斯特关于社会生产力不仅表现为国内的物质发展,而且主要表现为国家的制度建设和各种精神集合的观点,是对社会结构中各种构成要素关系的颠倒,其思想依然停留在意识决定物质的黑格尔思想的唯心主义论点下,马克思通过批判李斯特的唯心主义观点,形成了对社会结构的唯物主义的理解。
罗雪尔,作为历史学派的创始人物之一,首先提出了“国民经济学的生理方法”,即历史的方法。他认为古典政治经济学所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哲学的方法”,即尽可能抽象的寻求概念或是理论的体系,抛弃了一切时间和空间的规定性。古典政治经济学关注的是国民财富的积累,但是这不是经济学应该关注的主要目的,因为国民经济学不是一门单纯的致富学,而应是一门认识人类的政治学科,因此国民经济学应采用“历史的方法”。他主张,劳动、资本和土地都创造价值,只不过不同的生产部门中体现的价值有所不同。他认为,资本家在分工方面发挥了他们的才能,创造了价值,他们因此有权取得报酬,享受“利润”回报。由此掩盖了资产阶级的剥削性。
罗雪尔的经济学是建立在国民经济有机体的观点和历史的相对主义的基础上的,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容克贵族相妥协的产物。对此马克思批判道:罗雪尔的所谓“解剖生理学的方法”,认为它是一种“教授式的折衷主义空谈”[9]110。马克思既指出了罗雪尔的经济学思想的妥协性,也预示到其经济学思想在没有正确揭示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情况下的难以实现。马克思在批判历史学派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加深了对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的探究,促进了唯物史观的建立,并为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奠定了正确的认识论。
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是在扬弃了前人社会保障思想基础上产生,即代表了马克思本人的伟大创作性,也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集成。了解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的生成渊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精髓,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保障思想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1]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法]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6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圣西门.圣西门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英]诺曼·巴里.福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9]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余达淮.西方伦理思想研究:德国古典哲学以来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J].伦理学研究,2005(3):30-36.
[11]李淑梅.马克思对李斯特生产力理论的批判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2010(12):121.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Marx’sIdeaofSocialSecurity
DING Cheng-qiang, ZHOU Yu-zhu
(SchoolofLawandPolitics-WenzhouUniversity,Wenzhou,Zhejiang325035)
In the process of criticizing capitalism,Marx absorbed the beneficial ingredients of capitalist social security thought,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ist productivity to reserve the idea of social security funds.Before Marx formed his own independent thought system,utopian socialism scholars first suggested the disadvantages of capitalism,and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y he put forward the positive measures and their ideas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rxist social security thought.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 excellent results,Marx put forward a lot of suitable measures for the socialist idea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Marx; social security; ideological conditions
2014-08-03
丁成强,1989年生,男,山东聊城人,公务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法学; 周玉珠,1991年生,女,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法学。
C979
A
1671-9743(2014)09-00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