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创业,找准“基因”突破口

2014-04-09 17:17孙春艳
中外管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蘑菇淘宝社会化

孙春艳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二次创业”多是一种精神,是老企业重新焕发青春活力,或者某位企业家从原来的主业转向新的领域,比如:网易丁磊去养猪、投资人雷军做起了小米手机。而蘑菇街二次创业的案例,却说明了在一次创业的基础上,找准突破口,深挖再深挖,泉水能瞬间喷涌而出。

成立三年以来一直为淘宝做女性导购服务的社会化电商蘑菇街,从2013年10月12日起开始第二次创业,自建交易体系,走上社会化平台电商之路。仅仅两个月后,就取得了1.2亿元的月交易额。2014年最新数据已经接近两亿。“2014年的交易目标是30亿、2015年为100亿,我们为自己定了非常保守的目标。”蘑菇街联合创始人岳旭强对《中外管理》表示。

有很多人惊讶,蘑菇街凭什么?据了解,2012年类似于蘑菇街的这种社会化电商网站超过60余家,而从2013年8月起,淘宝陆续关闭了包括美丽说等在内的淘宝客的流量入口,它们赖以生存的导购佣金收入分文没有了。现在除了美丽说(后改名无忧购)和蘑菇街以外,其余非死即伤,能找到出路的并不多。

在岳旭强看来,无论是企业主动或者被动的二次创业,找准“基因”突破口很重要。一次创业的积淀不仅不要当做包袱,而要在其中深度挖掘,仔细思考和衡量,然后才能找到符合自己企业DNA的发展之路。

这条路,本质是消费者的选择

企业一次创业求生存,二次创业则求发展。

与第一次创业相比,第二次创业的路径选择反而更要慎重。因此相较之第一次创业的一穷二白,二次创业要顶着很大的压力。“因为输不起,蘑菇街创业三年来集聚7000万女性会员,还有蘑菇街100多名辛苦打拼的团队,我们不能辜负他们。”岳旭强说。

虽然外界看来,蘑菇街的二次创业多少有些被动。但其实,蘑菇街对此次市场的变化,并非毫无准备。在坊间疯传蘑菇街将被阿里巴巴收购期间,蘑菇街已经在酝酿着自己的电商之路。其平台电商的推出原定在2013年12月,而淘宝忽然关闭流量入口,使他们不得不在2013年10月中旬提前推出自己的电商平台。

那么,蘑菇街怎么确定自己二次创业的基因突破口?

蘑菇街的7000多万会员,她们很喜欢逗留在这个平台上晒搭配、聊时尚、秀美装。这些在为淘宝做导购时原有的蘑菇街都能满足,但是她们不能在这个平台上立刻买到自己喜欢的宝贝,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而这也是创业三年来一直困扰蘑菇街高层的一点。

当然解决这一点,自己去做交易平台,对于蘑菇街来说会有很多困难,比如店铺不够多、由此带来的管理实力不可能立马提升等等。但是,如果在这个平台上给到这7000万女性会员最想要的,只有走上社会化平台型电商这条路,实际上这也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

即便如此,对此次转型,蘑菇街内部还是颇具争议。蘑菇街可以往上游走,选择做媒体,继续为女性消费者提供专业的购物指导等服务,甚至可以做纸质杂志;第二条路是像京东那样成为买卖型电商(即自买自销);第三,是像淘宝那样做社会化电商平台。尤其在后两条路的选择上内部也有过分歧,本着轻资产并更好发挥导购优势的角度,蘑菇街选择了第三条路。

不过,蘑菇街虽然拥有大量用户,但是市场号召力毕竟有限。为了克服蘑菇街走社会化平台型电商的诸多不利,其平台的具体操作选择了介于二、三条路之间,即优店优品。邀请并遴选优质店铺加入蘑菇街优店系列,最先入驻的优店为300家,蘑菇街组建专业团队,将所有产品样品进行检测,包括布料做工等等几十道工序,审核不合格就下架。

优店的选择大致从月销量、好评率、时尚度等几个维度来选择。目前蘑菇街优店优品提供的产品仅占所有产品的10%,在2014年6月左右,预计将这一比例增加至80%至90%。引进的优店数量达到3000家至5000家。

二次创业=基因重组

路径选择与原有基因结合后,具体战略实施层面又怎么与企业基因契合呢?

蘑菇街选择的介于买卖型电商和平台型电商的做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卖型电商重资产(需建仓储物流等)和平台型电商无法把控质量的两难。其实天猫在淘宝商城的阶段,也做过一段的商品检测,后来由于店铺数量增加而不得不最终放弃。“当然蘑菇街目前的店铺还是不够多,虽然我们在上线最初的两个月均实现了1.2亿的销售量,但是只用到了蘑菇街全网流量的1/4,3/4的流量去了淘宝等频道,只能帮淘宝免费引流。”岳旭强表示。

但创始人不打算无限制地扩大规模,即优店数量就控制在3000家至5000家之间。“这是由蘑菇街的基因决定的,与淘宝从商家入手不同(追求商家数量和对商家进行管理)的是,蘑菇街从创立之初就是从消费者角度思考问题。商家只有优而精,在我的平台上盈利着、成长着、滋养着,才不会陷入价格战的泥淖中,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思考设计和把握时尚,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岳旭强表示。

一直以来,蘑菇街走的是高科技轻时尚的道路,通过大数据和系统分析来为用户提供购物决策,自有交易平台建立后,蘑菇街将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人与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蘑菇街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两个因素。“比如:最近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热播,我们的时尚编辑就将这一元素用在购物活动策划中,而机器不可能知道这一点。”蘑菇街公关总监徐达说。

蘑菇街目前虽然取得了有点儿小惊喜的成绩,但其转型仍面临着内外的考验。对内主要是团队组建和管理的考验。人员迅速增加(现为400人)的蘑菇街,亟需团队管理能力的整体提升。“以前我们是结果导向的公司文化,对人的关注和培养还不够,现在随着团队的扩大不能再用以前的方式管理了。”岳旭强意识到。

诚然,以淘宝一家独大的社会化电商平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和完善,蘑菇街还是看到这其间的需求空间,单一平台难以满足消费者多种多样的个性化需求。一并解决女性消费者“买什么”和“在哪儿买”的购物难题。“不过,与淘宝同在杭州,在巨人的脚下生活,谨慎低调行事是必须的。”蘑菇街一位公关人士说。

猜你喜欢
蘑菇淘宝社会化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蘑菇
贴吧吧主诋毁淘宝店败诉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第一次“淘宝”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蘑菇伞
淘宝
淘宝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