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丹丹
老板花大价钱让员工参加培训,因为他们假定员工都是热爱学习的,都是自我驱动型学习者——只要内容好,员工就会去主动学,因为每个人都愿意在有价值的事情上花费时间和精力。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份凯洛格的调查可能要让有这类想法的老板们失望了。调查显示:主流学习者已经从自我驱动型转向了即用即学型。尽管学习有价值,但移动时代的学习者缺乏耐心,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只有遇到问题才去寻找解决方法,并且希望找到现成的答案。
相比花上一整段时间进行在线学习(E-Learning),人们更愿意掏出手机,随便翻翻。在凯洛格副总裁陈澄波看来,智能手机上的移动学习,恰好是“即用即学者”最佳的选择。学习者的惰性、不主动、没时间等原因,使得传统的E-Learning面临参与度不够的窘境。而移动学习因为方便携带,永远在线,再加上其碎片化内容和主动推送,强化了学习者的学习意愿。
如何在智能手机上,为企业中的即用即学型学习者开发出一款产品呢?基于此,2013年3月,陈澄波组建团队开发了针对企业员工培训的“思酷”移动学习应用。
从客户体验场景入手
一提到移动学习,很多人会想到在手机上看视频。而这一看法,却忽略了人们的学习习惯正在发生着深层次变化。
“线下的课程录制剪辑放在网上,或者是制作一个在线点播课程的APP,就是移动学习吗?”陈澄波问到。显然不是!乔布斯的一句话早就暗示了这一切:
“你必须从客户体验场景入手开始,再追溯技术流程寻找答案,而不是与此相反。”
用户会在什么时候使用移动学习应用呢?
第一,无聊的时候。据2013年Google与市场调研机构IPSOS(益普索)合作推出的智能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在公共交通上使用手机的用户达到89%,其次是餐厅、出行和商店,其比例分别为87%、86%和77%。
第二,即用的时候。第一次在部门会上作报告,如何才能演讲得更加生动?作为新上任的领导,员工不服我怎么办?每天在职场上,人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急需快速地得到解决办法。
在等人、等车、等饭的过程中,学习者专注度低,随时面临着被打断。系统化的学习内容显然不适合,而碎片化的、三五分钟的东西却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人们的眼球。思酷从哈佛在线、凯洛格品牌课程等资源里,挖掘出要点和干货,整理成三五分钟的短视频。到目前为止,其平台已经积累了3000个微课程。
如果遇到急需解决的问题怎么办?上思酷提问,就会得到运营人员的推荐。他们会在短时间内找到与问题最相关的视频,使学员从中受益。如果在现有资源中,没有类似解决方案。思酷会针对这样的需求,制作新的视频。
去平台化
不少平台型在线学习系统以UGC模式(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为主,但常常面临话题发散,内容质量不高等现实问题。在内容为王的培训行业,这是致命的弱点。
自制内容,拒绝UGC,这决定了思酷的精品路线。作为哈佛商学在线在华唯一的合作伙伴,思酷有着强大的内容支持。
然而,内容固然重要,有人愿意看才是王道。
根据凯洛格的调研,人们在感觉到学习是封闭、有限的时候,学习的价值感才会增强。掌握了学习者的这点心理,至关重要。所以,去平台化的另一个特点在于保证学习内容的有限性。传统的E-Learning主要是平台模式,这就意味着谁都可以上,可以提任何话题。所以,穷尽所有的知识框架,难上加难。
而思酷决定先从细分人群切入,针对不同层级的员工,思酷相继推出了针对中基层管理者的“经理荟”、针对职场新人的“新兵弹子”、针对高管的“高管视角”等等。这种垂直化的模式,使得有共同利益诉求的用户更加聚焦其相关话题。
以“经理荟”为例,它根据哈佛企业在线学习之一的《新经理成长地图》中的八大关键能力作为学习模块,覆盖中基层管理者从角色定位到成熟蜕变的全部过程。管理者只要学好这八个模块,就可以胜任这一职务。
正因为这些优质内容的运营和定期更新,决定了思酷的商业模式:为企业提供登陆的账号,企业购买账号,思酷提供内容加运营一体化管理。这种模式,在思酷产品负责人李智看来,是移动学习最好的出路。
学习O2O
效果不佳,是传统企业培训的顽疾。培训课程往往集中在几天之内,很难克服学习者的遗忘曲线,课后的学习效果也就不得而知。
2011年,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在美国各地兴起。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完全不同。在“翻转课堂”里,学生在家提前完成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学生讨论、解答疑惑、知识运用的场所。
一时间,中国的教育培训行业纷纷效仿。而在思酷看来,移动学习应用是“翻转课堂”的一大神器。
在开课前,学员可以围绕课程在手机上预热讨论。他们会收到案例和预习材料,这些材料通常只有三五分钟,直接向学员抛出一个挑战,例如:如何去搞定客户高层?再附上与话题相关的有趣视频,而不是老师上课的视频要点剪辑。在课堂结束后的一个月内,思酷会定期推送复习内容,在一个月后,还会进行复习内容掌握程度的测试。
思酷贯穿了课程培训的导入、参与、结束和跟进四大环节,提高了培训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学习者的参与度,提升学习项目的效果和落地性。
传统E-Learning每月登陆平均次数为1—2次,而思酷移动学习以天为使用频率。以思酷“经理荟”为例,其粉丝平均每天在线时长为41分钟,平均学习2.5个微课程。
截止目前,已有七十余家企业的上万学员使用了思酷移动学习应用,其中,不乏TCL集团、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周大福等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