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多元化需求日益提升、社会矛盾复杂交织的今天,耕耘在三尺讲台、施教于平静校园的教师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感受到很多困惑:教育形势快速发展,日新月异,学生个性张扬,知识面广,越来越“刁钻”难教,让我们觉得原有的“一桶水”远远不够,感觉有点力不从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单调琐碎的教书生活相比于校园外面看似多彩的世界,物价上涨、支出加大相比于增长相对缓慢的工资收入,导致一些教师进步意愿不大,动力不足;社会上,网络媒体上,多元化的思想碰撞,让不少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出现认识偏差,甚至产生了颠覆性的认识,以致于在师德建设上放松了要求……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回到书桌,重温经典,在氤氲书香中以阅读的姿态回归教师本位,丰富精神生活,提升教育境界。
浸润书香,是一种积极淡定的人生态度。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最大的敌人往往在于精神上的不思进取,意志消沉,甘于平庸。一些教师所谓的职业倦怠,工作被动消极,归根到底就是精神信仰的缺失。教育工作本来就平凡而琐碎,更要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才能教有所成,登堂入室以窥其奥。浸润书香,埋首典籍,遨游书海,首先就体现出这么一种积极进取、淡定从容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们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信仰,一种精神追求,那么不仅能收获知识,提高素质,更能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努力提升改革克难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智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前进。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了,我们个人的美好愿望、人生价值也能随之实现。
浸润书香,是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相比其他职业,教师的一大优势是假期多,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加上寒暑假,如何支配这么一大笔时间财富,成为每位教师的智慧选择。必须承认,就像每个人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人生道路一样,只要遵纪守法,每位教师有权选择支配属于自己的时间的方式。我们只是倡导,在利用节假时间休养、调整身心之余,尽可能选择一种有意义的方式享受和利用好时间,而不是在电脑游戏、麻将方城和灯红酒绿中打发和消磨时间。与书为伴,浸润书香,是学者文人、先贤圣哲所推崇的一种高雅、有益、快乐的生活方式。它所费无多,方便简单,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便可思接千载,神交古人,与智者对话,与有情共鸣,在思想的洗礼和灵魂的顿悟中享受更高层次的精神的愉悦。
浸润书香,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是讲方法的,要想在读书学习中得到切实的收益,切不可贪多求快,走马观花不求甚解。曾国藩针对儿子曾纪泽读书时表面上明白、实际上却无心得的困惑,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即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其中对“涵泳”二字他尤为重视,详加讲解。他说,所谓涵者,好比春雨润花,清渠溉稻;泳者,则好比鱼之游水,人之濯足;善读书,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稻如花如鱼如濯足。简单一点理解,就是读书时反复思考,仔细体会,深入理解,对一些重要的内容要舍得花时间,舍得投入精力,渐渐就会有所得,有所悟,体察社会人事就有了高度和深度,就像长期在水中泡着、玩着,慢慢也就懂得了水性,能自如地驾驭流水一样。这里的浸润和涵泳意思是一样的,同样是低下身子,静下心来,沉入其中,同样是慢工出细活,只有这样读书,才能读得多,记得住,用得上,悟得出,才能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古人与书结缘结情,从中寻觅人生的真趣和智慧的启迪,这是一种多么幸福和令人向往的诗意境界。让我们与书为友,浸润其中,沉思自省,坚定教育理想,汲取智慧力量,书写自己更加丰满与鲜活的教育人生!
本栏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