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新平
中等职业教育是有别于普通教育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所培养的学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应在具备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的专业技能。显而易见,突出专业技能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中重中之重。然而,计算机实训课与文化课的教学模式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指导者、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获取。计算机实训课迫切需要探索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个性化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
笔者结合多年计算机实训课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实训课中的应用,为计算机实训课教学作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计算机实训课案例教学的现状与政策
计算机实训课教学的现状首先,中等职业学校生生源素质较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去学习。②学生家长不关心孩子的教育。③学生耐挫折能力差,遇到困难就逃避。其次,计算机实训课中的绝大部分教材是大专或本科的教材,这些教材中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对中等职业学校生而言有些难度。再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必须要进行改革。
计算机实训课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学模式制约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活动形式、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软件的构成形式、教学管理方式等等。构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方法为指导。同时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模式,并使之成为新的教学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就是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扩展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复合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主体,也是中心,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教材是学生主动构建的对象;媒体则是认知工具。这种模式是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因而也是最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计算机实训课案例教学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可分为案例导入、案例例证、案例讨论、案例结尾和案例练习等多种方法。在计算机实训课中采用的是案例练习法。案例练习法是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和学生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精心设计案例题,以巩固深化知识,发展能力,以达到熟能生巧。案例练习过程是对重点、难点、疑点再消化的过程,也是技能形成的过程。案例教学法有如下作用:①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有利于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采用案例教学法首先要准备案例库,案例库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有了好的案例,还要有好的实施方法,才能取得好的训练效果。通过教学中的实践,总结出了案例练习法的实施步骤:
操作方法的理论准备计算机实训课中包含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如AutoCAD中画圆、切线画法、公差原理及标注,这些理论和方法是实施计算机实训课的前提。这些理论不适合用案例教学方法,只能采用讲授等方法。技能理论课、方法课实际上是案例训练法的前奏,也是为案例训练做好铺垫。
引出案例练习案例一般以题目的形式给出,其中附有必要的说明提示,具体实施过程则不作提示,并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认真阅读案例并作独立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对案例作分析的过程。案例的分析要把握几个角度:一是计算机实训课重点,即分析案例包含的主要技能方法;二是难点技能,明确案例的关键所在;三是计算机实训课的主题,确定该案例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与相应理论之间的关系,即确定案例主题。
自主训练“训练”是学生强化技能操作和积累操作技巧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学生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要指标是操作的准确率和速度。教师由易到难地安排具有综合性技能的方案进行训练。学生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训练,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这一阶段是学生发挥创造的阶段,教师要鼓励创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竞争的学习氛围,激发群体的学习兴趣。
课堂讨论这是案例教学得以实现的决定性环节。案例练习法寓原理于讨论之中,这也是案例练习法有别于其他教学方法的主要地方。由于案例练习法采用的是过程开放的案例结构,所以案例的实践过程是讨论的主要内容。
课堂小结这一环节可以由教师来担任,也可以由学生来主持,主要是归纳评价学生中有代表性的几种分析方法,而不是作最终的结论性意见。通过总结,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推广好的方法和技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注重挖掘人的潜能、开拓人的思维、增强人的自信,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和减少教学时间的目的。同时,案例教学法也融洽了师生关系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