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剖析

2014-04-08 04:33:50刘慧
考试周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语句语篇听力

刘慧

高考英语教学坚持“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的原则,把阅读能力考查的重点放在语篇上,如此考查学生对语篇的领悟能力与解析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阅读题上耗时多但收效低。阅读理解明显成为学生考试中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英语成绩。因此,我们要通过提高学生语篇阅读能力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一、灵活多样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是思维的智力活动。教师要着意于科学的思维与点拨,促进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运用。所以,新课导入时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学必修四中的Unit 3“A taste of English humor”时,用多媒体播放Charlie Chaplin的无声电影视频。学生在一阵笑过之后,迫切希望了解课文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围绕课文标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认知的主动状态,从而增强阅读的主动性。所有学生对预测的内容一定会比文章中涉及的内容要多得多,这样就“先见森林再见树木”,学生更想知道谁预测得更加正确。虽然预测有时候并不正确,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跃跃欲试地想进一步开展对课文的探究。此时,教师不妨通过这样的提问:

What do you suppose the text about?

What does the title remind you?

If you write an article entitled by..,how will it be structured?

What will be involved?

我们还可以通过介绍课文的内容背景、巧用成语或谚语等形式揭示课文的主题,创设具体的语篇情境,让学生为阅读语篇做好认真的准备。

二、语篇训练听力,捕获有效信息

语篇分析能力与听力技能的掌握对答题影响很大。语篇分析同样适用于英语听力的训练,听力教学离不开课本及媒体材料,而课本与媒体材料都是以语篇形式出现的。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意识,可以利用语篇的特点对听力试题进行有效的推理与预测,充分发挥语篇分析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并利用听力理解技能获取正确的信息。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在听力语篇中出现少数内容听不懂是难免的。一个听力再好的人也不能完全听懂听到的一切,因此,在遇到听不懂的单词、短语或句子时不必要担心,因为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其次,我们可以根据语篇信息冗余度原理,部分漏听或没听到的信息完全有可能在语篇的其他地方以别的形式再次出现,也可以通过语篇的上下文作出合理的推测,这样同样可以解决问题。例如:某人向他的朋友借钱:“Lucy,do you have any extra money you could lend me?”朋友回答:“I wish I could.I went shopping yester day.Now I have only one dollar left.”只要学生听懂了朋友回答的话,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三、理解课文内容,获取主要信息

学生理解课文一般包括两个层次,即表层理解与深层理解。我们结合这两个层次,在教学课文前就布置预习任务,提出明确的要求,设计恰当的问题考查学生对课文表层理解与掌握的程度。问题一般以W h-questions为主,例如:①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about his job?And why?②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bout the writers job in his own opinion?...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寻找答案中,符合认知教学规律。在对表层进行理解后,我们不妨设计一些小组讨论的话题,如:①The writer looks upon his job as an exciting job.How does he support his view?②What would you think about your job if you were an volcanologist like the writer?當然,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不可能立即得出正确的答案。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更加认真思考,并进行进一步的交流、思辨,使思维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教师进行分析并总结,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一个应激点,从而帮助学生对课文有深层次的理解。

四、开展语篇背诵,应用应试作文

作文中引人注目的开头可以增强写作效果,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往下读。然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有一定的创意。除了创意之外就是语言的表达方式。语篇背诵在这中间就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A prober b says You are only young once.”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we cannot be young forever.

第一句是名人名言,后一句是自编的与之语义相符的语句。名人名言是众所周知的,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有一定的说服力,人的潜意识中会有所好评,并且让人觉得有一定的写作功底。因此,以名人名言为开头就会有较高的评分。一篇文章的内容与结尾同样重要,内容本身需要用亮点点缀,那么背诵到朗朗上口句子就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结尾也是阅卷教师关注的地方,这里如果能妙笔生花,那么作文效果也是可观的。特别是引用课本中经典的语句,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语句的本身出自课文中,不会有语法方面的错误。其次,课文中的语句表达方式是经过揣摩的,最容易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它能带给读者一种熟悉感,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因而效果非常好。

总之,在语篇教学当中应该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强化学生的阅读效果,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增加语言实践量,延伸阅读空间,拓宽阅读视角,让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

猜你喜欢
语句语篇听力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重点:语句衔接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精彩语句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语文知识(2014年4期)2014-02-28 21:59:52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6
语篇特征探析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