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娣 陈家新
摘 要: 文章认为,解答历史材料题的主要方法有读题目设问部分;读材料,找有效信息;总结答案,做到规范、准确、全面。
关键词: 历史材料题 解答方法 教学方法
历史材料题在考试中占分值比较大,学生丢分比较多,如何解答呢?笔者根据多年历史经验作思考。
一、读题目设问部分
题目是解题的基础,材料题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设问部分。首先要阅读题目设问部分,然后阅读材料部分。
为什么这样呢?原因有三: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遇到一些难懂或生疏的材料时,易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这个主题设问的。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这样在没读材料之前,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标。再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有的放矢。如何读题目呢?主要读设问,看题目有几问?有什么要求?先读设问,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避免阅读材料的盲目性,又节约时间,做到胸中有数。
二、读材料找有效信息
在阅读材料时,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身份等信息,给予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
三、总结答案,做到规范、准确、全面
1.问什么答什么。
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统一,对号作答,坚持“问什么答什么”,不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
2.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材料解析题对回答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注意设问的分值,分值大的,回答要详尽些;分值小的,回答要简洁些。如果有字数要求,更要慎重处理,想好再下笔。
3.恰当使用历史术语,少说大白话。
下面结合中考试题介绍解答思路:例[2009淮安中考](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托马斯·潘恩说过:“诉诸武力的办法是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他在《常说》小册子中痛陈英国的罪行,揭露英国的殖民暴政,号召北美殖民地人民勇敢战斗。
材料二: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材料三:奥巴马作为黑人的后裔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创了美国历史的先河。追溯历史,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上,一艘艘满载黑人的船只不进驶过,他们被迫离开家园被运到美洲大陆。他们在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为改变自身悲惨命运进行不懈的斗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为接受“这次挑战”,北美大陆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2)据材料二指出使双方“纽带紧绷”的焦点问题是什么?(2分)“绝不可折断”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指出众多黑人被迫远离家园进入美洲与哪一史实有关?(2分)在美国他们悲惨命运的改变与历史上哪一份重要文献有关?(1分)
在解答第一问时,先看设问一后,看材料找出有效信息,“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他在《常说》小册子中痛陈英国的罪行,揭露英国的殖民暴政,号召北美殖民地人民勇敢战斗。很快得出答案(1):独立战争。第二问和第三问的答案也可以按照此方法回答。
(2)焦点问题:奴隶制废存;目的:维护联邦统一,避免国家分裂。
(3)史实:三角贸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