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知识分子的教育救国梦——读谢长法著《黄炎培画传》

2014-04-08 20:35:29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北碚400715
衡水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画传黄炎培救国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 400715)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 400715)

民国时期,中央对教育的管控权相对弱化,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个人也能在教育场域寻找到相应的活动空间。同时,当时教育承袭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导致学校难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匡时济世”之才。一大批知识分子继续先贤“救亡图存”的未竟之路,积极投身教育,希望通过培养人才来实现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从而形成了“教育救国”的社会思潮。黄炎培就是这种思潮的信奉者和践行者。他从清末民初教育改革的“弄潮儿”到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引进、倡导、研究、推行的“职教救国”者,即使在抗战时期投身国难以及抗战后的活动中,他“对职业教育的不了情”全部展现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谢长法教授著的《黄炎培画传》(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中。通读该书,有以下特点。

一、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黄炎培一生跨越清末、民国、新中国3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交往广泛,著述丰硕,思想博大,如何将传主写得有血有肉,反映他一生思想的变迁及与时俱进的精神,实乃关键所在。《黄炎培画传》充分考虑到此点,自始而终贯穿了他“爱国”和“救国”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

黄炎培作为我国著名教育家、职业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教育救国”是他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梦想。自1903年创办川沙小学堂和开群女学始,黄炎培便踏上了通过教育开启民智之路。到主持江苏教育期间,他逐渐将“教育救国”具体化为“职教救国”,在大力引入和倡导职业教育的同时,创办中华职业学校等来实践职业教育,并使职业教育理论在中国不断发展、完善,进而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种独特的教育思潮。然而,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黄炎培开始将职业教育和抗战救国相结合,他积极宣传抗战、投身抗战,并发起成立民盟、民建等政治团体,为抗战救国奔波;同时,呼吁和平,倡导民主、团结,反对内战;新中国成立后,与共产党精诚合作,为新中国的发展与建设效力。

著者在阐述黄炎培的教育活动和实践时,紧紧围绕“教育救国”——“职教救国”——“职业教育和抗战救国相结合”——“建设新中国”这一主线进行叙述,彰显了黄炎培与时俱进的精神。正是将黄炎培的教育活动置于当时社会大背景下加以审视,从而使得该书的内容不仅纵横交错,重点突出,而且脉络清晰,全面展示了黄炎培的人生历程及其贡献。

二、史料丰富,多所创新

虽然已经出版《黄炎培教育文集》和《黄炎培日记》为黄炎培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但由于黄炎培一生著述丰硕,交往广泛,若要对他进行深入研究,仍需在挖掘史料上着力。有鉴于此,《黄炎培画传》一书不仅利用了《教育与职业》《教育杂志》《国讯》等常规资料,还挖掘此前黄炎培研究不太重视的《申报》《新华日报》《救国通讯》等报刊及一些民国出版物,甚至档案资料,从而使该书多有创新。如关于黄炎培在民初赴美国、日本、菲律宾进行教育考察的考证,1936年间四川之行对国难的呼喊,劝募战时公债,悼念李公朴和闻一多的活动等内容,都是据新资料所述,故多有新意。

新的资料保证催生新的观点和见解。细读该书,新见迭现。如黄炎培真正对职业教育开始体认并倡导、引入,是自他 1915年间美国之行始。美国之行,使得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教育之弊端所在,并认为学习美国、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乃是解决中国教育之弊端及其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根本所在”;正是四川之行,使得黄炎培“对国难有了更深的感触,对挽救国家危亡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以及“延安之行使黄炎培更加了解了延安和中国共产党,而《延安归来》则使更多的人了解了延安和中国共产党”;黄炎培等人对李公朴、闻一多的悼念,“本身就是对民主的追求”,等等。

三、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文以载道”,图亦能传情。对学术著作而言,图文结合不仅能适应读图时代的需要,而且能丰富其内容和形式,以引起读者的兴趣。《黄炎培画传》以朴实的语言、丰富的图片把传主黄炎培的“职教救国”情怀与动荡的近代中国社会联系起来,说明他的“救国梦”既反映了国家民族的需要,也体现了其崇高的人生抱负。这种精神追求自然使读者产生敬仰之情,同时对其“救国梦”因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而无法实现,颇感惋惜!

诚然,罕见的历史照片,能对学术著作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正如顾明远先生在《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总序中所言:“全书插入大量珍贵历史图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历史画卷,使得丛书具有了较高的学术价值、收藏价值以及观赏性和可读性。”一部好的学术著作,应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学术性在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读性则在普及上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黄炎培画传》很有意识地把这两者融合起来,体现了著者研究、宣传和普及黄炎培职教思想独具匠心的努力。著者精心搜集与黄炎培相关联的照片,把那些学术界用得较少而又颇具代表性的照片与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很好地展示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和社会活动。该书除在视觉上给读者带来较大的冲击力之外,也给他们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四、详人所略,重人所轻

诚如章学诚所言:“……所以通古今之变而成一家之言者,必有详人之所略,异人之所同,重人之所轻,而忽人之所谨。”目前,学术界在黄炎培传记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黄炎培画传》“力求从史料出发,力争在前人已有研究上有所新意”,著者做到了详人之所略,重人之所轻。该书着墨最多的是与黄炎培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活动和抗战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政治活动。一方面,著者善于扬己之长,利用自己长期从事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史研究,以及较早对黄炎培的关注和思考,所形成的深厚的学术积淀,对黄炎培在引进、宣传、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著者发挥地方资源的特色,利用自己在重庆任教之便,挖掘这个曾是中华职业教育社总社和黄炎培活动与战斗的地方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馆藏资源,开展黄炎培研究,无疑是如鱼得水。

值得一提的是,《黄炎培画传》向我们展现了这代知识分子“教育救国”“职教救国”的追求。在艰难的时代和动荡的社会里,他们对国家民族的振兴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尽管遇到了不少困难与挫折,但仍不屈不饶,矢志不移地大力倡导并躬身践行他们所追求的“救国”理想。他们不是“书斋式”的闭门造车、高谈阔论,也并非坐而论道的迂腐;他们既有“仰望星空”的精神,又有“脚踏实地”的干劲。尽管他们赋予教育沉重的救国使命,遭到了来自当时以及后来不少人的反对和批评,但他们不是为办教育而办教育,而是坚信通过办教育来实现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理想情操和价值信念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今天,我们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希望把中国的教育办得更好,从而提升中国教育的品质。时代的呼唤和现实的诉求,反映了社会急需教育家,但又缺乏教育家。除了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外,《黄炎培画传》更多的是向读者展现黄炎培这代知识分子教育救国梦的精神追求,诠释了他们希望通过行动来实现“教育救国”的国家民族情怀。他们把这种崇高的精神追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行动,在实践中检验和提升理论,这种思想品性和实践精神是教育家成长和办学的宝贵经验和思想财富。

因此,在《黄炎培画传》中,我们读到了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力量,一种价值,一种信念,这在任何时代都需要,也不因历史的发展而褪色!这也许就是《黄炎培画传》传递给我们的正能量。

(责任编校:卫立冬)

一代知识分子的教育救国梦
——读谢长法著《黄炎培画传》

谢德新

G529

A

1673-2065(2014)05-0124-02

10.3969/j.issn.1673-2065.2014.05.028

2014-01-22

谢德新(1984-),男,广东茂名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博士.

猜你喜欢
画传黄炎培救国
再读黄炎培周期律
中华诗词(2023年4期)2023-02-06 06:06:18
科学救国的和平使者
水利经济(2022年5期)2022-10-01 03:05:12
《永远的校长——钱伟长1983—2010年画传》推介
自然杂志(2022年4期)2022-08-26 00:24:08
一生践行“科技救国”
黄炎培感动了日本特工
中外文摘(2017年22期)2017-11-13 15:33:56
再遇芥子园——《芥子园画传》与当代名家对话展
宝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28
选自《陈忠实画传》
延河(2016年6期)2016-08-04 19:43:28
1949年以来黄炎培研究综述
浅析黄炎培对职业教育过程的思辨
听谎有瘾
杂文选刊(2008年11期)2008-02-11 10: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