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宏冰,郭岩峰,张春艳
(邯郸学院 社科部,河北 邯郸 056005)
毛泽东思想研究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葛宏冰,郭岩峰,张春艳
(邯郸学院 社科部,河北 邯郸 056005)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丰富与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它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意蕴,其民生思想的核心是“保民”,“爱民”。同时,毛泽东民生思想是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的实践形成的。既在“革命”中践行“民生”,又把“民生”的履行作为“革命”胜利的先决条件,进而达到“革命”与“民生”目标的融合与实现。毛泽东民生思想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关怀的一面,又体现出与时俱进,超越前人的一面。因此,深入研究毛泽东民生思想,对于我们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毛泽东;民生思想;土地革命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成果。毛泽东民生思想作为其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而且从历史和思想上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提供了经验和来源。
一
“民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强调生民劳作,自力更生的一面。之后,民生思想逐步与民本思想相通融,形成“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的理念,彰显出民众作为国家主体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君民之道,从而把民生与民本联系起来,形成了他改造现实的理想社会方案。到秦汉之际,民本思想又进一步发展为大同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为大同”。(《礼记·礼运》)由是民生思想又进一步变为理想的大同社会而加以升华。成为此后两千年封建社会中生民所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
清末民初,随着中国传统封建统治秩序逐渐崩塌,社会转型益愈剧烈。此前中国民生、民本思想由只言片语的模糊表达而演进为具体清晰的目标和诉求,并进一步化为对土地的强烈渴望。孙中山认为民生关系到人民、社会,即“民生主义……又名共产主义”。[1]593基于这种认识,孙中山提出“土地国有”,“平均地权”的施政纲领。根据孙中山的设想,对于土地,应“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而其革命后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土地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2]297从其具体构想看,孙中山抓住解决“民生主义”的核心要素——土地,这一切入点进行突破,进而延展至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体现出他本人对当时国计民生的现实有着极为清醒的认知,抓住问题关键所在。也为之后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义主义阶段所提出的“耕者有其田”奠定了思想基础。
然而,限于当时历史条件,孙中山这一试图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设想并未得以实现。这其中既有受制于革命风云变幻的限制,又有面临列强环伺,民族危亡之险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但追根溯源,仍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多变性而无法完成其历史使命所致,诚如毛泽东所说“孙中山是中国最早的革命民主派,他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派、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乡村农民,实行武装革命,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但是可惜,在他掌握政权的时候并没有主动地实行过土地制度改革。自国民党反人民集团掌握政权以后,便完全背叛了孙中山的主张”。[3]1075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共产党人则在继承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衣钵的基础上,将“土地”与“民生”相结合,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这一伟大目标。
二
中国传统社会是由士、农、工、商四阶层构成,其中农民又占人口绝大多数,而土地作为农业社会经济的基础,无疑与农民生计息息相关,其衣食住行基本上都源自土地。因此,谁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谁就能得到农民的支持并在社会变革中取得主动。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农民问题。并进一步指出土地问题又是农民问题的中心问题。因此,中国革命的中心的中心是土地革命。这一判断是毛泽东基于对中国二千多年来始终处于农业社会经济形态的准确分析所作出的。大体来说,毛泽东民生主义思想内核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息息相关,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一)大革命时期
早在大革命时代,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就已经认识到农民的重要性,指出“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4]15而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对农民应该领导他们极力做政治斗争,期于彻底推翻地主权力。并随即开始经济斗争,期于根本解决贫农的土地及其他经济问题”。[4]33毛泽东一方面肯定了孙中山“民生主义”中关于土地公有的主张,另一方面,又提出以动员农民来解决土体的问题,从而彰显出时代性与革命性的发展方向与进路。而对于群众生活,毛泽东更是关怀细致入微,把有关群众穿衣、吃饭、住房等生活问题当做党应当注意的问题。并且他进一步指出,注意并能真正解决群众的需要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二)中央苏区时期
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就已开始调查农民土地现状,认为边区土地状况“土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在地主手里,百分之四十以下在农民手里”,因此,在“在上述土地状况之下,没收一切土地重新分配,是能得到大多数人拥护的”。[4]69并据此,制定出《兴国土地法》,明确主张土地所有权归农民所有,并制定出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和路线。此外,毛泽东认为,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同时,同时要重视经济建设和群众生活,强调物质基础对于保证军事进攻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就是尽一切可能发展经济,在集中保障军事供给的情况下,同时改善人民的生活。
(三)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
抗战胜利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解决,国共两党之间矛盾又重新变为国内主要矛盾,为争取革命最终胜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共产党人为解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于1947年制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以乡或村为单位统一分配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所有权归农户所有”的土地政策。在制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同时,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认为对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要采取限制利用的政策,不能一概而论,一方面强调“对于资本主义采取恰如其分的有伸缩性的限制政策,孙中山的节制资本的口号,我们依然必须用和用得着”,另一方面,又强调对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应使它们在人民共和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内有存在和发展的余地。[5]1432-1433不难看出,此时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思考已折射出其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思想脉络与方向。
(四)共和国成立时期
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百废待兴,民生凋敝的局面,“农业减产,工场倒闭,交通梗阻,物资奇缺,物价飞涨,失业众多”。[6]564毛泽东从改善民生的现实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为必须“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7]260并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发展规划,同时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也转向经济建设上。在1953年夏季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又再次强调“关于改善工人生活的问题”,指出重点在发展生产,但同时要兼顾改善人民生活。基于以上认识,在1956年召开的八大中,毛泽东明确提出“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7]382毛泽东认为,如果没有国家的工业化,国家就不会富强,社会就难以进步,更不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然而,之后受“左”倾错误思潮的影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被“以阶级斗争为纲”所替代,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错失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使得改善民生失去物质保障。
三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其形成既有中国传统的“民生”“民本”色彩,又带有新时代的特点。他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解决了困扰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问题——土地。并发展了孙中山“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思想,形成新民主义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进一步扩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度和广度。同时,毛泽东民生思想又是在艰苦的革命时期形成,对民生的理解更为深刻,因为只有解决好人民的生活,解决好人民的衣食住行,是革命取得胜利的保障。因此,毛泽东民生思想不仅深刻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民”的思想底蕴,也凸显出“为人民服务”的深层含义。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重点提到,“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毛泽东民生思想既传承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在中国的革命实践中得到发展,在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境界的同时,又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进一步继承和弘扬毛泽东民生思想。
[1]孙文选集:上册[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孙中山全集:第1卷[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传[M]. 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7]毛泽东经济年谱[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苏红霞 校对:李俊丹)
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cendence of People’s Livelihood of MAO Zedong Thought
GE Hong-bing, GUO Yan-feng, ZHANG Chun-yan
(the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Handan College, Handan 056005,China)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o Zedong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is greatly enriched and innov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he Marx doctrine China. On the one hand, it reflects “the connotation of people” in the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protecting and loving people” is the core of people's livelihood thought. On the other hand, Mao Zedong's people's livelihood thought was formed by constantly exploring the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achieved the fuse of “revolution”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Mao Zedong's people's livelihood thought not only inherit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umanism care side, also reflect the times, one side beyond the predecessor thought. Therefore, studying Mao Zedong'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depth has important theory value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construct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arry ou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
Mao Zedong; thought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land revolution
A841
A
1673-2030(2014)03-0070-03
2014-05-10
邯郸学院2013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13106)
葛宏冰(1963—),女,河北邯郸人,邯郸学院社科部主任、教授,邯郸市毛泽东思想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